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Lp(a)浓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关系的血管内超声研究

合集下载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全文)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全文)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全文)1963年,挪威生理学家Berg首先发现了脂蛋白(a)(Lp(a))[1]。

1987年,McLean成功克隆出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这一Lp(a)关键结构[2]。

Lp(a)包括1个富含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核心,1分子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 apo B100)及1分子apo(a),两者由一条二硫键连接共同附着于LDL表面[3]。

现有的临床证据提示Lp(a)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机制包括:(1)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内皮功能失调有关,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脂肪斑块生成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等;(2)与血栓形成有关;(3)易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心肌梗死。

CVD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过早发生缺血事件家族史)、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以及新兴的危险因素三大类。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即使控制了心血管可控的危险因素后仍有部分患者发生CVD,因此人们在不断探索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Lp(a)作为一种新兴危险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

1、动脉粥样硬化在CVD患者或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Lp(a)对心血管事件(CVE)风险的影响尚不确定。

Willeit等[4]对来自7个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他汀类药物结果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根据Lp(a)水平进行分组(包括15~30mg/dl组、30~50mg/dl组和≥50mg/dl组,分别与<15mg/dl 组对比),计算每个试验的CVE风险比。

研究总体包括了29 069例患者。

他汀类药物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39%,而对Lp(a)水平无显著影响。

基线Lp(a)水平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Lp(a)水平与CVD风险近似于线性相关,基线Lp(a)值≥30mg/dl者或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p(a)水平≥50mg/dl者,CVE风险比明显增高。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陈芡茹【摘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和转归中,炎症被认为是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有研究证实多种炎症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等与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相关,但此类指标均为非特异性;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由炎症细胞产生、存在于粥样硬化斑块中特有的蛋白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p-PLA2对炎症的高特异性和低生物差异性使其成为评价斑块易损性的一个“理想指标”,其在血清中的增加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且,Lp-PLA2已被认为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异性药物治疗中的靶向目标,可通过间接(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p 受体阻滞剂)或直接药物(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降低血清Lp-PLA2水平进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现主要介绍各种药物降低血清Lp-PLA2水平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5页(P188-192)【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作者】陈芡茹【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系统、多因素介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脑血管的临床事件(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等)。

炎症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和由此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等致命并发症的关键途径[1],高风险易损斑块的特征是大的脂质坏死核心、大量炎症细胞聚集(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和薄的纤维帽,而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表达在脂质坏死核心中,围绕在薄纤维帽和破裂斑块的巨噬细胞周围,被认为有促进斑块不稳定的潜在作用[2]。

