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济宁市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4.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ǐ)漏 创可贴(chuāng).合衷共济平心而论个中三昧良辰美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一次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谁又敢保证乞讨儿童这样的悲剧不会再次上演呢? B.虽然每天来山东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实现了“十艺节”文明观展的倡导。
C.有些橱柜商为了争一个好看的橱柜品牌名次,不惜通过“假单”假象,这显然违背了销售排行榜原来的初衷。
D.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 C.王者之师,义存吊伐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而以私怨斩壮士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不赂者以赂者丧.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潜令间谍离其心腹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体现一组是 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 B.李靖在攻打萧铣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刻,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
2015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济宁市二0一五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片浩翰汹涌的水,仍旧尽日横.冲直滚,倒悬飞溅.,汹涌澎湃,雷鸣山崩;那些虹霓仍旧在它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
太阳照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萦清澈。
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璧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棉的浓烟,从山腹幽岫里蒸腾喷涌.。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横.冲(hèng)飞溅.(jiàn)B.弯亘.(gèn g)琼.(qióng)C.屑.(xiè)剥.落(bō)D.絮.(xù)喷涌.(rǒng)(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晶萦清澈 B.浩翰C.悬崖峭璧D.虹霓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2015年济宁市语文试题.

2015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Ι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按捺.(nài) 白炽.灯(chì)博闻强识.(zhì)崭露.头角(lòu)B.载.(zài)体背.(bèi)黑锅与.(yǔ)人为善间.(jiān)不容发C.瓶颈.(jǐng)青枫浦.(pǔ)掎.(jǐ)角之势拈.(niān)轻怕重D.舰艇.(tǐng)树行.(hàng)子莺啼鸟啭.(zhuǎn) 暴殄.(tiǎn)天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粹头炷香拾人牙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凑合挖墙脚名缰利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通牒警戒线死皮癞脸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吐槽冷不妨额手称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30余年的历程,春晚已从创办之初单纯的群众性大型联欢活动,演变..成了被赋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重内涵的综艺平台。
B.这个以思考探索为事业的谦谦君子却因罹患..脑瘤不得不放下了工作,今年元旦刚过,他从手术室出来后,就没能和学生们再有更多的交流。
C.人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在十面“霾”伏的恶劣环境中生活,即使敛声屏气....,加强防护,也难免不吸入有害物质,使身体受到伤害。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济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贩卖/皈依? 靓妆/痉挛? 雇佣/佣金? 宁愿/息事宁人 B.泥淖/悼念? 盘桓/城垣? 强求/强颜? 赝品/义愤填膺 C.菲薄/绯闻? 蔓延/藤蔓 ?绸缪/纰缪? 蹩脚/惊鸿一瞥 D.回溯/朔风? 高亢/伉俪? 偏僻/癖好讴歌/呕心沥血 切蹉 吊胃口 香消玉陨 D.扫描 低炭 发祥地 彪炳千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地有关部门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没有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______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满足。
A.私自 窜改 以及/或 B.擅自 窜改 及其/或 C.擅自 篡改? 及其/和 D.私自 篡改? 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历经八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这表明侵权责任法也将呼之欲出 B.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受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C.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如履薄冰,或许“暴利”时代开始远去,房地产生存环境及发展渠道逐渐规范也更狭窄。
