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 复习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试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试题答案1.题目:()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正确选项是(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内容。
2.题目:()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正确选项是(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内容。
3.题目:()不能行使紧追权。
正确选项是(民用商船)内容。
4.题目:()是国际组织的最高机关,由组织全体成员组成。
正确选项是(决策机关)内容。
5.题目:()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正确选项是(情势变迁)内容。
6.题目:()是指以在沿海岸向外凸出的地方或沿海岛屿的外缘上选定若干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连成直线,形成沿海岸的坡折线。
正确选项是(直线基线法)内容。
7.题目:“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正确选项是(不低千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内容。
8.题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签订的。
正确选项是(1944年在芝加哥)内容。
9.题目:1702年,荷兰著名法学家()在他发表的《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指出领海属沿岸国主权管辖,公海则不属千任何国家。
正确选项是(宾刻舒克)内容。
10.题目:18世纪末,()首先提出编纂国际法的倡仪。
正确选项是(边沁)内容。
一人一卷精准简易题库,后台提取,30分钟之内交卷,请直接联系国开题库网客服团队-微信guokai705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输入课程或科目名称搜索11.题目: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正确选项是(格老秀斯)内容。
12.题目:处理国际组织日常工作的常设机构是()。
正确选项是(行政机关)内容。
13.题目: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正确选项是(复合国)内容。
14.题目: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正确选项是(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内容。
15.题目: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正确选项是(国内运输权)内容。
16.题目:第一个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国际公约是()。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司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主权平等原则B. 国家豁免原则C. 强制性管辖原则D.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2. 根据国际法,哪个机构负责解决国际争端?A. 联合国大会B. 国际法院C. 安全理事会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3.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必须先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B. 必须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C. 必须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诉D. 必须先向国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 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国家对内对外的独立自主B. 国家对内对外的平等地位C. 国家对内对外的相互尊重D. 国家对内对外的互不干涉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家立法D. 国际法院的判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哪些方面?7. 什么是“国家责任”?请列举几个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
8. 阐述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及其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某国A与国B因领土问题发生争端,国A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请分析国际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可能采取的程序和可能的判决结果。
10. 某国C的公民在国D境内遭受不公正对待,国C认为国D侵犯了其公民的人权。
请分析国C可能采取的国际法途径来保护其公民的权利。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C二、简答题6.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主要包括:- 国家同意提交的争端- 条约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上的其他争端7.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因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包括:- 违反国际条约- 违反国际惯例- 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 违反国际法上的一般原则8.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指国家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手段,如谈判、调解、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应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国际法考题及解答大全

国际法考试复习资料1. 国际法的主体概念: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能力的集合体。
三个必备要素:(1)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2)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3)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的能力构成要素:基本主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国际法的渊源概念:从国际法看,指有效的国际法规范产生或者形成的过程、程序,或者这些规范表现的形式。
主要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构成要素:物质因素、心理因素)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3. 国际法效力根据与学派效力依据:国际法依据什么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约束力的来源。
主要学派:(1)自然法学派:国际法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产物,是自然法的产物,因而有效。
代表人物:维多利亚、凯尔森。
(2)实在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作为主权者的人创造的,是以制裁或惩罚加以实施的强制命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
代表人物:奥斯丁、奥本海。
(3)格劳秀斯学派:这个学派介于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之间;它一方面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承认国家同意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我国:国际法的约束力来源于“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调”。
4. 国际与国内法的关系(一)一元论(主从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
主从关系,两派学说:(1)国内法优先说(2)国际法优先说(二)二元论(平行论): 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对立、不相隶属的法律体系。
国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的“共同意志”。
(三)现代法学派——“对立统一”理论我国学者: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同的社会体系,但制定者都是国家,而且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彼此交叉,彼此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
5.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1)国际习惯规则:若不与现行国内法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不需经纳入程序,英、法、德、美、日等大部分国家。