大量证据表明Lp-PLA2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外的风险指标[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相关分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相关分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相关分析武丽娜;李新华;柴芳芳;赵晓燕【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artery plaque among the patient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A total of 165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CAG)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in our 2 departments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plaque group(n=86)and vulnerable plaque group(n=79).Th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parameters of IVUS and serum Lp-PLA2 level were observed,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Lp-PLA2 and plaque features were analyzed.SPSS statistics 17.0 was used to perform the sta tistical analysis.Student′s t test or Chi-square test was employed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2 groups.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for single factor analysis,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dopted for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plaque stability.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table plaque group,the vulnerable plaque group had higher plaque burden[(58.20 ±13.59)%vs(54.72±9.98)%],vascular remodeling index[(1.61 ±0.32)vs(1.13 ±0.26)],and plaque eccentricity index[(1.58 ±0.15)vs(1.48 ±0.36)],larger percentages of necrotic tissue[(25.1 ±9.9)%vs(12.3 ±7.5)%]and calcified tissue[(6.5±3.5)%vs(0.8 ±0.4)%],thinner fibroatheroma cap thickness[(0.60±0.27)vs(0.75 ±0.31)mm]and lower percentages of fibro-lipid tissue[(17.0±5.6)% vs (20.2 ±6.1)%]and fibrous tissue[(59.9 ±7.5)% vs(62.2 ±7.1)%](all P <0.05).The serum level of Lp-PLA2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centage of plaque necrotic tissue(r=0.514), plaque burden(r=0.395), vascular remodeling index (r=0.832),plaque eccentricity index(r=0.904),but negatively with fibroatheroma cap thickness(r=-0.710)(all P<0.01).Th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plaque stability werehypertension(OR=6.82,95%CI 2.16-21.46, P=0.01), diabetes mellitus(OR=2.65,95%CI 1.02-6.74,P=0.04),history of smoking(OR=1.25,95%CI1.06-1.62, P<0.01), and serum levels of LDL-L(OR =1.36, 95%CI 1.10-1.76, P<0.01)and Lp-PLA2(OR =10.69, 95%CI 11.72 -66.91, P =0.001). Conclusion The serum Lp-PLA2 level can be used as a sensitive index in evaluation of the instability of coronary artery plaque.%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65例,根据IVUS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86例和易损斑块组79例,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IVUS指标和Lp-PLA2水平,分析Lp-PLA2水平与斑块特征的相关性.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斑块稳定的危险因素.结果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斑块负荷[(58.20 ±13.59)%vs(54.72 ±9.98)%]、血管重塑指数[(1.61 ±0.32)vs(1.13 ±0.26)]、斑块偏心指数[(1.58 ±0.15)vs(1.48 ±0.36)]和坏死组织[(25.1 ±9.9)% vs(12.3 ±7.5)%]以及钙化组织[(6.5 ±3.5)% vs (0.8 ±0.4)%]所占比例增高,纤维帽厚度[(0.60 ±0.27)vs(0.75 ±0.31)mm]、纤维化脂质组织[(17.0 ±5.6)% vs (20.2 ±6.1)%]和纤维组织[(59.9 ±7.5)%vs(62.2 ±7.1)%]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水平与斑块成分中坏死组织(r=0.514)、斑块负荷(r=0.395)、血管重塑指数(r=0.832)、斑块偏心指数(r=0.904)成正相关,与纤维帽厚度(r=-0.710)成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OR=6.82,95%CI 2.16~21.46,P=0.01)、糖尿病(OR=2.65,95%CI1.02~6.74,P=0.04)、吸烟史(OR=1.25,95%CI 1.06~1.62,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6,95%CI 1.10~1.76,P<0.01)、Lp-PLA2(OR=10.69,95%CI 1.72 ~66.91,P=0.001).结论 Lp-PLA2水平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是否稳定的敏感指标.【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017)004【总页数】5页(P287-291)【关键词】脂蛋白;磷脂酶A2;冠状动脉;不稳定性【作者】武丽娜;李新华;柴芳芳;赵晓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近年对冠心病的研究表明,心脏急性事件的病理学基础多数为易损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形成[1]。

脂蛋白(a)——血脂家族的重要一员

脂蛋白(a)——血脂家族的重要一员

脂蛋白(a)——血脂家族的重要一员乔蕊;张捷【摘要】脂蛋白(a)[Lp(a)]是血脂家族中特殊的一员,由低密度脂蛋白(LDL)样微粒和载脂蛋白(apo)(a)构成.血浆Lp(a)水平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主要受LPA基因位点kringleⅣ拷贝数多态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由于Lp(a)分子大小差异很大,因此其检测方法尚未完全标准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Lp(a)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可能具有促炎、促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血栓作用.文章对Lp(a)的结构、代谢、遗传特点、测定方法及其与CVD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Lipoprotein(a)[Lp(a)] consists of a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like particle and apolipoprotein(apo)(a). The level of plasma Lp(a)is mainly determined by its genetic factors,including highly polymorphic copy number variation of kringle Ⅳ repeat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t LPA gene locus. Due to its size variation,the standardization of Lp(a)determination is uncertain.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elevated Lp(a)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in numerous studies. Lp(a)may have pro-inflammatory,pro-atherogenic and pro-thrombogenic properties and thus causes or promotes CVD. 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s onLp(a)structure,metabolism,genetics,determin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VD.【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032)007【总页数】5页(P561-565)【关键词】脂蛋白(a);载脂蛋白(a);LPA基因;心血管疾病【作者】乔蕊;张捷【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是存在于灵长类动物循环系统内的一种特殊脂蛋白,从发现到现在近5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Lp (a)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