D.美国政府的“救市”举措尽管态度非常积极,但只能算是扬汤止沸。
以援救贝尔斯登为例,美联储的举措只是让资本市场暂时避免了更大的混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高梁》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B.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山东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

山东省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一上·丹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金钱控制文化的生产后,就会出现对文化的侵蚀,文化就可能置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于不顾,甚至为了攫取利益,它不惜挑战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以引起“关注”,从而获得“利益”。
这便导致了当代文化的“低俗化”问题的产生。
桑德尔说到无处不在的广告时称:“侵略性的、干扰性的广告,长久以来一直是文化抱怨的主题。
”低俗文化与那种富有侵略性、干扰性的广告相似,它犹如“苍蝇”,看似于人的肌体无大害,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些成群结队的苍蝇的袭扰。
人们的注意力、精力和时间都被其分割和吸收。
鲁迅对这种文化更持一种批判态度,指出它犹如“精神雾霾”,毒害心灵。
他说:“看完一部书,都是那时的名人轶事,这时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这是帮闲文士所做的书。
凡帮闲,他能令人消闲消得最坏,他用的是最坏的方法。
倘不小心,被他诱过去,那就坠入陷阱,后来满脑子是某将军的饭量,某先生的体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低俗文化所体现的那些伤风败俗、有违道德伦理的观念和行为,有害人心,有害社会。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态度。
史蒂文·约翰逊就认为低俗无害,他说:“我想我们是过于严肃地夸大了媒介能传递核心价值的程度。
大部分人都知道屏幕上的人物是虚构的,他们是让我们来取乐、欢悦的,而非给我们什么伦理教导。
”他认为暴力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暴力的泛滥。
而在有些人眼里,低俗文化并不必然导致犯罪行为,甚至还有助于减少犯罪。
他们说,暴力影片可以将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到电影院中,使他们不会到酒吧酗酒,然后四处滋事,从而减少暴力犯罪;沉浸于媒介暴力,尤其是具有参与性的游戏媒介,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好的化解暴力倾向的方法。
表面上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济宁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木讷.(nà)遒劲.(jìng)压轴.戏(zhòu)信手拈.来(niān)B.不啻.(chì)消弭.(mǐ)背.黑锅(bēi)呱呱..坠地(guā)C.翘.楚(qiáo)粗犷.(guǎng)撂.挑子(liào)正当.防卫(dàng)D.沏.茶(qī)豢.养(juàn)闷.葫芦(mèn)味同嚼.蜡(jiáo)【答案】C【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A项“讷”应为“nè”,B项“呱”应为“gū”,D项“豢”应为“huàn”。
“讷”考查的是形近字字音,注意不要受偏旁误导读音;“呱”考查的是多音字字音,注意以义定音,当“婴儿的啼哭声”时“呱”读“gū”;“豢”考查的是意近字读音,注意和“圈养”读音的差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商榷联袂白内瘴英雄辈出B.炮制告罄打圆场要言不烦C.宽宥赔礼暴冷门按部就班D.磋商蛰居紧箍咒既往不究【答案】B【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A.瘴——障,C.暴——爆,D.究——咎。
注意根据词语的意思推测字形,例如:“白内瘴”,意思是眼睛里有白色的障碍物,所以写成“障”。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
当“责怪”的意思时应写成“咎”。
【指点迷津】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忸怩(ní)字帖(tiâ) 谂知(shěn)锲而不舍(qiâ)B.噱头(xuã) 桅(wãi)杆恁(rân)地栉(zhì)风沐雨C.压轴(zhîu ) 发绺(liǔ) 熨(yùn)帖管窥蠡测(lí)D.冠名(guàn) 哂(shěn)笑妆奁(lián) 解甲归田(xi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冻馁一窝蜂觥筹交错可望而不可即B. 羸弱清君侧得鱼忘筌口慧而实不至C. 揩油急就章姗姗可爱真金不怕火炼D. 打烊掣天柱开门揖盗无所不用其极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D.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2015届九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2015届九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4年9月27日下午:2:30—5:00考试用时: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命题人:江泽平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1.选出下列注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A.弭.谤(mǐ)肄.业(yì)霎.时(shà)义愤填赝.(yīng)B.敛裾.(jū)落寞.(mù)猗.郁(yī)道义相勖.(xù)C.訾詈.(lì)芜.杂(wú)咀.咒(zǔ)蓊.蓊郁郁(wēng)D.嫉.恨(jí)平仄.(zè)嘶.叫(sī)卓.有成效(zhuó)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懵.懂(méng)商贾.(gǔ)迸.裂(bèng)聒.噪(guō)B.按捺.(nà)悯.然(mǐn)虾.蟆(há)默契.(qì)C.发髻.(jì)迁徙.(xǐ)环绕.(rào)汲.取(jí)D.胆怯.(qiè)贬谪.(zhé)跬.步(kuǐ)坎.坷(kǎn)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
