检表法(check sheet)
qc七大手法-qc7手法第三章检查表繁体字 精品

配表。 c、“△、√、○、ⅹ”圖形記錄 (4) 決定搜集資料的方法:由何人搜集、期間多久、
檢查方法等均應事先決定。
5
五、檢查表記載的專案
5H1W
1 標題:目的何在…………………What 2 物件、專案:爲什麽……………Why 3 人員:由誰做?…………………Who 4 方法:何種方法? ………………How 5 時間:什麽時間?時間間隔多久?When 6 制程別、檢驗別:在什麽地點?什麽場
13
三、服務 □是否需準備小禮物? □餐宿事宜連絡否? □是否需準備交通車? □茶水是否備妥? □講師事前連絡否? □學員事前連絡否?
14
四、輔助設備 □教室確定否? □桌椅是否已安排妥當? □講臺是否已擺好? □你知道如何操作該型錄影機嗎? □是否已熟練操作各項設備? □幻燈片投影機是否已就位? □幻燈片是否已備妥,幻燈片是否已依照順序排好? □投影片是否已備妥,投影片是否已依照順序排好? □影片放映機是否已就位? □影片是否已上機調好? □影幕是否已就位? □錄影機與顯示器是否已就位? □錄影帶是否妥當? □是否檢查所有的視聽設施? □海報與支架是否就位? □燈光開關在哪里? □燈光可以調暗嗎? □恒溫器設在哪里(含冷、熱氣設備)? □你會調整空調嗎? □指揮棒是否需要準備
下列查檢表可以幫助你查核訓練教室是否 已經準備妥當。
一、資料準備 □學員簽到簿? □意見調查表? □講義是否已擺在教室裏? □講義是否以使用的順序排列? □講義將如何分發? □所有的教學資料都已經在教室裏了嗎?
12
二、文具 □紙筆供應品是否備妥? □油性筆是顧客備妥? □黑板是否乾淨? □是否備有白板筆和板擦? □是否備有色筆? □如果學員將繪製圖表,是否備有足夠 的筆? □是否需要測驗,測驗卷準備否?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品管七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全世界都应用比较广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
它们分别是:查检表、层别法、鱼骨图、柏拉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
QC七大手法,是一种管理用的工具,学习它就需要掌握它们的主要精神和思考模式。
它们之间的应用关系如下:查检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查检表设定相并没有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鱼骨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极地提升,实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散布图:用来对收集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之状况,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如图所示:第一种手法-—查检表(Check Sheet)一、定义查检表就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表格或图表.二、查检表的种类1、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状况,并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
2、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
三、查检表作法1、查检表设计的步骤A、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及数据,因之必需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
B、决定查检项目——从特性要因图圈选的4~6项决定。
C、决定检查的方式——全检或抽检。
D、决定查检细则-—查检基准、查检数量、查检时间与期间、查检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E、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2.奥斯本检核表法

2.奥斯本检核表法
奥斯本检核表法(Osborn Check Sheet Method)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用于收集数据和记录问题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这种方法最初由美国统计学家Walter A. Shewhart提出,后来由Edward Osborn Deming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使用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基本步骤:
1.定义问题或事件:明确定义要收集数据的问题或事件。
确保问
题清晰、具体,并可以量化。
2.设计检核表:创建一个表格,列出与问题或事件相关的可能原
因、位置或其他相关信息。
确保表格简洁、易于使用,并包括日期和其他必要的标识信息。
3.数据收集:在发生问题或事件的过程中,使用检核表迅速勾画
或标记相应的项目。
这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勾画、打叉,或者记录数量。
4.数据分析:收集足够的数据后,进行分析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
因或了解事件的模式。
这有助于制定改进计划。
5.改进计划: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以减少或
消除问题的发生。
奥斯本检核表法的优点包括简单易行,能够迅速收集数据,帮助团队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然而,它也有局限性,比如不能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只能用于简单的问题识别和计数。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直方图(Histogram)
总结词
