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材料的要求[1]
塑胶材料标准

塑胶材料标准塑胶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在使用塑胶材料时,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塑胶材料的标准内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塑胶材料。
首先,塑胶材料的标准涵盖了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物理性能包括塑胶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硬度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塑胶制品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化学性能则涉及塑胶材料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能、可回收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关乎着塑胶制品的环保性和再利用性。
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则规定了塑胶制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要求,确保塑胶制品的生产过程和成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其次,塑胶材料的标准内容还包括了不同种类塑胶材料的分类和命名、性能测试方法、标志和标识等内容。
不同种类的塑胶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因此需要根据其特性制定相应的标准。
性能测试方法是评价塑胶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志和标识则是塑胶制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载体,标准化的标志和标识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塑胶制品,促进塑胶制品的循环利用。
最后,塑胶材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塑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标准,可以提高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内外贸易,推动塑胶制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标准化的塑胶制品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塑胶制品,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塑胶材料标准对于塑胶制品行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遵循塑胶材料标准,有助于提高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塑胶材料标准,促进塑胶制品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塑胶常识

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0.80-3.00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
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0.3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0.2-0.3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
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0.5-0.7倍,如大于0.7倍则容易缩水。
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
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
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最小R通常大于0.3,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
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
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塑料成型质量要求

塑料成型质量要求
塑料成型质量要求如下:
1.塑料材料需符合成型要求,满足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和性能标准。
2.塑料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热性、耐腐蚀性等特性。
3.塑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进行挤出、注射、吹塑等成型加
工。
4.塑料材料应具有较低的吸湿性,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气泡、裂纹等缺
陷。
5.塑料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降解、变色等缺
陷。
6.塑料材料应具有较低的熔体粘度,以便于进行注射、挤出等加工操作。
7.塑料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断裂、变形等缺
陷。
8.塑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避免在户外使用时出现老化、龟裂等缺
陷。
塑胶材料资料物性大全

塑胶材料资料物性大全塑胶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合成材料。
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压性和可拉伸性,使其成为制造各种产品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概述塑胶材料的物性特点,包括其化学性质、机械性能、热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
1.化学性质:塑胶材料通常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聚合物。
根据聚合物的不同,塑胶材料可以被分为热塑性塑胶和热固性塑胶。
热塑性塑胶可以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地软化和再硬化,而热固性塑胶一旦固化则不可熔化。
塑胶材料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2.机械性能:塑胶材料的机械性能是评估其强度、韧性和刚性的重要指标。
塑胶材料的强度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晶化程度。
不同的塑胶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韧性,可以通过添加增强剂和填充剂来改善其机械性能。
3.热学性质:塑胶材料的热学性质决定了其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性能。
热塑性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可塑性,可以通过加热软化和成型。
然而,高温对于热固性塑胶材料可能导致分解和失去结构稳定性。
4.电学性质:塑胶材料通常是电绝缘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绝缘部件和电器设备。
塑胶材料的电学性质包括电阻率、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
这些性质决定了塑胶材料在电场中的行为和性能。
5.包装性能:塑胶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各种包装材料,如塑料袋、瓶子和容器。
塑胶材料的包装性能包括抗冲击性、刚度和透明度。
这些性能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优化,以满足包装材料的功能需求。
总之,塑胶材料的物性特点是多样且广泛的。
不同类型的塑胶材料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机械性能、热学性质和电学性质,以适应各种应用需求。
了解塑胶材料的物性特点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塑胶材料至关重要。
常用塑胶材料性能

常用塑胶材料性能塑胶材料是在高分子化合物中添加适量的助剂,经过加工制成各种形状的材料。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可塑性,所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包装、建筑、汽车、电子等。
以下是常用塑胶材料的性能详解。
1.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热性。
它具有很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可以在酸、碱等各种环境中使用。
聚乙烯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因此它经常被用于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2.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高温稳定性。
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酸、碱等多种介质中使用。
聚丙烯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低水吸收性能。
3.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它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加热和压力加工成各种形状。
聚氯乙烯还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缆绝缘层、防护罩等领域。
4.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韧性。
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因此常用于制作保护盒、杯子等产品。
聚苯乙烯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耐化学性能。
5.聚酯(PET)聚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聚酯还具有良好的光滑性和透明性,因此常用于制作瓶子、纤维等产品。
6.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耐高温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耐冲击性。
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可以用于制作电子产品外壳、汽车零件等。
7.聚氨酯(PU)聚氨酯是一种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强的塑胶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温性能,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聚氨酯还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因此常用于制作轮胎、密封件等产品。
这只是常用塑胶材料性能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塑胶材料,如聚醚砜(PES)、聚醚酮(PEEK)、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等,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塑胶原料进料检验标准

