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壳占卜的由来

合集下载

神龟的智慧的故事

神龟的智慧的故事

神龟的智慧的故事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鱼人捉住了,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

这天夜间,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并对宋元君说:“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

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渔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来,想起夜间的梦,觉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这个梦。

占卜的人说:“这是一只神龟给大王托的梦。

”宋元君问左右的人说:“有没有一个叫余且的渔人?”左右回答说:“有一个渔人就叫余且。

”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传余且来朝见。

第二天,余且来见宋元君。

元君问他说:“你打鱼捉到了什么东西?”余且回答说:“我用鱼网捕到了一只大白龟,龟的背围足有五尺长哩。

”宋元君命令余且将白龟献上。

余且赶忙回家将捉到的白龟献给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这只神龟后,几次想杀掉它,又几次想把它养起来,心中总是犹豫不决,最后只好请占卜的人来做决断。

占卜的结果是:“杀掉这只龟,拿它做占卜用,这是吉利的。

”于是,宋元君命人将白龟杀死,剖空它的肠肚,用龟壳进行占卜,总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灵验。

后来,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这只神龟有本事托梦给宋元君,却没有本事逃脱余且的网;它的智慧能达到72次占卜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境地,却不能避免自已被开肠剖肚的灾祸。

这样看来,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事情。

”------------庄子认为,耍小聪明和为善之心都要不得,只有保持天性,顺应自然,才能自然地表现出大智与真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

因此,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较周全。

四年级语文作文用乌龟推理甲骨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用乌龟推理甲骨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用乌龟推理甲骨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古代人是怎么发明甲骨文的。

你们知道甲骨文吗?那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哦,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把文字刻在龟甲或牛骨上,所以叫"甲骨文"。

那古人是怎么想到用龟甲和牛骨来刻文字的呢?这里面可就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了。

从前啊,有一个叫乌龟的小动物,它长着坚硬的壳。

有一天,一个古代的小朋友捡到了一只死去的乌龟,他觉得乌龟壳很特别,就想着要不要把它带回家。

小朋友把乌龟壳带回家后,发现壳上有一些奇怪的裂纹。

他就用一根小棍子沿着裂纹划拉,结果发现壳上的裂纹越来越清晰了。

小朋友高兴极了,他觉得这个方法太神奇了,于是就对着壳疯狂地划拉。

不知不觉间,小朋友在壳上划出了一些有规律的图案,就像是一些简单的文字一样。

小朋友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家人,大家都觉得非常新奇。

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在龟甲或牛骨上雕刻文字,并且发现这种方法既方便又实用。

古代的智者们也总结出了一套甲骨文系统,并将之运用于记录历史、占卜等方面。

就这样,一个小朋友无心插柳的发现,竟然成了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一步,真是了不起呀!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明了更多不同的文字,但是甲骨文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朋友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好奇心和观察力。

只要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去探究未知的事物,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新奇的发现呢!所以,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像那个小朋友一样,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自己渴望知识的好奇心,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吧!篇2标题:四年级语文作文用乌龟推理甲骨文大家好啊,我是小明。

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超级有意思的作文题目,就是"用乌龟推理甲骨文"。

一开始我也不太明白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但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背景知识,我就明白了。

殷商时候的人如何占卜

殷商时候的人如何占卜

殷墟甲骨文是指殷墟出土的刻(或写)在龟甲、兽骨(绝大多数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自1899年至今,殷墟甲骨文已出土了约十五万片。

经学者研究,甲骨文字主要为占卜的记录。

殷商时期,人们流行通过向神灵问卜来预测吉凶祸福,在占卜后,更会将卜辞刻写在甲骨上。

古人将使用过占卜后的甲骨,埋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将它们发掘出来,这就是考古学上的卜甲、卜骨。

卜甲、卜骨是一种古代文化遗物。

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始,流行着一种习俗,喜欢用龟甲或兽骨来占卜。

占卜时将龟甲、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的裂纹形状,然后根据裂纹的形状,来判断事情的吉凶。

商代后期,占卜之风极盛。

当时用于占卜的甲骨都先要经过整治。

例如龟甲,要将龟腹甲与背甲从甲桥处锯开,再将背甲从中部锯开,分成左、右两部分,有时还在背甲中部钻一圆孔,然后将卜甲的表、里刮磨干净;若是牛肩胛骨,则将背面的骨脊锯去,并锯去骨臼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通常还要切臼角。

甲骨整治之后,就在其反面(少数在卜骨之正面)挖出椭长形、枣核形或梭形的竖槽,这在甲骨学上称之为“凿”。

在“凿”的旁边,再挖出椭圆形或半圆形的窝,甲骨学上称之为“钻”。

占卜之时,卜人用火炷(可能是燃炽的荆条)在“钻”或“凿”旁烧灼,这样,在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卜”字形的裂纹,占卜的人根据裂纹的走向来判断所问卜的事情的吉凶。

甲骨占卜之后,卜人将所卜问的内容及事后应验的情况,刻在甲骨上,这就是甲骨卜辞,卜辞都有一定的格式,有前辞(记录占卜的日期及贞人名字)、贞辞(或称问辞,记所卜问之事)、占辞(观察卜兆而作出的判断)、验辞(记录应验情况)四部分。