直方图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分布的图表 ,通过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的形式,可 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点。
VS
详细描述
直方图通常由柱状图和横轴组成,其中柱 状图表示数据的频次或概率,横轴表示数 据的取值范围。通过观察直方图上的柱状 高度和宽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 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优化和控制。
05
品管七大手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简单易学
品管七大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工具相对 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
针对性强
每种手法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应用范围, 能够针对特定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 案。
实用性强
品管七大手法注重实际操作和效果, 能够为企业的品质管理提供实用的方 法和工具。
灵活性高
品管七大手法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进行灵活应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组合使用。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品管七大手法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 向发展,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品质数据的分析
和预测。
定制化与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品管七大手法不断向 定制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例如定制化的品质解决方案和针对
性的品质管理措施。
跨学科融合
品管七大手法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如心理学、经 济学、社会学等,以实现更全面和深入的品质管理。
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博士总结 出品管七大手法,并广泛应用于日本和全球制造业 。
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管七大手法逐渐成为质量管理 领域的必备工具,于质量 管理的实用方法和技术,包括 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 布图、因果图、管制图和控制 图。
局限性
第2章:查检表(Check Sheet

第2章:查检表(Check Sheet;Check list)一.定义:查检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之查检记号,再加以统计完整其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用者谓之,亦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二.查检表的分类:一般而言查检表可依其工作的目的或种类分为下述两种。
1.点检表用查检表:在设计时即已定义使用时,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注记,其主要功用在于确认作业执行、设备仪器保养维护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事故发生,以确保使用时安全用,此类查检表主要是确认检核作业过程中的状况,以防止作业疏忽或遗漏,例如教育训练查检表、设备保养查检表内部稽核查检表,行车前车况查检表……等等均属之。
2.记录用点检表:此类查检表是用来搜集计划资料,应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项目的记录,作法是将数据分类为数个项目别,以符号、划记或数字记录的表格或图形。
由于常用于作业缺失,品质良莠等记录,故亦称为改善用查检表。
三.查检测表制作应注意的事项1.明了制作查检表的目的。
2.决定查检的项目。
3.决定查检的频率。
4.决定查检的人员及方法。
5.相关条件之记录方式,如作业场所、日期、工程等。
6.决定查检表格式(图形或表格)。
7.决定查检记录的方式。
如:正、++、△、√、⊙。
四.查检表的制作方法1.点检用查检表之制作方法:A.列出每一需要点检的项目。
B.非点检不可的项目是什么?如:非执行不可的作业,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
C.有顺序需求时,应注明序号,依序排队列。
D.如可行尽可能将机械别、机种别、人员、工程别……等加以层别,利于解析。
E.先用看看,如有不符需求处,加以改善后,才正式复印。
2.记录用查检表制作方法:A.决定希望把握的项目和及所要搜集的数据。
B.在执行此一步骤时,应该由相关人员以过去累积的经验及知识来决定!最佳的方法是召集部门内所有人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以免遗漏某些重要项目。
C.决定查检表的格式,格式的决定,应依据欲层别分析的程度,设计一种记录与整理都很容易及适合自己使用的格式。
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定义(一)

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定义(一)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定义1. 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概述•奥斯本检核表法(Osborne Check Sheet Method),又称为OC Sheet法,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帮助团队或组织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优化流程、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