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云一问,没有。
(2)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3)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的,学名王熙凤。
A.果然宽恕教养B.果然饶恕教育C.竟然宽恕教育D.竟然饶恕教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运动员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顿时同学们沸反盈天....,用整齐响亮的口号为他们加油助威。
B.现在的年轻人,见面以后没有别的话题,不是评论歌星影星就是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三2011-10-08 10:59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宰予的挑战《论语》里,宰予因“昼寝”挨夫子骂而出名。
不过睡了个午觉,孔子生气,说说弟子是可以的,但老人家的话说得实在有点过了。
什么“朽木不可雕也”,什么“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一向温柔敦厚的夫子,突然变成“毒舌”,说了许多狠话,令人难解。
不就是睡了个午觉吗,至于如此发飚吗?当时孔子不会被什么事气糊涂了吧?其实,孔子对宰予的不满,郁积了很久。
孔门之中,宰予是唯一敢在思想上挑战夫子的弟子。
宰予最初的挑战,是在课堂上关于“井有仁焉”的辩论。
他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要是有人落井,跳下去救,必一起死,是仁;不跳下去,见死不救,是不仁。
这井该不该跳?这是一个逻辑的陷阱。
宰予想看看夫子会不会往下跳。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深思熟虑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救嘛,不一定非要跳井呀!君子可以被别人欺骗,但不能自己犯傻呀!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宰予的问题。
他没有往“井”里跳,而是从井边绕了过去。
宰予的另一次挑战,是关于儒家“守丧三年”的礼制。
宰予感到三年丧期太长,专门去问孔子,还发挥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这次,孔子回答得很直接:“于汝安乎?”这是问宰予:不“守丧三年”,你安心吗?孔子认为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父母离世,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经地义之事。
不想,宰予却回答:安心。
孔子只好说:“安则为之。
”宰予走后,孔子感叹说:“予之不仁也!”对他的印象变得更差了。
宰予说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各有各自的理。
平心而论,宰予的主张更实际一些,但他一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样子,很难让夫子高兴。
再后来,宰予居然怀疑起三皇五帝们的“神话”了。
他问孔子: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到底是人呢,还是非人?他怎么可以活三百岁呢?这个问题有点科技含量,不好回答,气得孔子说:“予非其人也!”意思说,宰予根本不是能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形容宰予“利口辩辞”。
的确,宰予的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
孔子开始很欣赏他,后来却承认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得出人生的一大教训: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孔门之中,像宰予这样的异端,绝无仅有。
孔子虽不喜欢他,却从没有要将他逐出孔门之意。
有意思的是,《论语》也详细记录了宰予的一次次诘难和夫子对他日益增加的不满,而没有像今人那样,努力将不喜欢的人和事从历史中抹去。
宰予的结局并不好。
据《史记》记载,他后为齐国大夫,卷入内乱,终被“夷其族” 。
——像多数异端人物一样,宰予的命运,并不令人意外。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12期,作者钱宁)1.对“宰予说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各有各自的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予说的事理是:三年丧期太长,因为他觉得: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B.孔子说的情理是: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离世,子女按情分应为父母守丧三年。
C. 宰予的观点和孔子的观点虽然矛盾,但支撑他们各自观点的理由都是充分的,没有谁是谁非之分。
D.宰予和孔子的看法虽各有道理,但宰予否定了老师的观点,这也暴露出他平时对孔子也怀有不满。
2.下列各项中,列出了“孔子对宰予的不满”的几个方面,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关于“井有仁焉”的辩论上,宰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B.父母离世后,宰予认为子女不应为父母守丧三年,自己这样做也会安心的。
C.宰予敢于怀疑三皇五帝们的“神话”;且宰予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
D.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君子可以被别人欺骗,但不能自己犯傻,这是说我不会上你宰予的当,去直接回答那个问题。
B.宰予认为“守丧三年”则礼坏乐崩,所以孔子同意了宰予的这种说法,并说“安则为之”。
C.宰予能言善辩,可与子贡比肩,孔子开始很欣赏他,后来对他的不满情绪却日益增加。
D.孔子虽然从感情上不喜欢他,但从理性上认同宰予,所以从没有要将他逐出孔门之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
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
