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词四首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词四首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九年级词四首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句子默写1.直接型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评卷人得分二、情景默写2.理解型默写。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化用陶渊明《饮酒》和李清照《醉花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综合性学习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清明节,一些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祭祖,于是网上兴起了清明节代客哭坟。
在墓前嚎啕大哭的人,可能和墓地里面的人毫无瓜葛,他们只是“代理扫墓”的业务员。
通过微信直播,让雇主看到祭扫情况。
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做法不可取,因为“清明节”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表达的是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代客扫墓和微信扫基让祭扫变了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12 词四首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如拭.(shì)塞.下(sài)千嶂.(zhànɡ)人不寐.(mèi)B.浊.酒(zhuó)燕.然(yān)胸襟.(jīn)鬓.微霜(bìn)C.未勒.(lè)羌.管(qiānɡ)貂裘.(qiú)右擎.苍(qín)D.霹.雳(pī)蛾.眉(é)千骑.(jì)麾.下炙(huī)1.答案 C “擎”应读qínɡ。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C.燕然未勒.归无计(刻石记功)D.身不得,男儿列.(行列)2.答案 D 列:属类,范围。
3.下列词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答案 B A.应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应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D.应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辛弃疾—南宋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满江红》—秋瑾—清代末年4.答案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词人。
5.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词四首》同步练习检测(含答案)

《词四首》同步练习检测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燕.然( )qiānɡ()管右擎.苍() 锦帽貂裘.()酒hān() 鬓.微霜()麾.下() pīlì()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老夫聊.发少年狂聊:(2)千骑.卷平冈骑:(3)为报倾城..随太守倾城:(4)会.挽雕弓如满月会:(5)五十弦翻.塞外声翻:(6)马作.的卢飞快作:(7)赋.壮词赋:(8)秋容如拭.拭: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的句子是, , 。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氛的句子是: ,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3)《破阵子》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 ,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是: , 。
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一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 , , 。
四、阅读赏析(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1.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所展现的画面。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激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
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3单元12课《词四首》(含答案解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12词四首一、句子默写1.根据提示默写。
(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12词四首》课时满分训练及答案

第12课词四首用时:得分◆基础预学(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如拭.(shì)塞.下(sài)千嶂.(zhànɡ)人不寐.(mèi)B.浊.酒(zhuó)燕.然(yān)胸襟.(jīn)鬓.微霜(bìn)C.未勒.(lè)羌.管(qiānɡ)貂裘.(qiú)右擎.苍(qín)D.霹.雳(pī)蛾.眉(é)千骑.(qí)麾.下炙(huī)2.下列词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3分)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根据提示默写。
(9分)(1)在《渔家傲·秋思》中,词人范仲淹揭示守边将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 , , 。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又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 , 。
(4)《满江红》中使用典故暗示词人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句子是: , 。
◆提优助学(20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分)6.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7.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2分)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习卷12 词四首(含答案)

12 词四首,结构图解篇名思想情感写作特色《渔家傲·秋思》忧国思家,渴望建功立业真切感人,格调苍凉,慷慨悲壮《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善用典故刻画人物形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构思巧妙,虚实结合《满江红》(小住京华) 投身革命、知音难觅感情真挚,颇具气势古诗文中的用典修辞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作者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像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1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千嶂.里(zhànɡ) 浊.酒(zhu ó) 未勒.(lè) 羌.管(qiānɡ) 擎.苍(qínɡ) 貂裘.(qiú) 酒酣.(hān) 鬓.微霜(bìn) 麾.下(huī) 霹雳..(pī lì) 蛾.眉(é) 莽.(mǎnɡ) 的.卢(dí)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B)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D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解析】应划分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将军白发征夫..泪(出征的士兵) (2)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3)左牵黄.,右擎苍.(黄犬)(苍鹰)(4)酒酣胸胆尚.开张(还)(5)会.挽雕弓如满月(终将)(牛,泛指酒食)(军旗下面,指部下)(烤熟的肉食)(6)八百里分麾下炙...(7)沙场秋点兵(战场)..(8)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9)秋容如拭.(擦)(10)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我)(借指女子)..(11)殊.未屑(很,甚)4.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词四首》测试题含答案总分100分,共2大题7题单选题(总分50分,共6题)1. (10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麾下炙(hu ) 秋容如拭(S 》 胸襟(j ι)∏ B. 鬓微霜(b I ) 觅知音(mi ) 酒酣(h α∏ C 。
貂裘(qi “ 右擎苍(q ng )塞卜(S α)i D 。
羌管 ( qi α ng 五十弦(Xu α ) 霹雳(P ) 2. (8分)下面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 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这首词通过 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 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3. (8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 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描写了看剑、分炙、奏乐、点兵、 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C.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要留下来的意思。
D.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 诗句,词人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 和幽怨之情。
4. (8分)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B. 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 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D. 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5. (8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满江红》中“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青衫湿”典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自己泪湿衣衫,极言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达标(25分)1.下面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燕然/未勒/归无/计B.八百里/分麾/下炙C.何日/遣/冯唐D.算平生/肝胆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千骑卷平冈(一人一马的合称)C.会挽雕弓如满月(学会)D.五十弦翻塞外声(演奏)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范仲淹,字希文,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D.秋瑾,字璿卿,号竞雄,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4.理解性默写。
(19分)(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揭示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4)《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6)《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7)秋瑾在《满江红》中运用典故,表达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的句子是:“?!”二、课内古诗词赏析(29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7题。
(7分)渔家傲范中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对下面的古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清明节,一些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祭祖,于是网上兴起了清明节代客哭坟。在墓前嚎啕大哭的人,可能和墓地里面的人毫无瓜葛,他们只是“代理扫墓”的业务员。通过微信直播,让雇主看到祭扫情况。
B.《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C.《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D.两首诗词都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因得不到朝廷重用和信任的悲愤与愁苦。
14.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做法不可取,因为“清明节”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表达的是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代客扫墓和微信扫基让祭扫变了味。一些年轻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值得推广。
(1)在第二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哀思的方式发表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D.“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意为“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13.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l)左牵黄,右攀苍( ) (2)念无与为乐者( )
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骑/卷平冈B.酒酣胸胆尚/开张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请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境界开阔,表达爱国热情;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到了“月”,甲篇“会挽雕弓如满月”,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乙篇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D.全词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的结局收尾,构思巧妙,自然地表现了诗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评卷人
得分
四、对比阅读
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完成下面题目。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6.从词中你看出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2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恋恋不忘,又为了革命不得不离开家的矛盾心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2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26.请从用典的角度说说“莽红尘,何处见知音?青衫湿! ”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反映了秋瑾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束缚中的苦闷彷徨,折射出她参加革命前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句意,表达救国救民志向。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8.“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____”的典故,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叫作“用典”《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同样手法的语句是“____”。
19.“雁”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雁”或抒发思乡之情,或表达孤寂飘零之感……下列诗句中,与“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样,借“雁”来抒发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评卷人
得分
二、情景默写
2.理解型默写。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甲中的“天狼”指天狼星;乙中的“闲人”指悠闲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游记,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1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渔家傲·秋思》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以“狂”字贯穿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况,联系个人处境,设身处地,表达了对魏尚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C.“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射天狼”刻画出一个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
12.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意为“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