塑胶原料进料检验标准
塑胶原料是塑料制品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制品的质量。
为了保
证塑胶制品的质量稳定,对塑胶原料的进料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塑胶原料进料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对于塑胶原料的外观检验,应该注意颜色、光泽、表面是否平整等方面。
颜色应与样品一致,光泽应良好,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等缺陷。
其次,对于塑胶原料的尺寸和形状,应该进行严格的测量和比对,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另外,还需要对原料的密度、硬度、熔点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在化学成分方面,塑胶原料的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对于不
同种类的塑胶原料,其成分要求也有所不同,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
此外,还需要对原料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确保不超出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除了上述基本要求外,塑胶原料的检验还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定制化
的检验标准。
比如,对于食品包装用塑料原料,需要检测其对食品的迁移性,对医疗器械用塑料原料,需要检测其生物相容性等特殊要求。
在实际检验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备日后查证和追溯。
总之,塑胶原料的进料检验是保证塑胶制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执
行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有效地保障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塑胶原料进料检验标准和要求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塑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常用塑胶材料及基本性能

常用塑胶材料及基本性能常用的塑胶材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EVA)、聚苯乙烯泡沫(PSF),以及聚酯(PET)等。
聚乙烯(PE)是常见的塑胶材料之一,它具有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其中HDPE具有强度高、硬度大、耐热性好的特点,LDPE则具有柔软、韧性好、冲击强度高的特点。
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塑胶材料,具有低密度、韧性好、耐磨性好等特点,同时具有耐强酸、强碱等化学品的性能。
聚丙烯分为注塑级和拉丝级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汽车等领域。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硬质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腐蚀性和耐紫外线性能,同时还具有不燃烧、耐高温等特点。
PVC可通过添加剂的不同进行改性,例如增塑剂可以使PVC变得柔软,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等。
聚苯乙烯(PS)是一种耐热性和韧性较好的塑胶材料,可以分为普通级(一般使用)和抗冲击级(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两类,广泛应用于家电、文具、医疗器械等领域。
聚乙烯醇(EVA)是一种热塑性塑胶材料,具有柔韧性好、弹性好、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鞋材、模具、包装材料等领域。
聚苯乙烯泡沫(PSF)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绝热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塑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例如建筑保温材料、包装材料。
聚酯(PET)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透明度、耐腐蚀性好等特点的塑胶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纤维制品等领域。
PET还可以与其他材料共混,形成改性材料,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等性能。
总之,不同的塑胶材料具有不同的基本性能,可以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
在选择使用塑胶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进行选择,以充分发挥塑胶材料的优点。
小家电塑胶材料的安规要求