LP(a)PPT

LP(a)PPT
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吃鱼者较素食者的平 均血浆Lp(a)浓度可降低48%,这可能是由于鱼肉中 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缘故.有报道饮食中 被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维生素或适当 摄取抗氧化剂类药物,可降低Lp(a)在体内的氧化修 饰,从而达到预防及辅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 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目的.
LP(a)的简单介绍
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
一.LP(a)的结构及代谢
1963年Berg在血浆脂蛋白电泳时发现β-脂蛋白部分有一种新的抗原成分 ,并与LDL结合,将此抗原成分命名为脂蛋白(a)。其后证实,LP(a)核 心部分由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 结构类似LDL,但还含有一独特的Apo(a),后者在其它任何脂蛋白中都不 存在。 研究表明,肝脏是合成Apo(a)的主要场所。LP(a)与LDL不一样, 并不是由VLDL转化而来,也不能转化为其它脂蛋白,系一类独立的脂蛋白。 人类LP(a)代谢的突出特征是,个体间LP(a)水平可相差100倍, 但同一个体血浆LP(a)水平的变化则相对较小。个体间LDL受体缺陷可影响 LP(a)浓度,可费标准和组合套餐
LP(a)单项收费标准为20元。 小血脂:TG、CHOL、HDL、LDL、APOA、APOB 48元 大血脂:TG、CHOL、HDL、LDL、APOA、APOB、LP(a)68元 小血脂全套=小血脂+血糖 52元 大血脂全套=大血脂+血糖 72元
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
谢谢您们耐心的倾听!
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
五.相关链接
鱼类:鱼类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含有 大量的W-3脂肪酸,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服用W-3脂肪酸(EPA 和DHA补充剂)的人,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血液粘稠度均有 降低。 大蒜:大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止 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大蒜,能够对心血管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美国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半颗蒜头,可帮助某些人降低10%的胆固醇。 洋葱: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 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因此既能调节血脂。洋葱 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 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Lp-PLA2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吴凡 编辑

Lp-PLA2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吴凡 编辑

Lp-PLA2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吴凡 编辑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 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与动脉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磷脂酶 A2超家族 、一种新的炎症标记物和一种独立危险因子。

其具有促炎症的作用,因此Lp-PLA2从炎症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也可以被解读成为一个极佳的前炎症反应指标。

Lp-PLA2在血管壁内产生氧化分子,它更易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产生不稳定性斑块。

Lp-PLA2水平的升高预示着有斑块形成和破裂的很大危险性,并且不依赖其他脂类和CRP水平。

通过检测循环系统中的Lp-PLA2水平,可以独立的预测心脑血管的病发。

1. Lp-PLA2与冠心病WOCOPS是一项评估普伐他汀在预防冠脉事件中的价值的试验,在中年男性苏格兰人中观察Lp-PLA2、hs-CRP、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等炎性反应标志物是否与冠脉事件有关。

纳入了580例曾发生过冠状动脉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事件)的患者,并从相同人群中纳入了未发生过冠状动脉事件者共1160例,再根据年龄与吸烟史分2组作为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Lp-PLA2、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事件强有力的预测因子,每个变量组中最高五分位数者与最低五分位数者相比,冠脉事件危险约增加一倍。

Kolodgi等采用特殊的分子克隆抗体技术检测LP-PLA2的表达,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的DNA末端标记技术鉴别细胞程序性凋亡。

对收集2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死亡患者的30个冠状动脉节段根据损伤形态学分类为:病理性内膜增厚、纤维粥样斑块、薄纤维粥样斑块帽(纤维帽厚度< 65μm)和破裂病变进行Lp-LPA2的免疫定位。

