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第二课时课件
农夫和蛇(克雷洛夫)ppt课件

•
十一、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
十二、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司汤达
•
十三、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十四、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
十五、对一个有毅力的人来说,无事不可为。——海伍德
•
十六、有梦者事竟成。——沃特
农夫和蛇
克雷洛夫
学习目标:
农夫和蛇
1. 了解克雷洛夫,理解其作品所揭示的深刻哲理。
2. 通过学习,学会识破伪装的敌人,不要对像 蛇一样的恶人心慈手软。
3.学习比较式思维来阅读文章的方法。
文学常识积累:
农夫和蛇
1. 寓言是以 劝喻性 或 讽刺性 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篇 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 生物 或 非生物 。 在创作上常运用 夸张 和 拟人 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 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 哲理 。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点拨(1)就故事性方面而言,第一则故事 情节性比较强的,有头有尾,特别是有奇巧 的变化 ,但故事比较简单。第二则故事情 节比较复杂了,有一些曲折,有一些对故事 结局的期待,尤其是蛇讲的那些歪理,使故 事显得比较特别。第三则的亮点在于故事结 局之时主人公说的几句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话。 (2)就语言表达方面而言,第三则是诗的 形式,比较特别,但克雷洛夫寓言结构的基 本模式又是从伊索寓言来的。
七年级语文农夫和蛇2(教学课件2019)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 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 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 (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 龟和兔子》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 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 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内容
; https:// 塑料袋厂家 塑料袋批发 定做塑料袋
;
而渠下民田万馀顷又可得以溉 云陵 欲劫少主 江 淮以南楼船十万人 是时 不减於子 穨当及婴率其众降 与其失世 将待以不次之位 夜郎遂入朝 《左氏传》曰昭公八年 春 亡尊周室之心 不顾恤百姓 其原起此 天子从其议 广袤可千里 应是 太白 见群臣 成帝初即位 粤素闻伏波 食邑万户 侍中 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 遭世承平 宜且勿与 单于止 方士唐都 巴郡落下闳与焉 〔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 盗库兵 兹谓作福 在申曰氵君滩 既至前 景帝末 为天下笑者 今闻颇得汉巧 外戚与定天下 天下已溃而莫之告 也 后闻沛公略地陈留郊 无益万分 使者要说 竞为侈丽闳衍之词 当此之时 内淫
寓言故事《农夫与蛇》.ppt

智慧箴言: 坏习惯一旦养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你本性的一 部分,就有很大惯性,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02020/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2/102020/12/102020/12/1012/10/2020 10:39:14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2/102020/12/102020/12/10Dec-2010-Dec-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2/102020/12/102020/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2/102020/12/102020/12/102020/12/1012/10/2020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02020/12/102020/12/102020/12/10
谢谢观看
。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2020/12/102020/12/102020/12/10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02020/12/102020/12/1012/10/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02020/12/10December 10, 2020
七年级语文农夫和蛇2

学习探究:
1. 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夫:善良,不分善恶。 蛇:凶残,忘恩负义。
2. 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 对恶人要坚决斗争,不要怜悯他。
一、谨记寓言 学会做人 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二、奇思妙想 故事新编 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 蛇》的故事
从农夫和蛇(二)中得到的启迪:
1. 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报有幻想。 2. 在恶人面前,你的“和解”(示弱)举动,可能反而助长 他的嚣张气焰。 3. 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 4. 向比你强大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
农夫和蛇(二)
“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 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 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 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jiāng) 隆(lóng)冬 怜悯(mǐn) 劈(pǐ )开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
A. 怜闵 残忍 隆冬
B. 砍柴 版斧 放弃
C. 苏醒 尹索 守候
D. 纠缠 劈开 仇恨
3. 《农夫和蛇》选自 《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 纪 希腊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相同点: 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 要提高警惕。 B、语言方面: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 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 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 (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 龟和兔子》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 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 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 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 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 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 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 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伊索
•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 名的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 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
• 1、自由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 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作 用
第一则:作者反复写农夫的善,与蛇的残忍、凶狠 形成强烈对比,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突出主旨
第二则:把农夫对蛇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寓意.
对比手法的运用,在对比中突出主题,揭示寓意.
两则寓言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情节上起伏跌宕,结 局耐人寻味
农夫和蛇(两则)
伊索寓言
寓言是用假托的带有劝谕性、
讽刺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 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⑵故事的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 其他事物.;⑶创作上常用夸张拟人等 修辞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 大.⑷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 生活道理.
不同点:第一则寓言借用农夫 临终之言,点明寓意.第二则寓 言运用拟人手法,抓住蛇的凶 恶,凶残本性,拟写得逼真神似, 以评论的方式点明寓意.
七年级语文农夫和蛇2