•该方法由Edward Osborne开发,旨在帮助组织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可操作和可追踪的步骤,并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2. 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步骤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选择适当的主题和计划•确定需要改进的主题或问题,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制作检核表•根据主题和计划,制作一个检核表,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则列出。
•检核表通常包含多个列,用于记录问题发生的频率、时间、地点、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收集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检核表的要求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询问等方式收集,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分析数据•把收集到的数据归纳整理,并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帮助识别出重复发生的问题、问题发生的原因等信息。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制定一套可行的实施计划。
实施改进并监控•根据计划,实施改进措施,并监控其效果。
•如果需要,可以根据监控结果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3. 理由及书籍简介•奥斯本检核表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并提供可视化的检核表,能够帮助团队或组织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本原因。
•通过使用奥斯本检核表法,团队可以更加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本介绍奥斯本检核表法的经典书籍,供读者深入学习和应用:–书名:《The Osborne Check Sheet Method: A Practical Guide to Quality Management》–作者:Edward Osborne–简介:本书由Edward Osborne撰写,详细介绍了奥斯本检核表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案例。
查检表

查检表(Check Sheet)
意义与功能
查检表是一种用来收集及分析数据简单而有效率的图形方法。
查检表可说是另一种次数分配的表现,使用时只要运用简单的符号标记出工作目标是否达成或对特定事件发生给予累积纪录。
使用简单符号如「 」、「⋅」、「△」、「○」或「正」。
查检表的设计要简单明了而且要能涵盖所要研究的避免工作延迟或遗漏。
实施步骤
1.招集所有相关人员,运用脑力激荡法制作特性要因图以列出要因项目。
2.将所列出的要因项目层别后,并填入查检表中。
3.操作人员运用简单的记号将检核结果纪录于表中。
4.利用所得之数据,整理分析,以便了解管制情况或采取必要措施。
应用实例
1.记数表:下表是一个纪录印刷电路板上的缺点项目。
2.检查用查检表
下表是用以检查不良原因之查检表,一但发生不良品,现场主管可以依此表进行检查,可以迅速发现原因,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3.位置图
位置图是将缺点或问题发生之位置标示于图上,用以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
下图是一个电路板应用位置图来标示出缺点发生的位置,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电路板的左右上角是缺点发生最多的位置,进一步仔细观察作业员的操作过程,得知此两个位置是作业员搬运电路板时所持的位置。
可能是手上的灰尘造成。
在改以专门的搬运工具后,缺点数显著减少。
01_检查表讲解

的控制?
校正人员有无资格证书?
核准
制定
备注:条款依据为ISO9001:2000标准编号。
EN-QRW-97/A.0
QC七大手法(old)
4. 检查表的几种表现形式: 案例4:某电子厂制程异常分析表
NO 问题点
不良原因分析
对应措施
01
耐压 不良
02
温度 不良
…
1.配线受挤压或配线之接触面毛边造成配 线保护层被击穿刺破
QC七大手法(old)
2. 层别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层别的主题; 如:各班组的绩效; 不同产品的报废数量。
2)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信息:
数据的真实性 数据的及时性 数据的代表性
3)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使人一目了然; 4)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或外
在的原因确定改善之项目。
QC七大手法(old)
QC七大手法(old)
一、检查表(Check Sheet)
1. 基本概念与形式: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来,然 后定期或不定期地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 有时又叫点检表。