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
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取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
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
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何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贞观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
铣集兵于夔州。
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进兵至夷陵。
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
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
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
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
”于是遂止。
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
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
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
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
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
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累除马邑郡丞除:担任B.执靖将斩之执:捉住C.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虞:欺骗D. 王者之师,义存吊伐吊:慰问,安抚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项是()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④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 B . ③⑤⑥ C. ①③⑥ D. 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杨素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在唐太宗手下做个左仆射。
B.李靖在攻打萧铣的战斗中,强调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C.李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对待俘虏不该太苛酷,结果使很多敌人主动归降。
D.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战功卓著,连汉代的李陵也比不过他。
7.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何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译文:(2)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8.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
(5分)答:9.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2),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偷来一片冬日阳光罗艳苏菲的脸渐渐融入了起居室冬日的灰暗中。
她在丈夫乔为他们结婚4 0周年纪念所买的扶手椅上打盹儿。
屋子里温暖而宁静,窗外静静地飘着雪。
一点一刻,邮差转个角来到艾伦大街上。
他今天来晚了,并非因为这雪天,而是因为今天是情人节,邮件比往常多很多。
一辆花店货车驶入艾伦大街。
透过玻璃窗,苏菲眼盯着货车。
货车行驶缓慢,停下两次,又开始行驶了。
接着,司机在隔壁梅森太太家门前停了下来。
谁会给梅森太太送花呢?苏菲默想着,是她在威斯康星州的女儿还是她弟弟?不,她弟弟病得很严重,应该是她女儿吧,她女儿真孝顺啊。
鲜花令苏菲想起了乔。
好一会儿,痛苦的回忆填满了苏菲的脑海。
明天是15日,乔去世已经8个月了。
送花人敲起梅森太太家的前门,他手拿一只长长的白绿色相间的盒子和一个签字板。
似乎没人应门。
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梅森太太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教堂。
送花人四周看了看,接着往苏菲家走来。
苏菲忙从椅上起身,站到窗帘边。
送花人敲起了门。
苏菲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发。
敲第三下后,她来到前厅。
“谁啊?”她说着,从打开的门缝里打量着门外。
“下午好,夫人。
”送花人大声说,“您可以帮您的邻居签收一下吗?”“好的。
”苏菲答道,将门完全打开。
“您希望我将这个放在哪儿?”送花人跨入室内时,很有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吧,放餐桌上。
”在苏菲眼里,这人太高大了,她都看不清他绿色的帽子和大胡子之间的那张脸。
还好,他马上就离开了。
他一走,她又锁上了门。
这盒子足有厨房餐桌那么长。
苏菲凑近盒子,弯腰看了看盒子上的字“娜塔莉花店,一应俱全”。
玫瑰馥郁的芳香淹没了苏菲。
她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黄色的玫瑰。
乔就老选黄玫瑰。
“送给我的阳光。
”他会一边说,一边呈上超大的花束。
他会爽朗地大声笑,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牵起她的手,对她唱道:“你是我的阳光。
”梅森太太敲苏菲的前门时,正值下午五点整。
苏菲仍在餐桌旁,鲜花盒打开着,她将玫瑰放在腿上,轻轻摇着,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瓣。
梅森太太又敲了敲门,但苏菲没听见。
不久,邻居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苏菲起身,把花放在餐桌上,两颊羞红。
她拖过一张梯子,站上去,从厨房最上面的角柜里取出一只白色瓷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