在早期斑块中, Lp-PLA2 染色不存在或最低限度被检测到。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 (1)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二) (3)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三) (5)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四) (7)五、降脂药物的前世今生 (9)六、现有主要降脂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证据 (11)七、新型靶向降脂药PSCK9抑制剂 (12)八、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14)九、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一) (16)十、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二) (18)十一、 ASCVD患者血脂的管理 (20)十二、“脂”上谈“兵”多“刃”齐发 (22)十三、高甘油三酯血症(一) (24)十四、高甘油三酯血症(二) (26)十五、 ASCVD血脂异常患者:尽早联合达标 (28)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1.以下哪一项不是FH的临床特征()A.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B.早发ASCVDC.黄色瘤D.脂性角膜弓E.低血钾参考答案:E2.FH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成人未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清LDL-C水平应达到多少()A.≥3.8mmol/LB.≥4.7mmol/LC.≥5.5mmol/LD.≥6.0mmol/LE.≥7.0mmol/L参考答案:B3.以下哪项不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A.饮食控制B.LDL分离术C.肝脏移植D.自体干细胞移植术E.调脂药物参考答案:D4.以下哪项不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常见临床表现()A.HDL-C水平极度降低B.LDL-C水平极度增高C.角膜弓D.早发冠心病E.皮肤肌腱黄色瘤参考答案:A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遗传病()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X连锁遗传C.Y连锁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线粒体遗传参考答案:D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二)1.下列哪一项疾病不宜首选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治疗()A.原发性高胆固醇症B.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C.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D.Ⅲ型高脂蛋白血症E.肾性和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参考答案:D2.FH患者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杂合子(HeFH)和纯合子(HoFH)的血清LDL-C水平分别约为正常人的多少倍()A.1倍和2倍B.2倍和3倍C.2倍和4倍D.3倍和5倍E.4倍和8倍参考答案:C3.FH的治疗目标中,成人FH患者伴临床ASCVD的LDL-C目标值应低于多少()A.1.4mmol/LB.1.8mmol/LC.2.6mmol/LD.3.5mmol/LE.4.7mmol/L参考答案:A4.FH的筛查标准中,哪一项不是必需的()A.早发ASCVD(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即发生ASCVD)B.成人血清LDL-C≥3.8mmol/L(146.7mg/dl)C.儿童血清LDL-C≥2.9mmol/L(112.7mg/dl)D.一级亲属中有早发ASCVD - 正确答案E.存在皮肤/腱黄素瘤或脂性角膜弓(<45岁)参考答案:D5.FH患者在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后,如果LDL-C水平仍未达标,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措施()A.停止所有药物治疗B.开始生活方式的改变C.加用PCSK9抑制剂D.增加他汀类药物的剂量E.使用胆汁酸螯合剂参考答案:C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三)1.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受体表达增加的同时,循环中的什么物质水平也会增加,从而影响LDL-C的清除()A.胆固醇B.甘油三酯C.HDLD.PCSK9E.载脂蛋白B参考答案:D2.在ORION-10临床试验中,英克司兰治疗的ASCVD患者在第90-540天期间的LDL-C较基线的变化是多少()A.减少10%B.减少30%C.减少54%D.减少70%E.减少80%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一项是FH患者LDL-C水平升高导致的后果()A.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B.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D.降低LDL-C时间累积E.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参考答案:B4.英克司兰的给药频率是怎样的()A.每日一次B.每周一次C.每月一次D.每季度一次E.每半年一次参考答案:E5.FH患者在治疗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无法使用他汀类药物B.他汀类药物无法单独满足降脂需求C.他汀类药物完全无效D.所有FH患者对降脂治疗有抗性E.FH患者不需要降脂治疗参考答案:B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四)1.依洛尤单抗在治疗多长时间后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A.24小时B.1周C.1个月D.3个月E.6个月参考答案:A2.对于糖尿病合并ASCVD的患者,《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推荐的LDL-C目标值是多少()A.<1.8mmol/LB.<1.4mmol/LC.<2.6mmol/LD.<3.5mmol/LE.<4.9mmol/L参考答案:B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危险分层更加细化,特别提出了哪一类患者()A.一级预防患者B.二级预防患者C.超高危患者D.极低危患者E.中危患者参考答案:C4.在FOURIER-OLE研究中,接受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患者,平均LDL-C水平在260周时达到多少()A.1.0mmol/LB.1.5mmol/LC.2.0mmol/LD.2.5mmol/LE.3.0mmol/L参考答案:A5.对于超高危患者,当预计他汀类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能达标时,应考虑什么治疗方案()A.直接采用更强的他汀类药物B.停止所有降脂药物C.采用他汀类联合PCSK9抑制剂D.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E.采用他汀类联合烟酸参考答案:C五、降脂药物的前世今生1.