电大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一、单选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格老秀斯)2、最先把国际法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丁韪良)3、被视为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事件之一的是(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4、确定国际法主本资格的条件之一是(有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5、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联合国宪章》)6、国际法基本原则有(强行法)7、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8、国际法官方编纂始于(19世纪)9、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凯尔森)10、国家的核心要素是(主权)11、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宣告说)12、(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是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
13、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随领土转移原则)14、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因此(承认表明了建交的愿望但不等于建交)15、依国际条约规定,向所有国家商船开庭的河流称(国际河流)16、国际河流制度和永久中立制度产生于(19世纪)17、(以山为界)是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
18、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南极条约)19、南极洲是地球的六大洲之一,其总面积为(1400多平方公里)20、北冰洋面积约有(1500多平方公里)21、1702年荷兰著名的法学家(宾刻舒克)在 他 的 《海 洋 领 有 论》中 提 出 把 海洋划分为领海和公海。
22、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领海)23、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海里)24、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25、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通过制度)26、对于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可划到(350海里)27、沿海国在大陆架上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28、(民用商船)不能行使紧迫权.(可以行使的:军舰、政府船舶、民用商船)29、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以在公海上行使(紧迫权)30、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进行(登临检查)31、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是(平行开发制)32、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33、国际海底区域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34、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热气球35、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1903年)36、《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1944)年在(芝加哥)签订的。
国际法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国际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A.克林顿B.格老秀斯C.普芬道夫D.瓦特尔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总理周恩来于( )年提出的。
[ ]A.1953 C.1954B.1955 D.19603.下列( )不属于通洋运河。
[ ]A.苏伊士运河B.伏尔加运河C.巴拿马运河D.基尔运河4.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 ]A.域外庇护权B.领土庇护权C.领水庇护权D.领域庇护权5.( )不能行使紧追权。
[ ]A.军舰B.军用飞机C.政府船舶D.民用商船6.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 )的待遇。
[ ]A.高于本国国民B.等于本国国民C.高于第三国国民D.等于第三国国民7.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是[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战争与和平法C.陆战法规惯例公约D.联合国宪章8.国际法上,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是[ ]A.政变起引的政权更迭B.宪法程序外的政权更迭C.领土主权被限制D.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9.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 ]A.内水B.领海C.毗连区D.专属经济区10.外交团是( )方面的团体。
[ ]A.外交礼仪B.外交使团C.领事D.私人11.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 ]A.单一开发制B.协商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D.自由开发制12.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是在( )确定的。
[ ]A.1941 年“大西洋宪章”B.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C.1944 年华盛顿“橡树园会议”D.1945年“雅尔塔会议”13.关于国际法约束力的来源,较为正确的是[ ]A.自然法学说B.实在法学说C.势力均衡说D.意志协调说14.在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1899 年的《海牙和会》B.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C.1928 年的《巴黎非战公约》D.1943年的《莫斯科宣言》15.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A.内海B.历史性海湾C.国际航行的海峡D.群岛水域16.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A.营救协定B.赔偿责任公约C.东京协定D.外空条约17.《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年在( )签订的。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国际法原则主张各国应平等对待并遵守共同的国际义务?A. 联合国宪章B. 国际人权公约C. 主权平等原则D. 国际刑事法庭公约答案:C2. 以下哪个国际法案例建立了国际判例制度?A. 核试验裁决案B. 常规国际判例法C. 航行问题裁决案D. 国际人权法案答案:A3. 核不扩散条约的目的是:A. 防止核武器扩散B. 确保各国能够自由发展核能C. 建立全球核武器裁军计划D. 保护核武器拥有国的权益答案:A二、问答题1. 解释国际法主权平等原则的含义。
答:主权平等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根据这一原则,没有国家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或施加不平等的压力。
同时,主权平等原则也意味着各国有权利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和和平的外交关系,以及平等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
2. 解释国际人权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答:国际人权法是指通过国际公约、宣言和其他国际文件确立的人权保护准则和机制。
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并促进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权利、禁止酷刑等。
国际人权法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法律保护,也对国家的政策和行为提出了规范和约束。
它的实施和推广对于推动全球人权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论述题国际法的发展与应用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体系,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规范和调整各国之间的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国际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国际习惯法,到后来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再到如今的国际法庭和判例制度的建立。
这些发展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法治的追求,也为国际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国际法的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国际刑事法等。
国际人权法通过确立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促进人类的尊严和平等。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解答

