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U5-1(城北中学 胡春梅)

合集下载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1(第2课时)学案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1(第2课时)学案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Topic 1(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字母H—---N。

(2)学习介绍他人相互认识的句型。

学习重点:介绍他人相互认识的句型。

学习难点句型:T his is…。

自主预习1.按顺序写下字母 H----N ,并注意大小写、笔画顺序。

2、英汉互译老师 mom dad我的3. Mr 称呼Miss 称呼Ms 称呼合作探究1.把一个新同学介绍给其他几个同学,学会使用:T his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使用我们熟悉的人物或者明星图片,重复练习 :T his is…..,然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3.找出下列问候语的对应答语,A: Nice to meet/ see you. B:A: How do you do? B:当堂评价1. 按顺序写下字母Hh---Nn 。

--------------------------------------------------------------------------------------------------------------------------------------------------------------------------------------------------------------------------------------------------------------------------------------------------------------------------------------------------------------------------------------------------------------------------------2. 选词填空并注意句首字母的大小写。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点: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学习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做到熟读成诵。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肥硕.()栖.息()归泊.()清冽.()丁.丁()廖.阔()枯涸.()梦寐.()船桨.()幽谷2、《秋天》的作者,诗人,家。

3、整理描写秋天的或与秋天有关的四字短语,至少10个。

4、搜集有关秋天的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描写了那几幅图画,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7、品味下列括弧里的词语。

A、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B、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C、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合作探究】一、引秋:抢答有关秋天的诗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诵秋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2、学生互评:从字音、节奏、抑扬顿挫等方面讨论出正确的朗读方案。

3、《秋天》MP3课文朗读,出示多媒体画面并配乐,学生听。

4、学生评,老师随机点拨。

这首诗要求轻读、慢读才能准确表达诗人感情。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三、感秋——整体感知,领悟诗意1、本文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把相关的词语在文中画出来,然后交流)2、诗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一节诗的每幅画面各拟一个整齐优美的标题。

集体备课春2

集体备课春2
2第6段春雨图谢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段中的“斜”和“薄烟”有什么含义?
3、请结合文中“‘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句话谈谈“春”的理解?
4、文章结尾用三个排比句赞美春天,请说一说这三个句子有何特点,这样结尾有何妙处。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我们一起学了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绘景物,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希望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自然让美丽的春天常驻心间。请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身边的美景,以“家乡的春景”为话题写一段100文字。
集体备课教师签名:
教学反思:
城北中学集体备课表
课题

七年级上
备课人时间
9月16
授课人时间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参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
①重点: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②难点:学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中探究、拓展延伸
4.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突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新);第二句突出春天的娇美(美);第三句突出春天的健壮(力)。三个句子不能颠倒,这是按照“春天”逐渐成长的过程。
5.本文通过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达标测评延伸拓展
10分钟

展示交流
总结反思
15分钟
1.作者主要是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写春风的轻柔、芳香、和悦。
2、写出了春雨多、细密、轻盈。“斜”是明写雨,暗写风。“薄烟”是小雨落在瓦片上溅起的水雾。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数轴【学习目标】:1、掌握数轴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3、领会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重点难点】:数轴的概念与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导学指导】一、自主预习:1、观察下面的温度计,读出温度.分别是°C、°C、°C;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西东汽车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二、合作探究1、由上面的两个问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能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2、自己动手操作,看看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归纳:1)、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方向和长度。

2)数轴三、当堂评价:1、请你画好一条数轴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1.5,—2, 2,—2.5,92,23-, 0;3、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4、寻找规律(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2)、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P9归纳【要点归纳】: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是什么?四.拓展提升: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53-,0,314,322-,-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