甲骨文以卜辞占绝大多数,但还有少量的记事刻辞、干支表、习刻(即刻甲骨卜辞的人练习刻字的作品,书体大多拙劣)等。

关于龟壳刻字的神话故事

关于龟壳刻字的神话故事

关于龟壳刻字的神话故事龟壳刻字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神秘的时代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们称之为“龟壳之国”。

这个国度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因为它的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龟壳刻字技艺。

传说,每个人一出生,身上就会天生带有一块龟壳,这块龟壳代表着他们的命运和使命。

而通过刻字,他们能够与神灵沟通,获得神奇的力量。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叫做小雪。

她从小就体验到龟壳刻字的神奇,因为她的父亲是这个国家最著名的龟壳刻字师傅。

小雪总是暗暗觉得自己有着让人瞩目的天赋。

然而,龟壳刻字师傅是一个严厉的职业,只有经过严格考验和训练的人才能做到。

小雪并没有从小时候起得到良好的教育与指导,她一直默默地观察着父亲的创作,努力摸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有一天,小雪的父亲突然生病了,不能再为人们刻字了。

在他垂危的时刻,他将所有的刻字工具和技巧都交给了小雪。

父亲对她说,“小雪,你是我的骄傲。

你有着非凡的天赋。

希望你能坚定信心,继续我们的事业。

”尽管小雪的心中充满犹豫,但她坚定地接下了这个重任。

她知道,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她才能真正理解刻字的内涵,才能赋予作品灵魂。

小雪开始了漫长的修行之旅。

她不再追求外表的华丽,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韵味。

她常常独自躲在山中的小亭里,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与龟壳刻字展开对话。

眼看小雪逐渐成长,她的作品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然而,就在她以为自己已达到了巅峰的时刻,却迎来了一次考验。

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袭击了龟壳之国,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安宁岌岌可危。

在这个危机的关头,龟壳刻字成为了拯救国家的力量。

尽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小雪依然坚持着。

她相信,只要借助龟壳刻字的力量,她能够引导人们走向希望的未来。

小雪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她用刻字记录了龟壳之国的忧虑与痛苦,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着力量和勇气。

她的作品展示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激励着众人站起来并与困境抗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雪的作品越来越多,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治愈。

预言传奇:“通神”占卜术

预言传奇:“通神”占卜术
占b 师认 为, 只 要 对 水 品 球 的 光 线 和 暗影透过心灵 的 “ 加工 ” ,就 能 达 到 一 种
庭若市 , 声名远扬 。本是平常之人 的约瑟
芬 就 让 她 看 出 了 皇后 命 。
了 , , 但她的水品球 占 卜 大抵 也离不了这些 方法。制造 神秘 的气氛 , 用不问断的 题
来模 糊 大家 的注 意 焦 点 , 片 】 水 品球 的 一些
约 瑟芬在朋 友的陪 同下找 到了玛利
亚, 玛 利 哑动 用 了 【 b的  ̄ - _ q k 道 具 — — 水
物理现象来迷 惑人 , 总之 , 占 卜师的忽 悠
功 力是 不 叮小 觑 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晶球来 为约瑟芬 b。 一张铺着黑 色绒 布 的桌子 , 晶莹透亮 的水 品球放在桌子 的中
大 家理 解 , 所 以说 到 现 在 的 占 l 、 ' 也 离不 了它 们 .
古今 中外的 占 1 、 奇事不胜枚举 ,甚至很 多帝王将相也 离不了占 l 、 , 占
卜师们为这些领 袖 1 、 算凶吉, 忙得 不亦乐乎 、

神 秘 酌 西 方 占 卜术
魔幻水品球 : 预言帝王命运
么要 用 水 晶球 来 占 b呢 ?水 品通 透 , 聚 焦
的 问题 ,这 是 占 b师惯 用 的询 问方 式 , 为 他 们 可 以 从 问 题 和 答 案 中 获 得 更 进 一
步的信息。
回 到玛 利亚 为约 瑟芬 的 占 b中 , 玛 利 亚 是 否 有 神 奇 的 占 b能 力 已 经 不 可 考 证
球周 同晃动 , 或明或暗的光影逐渐在 水晶
球 上 显 现 。这 时 候 . 玛 利 亚 约 瑟 芬 牢 牢