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A.首步酶B.限速酶C.最终酶D.中间酶E.辅助酶参考答案:B2.以下哪种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瑞舒伐他汀D.依折麦布E.阿托伐他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项不是临床血脂检测的项目()A.总胆固醇B.甘油三酯C.LDL-CD.血红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答案:D4.以下哪种药物可以升高HDL-C()A.阿托伐他汀B.瑞舒伐他汀C.普伐他汀D.依折麦布E.烟酸参考答案:E5.被认为是ASCVD致病性危险因素的是()A.总胆固醇B.甘油三酯C.LDL-C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非HDL-C参考答案:C六、现有主要降脂药物的分类和临床证据1.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多少百分比()A.14%B.31%C.6%D.9%E.12%参考答案:B2.在CURVES和VOYAGER等研究中,关于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时的降脂效果,以下哪一项描述正确()A.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18%B.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约6%C.增加剂量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降脂效果D.每增加一倍剂量,降脂效果增加10%E.增加剂量会降低降脂效果参考答案:B3.以下哪种药物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A.阿托伐他汀B.依折麦布C.伊洛尤单抗D.阿利西尤单抗参考答案:A4.依折麦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药物()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B.PCSK9抑制剂C.胆固醇吸收抑制剂D.胆汁酸螯合剂E.烟酸类似物参考答案:C5.PCSK9抑制剂通过何种方式降低LDL-C水平()A.抑制胆固醇的肠道吸收B.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C.上调肝脏中的LDL受体D.促进LDL颗粒的分解E.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参考答案:C七、新型靶向降脂药PSCK9抑制剂1.以下哪种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中与PCSK9相互作用()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肝细胞E.肌肉细胞参考答案:B2.PCSK9如何影响LDL受体的数量()A.增加LDL受体的数量B.减少LDL受体的数量C.不影响LDL受体的数量D.只在特定条件下增加LDL受体的数量E.通过间接途径增加LDL受体的数量参考答案:B3.PCSK9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什么影响()A.增加斑块体积B.减少斑块体积C.无影响D.增加斑块硬度E.减少斑块硬度参考答案:B4.PCSK9抑制剂的治疗如何影响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A.增加活性和趋化性B.减少活性和趋化性C.不影响活性和趋化性D.增加活性,减少趋化性E.减少活性,增加趋化性参考答案:B5.PCSK9在体内的其他作用包括什么()A.促进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稳态B.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C.减少血小板的凝集D.增加白细胞的寿命E.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参考答案:A八、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1.英克司兰在冠心病患者血脂管理中的优势不包括()A.长期降低LDL-C水平B.减少心血管事件C.方便的给药方式D.提高HDL-C水平E.良好的安全性参考答案:D2.英克司兰的给药方案是怎样的()A.每日口服一次B.每周注射一次C.每月注射一次D.每季度注射一次E.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一年两次参考答案:E3.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的百分比大约是()A.10%B.20%C.30%D.40%E.50%参考答案:E4.大量研究证实,降低哪种脂蛋白是心血管事件防治的主要靶点()A.高密度脂蛋白(HDL)B.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D.乳糜微粒(CM)E.脂蛋白(a)(Lp(a))参考答案:C5.英克司兰能够降低LDL-C水平的幅度大约是多少()A.10%B.20%C.30%D.40%E.54%参考答案:E九、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一)1.Lp(a)水平升高患者的一级亲属应进行什么()A.定期眼科检查B.定期听力测试C.级联筛查D.定期心理评估E.定期骨密度检查参考答案:C2.在10年ASCVD风险为7.5%-19.9%的40-75岁成年人中,Lp(a)≥125nmol/L或≥50mg/dL可促使什么治疗()A.高强度降压治疗B.中等或高强度他汀治疗C.抗生素治疗D.低强度降脂治疗E.非药物治疗参考答案:B3.Lp(a)≥125nmol/L或≥50mg/dL的水平在什么人群中被视为风险增强因素()A.儿童B.健康成年人C.40-75岁成年中危个体D.老年人E.妊娠女性参考答案:C4.Lp(a)水平升高在临床实践中可用作什么()A.肝功能指标B.肾功能指标C.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D.糖尿病风险预测E.肿瘤标志物参考答案:C5.Lp(a)水平升高的患者应接受什么类型的管理()A.无需特殊管理B.生活方式改变和降脂药物治疗C.高强度体育锻炼D.单纯药物治疗E.单纯生活方式改变参考答案:B十、脂蛋白(a)——被忽视的靶点(二)1.Lp(a)升高还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长期素食B.长期禁食C.急性时相反应D.长期静坐E.长期睡眠不足参考答案:C2.Lp(a)的浓度在新生儿时期大约是成人水平的多少()A.1/2B.1/3C.1/4D.1/5E.1/10参考答案:E3.Lp(a)升高但LDL-C↓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大约是多少()A.5%B.10%C.15%D.20%E.25%参考答案:B4.Lp(a)在妊娠期会发生什么变化()A.保持稳定B.显著升高C.显著降低D.生理性波动E.不可预测变化参考答案:D5.下列哪种方法被推荐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Lp(a)()A.ELISAB.免疫浊度法C.PCRD.色谱法E.光谱法参考答案:B十一、ASCVD患者血脂的管理1.欲判断患者是否在1周前左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冠状动脉造影C.肌钙蛋白测定D.心肌核素显像E.心脏磁共振成像参考答案:C2.最能反映存在急性心肌缺血的辅助检查结果是()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70%B.心电图出现ST-T动态改变C.超声心动图出现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D.监测血压出现收缩压波动超过40mmHgE.血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参考答案:B3.男性,69岁。