国际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CA.善意原则B.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C]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AA.领域管辖B.国籍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A]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A.有效统治原则B.托巴主义C.威尔逊主义D.艾斯特拉达主义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A.确认B.放弃C.冻结口.重申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C.联合国秘书长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A.享有无害通过权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C.享有“两项自由”D.享有“五项自由”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D.所有海域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A.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A.1966年的《外层空间条约》B.1968年的《营救协定》C.1972年的《责任公约》D.1979年的《月球协定》11.下列选项中,不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的情况是BA.国家机关的行为B.非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C.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D.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12.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CA.人类法律良知C.国家之间的协议B.最高规范的效力口.自然法的效力13.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开始的形式应是DA.宣布断绝外交关系B.交火(开战)C.两军对峙D.宣战14.一国有权拒绝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装载乘客,邮件和货物运往其境内的另一地点,这种权利被称为AA.国内载运权B.国家安全权C.设定“禁区”的权利D.领空主权15.国际争端的主体主要是AA.国家B.国际组织C.跨国公司D.涉外企业16.强制解决国际争端中的报复针对的行为DA.不礼貌B.造成损害C.不道德D.违反国际法17.国际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一般称为BA.“大会”、“秘书长”或“理事会”B.“大会”、“部长会议”或“首脑会议C.“大会”、“秘书处”或“执行委员会”D.“议会”、“部长会议”或“首脑会议”18.《联合国宪章》的生效日期是AA.1945年10月24日B.1946年10月24日C.1948年10月24日D.1950年10月24日19.国家区别于其他非国家政治实体的根本要素是DA.确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政权组织D.享有主权二、多项选择题31.国家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ABCD)A.签字B.批准和交换批准书C.接受口.加入E.正式认可32.在国际法院审判的书面程序中,当事国向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书包括ABDEA.诉状B.辩诉状C.旁证资料D.答辩状E.复辩状33.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ABD)A.大使B.代办C.临时代办D.公使E.副大使34.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包括ABCDE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它不能飞行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D.破坏航行设备危及飞行安全E.传送假情报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三、名词解释38.国书--是派遣国国家元首签发给接受国国家元首用:以证明大使或公使身份的正式文书。
国际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法文书对国家行为具有约束力?A. 宣言B. 决议C. 协定D. 声明答案:C. 协定2. “国际法之父”被公认为是:A. 亨利·吉瑟B. 亚伦·尼尔森·考尔特C. 亚诺·科尔斯D. 乔治·华盛顿答案:C. 亚诺·科尔斯3. 土地与海洋划界的准则,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是基于:A. 领土主权B. 历史性原则C. 近岸理论D. 国际公平原则答案:B. 历史性原则4. 下列哪个国际法庭是联合国成员国义务接受管辖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科索沃特别法庭D. 非洲人权法院答案:B. 国际法院5. 哪个文件规定了难民的定义以及对难民的国际保护措施?A. 赫尔辛基宣言B. 国际人权公约C. 联合国难民公约D. 全球难民契约答案:C. 联合国难民公约二、简答题1. 国际法的特征是什么?答案:国际法的特征包括:有限性、权威性、普遍性、均等性、治理性和独立性。
国际法具有有限性,即只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权威性,即国家之间应当遵守和尊重国际法;具有普遍性,即国际法适用于所有国家;具有均等性,即国家在国际法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治理性,即国际法用于管理国际社会的行为;同时,国际法也具有独立性,即国际法存在于国际社会中,不受国内法的直接控制。
2. 解释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原则。
答案: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原则包括:普遍性、不可侵犯原则、平等和非歧视原则、自由权和公民权原则、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原则、个体与集体权利平衡原则、和平与发展的权利平衡原则。
这些原则指导着国际人权法的制定和实施,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普遍性和尊严。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国际法的理解,结合实例,阐述国际法对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性。
答案:国际法在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际法为国际社会的各个成员国提供了共同的规范和框架,确保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和平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
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关于2003年通过的—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
针对甲国的上述做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B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做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2.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 A )。
A.国家间的协议B.国家的共同意志C.外交政策D.法律良知3.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屑乙国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主权将属于甲、乙两国共有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主权仍然属于甲国4.克森公司是甲国的一家国有物资公司。
去年,该公司与乙国驻丙国的使馆就向该使馆提供馆舍修缮材料事宜,签订了一项供货协议。
后来,由于使馆认为克森公司交货存在质量瑕疵,双方产生纠纷。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乙国使馆无权在丙国法院就上述事项提起诉讼B.克森公司在丙国应享有司法管辖豁免C.乙国使馆可以就该事项向甲国法院提起诉讼D.甲国须对克森公司的上述行为承担国家责任5.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
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际赔偿能力最多只能够负担5000万美元。
对此事件,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甲国国家对乙国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B )A.甲国国家应承担全部7800万美元的赔付B.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5000万美元的同时,船运公司无力赔付的其余2800万美元.由甲国政府先行代为赔付C.甲国有义务保证督促船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即只能赔付5000万美元.其余2800万美元可以不予赔付D.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6.甲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2006年,联合国驻甲国的某机构以联合国的名义.与甲国政府签订协议,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