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

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

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张贤哲,蔡贵花*摘要在中国医学,龟是治疗疾病非常重要的中药,在传统文化上,龟是灵兽,龟背甲上隆圆像天,腹甲下板平似地,龟应天地能占卜,占卜过的龟板不但也用来治病,更被神效化.后来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的滋阴说,本草的类比形象效用说,及传统中医中药业者的保守遵古风尚,形成今天中药市场上,龟板只用下板不用上甲的奇特现象.在我们研究龟板药材的基原动物,曾遇到世界各国龟类动物学家提出质疑,为何中医只用下腹板不用上背甲,其原因,就是这麼复杂的古代文化,社会卜卦,中医理论,本草理论,中药房习性的结合.历代中医药典籍,收载了很多古代医药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及智慧结晶,但古籍汗牛充栋,资料太多,研读困难,我们以电脑来分析龟板在本草,方剂典籍中的文献资料,在龟板36种功效中,得到分析结果,最主要的作用,在滋阴补肾健骨,用於风湿痹痛,腰脚痿弱,是治病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药. *中国医药学院.2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一,前言麟凤龟龙四灵,龟是灵兽,龟因寿命长,又有神龟的传说,在传统文化上,龟在我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从龟发展出神龟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很大,古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很多与龟有关连性,现在台湾各地还留存很多龟祭文化,在中国医学,龟是治疗疾病非常重要的中药. 我国古代,吃龟肉是风尚的膳食,在古代的典籍资料,书画,石刻都可看到,吃龟及宠物龟的记载.现代,台湾是吃鳖不吃龟,但大陆各地的菜市场,很多可看到卖食用龟的摊贩,广州的青平市场,我们看到了六十多家专卖活龟供食用的摊贩,尤可证之,吃龟肉是古今绵延下来的膳食,从吃龟杀龟,龟祭文化,祭后所得的龟壳,取其腹板,废物利用,用於占卜,遂有龟卜的起源,中国医学,再二度废物利用,用占卜过的龟板,来煎药治病,不断的探讨研究医病,发展了非常有效的龟板治疗疾病.古人认为宇宙天圆地方,龟背甲上隆圆像天,腹甲下板平似地,龟应天地性灵,就因神龟灼卜的影响,在治病药材上,产生专用下板的奇特用药习性,后来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的滋阴说,下板属阴,功专补阴,本草的类比形象效用说,传统中医中药业者的保守遵古,形成今天中药市场上,龟板只用下板不用上甲的医疗材料浪费,这是值得去探讨研究的问题.研究中药最大的目的在中药的疗效,二千多年吾国医药家留下来非常珍贵的知识宝库,尤其在本草及方剂典籍中,保存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这都是珍藏的古人智慧结晶,但中医药典籍,汗牛充栋,渊源流长,内容繁浩,阅读不易,精要难择,有见於此,十年前我们就开始中医药典籍电脑资讯化的拓荒工作,现在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1及大陆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都出版了中医药典籍电脑光碟,跨进了传统中医药电子书TCM-E-BOOK的时代,如何应用电脑来研究中医药,是一个值得来努力开发的研究新领域.对龟板的历代诸家本草3-47及方剂48-54典籍的功效,将典籍资料与我们开发电脑分析程式来处理,把二千年的龟板临床资料文献,做搜寻,归纳,分析,统计,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3整理,得到最有效的治疗疾病结论.二,龟与医疗在医疗上,龟是非常重要的动物,全身各部位都能治病,主要用龟甲,龟壳,龟板版,龟板膏,龟胶,另外有用龟肉,龟血,龟溺尿,龟头,龟胆汁等,在下章详述.除了用龟动物的实体各部当药材治病外,由於神龟文化的影响,在医疗上的病名,针灸,生理,方剂,都借用龟字而延生很多专有医疗名词,散见各中医药典籍中,例举说明如下12484955:一病名肉龟: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舌上龟纹:喉科指掌.穿板龟: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龟尾漏: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龟毒:外科真诠,卷上.即腕痈.龟背:小儿药证直诀.即脊椎弯曲突起,如龟之背.龟背痰:流痰病的一种,见医门补要,卷中.相当脊椎结核.龟背驼:马培之医案.相当脊椎结核或佝偻病所致之背驼.龟胸:小儿药证直诀,即鸡胸.龟头皮裹:医门补要,卷中.指阴茎包皮过长,覆盖龟头,小便沥涩的病证.龟头肿痛:外科真诠.龟头痈:即阴头痈.