Hcy、Lp(a)、APoA1、APo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Hcy、Lp(a)、APoA1、APo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Hcy、Lp(a)、APoA1、APo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摘要:采用酶循环法或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含量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联合诊断作用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APoA1含量低于查体健康的患者,Hcy、APoB及Lp(a)含量均高于查体健康的患者,APoA1含量低于查体健康的患者,且四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均高于单一诊断。

Hcy、APoB、APoA1、Lp(a)在冠心病中的异常表达,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冠心病;联合检测一、背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器质性狭窄或阻塞,所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胸闷气短等症状,轻微的仅有心慌、胸闷等症状[1]。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冠心病患者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41%,尤其是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将成为全球病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2-3]。

近年来心血血管疾病被重视起来,冠心病也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人们把血脂异作为引起冠心病的最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将血脂检查作为冠心病最有效指标。

血脂异常的种类也是非常的多,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作用最大,会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增强,导致内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酶原活化抑制剂,从而诱发纤维斑块的形成,加剧动脉硬化。

Lp(a)参与了很多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冠心病、脑梗死、周围血管病变等,在伤口愈合、血管生成、止血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氨基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神经毒性氨基酸。

APoB的高水平表达是对心肌细胞的重塑性改变和心肌细胞缺血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与氧化应激及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故高Hcy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 。稳 定 型斑 块 为 钙 化 斑 块 及 硬 斑 块 。偏 心 性 狭 窄 的 定 义 为 ; 斑 块 最 厚 处 的壁 厚 是 最 薄 处 的 壁 厚 2倍 以 上 。 ( )p a 测 定 : 3 L() 空腹 抽 血 5r , EYA抗 凝 , 疫 比 浊 法 测 定 L () 度 。 以 J用 I n F 免 p a浓
为实 时 的 关 于 血 管 结 构 的低 倍 镜 病 理 图像 , 冠 心 病 的诊 断 及 在
和血管腔体 积 ( mnl o m ,V , 1 i l e L ) 然后 计 算 出斑块 体 积 (V, u avu P
P V=W —V ; 块 的性 状 包 括 钙 化 斑 块 、 斑 块 、 斑 块 以及 斑 I )斑 J 硬 软
V - L )并通过软件将 图像逐 帧回放观察 , AM A ; 对血管面积及血管 腔面积进行连续 测量后 自动生成 血管 体积 ( esl o m , v) Vse vl e v u
术 。不仅能够反映血管内腔的变化 , 同时也能反 映含斑块 在 内 的血管横断面结 构 以及斑块 的性 状等 , J 因此 I U V S也可 以称
]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P <
L p
00 ) 、1 。相关分析表明 L ( ) 0 a 与斑块 面积及体积呈正相 关(r 别为 0 5 及 0 6 ,P <0 0 ) 分 .9 .3 .5 。结论
的 意 义。
() 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程 度、 范围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 提示 L( ) pa 在冠心病的发病 中具有 重要
断为冠心 病心绞痛 的患者 14 , 中男 7 例 , 3 ; 0例 其 1 女 3例 年龄
4 ~8 岁 , 均 (2 ) 。 不 稳 定 心绞 痛 5 例 , 定 性 心 绞 痛 4 1 平 6 ±9 岁 7 稳
4例, 7 并除外急性 心肌梗 死 、 心肌炎 、 心肌 病 、 发热等 疾病 。对 照组 2 例 , 1 , 8例 ; 2 男 4例 女 年龄 4 ~7 , 1 8岁 平均( 1 ) , 6 ±8 岁 均
程度和性状 的关 系。方 法
病心绞痛患者 , 通过 IU 观察冠状动脉参考段血 管面积 、 小血 管 内膜腔截 面积 、 VS 最 斑块 面积、 块体积 斑
及纤维帽厚薄、 脂质池大小及斑块性 状。根据 L ( ) p a 水平 患者分为 高和低 L ( ) p a 水平组 , 别比较 两组 分
间的斑块程度及特征 。结果 在 临床上 , L ( ) 高 p a 浓度组 多表 现 为不稳定 心绞痛 , L ( ) 低 p a 浓度 组 多表 现为稳定性心绞痛(P <00 )在病理上 , L () .1 ; 高 P a浓度组 多表现 为不稳定斑块 , L ( ) 低 p a 浓度组 多表现
获得 , 回辙速度 为 1I q , ff 所有数 据记录在 录像带上 , ls n 然后进行 分析 , 对冠脉病变 进行定 量及 定性诊 断 , 包括 参考 段血 管面积
( A 、 管 面 积 ( A)最 小 腔 面 积 ( A)斑 块 面 积 (A,A = R )血 V 、 ML 、 P P
【 关键词 】பைடு நூலகம்血管 内超声 ; 冠状动脉疾病 ; 定型及 不稳 定型斑块 ; 稳 脂蛋 白() a
许多研究表明 ,i p tn a [ p a ] Lp re () L ( ) 做为冠 状动脉 硬化 的 ooi
独 立 危 险 因子 与冠 状 动 脉疾 患 有 明确 的 关 系… , 以导 致 血 栓 可
维普资讯
3 2
河 北 医 药 20 年 1 第 3 08 月 0卷 第 1 期
H bi ei l ora,a 0 8V l 0 N . ee M dc unl n20 , o3 ,o 1 aJ J