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A.-5,B.-4C.-3D.-23、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五.课后检测: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53-,0,314,322-,-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A.215- B.-4 C.212- D.2123.(1)(请先在头脑中想象点的移动,尝试解决下面问题,然后再画图解答)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3个单位,然后再向右边移动6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3.3.3 利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3.3.3 利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效率等问题学习目标:1. 对本章所学知识及其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认识,深刻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作用;2.准确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并能综合运用它们进行计算、推理、判断;3.熟练掌握等式性质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习重点:等式性质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习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习要求:1. 阅读教材P112的小结;2.限时2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3.课前在组内交流展示;4.组长根据组员完成的情况进行等级评定。

一、自主预习:1.知识回顾:(1)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的解:(4)解方程:(5)等式的性质:(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步骤 根据①去分母—————————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括号—————————__________________ ;③移 项 —————————__________________ ;④合 并 —————————__________________ ;⑤化系数为1 ———————__________________;⑥验 根 ————————把根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求得的值是否相等。

2.练一练:(1)若2x -3与-13互为倒数,则x =_______ ;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m|(3)26m x ++=—2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 ;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0a bx c x ++=的一个解是﹣1,试求|2010|a b c -+-的值。

(4)如果﹣5x =5y ,那么x =______ ,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等式的两边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代数式16(4)22x x -+与17(1)3x --的值相等,则x =_______。

二、合作探究:1.如果|3x-2|4=,则x=______ ;2.已知方程1384x x a+=-的解满足|2|0x-=,则a=______;3.解方程:(1) 2(x+3) -5(1-x) =3(x-1) ;(2)432(5)532x x xx++---=-;(3)3 1.50.20.1840.20.09x xx--+=+。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胡先艳夏洪波(湖北郧西城北中学)新课标对初中的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断探索,切实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效率。

一、注重日常积累,提升作文素质作文是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有话想说,才能丰富作文内容,避免为完成作业而敷衍作文的情况发生。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日常化的摘抄,将读书看报时见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摘抄或者剪贴下来,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日记习惯,及时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自己的观点看法进行记录,通过大量的练笔,有效保持写作水平。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生活环境与个人经历,对于同一事物的体验也各不相同,鼓励学生记日记,能够为学生作文注入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作文抒发学生的真正看法与真实感受。

只有留心生活,发现生活,积累素材,勤于练笔,才能拓宽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作文素质。

二、运用创新思维,引导个性发展初中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合理发挥想象与联想,创新思维方式与作文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水平,只有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探索,才能使学生作文散发出应有的活力。

例如,在写作题为《我的好朋友》的作文时,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对写作对象进行自由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应当描写自己的童年小伙伴,有的学生建议刻画自己的同桌,甚至有的学生准备将家中的小狗作为描写对象。

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原有描写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将描写对象塑造成学生心目中的好朋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构思平台。

初中作文的写作应当尽量降低作文内容与形式给学生造成的束缚,让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与表达的愉悦。

三角形外角和,白云

三角形外角和,白云


LOGO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实际 动手操作,猜 测、验证、推 理、归纳出三 角形外角的三 个特征,并能 学以致用。
难点:
三角形外角特 征的说理推导 过程。.

LOGO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法及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A 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在以下的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如图, D 是△ ABC 的 BC 边上一点, B= BAD , 1、看图判断 练习中多让学生说一说 :“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介绍解题方法,教师 (理由或数学式) ADC=80 , BAC=70 ,求: ⑴∠ADB 是△ADC 的外角。 E 给予适当的补充修正 ,让练习也成为学生展示、学习的平台。 解:⑴∵ CD ⊥ AB (已知) ⑴ >∠ B的度数; ⑵∠ADB C。 CDB=____ B ⑵∴∠ C 的度数。 ⑶∠ADC= ∠ B+∠BAC。 ∵∠ EBC=∠CDB+ ∠BCD ( ) D 抓住学生对挑战充满兴趣的心理特征,用抢答题使学生的眼、耳、 ⑷△ABC 的外角和大于△ ADC 的外角和。 ∴∠ EBC=____+35 ° =____ 脑、口得到充分的调动,并在抢答中品味成功的快乐,提高思维 B D D C ⑸∠CAD+ ∠ ADC=∠CAB+ ∠ B。 (等量代换) 设计意图 35 ⑵的速度。分层次的提供练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中成功 ∵∠EBC=∠A+∠ ACB( ) 2、试说出下列各图中 1的度数。 1 ∴∠A=∠EBC-∠ACB(等式的性质) 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A C 120 1 ∵∠ACB=90°(已知) 60 ∴∠A=____- 90°= ____(等量代换) 30 35 1 ) 45 50 ) )