龟:癖之别名.4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二针灸经穴名小儿龟胸穴:经外奇穴,太平圣惠方.苍龟探穴:针刺手法名,出明,徐风,金针赋.龟尾:推拿穴位,出肘后备急方.又名尾闾,闾尾.灵龟八法:针灸治病取穴法.又名灵龟飞腾,飞腾八法,奇经纳卦法.灵龟飞腾:即灵龟八法.三生理名词龟子骨:即胸骨.龟头:即阴茎头.龟胸:胸部凸起.四方剂名广济龟甲丸:外台秘要.虎龟丸:内经拾遗方论.神龟滋阴丸:证治准绳方.败龟散:证治准绳方.滋阴神龟丸:沈氏尊生书方.苍龟丸:沈氏尊生书方.龟甲汤方:圣济总录.龟版丸:沈氏尊生书方.龟柏姜栀丸:医学入门.龟胸丸:张氏医通方.龟鹿二仙膏:惠直堂经验方,证治准绳方. 龟鹿二仙胶:准绳方,医方考,医便.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5 龟龄集丹:集验良方.神龟滋阴丸:医学纲目.龟板丸:妇科玉尺.龟柏地黄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龟胸丸: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五其他药材名山乌龟:地不容之别名,滇南本草.地乌龟:地虫之别名,分类草药性.金龟莲:罗底锅之别名,修定增补天宝本草.金线吊乌龟:1白药子别名,见植物名实图考,2地不容之别名,见滇南本草,3千金藤之别名,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三,龟类药材及用法演变龟类药材主要用龟甲,龟壳,龟板版,龟板膏,龟胶,另外有用龟肉,龟血,龟溺尿,龟头,龟胆汁等.神农本草经用龟甲,内经,伤寒论无,金匮要略用龟肉.我国古代,用龟甲,是指上下甲,在医书上,唐,千金方公元6521 57,有龟甲16笔,山龟壳,生龟,龟肉,各1笔.唐,千金翼方6821 58,有龟甲,秦龟,龟.唐,外台秘要752159有龟甲5笔,龟壳,生龟,龟肉各1笔.历代诸家本草3-47,龟类药材之论述,可依龟动物种类及龟的药用部位来分.一依龟动物种类分:1.水龟:证类本草1098-1108,本草纲目1578,食物本草会纂1691.2.秦龟:名医别录约200-240,三世纪,本经集注约250,新修本草659,6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本草拾遗739,日华子本草908-923,海药本草907-925,食性本草937-957,嘉佑本草1057-61,蜀本草图经,图经本草1058-62,证类本草1098-1108,本草衍义1116,本草品汇精要1505,本草纲目15783.阴龟,龟句:医林纂要探源17584.贲龟:本草纲目15785.疟龟:证类本草1098-1108,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食物本草会纂16916.绿毛龟: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食物本草会纂16917.鹗龟: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8.蠵龟蠵:日华子本草908-923,食性本草937-957,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二依龟的用部分:1.龟甲:神农本草经约200,后汉末,名医别录约200-240,三世纪,本经集注约250,雷公药对505-572,新修本草659,药性论627,四声本草约900,日华子本草908-923,蜀本草图经938-964,证类本草1098-1108,神农本草经会通1495,本草集要1496,本草品汇精要1505,本草蒙筌1565,本草真诠1602,雷公炮制药性解1622,神农本草经疏1623,本草徵要1637,本草图解1637-1655,本草乘雅半偈1647,本草汇笺1660,本草述1664,本草崇原1674,本草详节1681,本草新编1687,食物本草会纂1691,本经逢源1695,药性通考1722,得配本草1761,本经读疏1837,本草三家合注评释1840,神农本草经赞1850,本草思辨录1904,神农本草经指归1909.2-1. 龟板:本草发挥1368,本草正1624,药镜1641,本草备要1683,本草诗笺1737,本草从新1757,本草求真1769,神农本草读1803,本草分经1840,本草衍句1885,本草撮要1886,本草便读1887.2-2. 龟版:本草汇言1624.2-3. 败龟板:本草衍义补遗1538,药鉴1591.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72-4. 龟壳:食物本草会纂1691,医林纂要探源1758.3-1. 龟板膏:本草发挥1368,本草正1624.3-2. 龟胶:本草汇言1624,医林纂要探源1758,得配本草1761,本草求真1769.4. 龟肉:本经集注约250,蜀本草图经938-964,本草约言1520,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本草述1664,本草详节1681,食物本草会纂1691,得配本草1761.5. 龟血:药性论627,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本草详节1681,食物本草会纂1691.6-1.龟溺:本草拾遗739,本草述1664,本草详节1681,食物本草会纂1691.6-2. 