临床研 究 ・
血 L ( ) 度 与冠 状 动 脉 斑 块关 系 的 p a浓 血 管 内超 声 研究
程度判定 中可 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J 。本研究以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 为对象 , 通过血管 内超声探 讨血 L ( ) 0 a 浓度 与冠状 动脉硬 化程度 的关系 。
1 资料 与方 法 1I 一 般 资 料 . 20 02年 1 至 20 0月 03年 1 , 冠 脉 造 影 诊 2月 经
块的偏心程度 、 维 帽的厚 薄 、 纤 脂质 池 的有 无等 。钙化斑 块 为 斑块 的回声 比血 管管 壁 外膜 回声强 并伴 有 声 影 , 范 围 >9 其 0
度 ; 斑块 为斑 块 的 回 声 与 血 管 管 壁 外 膜 回声 大 致 相 同 , 后 硬 但 方无声影 ; 软斑 块 为斑 块 的 回 声 比血 管 管 壁 外 膜 回声 弱 。 不 稳 定斑 块 为 纤 维 帽 较 薄 的斑 块 或 有 脂 质 池 的 斑 块 或 合 并 斑 块 破
为稳 定 斑 块 (P <00 ) 同 时 高 L ( ) 度 组 斑 块 面 积 及 体 积 明 显 增 大 [ 1 . . ; 5 pa浓 (2 2±3 6 .) , 29 6± (5 .
9 、) ] , r 3嗍 ]与低 L () 7 pa 浓度 组 [ 1 . ±3 2 嗍 2 ( 1 . (0 1 . ) ,2 5 3±8 . ) 8 2
李俊峡 张莉 卫亚利 鹰津良树 宫本忠司 永井康三 加藤贵雄
【 摘要 】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 声( U ) I S和冠 状动脉造影 (A ) 究血 L () V C G研 pa浓度 与冠状动脉 斑块
14例通过 血管 内超 声和 冠脉 造影检 查并 同时检测 血浆 L ( ) 0 p a 浓度的冠心
形成 , J促进动脉硬化的进 展 , 一种冠心 病独立 的危险 因素 , 是 且 L() pa与粥样斑块 的稳定性有关 J血管 内超声波法 ( t vs , i r a— na
clr la ud ru ) 最 近 几 年来 发展 起 来 的一 种新 的介 入 技 u ts n ,v s 是 a ur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