小家电产品塑料材料的安规要求(不包括发泡材料)目录第1部分塑料材料用于产品上的一般要求耐机械强度耐电气强度耐热耐燃第2部分材料认证(UL黄卡)第3部分支撑带电体的材料要求第1部分塑料材料用于产品上的一般要求1. 耐机械强度器具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且其结构应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粗鲁对待和处置。
如静态压力、机械冲击。
静态压力:1、ULUL507:风扇防护罩经受88.96N(20磅)的恒定作用力1分钟,该作用力可以通过直径超过50.8mm圆形平头探棒施加在防护罩的任一位置。
IEC 60950:IT产品的外壳应当能够承受(250+10)N的恒定作用力持续5s,该作用力可以通过一根直径为30mm的圆形平头探棒施加在外壳的顶部、底部和侧面上。
但是质量超过18kg的设备的外壳底部除外。
此外,对于外壳防护罩或防护门内部操作人员可接触的部位,还应当承受(30+3)N的恒定作用力持续5s。
机械冲击1、UL产品跌落(便携式器具):每3个样品一组,高度为914mm,每个样品从不同角度跌落3次.跌落到硬木板上。
球冲击(正常工作状态):UL1647:直径50.8mm,重约500g的冲击球从一定高度落下,产生6.8J的能量。
UL1278:从412.8高度钟摆式冲击UL507:从381mm高度自由落下或381mm高度钟摆式冲击强力破坏:UL507:将风扇放置在地面上,并在其额定电压下,以大速度运转时,将一根直径为6.35mm 插入,扇叶的断裂部分不得被甩到1.5m以外的地方。
图:冲击球(垂直和钟摆)2、IEC器具被刚性支撑,在器具外壳每一个可能的薄弱点上用0.5J的冲击能量冲击3次。
图:冲击棒2. 耐电气强度塑料材料作为固体绝缘应具有足够的电气强度,能够长期承受电压而不会失效。
1、UL用作电气绝缘的塑胶外壳,应放在(23+2)℃,相对温度(50+5)%的环境下放置40小时,以及在(35+2)℃,相对湿度为(90+5%)的环境下96小时后,在电源频率为50-60Hz下,两者的绝缘强度均不小于5000V(有效值)(UL746C 1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URSE OBJECTIVES
•To recognize types of polymeric materials
•To understand the premise of preselection testing
•To learn the basic flame classific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esistance to Ignition PLC code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PLC codes
•To understand Relative Thermal Index and related conditioning programs
•To be familiar with UL Follow-Up Testing and the Recognized Molders Program
Types of Polymeric Materials •Thermoplastic
–Easily Softened and Re-Softened by
Repeated Heating
•Thermoset
–Cures by Chemical Reaction
–Cannot be Softened by Reheating
–Includes phenolic and epoxy •Elastomer
–Very Stretchy (Rubberbands)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BASIC PREMISE OF PRESELECTION TESTING •Helps the Manufacturer Select Appropriate Materials •Minimizes The Need For Special Testing On The Product Using The Material
•(Also Known As Small-Scale Testing)
UL PLASTICS DATABASE
(QMFZ2)
QMFZ2 Component -
Plastics
Friday, October 24, 2003 E123456(NBK) ANY PLASTICS CO LTD
1 PLASTICS DR NORTHFIELD CA 95555
Material Designation:708B
Product Description:Polycarbonate (PC), designated “Maxite" furnished as pellets.
Color Min. Thick.
mm
Flame
Class HWI HAI
RTI
Elec
RTI
Imp
RTI
Str
IEC
GWIT
IEC
GWFI
ALL0.7HB--115115115--
1.1HB32115115115--
1.5HB20130125125--
3.0HB21130130130--
CTI:2HVTR:2D495:-IEC BP:-NOTE -
Material designation may be followed by a color nomenclature consisiting of either an alpha/numeric or numeric/alpha combination.
Report Date: 8/7/1968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1234567890 Diel.Str:31Dim. Stab:0Izod Imp:-Tnsl. Imp:473Heat Defl:141 Vol.Res:16Water Abs:0.24Tnsl.Str:62Flex.Str:-
SHORT-TERM PRESELECTION
CRITERIA
•Flammability
•Resistance to Ignition
•Tracking Resistance
•Electrical
•Mechanical
SMALL-SCALE FLAMMABILITY TESTING •The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led energy source under lab conditions •Results in an assigned flammability rating
•Evaluated to UL 94
HB FLAME CLASS
•H orizontal Burning
•Most Flammable
•Known As “Slow-Burning”Materials •Generally Polymerics With No Flame-Retardant Added
•Test Measures Burning Rate
V FLAME CLASSES
•V ertical Burning
•Less Flammable
•Known As “Self-Extinguishing”Materials
•Generally Have Flame-Retardant Added
•A Measure of the Material’s Ability to Extinguish Itself Once Removed From the Source of Ignition
OTHER FLAME CLASSES TO
BE AWARE OF
•VTM-0, VTM-1, VTM-2
–Very Thin Materials
–Generally considered equivalent to V-0, V-1, V-2
•HF-1, HF-2, HBF
–Foamed materials such as acoustical
foam (non-structural applications)
–Tested in several densities
–HF-1 and HF-2 still horizontal tests, but more stringent than HBF
FLAMMABILITY SUMMARY •Horizontal Burning
–HB
•Vertical Burning
–V-0, V-1, V-2
–5VA, 5VB
•End Product Flame
Tests
–12 mm Needle Flame Test
–20 mm Flame Test
–125mm Flame Test
ELECTRICAL IGNITION
SOURCES •Overloaded Components •Arcing Parts
RESISTANCE TO IGNITION
TESTS
•Hot Wire Ignition Test (HWI)
–Simulates hot part coming in contact
with material
•High-Current Arc Ignition Test (HAI)–Simulates arcing parts close to material
HOT WIRE IGNITION TEST
(HWI)
•Nichrome wire wrapped around a standardized specimen
–5 total wraps spaced 6.35 mm apart •Energized to 0.26 Watts / mm.•Time to Ignition is Recorded
HIGH-CURRENT ARC IGNITION TEST (HAI)•Copper and Stainless Steel Electrode
•Electrodes are separated to create arc
•40 arcs per minute until ignition occurs or a minimum of 120 arcs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