龟尿:本草蒙筌1565,本草纲目1578,雷公炮制药性解1622,本草备要1683,本草从新1757,本草求真1769,本草分经1840,本草撮要1886.7.龟头:本经集注约250,食疗本草713-714,本草拾遗739.8. 龟胆汁:本草纲目1578,本草诗笺1737,食物本草会纂1691.其他:摄龟:肉,尾,甲,本草纲目1578,蠵龟:肉,血,龟筒,本草纲目1578方剂上,在我们已建档的历代名方15403方的电脑资料库55中,有126方含龟类药材名,其分别为:01大龟版,01败龟皮,01醋炙龟板,01龟尿,01龟壳,02龟皮,02龟版胶,03生龟版,03败龟,04灸龟板,05生龟板,05龟板胶,06龟甲,10败龟版,13龟版,16败龟板,52龟板.这很明显地归纳出,在本草上,虽依用部可分8种药材,但在临床应用的方剂上,龟尿只有一个处方,其他都是龟板,龟甲.宋后,强调用败龟板,是方剂典籍上的特色.就上述15403方合并共有:败龟3,败龟版10笔,败龟板16笔,称败龟板有29方,占126笔的23%.包括:大活络丹明,奇效良方,大神效活络丹医宗金鉴方,大造丸景岳全书,大补丸朱丹溪方,小乌犀丸六科准绳方,太乙万灵膏疡医大全方,孔圣枕中丹千金方,四磨丹疡医大全8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方,玉容膏疡医大全方,生熟地黄丸疡医大全方,百倍丸证治准绳方,没药散证治准绳方,乳香趁痛散仁斋直指方,定痛乳香散证治准绳方,虎骨丸证治准绳方,二虎骨散苏沈良方,虎骨散证治准绳方,虎骨散证治准绳方,虎潜丸朱丹溪方,虎龟丸内经拾遗方论,苦参丸证治准绳方,己接骨丹沈氏尊生书方,败龟散证治准绳方,清咽复脉汤疫喉浅论方,换骨丹证治准绳方,补阴丸朱丹溪方,漏芦散证治准绳方,本散证治准绳方,护心仙丹疡医大全方.在方剂典籍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5160药材名全都用败龟板,有4方乌犀圆,虎骨散,狗头骨圆,反魂丹.医方集解168261有8方,称龟板5方固经丸,固经丸,固经丸,补天丸,龟鹿二仙膏,用败龟板有3方大造丸,大补阴丸,孔圣枕中丹.其他的著名宋后方剂书如:太平圣惠方,博济方,苏沈良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普济本事方,杨氏家藏方,卫生易简方,全生指迷方,妇人大全良方,仁斋直指方论,严氏济生方,瑞竹堂经验方,御药院方,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奇效良方2等等,很奇特的,败龟,败龟板是方剂书上正统的药名.何以称败龟板,其渊源为何这需从神龟文化,文史中龟的玄冥,灼龟卜卦,四神方药名的引证,朱丹溪及诸家本草补阴说对龟板使用的影响,龟下板补阴之类比形象效用说,,传统中医中药业者的保守遵古等等,窥其宏貌,详加讨论,来探求答案,待理清这玄疑的下板问题后,再来做龟板治疗疾病之本草方剂典籍电脑分析,探研治疗疾病的功效.四,文史中龟的玄冥龟在我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从下列中文大辞典62,重编国语辞典检索系统光碟63,由龟字所发展的语词,来归纳比较,可窥出神龟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之大.这些语词包含了占卜16笔,官名1笔,地名山名水名等17笔,人名9笔,书名5笔,学派名书院名2笔,琴曲名乐舞名2笔,星名1笔,神话5笔,印纽印绶印契8笔,比喻14笔,龟形态生态描述36笔,与其他动物相并列论述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918笔,佛家语2笔,货币3笔,旗3笔,其他:国事,酒,文,丝织品,屏风,书室,官佩物,帝位,酒器,算法等各1笔.1. 占卜:,龟卜琅琊代醉编,龟凶水经注,龟瓦陈陶,诗,龟占陆龟蒙,诗,龟吉穆员,墓诗铭,龟坼周礼,春官,占人,龟从书,洪范,龟策史记,龟策传,龟焦左氏,定,九,龟筮书,大禹谟,龟策礼记,曲礼上,龟厌不告诗,小雅,小旻,龟谋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龟宝史记,龟策传,龟逆史记,龟策传,灼龟史记,龟策传.2. 官名:龟人周礼,春官.3. 地名,山名,水名等:龟山诗,春秋等,龟川明一统志,龟化搜神记,龟田水经注,龟沙文选,祭颜光禄文,龟冈明一统志,龟洋明一统志,龟津宗楚客,应制诗,龟泉苏轼,诗,龟兹国名,汉书等,龟峰明一统志等,龟纹明一统志,龟停明一统志,龟湖明一统志,龟窠明一统志,龟蒙诗,鲁颂等,龟歆唐书,地理志.4. 人名:,龟山先生宋人,杨时,龟父宋,洪朋,龟年唐,李龟年,龟堂病叟宋,陆游,龟巢老人清,黄丕烈,龟潜清,潘恭寿,阿龟,龟罗白居易子女之乳名,龟溪宋,沈与求,龟鹤山人明,方渊.5.书名:,龟山语录宋,杨时,龟山集宋,杨时,龟引兽骨文字日本,林泰辅,龟经晋,史苏,唐,柳彦询,唐,孙思邈,龟巢集元,谢应芳撰.6.学派名,书院名:龟山学派,龟山书院.7.琴曲名,乐舞名:龟山操乐府诗集,龟兹伎唐诗,礼乐志.8.星名:龟星星经.9.神话:龟言水经,渐江水注, 龟威玉海,龟书水经,洛水注,龟符黄帝出兵决,龟蛇二将通俗编,神鬼.10. 印纽,印绶,印契:龟印庾信,郑常碑文,龟纽后汉书,西域传论,注,龟纽之玺淮南子,说林训,龟带唐书,狄仁杰传,龟紫欧阳修:谢赐龟紫者启,龟绶后汉书,西域传论,龟緺宋史,陈洪进世家,龟契柳贯,尊经堂诗.11.