检查表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诊断表(顾问诊断表,医生诊断表等); ——问询表(记者采访问询表,与某人沟通问询表等); ——统计表(人口统计表、生产数量统计表、不良率统计表等); ——调查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民意调查表等); ——记录表(IQC检查记录表、机器保养记录表等); ——工程表(电子行业QC工程表、家具产品QC工具表等); ——考核表(员工考核表、干部考核表、干部晋升考核表等); ——检查表(“5S”检查表、工业安全检查表、内部审核表等); ——管制表(人员管制表、物料管制表、APQP管制总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表法(check sheet)
方法演变:缺陷分布图
另见:检查单
概述
检查表是为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前准备的结构表格。
它是可以用于多种目的的门类工具。
适用场合
·由同一个人或在同一个地点重复观察和收集数据时;
·当收集有关事件、问题、缺陷、缺陷部位、缺陷原因等情况的频数或特征的数据时;
·收集生产过程数据时。
实施步骤
1决定观察什么,建立作业定义。
2决定什么时候收集数据,以及收集多长时间。
3设计表格。
设计表格时,要使数据能够通过使用“√”或“×”或类似的符号被简单地记录下来,以便在分析数据时不必重新复制。
4在表格的所有空白处表示。
5经过短时间的试验来测试检查表,确保它能够收集合适的数据并易于使用。
6每次观测值出现,把数据记录在检查表上。
示例
图表5.14所示的是一个用来收集电话中断数据的检查表。
这些标记是经过几星期的数据收集加上去的。
哪天电话中断最多?哪种中断最频繁?检查表的设计与情形分析表的格式相同,因此可以利用χ2假设检验分析数据,而不用将数据重新抄写在不同的表格中。
也可参阅图表5 .181中踉踪电话采访的检查表。
第4章的ZZ-400案例是检查表在质量过程改进中运用的示例。
缺陷分布图( defect concentration diagram)
又名:分布图( concentration diagram),缺陷图(defect map),缺陷部位检查表( defect location check sheet),部位图(location diagram)
概述
缺陷分布图是在问题出现的物体或区域内进行标记的一种检查表。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缺陷、错误或者问题标记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适用场合
·当对一个具体物体或一个区域观察其缺陷、错误或问题时;
·特别地,当猜测缺陷发生的物理模式可能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线索时。
实施步骤
1决定要观察的物体或区域。
建立作业定义。
2决定什么时候收集数据,以及收集多长时间。
3设计表格。
清晰地画出物体的示意图或该区域的地图,标出重要的特征。
确保图要足够大且整洁,以便收集的数据能直接写在图上。
4如果观察到多种缺陷、错误或问题,用不同的符号标记每种类型。
用图例显示每种符号所代表的缺陷类型。
5经过短时间的试验来测试检查表,确保它能够收集合适的数据并易于使用。
6每次观测值出现,把数据记录在图上。
7数据收集完成后,分析数据的模式和趋势,以显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如果直接观察数据得不出结论,可以测量缺陷产生的距离,然后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这些测量数据。
示例
这个工具通常用于在图上标记流水生产
的制造类产品的缺陷。
另一类例子是在保险
员和汽车维修设施中使用汽车图片来清晰地
显示损坏部位。
下面是一个在非制造业中的
应用举例。
一个药店小组为了减少在药店发生的偷
盗现象,创建了一张缺陷集中图(图表5. 15)
来分析药店的布局是如何影响问题的产生
的。
小组成员将被偷盗的药品的位置标记在
药店的布局图上。
经过分析,他们发现被盗
物品集中在商店的边缘位置,但是他们没有
按照过道的长度、药品的种类或店员的位置
对数据进行分类。
最后,小组成员建议根据布局
图显示的位置信息添加监控摄像头。
通过监控,情况有所好转。
注意事项
·一种安排检查表通常的方法是把正在观察
的结果(事件,问题,错误类别等)竖
着列在检查表的左侧(或横着写在检查表的顶端)。
为了更容易地收集数据,把纸的剩余部分分成几列(或者行),这些列(或者行)可以代表日期、次数、缺陷部位或任何其他你在以后分析数据时想用的类别;
·考虑什么样的关于数据来源的信息在分析中是重要的。
建立检查表以便获取数据。
在数据产生之时记录下数据来源比事后重新查找来源重容易得多。
有时,在事后获取来源信息是不可能的。
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请参阅“分层法”。
·设计表格时,在需要的地方使用注释,这可以使人在以后分析时更容易使用检查表。
例如,为了收集关于损坏包裹的数据,准备一张包裹草图,让数据收集者在他们看到破坏的地方记下“×”。
参阅“缺陷分布图”,获得更多关于这个工具的信息,有时也称之为缺陷部位检查表。
·考虑怎样收集数据或你以后想怎样分析数据,并把不同类别的数据收集单分开。
例如,如果不同的人处理国际和国内发货时,使用分开的数据单收集国际和国内的发货错误。
·把检查表放在记录数据的地方,例如,如果你在监视电话中断的类型,把检查表放在你
的电活旁,这将帮助你连续地收集数据。
·如果观测值频繁出现,你可以选择记录样本的数据,而不是每个观测值。
在步骤2中,决定什么时候记录观测值,你可以选择使用一个时间间隔(每30分钟)或一种频率(每五个电话)。
更多信息请参阅“抽样”。
·检查单也叫做实证检查单,是检查表的方法演变。
缺陷分布图
·物体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制造类产品,也可以是传送搬运过程中损坏的物品,或
者员工或顾客必须填写的表格。
·区域可以是办公楼、实验室、库房,或者商店(零售店或储存室)。
·使用缺陷集中图的复印件进行错误分析。
·在图中显示足够的细节以保证问题发生的部位清晰可见,但当图已经很混乱
时不要添加过多细节。
·使用彩色的笔标记缺陷,使它们在黑白图纸中清晰可见(如果要影印成图来分
析或者展示,就不要这样做)。
·当你分析数据时,若不能明显看出数据的特点就应采取其他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将图颠倒过来.或者让不熟悉该事物或区域的人来观察图表。
也可以给图表添
加最初为避免图表混乱而忽略的细节,看数据是否变得清哳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