由于甲国交付延期,双方产生纠纷。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有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 )A.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组织的上述购买行为自始无效B.上述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行为.应视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共同行为C.联合国大会有权就该项纠纷向国际法院提起针对甲国的诉讼,不论甲国是否同意D.联合国大会有权就该项纠纷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不论甲国是否同意7.甲乙两国为陆地邻国。
由于边界资源的开采问题,两国产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战火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会员国。
针对此事态,如果拟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相关措施以实现停火和稳定局势.那么,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只有甲、乙两国中的任一国把该事项提交交理会后,安理会才有权对该事项进行审议B.在对采取措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若获得全体理事国中1/2多数的同意,其中包括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该决议即被通过C.在对采取措施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任何一国投弃权票,不妨碍该决议的通过D.只有得到甲、乙两国的分别同意,安理会通过的上述决议才能对其产生拘束力8.A国与B国的空间实体发生碰撞后,其碎片落在C国地面造成损害,应由( C )负责赔偿。
A.A国B.B国C.AB国共同承担D.C国自己承担9.下列协议中,构成条约的是( B )。
A.联邦成员国之间的协议B.中立国与另一国家之间的协议C.伊朗政府与英伊石油公司签订的特许权协议D.国家与外国企业之间的协议10.为了实施国际人权保护,国际社会设置了许多国际人权机构,其中直接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置的人权机构是( A )A.人权委员会B.人权事务委员会C.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D.儿童权利委员会11.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和我国有关法律,当发生我国缔结且未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与我国相关国内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台确定何者优先适用B.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C.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自由裁量,以公平原则确定何者优先适用D.我国缔结的任何未作保留的条约的条款与中国相关国内法的规定不一致时,都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12.下列关于国际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国家之间的惯例就是国际习惯B.惯例只要被各国接受为法律就成为国际习惯C.国际习惯不是国际法的渊源D.国家之间在相当长时期内反复前后一致的实践并为各国接受成为法律的惯例,就是国际习惯或习惯国际法13.奥尔菲油田跨越甲乙两国边界,分别位于甲乙两国的底土中。
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成员国,且它们之间没有相关协议。
根据有关的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对油田归属与开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该油田属于甲乙两国的共有物,其中任何一国无权单独进行勘探和开采B.该油田位于甲乙两国各自底土中的部分分属甲国、乙国各自所有C.该油田的开发应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监督下进行D.无论哪一方对该油田进行开发.都必须与另一方分享所获得的油气收益14.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
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
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B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15.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
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布某。
布某因拒捕被击毙。
但布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16.为促进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联合国大会2006年通过决议,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联合国人权领域工作的大会附属机构。
下列哪一个造项是正确的?( C )A.联合国人权委员台B.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C.联合国人权理事会D.联合国人权法院17.关于1993年6月成立的联合国前南国际法庭,下列选项中哪一种表述是正确的?( B )A.它是联合园大会设立的司法性质的附属机关B.它是联合国安理会设立的司法性质的附属机关C.它是普遍性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D.它是联合国国际法院下属的刑事法庭18.空间实体的发射国对该物体所造成的损害负( A )。
A.绝对责任B.相对责任C.不负责任D.相当责任19.外交人员的家属,是指( C )。
A.配偶及子女B.父母兄弟C.同户家属D.三代以内亲属20.对于空中劫持的管辖权,《海牙公约》采取(D )。
A.国籍管辖原则B.领域管辖原则C.保护性管辖原则D.普遍性管辖原则21.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
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割让给乙国。
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
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
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A.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要求乙国政府在解决“亚金索国”问题时必须采取非武力的方式B.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为“亚金索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C.上述18世纪对该地区的割让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有效的.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目前应属于乙国D.甲国的承认,使得“亚金索国”满足了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各项要件22.2001年,甲国新政府上台后,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
乙国议会通过议案,谴责甲国的政策,并要求乙国政府采取措施,支持甲国的和平反政府运动;同时乙国记者兰摩也撰写了措辞严厉的批评甲国政策的文章在丙国报纸上发表;甲国的邻园丁国暗自支持甲国的反政府武装的活动。
根据上述情况和国际法的相关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乙国记者的行为,涉嫌违反国际法B.乙国议会的法案一旦被执行.则涉嫌违反国际法C.丙国的行为涉嫌违反国际法D.丁国的行为不涉嫌违反国际法23.甲、乙两国是邻国,关系一直紧张。
甲国曾多次出动空军,非法轰炸乙国境内的军事目标。
“翔飞号”是承担甲、丙两国间航班飞行的民航机,在甲国注册。
一日,因天气原因,“翔飞号”在飞住丙国途中偏离航线,误入乙国境内。
甲、乙、丙三国都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甲、乙之间尚没有双边的航空或航线协定。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翔飞号”是民航机.在顾及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自行飞入乙国领空B.乙国有权要求“翔飞号”立即离开乙国领空C.乙国无权要求位于其境内的“翔飞号”在其指定安全地点降落D.在“翔飞号”载客不明的情况下,乙国有权对其使用武器,将其击落24.甲国与乙国1992年合并为一个新国家丙国。
此时.丁国政府发现,原甲国中央政府、甲国南方省,分别从丁国政府借债3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
同时,乙国元首以个人名义从丁国的商业银行借款100万美元,用于乙国1991年救灾。
上述债务均末偿还。
甲乙丙丁四国没有关于甲乙两国合并之后所涉债务事项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协议。
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随着一个新的国际法主体丙国的出现,上述债务均已自然消除B.甲国中央政府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C.甲国南方省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D.乙国元首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25.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己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