比喻:龟灼墨子,亲士,龟林唐诗,同罗传,龟长於蛇庄子,天下,10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龟胸南史,新安王伯固传,龟息苏轼,和陶读山海经诗,龟堞王勃,彭州龙怀寺碑,龟裂韩驹诗,龟喘白居易,赠王山人诗,龟精苏轼,辨道歌,龟龙片甲书断,龟龙寿法人,君子,龟缩苏轼,陈季常见过诗,龟龄鲍照,松柏篇,龟鹤之寿白居易,效陶潜体诗.12.龟形态,生态描述:龟王金华子杂编,龟毛述异记,龟甲本草,穴江淹,空青赋,龟池李尤,平乐观赋,龟伏范成大,题请息斋诗,龟尾庄子,秋水,龟足述异记,龟身杨槙,凤赋,龟泛许浑,南亭诗,龟板本草,龟儿述异记,龟使史记,龟策传,龟室周礼,春官,龟人,龟形书,尧典,日中星鸟疏,龟屋陆游,自泳诗,龟腰说苑,复恩,龟背诗,大雅等,龟浮李峤,咏荷诗,龟骨周礼,春官,龟人,龟眼刘禹易,历阳书事诗,龟巢史记,龟策传,龟游李白,丹阳湖诗,龟壳淮南子,道应训,龟筒本草,龟塔辍耕录,龟肠陆龟蒙,幽居赋序,龟脚三才图会,龟脑列仙传,龟腹薛收,琵琶赋,龟窝曹琏,龟窝赋,龟鼻问奇类林,龟齿拾遗记,龟头本草,龟骸赞宁,感应志,龟颔拾遣记.13.与其他动物相并列论述:龟虎柳宗元,献洪农公诗,龟凫易林,龟珠国语,楚语下,龟蛇挚虞,思游赋,龟鱼周礼,鳖人,龟鸟本草,龟雁徐夤,鹤诗,龟蛤博物志,龟凤后汉书,蔡邕传,龟龙礼记,礼运,龟蝉陆游,夙兴诗,龟鹄养生要录,龟蟹月令,章句,龟鹤抱朴子,论仙,龟麟西京杂记,龟鳌隋书,音乐志,龟鳖埤雅,龟鼍易林.14.佛家语:龟毛免角楞言经,龟浮木涅般经.15.货币:龟贝史记,平准书,龟币金石索,龟货资治通鉴,汉纪.16.旗:龟蛇释名,释兵,龟旋后汉书,舆服志,龟旗宋史,兵志.17.其他:国事:龟之八命周礼,春官,大卜.酒:龟肉酒本草.文:龟文名画记.丝织品:龟纱赵长卿,初夏词.屏风:龟屏卢柟寿,成皋王赋.书室:龟堂陆游,跋王右丞集.官佩物:龟袋唐书,车服志.帝位:龟鼎后汉书,宦者传.酒器:龟榼白居易,东城晚归诗.算法:龟算数术记遗. 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11五,神龟文化…灼龟卜卦古代社会,人民对神有无比的崇拜与敬仰,对於疾病的治疗,常常借助神的力量,这种思想东西文化,自古皆然,比比皆是.中国医药是古代传承下来的知识,也溶入很多神话,在中药的研究上,医药界的学者一向重视科技材料的实验研究,而忽视有关古代社会文化与中药关连的研究,又因中药文献涉及非常专门的中医药语汇与知识,一般文史学家难以入门探索,因此这类文化层面的研究报告一直很罕见,我们从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64,查出有关的典籍文献资料如下,从这种龟神话化的特性来探讨,更深入来认识中药. 史记,列传,龟策列传,「灵龟卜祝曰: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头见足发,内外相应;即不得也,头仰足肣,内外自垂,可得占.」史记,列传,龟策列传,「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 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东观记曰:戎至期日,灼龟卜降,兆中拆,遂止不降.」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左传晋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言筮之未尽,复以龟卜之也.」「灼龟」是古代占卜的方法,以火烧龟甲,视其裂纹,以测吉凶,为神龟文化的精粹,吾国古代社会人民生活的重要习尚.从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我们查到了,有关龟的文献有1上古汉语语库:324段,诸子:260段,十三经:565段,古籍十八种:771段,古籍三十四种:971段,二十五史:324段,大藏经391段,共计3606笔,浩翰洋洋大观,可证神龟文化,在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其中有关「灼龟」共有50段,包括上古汉语语库:3段,诸子:7段,十三经:19段,古籍十八种:7段,古籍三十四种:5段,二十五史:9段. 条列出典如下:12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1上古汉语语库:3段关尹子八筹史记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卷龟策列传太史公曰史记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卷龟策列传褚先生等曰2诸子:7段山海经校注山经卷二西山经山海经第二西次四经申首山通典礼典凡一百卷卷七十六礼三十六沿革三十六军礼一命将出征北齐通典礼典凡一百卷卷一百六礼六十六开元礼纂类一序例上卜日礼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一皇霸六国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二正失东方朔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城阳景王祠唐会要卷九上补杂郊议上3十三经:19段十三经注尚书商书卷十西伯戡黎十三经注尚书周书卷十二洪范十三经注尚书周书卷十三金縢十三经注毛诗正义小雅节南山之什卷第十二—二小旻十三经注毛诗正义大雅文王之什卷第十六—二十三经注毛诗正义大雅文王之什卷第十六—五文王有声十三经注周礼注疏卷二十四大卜,二段十三经注周礼注疏卷二十四卜师十三经注周礼注疏卷二十四菙氏,二段十三经注周礼注疏卷二十四占人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13十三经注周礼注疏卷二十四十三经注仪礼注疏士丧礼第十二卷三十七,四段十三经注春秋左传正义庄公卷九传二十二年十三经注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卷三十一传十年4古籍十八种:7段山海经校注山经卷二西山经山海经第二西次四经申首山 (61)通典礼典凡一百卷卷七十六礼三十六沿革三十六军礼一命将出征北齐通典礼典凡一百卷卷一百六礼六十六开元礼纂类一序例上卜日礼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一皇霸六国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二正失东方朔风俗通义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九怪神城阳景王祠唐会要卷九上补杂郊议上5古籍三十四种:5段关尹子八筹艺文类聚艺文类聚第八十卷火部火论衡校释论衡校释第十四卷寒温第四十一论衡校释论衡校释第二十四卷卜筮第七十一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铭文6二十五史:9段新校本史记三家注新校本史记本纪卷八高祖本纪第八新校本史记三家注新校本史记本纪卷十孝文本纪第十新校本史记三家注新校本史记列传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3段14 「疾病的历史」研讨会新校本汉书汉书本纪卷四文帝纪第四新校本后汉书列传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岑彭新校本旧唐书列传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张公谨新校本新唐书志卷十一志第一礼乐一吉礼一这五十笔历代文史资料内容中,对烧灼龟甲灼卜吉凶,有很详细的叙述,足见神龟文化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六,灼龟,钻龟,拜龟,败龟,神龟在本草典籍上3-47,神农本草,名医别录,本经集注,都用上下甲,称龟甲,用下板,最早之文献,首见於唐,食疗本草.食疗本草公元713-714年:「卜师处钻了者,涂酥炙,细罗,酒下二钱,疗风疾.」,用卜师处钻用过的下板,来当药材用.五代,吴越,日华子本草908-923:「卜龟小者,腹下可卜,钻遍者,名败龟.治血麻痹.入药酥炙用,又名败将.」,日华子首先提出经钻遍,卜卦后的下腹板,称「败龟」.这已如上述神龟文化,灼龟败龟之所论述. 宋,证类本草1098-1108:「方书中又多用败龟,取钻灼之多者,一名漏天机.一说入药须用神龟,神龟底壳当心前,有一处四方透明如琥珀色者是矣.其头方,壳圆,脚短者为阳龟.形长,头尖,脚长者为阴龟.阴人用阳,阳人用阴.」,证类提出方剂书上,所谓的败龟,即是经钻遍,卜卦后的龟板. 证类本草另提出方书上的「神龟」,其特徵是龟底壳下腹板有一四方型透明如琥珀色.这种「神龟」,现在中药市场上称「金钱龟,金钱板」,在市场品属上等药材,价较高,以现代龟的生物形态学观之,这种透明如琥珀色四方型,据我们的龟板形态研究,中药市场品龟板的来源动物有32种龟65,这种宋代称的神龟,是某些龟类品种,如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大地龟Heosemys grandisGray,剌地龟Heosemys spinosa Gray,庙龟Hieremys annandalei Boulenger,马来龟Malayemys subtrijuga Schlegel & Muller,缅甸孔雀龟Morenia ocellata张贤哲,蔡贵花:龟与疾病关系之研究15Boulenger,果龟Notochelys platynota Gray,平胸龟Platystermon megacephalumGray 66 等幼龟的腹甲,这个薄膜片,在龟长大成熟后,就会消失.这种把这类的幼龟板称作神龟,只是证类的一种说法,其他典籍中所述之神龟,已是神话的带有灵性的神龟.上述唐及五代的两笔文献是本草典籍上,对败龟的起源,大陆学者,郑金生教授对此有报告66.明代,陈嘉谟等,对败龟以自死腐烂之龟,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详下「败龟之诠释」论述.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的依据研究样本论之,食疗本草,日华子本草,证类本草的说法为是,所谓败龟是指卜甲,占卜时钻灼过的,不称灼龟板,曰败龟板者,败是经钻灼陈久而破败如败之意,这由於对神,对龟的崇敬,由迷信拜神而来的演化,横的移植到医疗用药取材,用钻灼拜神问卜过的龟板,认为较灵效.在中药命名语源的考证上,以同音取谐音讹字的药名很多,如葛曷根,昆纶布,阿魏畏,破故子补骨脂,茯苓灵.我们认为占卜烧灼拜神龟板,以「败龟板取拜龟板」谐音讹字,而隐其文字,在五代迄宋元时代,灼龟卜卦拜神的龟板,货源很多,因此而名,这虽没见前人提出,但考诸中药命名的渊源,亦很有可能.我们认为败龟乃源自灼龟,钻龟,拜龟,取拜之谐音而称之为败龟.宋后。