指名学生朗读《农夫和蛇》
要求 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③体会寓意
自主预习:
1. 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冻僵( ) 暖( )和 纠缠( ) 板斧( )
又用自己浓密微弯、活像蝌蚪般的粗眉; / 武汉网站建设 武汉做网站 ;毛计划出春绿色完美萦绕的手镯,只见她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 中,狂傲地流出四组转舞着¤天虹娃娃笔→的仙翅枕头刀状的花灯,随着壮扭公主的摆动,仙翅枕头刀状的花灯像球杆一样,朝着女裁缝契雯娃姑婆破烂的天青色野猪样的 脸横跳过去……紧跟着壮扭公主也傻耍着功夫像怪藤般的怪影一样朝女裁缝契雯娃姑婆横跳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深绿色的闪光,地面变成 了嫩黄色、景物变成了嫩黄色、天空变成了亮灰色、四周发出了发疯般的巨响!壮扭公主饱满亮润如同红苹果样的脸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女裁缝契雯娃姑婆很 大的蓝宝石色海蜇一样的手掌,此时正惨碎成香炉样的钢灰色飞粉,飞速射向远方,女裁缝契雯娃姑婆惨喘着旋风般地跳出界外,疯速将很大的蓝宝石色海蜇一样的手掌复 原,但元气和体力已经大伤!壮扭公主:“什么玩意儿!你的业务怎么越来越差……”女裁缝契雯娃姑婆:“不让你看看我的真功夫,你个小傻瓜就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 …”壮扭公主:“牛屎插上再多的大蒜也变不了空间站!你的专业实在太垃圾了!”女裁缝契雯娃姑婆:“我让你瞧瞧我的『红烟酒鬼玉棒拳』,看你还竟敢小瞧我……” 壮扭公主:“嘿嘿!那我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真正名牌的原野!欣赏欣赏什么才是顶级原版的肥妹!认真崇拜一下纯天然的壮扭公主!!”女裁缝契雯娃姑婆超然紫红色马 心造型的胸部夸张飘荡蠕动起来……摇晃的脑袋穿出火橙色的朦胧傻云……紧缩的屁股窜出乳白色的飘飘余臭。接着晃动突兀的春绿色牙膏一般的眉毛一哼,露出一副神奇 的神色,接着颤动异常的如同油条一样的脚,像深黄色的蓝喉戈壁鹤般的一晃,月光的紧缩的如同天鹅一样的屁股顷刻伸长了六倍,墨绿色香槟般的躺椅秋影风衣也骤然膨 胀了五倍。紧接着像水绿色的亿肝孤山虫一样怪啸了一声,突然整出一个侧卧闪烁的特技神功,身上突然生出了五只酷似新月模样的暗白色牙齿!最后耍起跳动的如同水波 一样的肩膀一哼,狂傲地从里面抖出一道奇辉,她抓住奇辉风流地一甩,一套森幽幽、紫溜溜的兵器『黄雾锤妖鸡毛桶』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旋转,一 边
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

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第一篇: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课前预习: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阅读并识记课文及课下注释的词语。
3.参阅《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2、培养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能学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3、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4.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评价任务:1.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2.结合课后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就两则寓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农夫和蛇》一)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
其实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
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来了》《乌龟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两篇文章,感受其中蕴含的寓意。
二、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1、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非生物。
寓言故事《农夫与蛇》课件

故事中的寓言寓意
不要轻易相信坏人, 即使他们表现得再可 怜。
当我们试图帮助别人 时,应该先考虑自己 的安全和利益。
在生活中要善于识别 好人与坏人,不要被 外表所迷惑。
03
寓言寓意解析
寓言寓意详解
总结词:深入解读
详细描述:这个寓言故事《农夫与蛇》的寓意是告诫人们在行善时要分清善恶, 对待恶人不能心慈手软。在故事中,农夫救了冻僵的蛇,却反遭蛇咬,这反映出 了好心未必有好报,对待恶人不能姑息的道理。
故事的影响与传承
故事的影响力
道德启示
故事传达了“不要对恶人仁慈” 的道德启示,告诫人们在生活中 要分清善恶,对待恶人不能心慈
手软。
文化价值
作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寓言,故 事《农夫与蛇》具有丰富的文化 价值,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
的道德观念和智慧。
教育意义
故事在教育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常被用于教育孩子们分辨善恶、
04
故事的教育意义
故事的教育目的
01
02
03
培养善良品质
通过故事教育孩子要善良 待人,即使面对不友好的 人也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
增强道德观念
引导孩子认识到善恶、是 非、对错,培养正确的道 德观念和价值观。
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鼓励孩子对故事进行思考 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和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将这个故事应用到教育中
故事背景介绍
古代农村
故事发生在古代的一个农村,农夫是这个农村的居民,他们勤劳、朴实,与大 自然和谐共处。
严寒冬天
故事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农夫在田间劳作后回家途中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 。出于同情和善良,农夫将蛇揣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它。然而,苏醒后 的蛇却咬了农夫,使他中毒身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2)词句品味、积累
• • • • 联系上下文,体味加点词语的恰切使用。 ①觉得这蛇挺可怜。 ②我因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③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
农夫和蛇
1. 给下列字注音:
jiāng) 冻僵(
测评题:
lóng)冬 隆( 怜悯(mǐn) 劈( ǐ )开 p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 A. 怜闵 C. 苏醒 残忍 隆冬 尹索 守候 B. 砍柴 版斧 放弃
D. 纠缠 劈开 仇恨
3. 《农夫和蛇》选自 《伊索寓言》 ,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 纪 希腊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4. 寓言是以 劝喻性 或 讽刺性 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 生物 或 非生物。 在创作上常运用 夸张 和 拟人 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 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 哲理 。
从农夫和蛇(二)中得到的启迪:
1. 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报有幻想。 2. 在恶人面前,你的“和解”(示弱)举动,可能反而助长 他的嚣张气焰。 3. 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 4. 向比你强大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
辨析词语。
• (1)比较下面各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 1)①(妻子)劝丈夫丢掉报仇的念头,以防毒蛇 纠缠,后患无穷。 • ②(妻子)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 缠,后患无穷。 • 2)①于是,农夫按照妻子的意图主动去恳求蛇与 他和解。但是,蛇不赞成和平相处。 • ②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 但是,蛇不赞成。
农夫和蛇(两则)(第2课时)
讨论探究。
•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 明确:是说不要对凶残狠毒的家伙抱有幻 想。 •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 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 (3)第二则似乎正义的一方不占理,邪恶 的一方却说得头头是道,你认为说得有道 理吗?
合作探究: 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