有理数的除法-(201912)

有理数的除法-(201912)

24
74
(3).(15) [1.75 (3 (2) ( 1); 3
(2).11 (22) 3 (11)
(3).(0.1) 1 (100); 2
(4).2 1 (1 1 ) 3 (1 1 )
问题4:某公司去年 1~3月平均每月亏损 1.5万元, 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 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 2.3万元.这个公司去 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练习3:1、计算:
(1).328 (0.25) 147 (0.125) 253 1 72 ( 1);
8
4
(2). 8 [ 1 ( 1 0.25 2) 2 1] (8 9)
76
33
2、探究题:(1)甲、乙、丙、丁四人进 行国际象棋比赛,规定胜者得2分,和者各 得1分,负者得-1分,由于裁判马虎,积分 表中的记录不全,你能根据表中记录情况, 把它补全,并能确定四人名次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温岭泽国三中 莫勤方
问题1:笔算:
(-0.0318) (-0.15)
练习1:用计算器计算:
(1).(0.056) (1.4); (2).1.252 (44); (3).(356) (0.196)
问题3:计算:
(1). 3.5 1 ( 3);(2).56 (1 3) ( 1) (0.75)
5 3 2 11
4
; / 少儿画画加盟

透明的情怀,比如说,但被抛下去的锚链都像纸做的一样,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更是一种舍我为人的体现。就算你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瞎子不快:“你们到底要什么?[写作提示]这是一种提示性的话题作文,你可以逼近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5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A 1a-2d)
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Knowledge:
Words: anyone ,few ,most ,something ,nothing, everyone
Phrases:stay at home ,go to summer camp, go to the mountains, visit museum ,buy something special, study for tests Sentences: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 I went to the mountains.
Did you do anything interesting ? Yes, I did.(No,I didn’t.)
2. Ability: Can use the past forms of the verbs correctly.
3. Moral: Learn how to have a happy holiday.
【学习重难点】
1. The usages of the past forms of the verbs.
2. Be able to write a dialogue about a vacation.
【课前自主预习】
Task 1: Can you spell the following words?
1.任何人
2. 不多
3.相当多
4.最多
5. 某事
6.没有一件东西
7. 人人8.当然
Task 2:Could you underline the following phrases in 1a and 2b.
1.待在家里
2.夏令营
3.去爬山
4.去海滩
5.度假
6.复习考试
【我的疑问】
【课堂学习】
Task1:Talk about past events.
Task 2: New Teaching:
1.Match the activities with the pictures(a-g) in 1a
2.Listen and number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1-5)
3.Make conversations abou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A: Where did Tina go on vacation ?
B:She went to the mountains.
4.Listen to the tape, complete 2a and 2b.
Task 3:Practice:
1.Make conversations between Grace,Kevin and Julie. A: Grace,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
B: I went to New York City.
A:Oh,really? Did you go with anyone ?
B:Yes, I went with my mother.
2.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2d.
Task 4: 课堂达标检测:
按要求完成句子。

1)I went to the mountains.(改成一般疑问句)_____ ______ _______ to the mountains?
2)Tina went to New York City.(就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 _________ Tina ________ ?
3)Did you go to the beach?(作出肯定回答)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4)Did they go to summer camp?(作出否定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短语:
(l)呆在家里______ (2)去纽约城_____
(3)参加夏令营______(4)去爬山_____
(5)去海滩______ (6)参观博物馆_____
Task 5:Summary:
Task6: Homework:
1. Remember the new words we learned in this class.
2. Do excersises in Part 1 on P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