神灵的龟壳与周易

神灵的龟壳与周易

神灵的龟壳与周易
乌龟是长寿的象征,同时又成为一个易学上的千古之迷。

1、乌龟背甲最中间,有上、中、下三片,被古人赋予“天”“地”“人”三才之兆。

龟壳上的“三才”
2、乌龟背甲从上至下,有五块龟甲,暗合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寓意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

龟壳上的“五行”
龟壳上的“五脏”
3、除去中间五块龟甲,周围有八块龟甲,与八卦相似,“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龟壳上的“八卦”
4、乌龟背甲周边,共有24块小的龟甲,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还与风水中二十四山暗合:北方壬子癸、东北丑艮寅、东方甲卯乙、东南辰巽巳、南方丙午丁、西南未坤申、西方庚酉辛、西北戌乾亥。

龟壳上的“二十四节气”
龟壳上的“二十四山”
5、乌龟背甲除去中间三块,就是十块龟甲,暗合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龟壳上的“十天干”
6、其实乌龟腹甲两侧,有十块小龟甲,也与十天干暗合:一边是阳干甲、丙、戊、庚、壬,一边是阴干乙、丁、己、辛、癸。

龟壳腹部的“十天干”
7、乌龟的腹甲,朝向地面向下,处阴暗一面,共有12片,呈左右对称之状,暗合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龟壳腹部的“十二地支”
自古以来乌龟被古人神话,一是处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另一是出于人们有意识总结之后的“契合”(暗合)。

所以古人使用甲骨占卜,与乌龟是集多种(几乎是各种)“神异”于一身的“奇怪”东西有莫大的关系。

除了乌龟,还有什么物事能有如此“神异”之“象”呢?看到这里,你!还忍心吃一只这样的神龟吗?。

史记~关于姜子牙的两次卜卦

史记~关于姜子牙的两次卜卦

史记~关于姜子牙的两次卜卦展开全文撼龙风水洪国珍/文史记中关于《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述了周文王遇姜子牙的一次卜卦和周武王代纣的一次卜卦。

这两次卜卦,一次神准,一次不准,对于学易的人来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

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

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

译文:姜子牙一生穷困,至年老时八十岁了,自思有经世纬地之才,不遇明主,无用武之地,知西伯侯文王有王者之范,又碍于情面,不便去求职,于是在文王出行的必经之地,渭水河边钓鱼,等待着与文王相遇。

文王想出去打猎,以龟壳与钱币卜卦,得卦曰:“此次所猎获者,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虎也不是熊罴,会遇到一个能辅助西伯侯成就霸王之业的贤臣”,文王出猎,在渭水河边遇到八十岁满头白发的姜子牙,通过对话,文王认定姜子牙是自己要找的能臣。

其实这也是姜子牙故意在此等待着巧遇文王的机会。

文王这一卦也算得非常准。

纣王昏庸无道,杀了忠臣王子比干,把贤臣箕子打入天牢。

尽失民心,武王准备讨伐纣王,又以龟壳钱币卜卦,得大凶之兆,恰此时又狂风暴雨骤降,满朝文武皆惧怕伐纣带来大祸,以至身命不保。

此时唯有高人姜子牙弃卦象不顾,而以纣王失德,背弃民心,气数已尽。

武王好德,天下归心,作比较,再以天下大势分析而论,强劝武王伐纣,武王遂听从姜子牙之言,出兵讨纣,终得周朝八百年天下。

以上之卦,可是一点也不准确了,若武王迷信于卜卦,不信姜子牙,则失周朝八百年天下。

由以上周文王至周武王与姜子牙的故事可知,卜卦,有时是非常准确的,有时是一点也不准确的。

不可迷信于八卦,迷信八卦会失去很多机会的,但又不可完全不信八卦,若完全不信八卦,则也会失去很多机会的。

八卦、阴阳、奇门、算命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一门哲学神学兼玄学的经世学问,在这个科学昌明电子量子皆透明的时代,应该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我们可以用它的发展规规去探索世界,抛弃落后不实用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点点,一点点地把这些东西在洗浴漱口,临睡以前再喜悦地点着手指说一遍
英博物馆内。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想发国难财 的人很多,占卦算命在此时进入高峰期;据说, 当年有人愿出白银(龙银)二佰两求一个二十八 宿(盾片)的龟或龟壳而不可得,而一套开元通
宝(天、地、人)的古铜钱索价白银五十两。
所以龟被视为能带给其主人幸运和富贵,而 国内的养殖龟户往往会忽略其身边出现的奇珍 至宝。
在古代,中国人用龟壳来占卜算命,据说因 龟壳边缘有二十四盾片,每边十二片,代表每年 十二个月,而最前面的一片较小,代表闰月,两 边共二十四盾片,是代表二十四节气。但有一些
龟竟有二十六盾片,而二十七或二十八盾片的龟 更是百年难见,价值更高。相传唐高祖李渊擅于 占卦,他有一个二十八宿(盾片)的龟壳,占卜 到他能得到天下;大业十三年,李渊自太原起兵
一点点,一点点地把这些东西在洗浴漱口,临睡以前再喜悦地点着手指说一遍
反隋,十八宿(盾片)的龟壳 而得天下。为纪念父亲,唐朝开元年间流行货币 中,有一套铜钱(开元通宝),分天、地、人,
民间多以它为占卦算命。明太祖朱元璋做和尚时 捉到一只二十八宿的草龟,后做了皇帝。晚清八 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抢掠清宫,带走了一个二十 八宿的龟壳,不知是否朱元璋的草龟,现存在大
1c03f4ca 易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