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1961—200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961-2008年淮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1961-2008年淮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1961-2008年淮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王珂清;曾燕;谢志清;苗茜【期刊名称】《气象科学》【年(卷),期】2012(32)6【摘要】Using the observed data from 17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area of Huaihe River Basin, we analyzed the changing trend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Huaihe River Basin from 1961 to 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48 a,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n Huaihe River Basin,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winter had the largest increment whil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spring and autumn had the second largest increment. The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over one year also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but its frequenc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basin had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and its frequency decreased over the year as well. The trend of the variance of the overall precipitation had not yet been tested, but started from the 1990s, the precipitation during autumn had a decreasing trend, but after 2000 the precipitation had been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as well as the precipitation during summer. The precipitation days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had a decreasing trend, while they did not change too much during winter and summer.%利用淮河流域17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淮河流域1961-2008年间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8a间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的增温幅度最大,春、秋次之;年极端最低气温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年极端低温日数(满足该站极端低温阈值)则呈明显下降趋势;流域西北部年极端最高气温呈显著下降趋势,流域西部年极端高温日数(满足该站极端高温阈值)呈显著下降趋势;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未通过统计检验,但1990s开始,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2000年之后年降水量明显增加,夏季降水量亦增加;春季和秋季降水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无明显变化.【总页数】7页(P671-677)【作者】王珂清;曾燕;谢志清;苗茜【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210008;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相关文献】1.海河流域1961年-2010年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J], 王 刚;严登华;张冬冬;刘少华2.湘江流域1960~2008年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J], 肖义;唐少华;陈华;胡林涓3.1957—2012年新疆艾比湖流域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 [J], 丁之勇;葛拥晓;吉力力·阿不都外力;蒲佳;;;;;;;4.1961-2008年淮河流域主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J], 王胜;田红;徐敏;谢五三;陶寅5.广西西江流域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J], 谢贤胜;王升;闫妍;胡宝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近50a气温变化趋势和演变特征

新疆近50a气温变化趋势和演变特征

新疆近50a气温变化趋势和演变特征左敏;陈洪武;江远安;李丽华【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0(028)002【摘要】利用新疆89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新疆近50 a气温变化趋势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呈现一致的显著上升趋势,秋、冬季的线性升温趋势最显著;夏、秋季平均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呈逐年代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增温最明显,其中春季和秋季明显高于夏季,而冬季,北疆和南疆2001~2008年比20世纪90年代气温则分别下降了0.3℃,0.5℃,天山山区则比20世纪90年代高0.3℃;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地域变化特征一致,总体表现为增温速率北部大南部小、东部西部大中部小、山区大平原小的特点.年平均最高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呈逐年代上升趋势,而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60年代呈逐年代上升趋势,且其增温速率远远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总页数】7页(P160-166)【作者】左敏;陈洪武;江远安;李丽华【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1【相关文献】1.近50a来新疆特克斯县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J], 迪力木拉提·努尔达吾来提;滕洪波;夏依木拉提·艾依达尔艾力;2.忻州市近50a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J], 张瑞珍;葛艳斌;罗树伟;赵酉龙;刘海玉3.依安县近50a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J], 高占峰;李爽4.中国近50a来日最低气温的时间演变特征 [J], 史岚;王翠花;李雄;缪启龙5.近50a西北干旱区气温分区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J], 任朝霞;杨达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策勒绿洲区1960—2008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策勒绿洲区1960—2008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Ab t a t sr c :Us g mo t l e e a u e a d p e i i t n d t fmee r l g c lsai n i e e Oa i i n h y tmp r t r n r c p t i aa o t o oo ia tt n C 1 ss n a o o d rn 6 2 0 ,we a a y e h e d n y c a g s c c e a d a r ptc a g h r ce itc f u i g 1 0— 0 8 9 n lz d t e t n e c h n e y l n b u h n e c a a t rsi s o
第5 卷 第1 期
21 0 1年 2月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 e ta d Oa i e e r l g s r n ssM to o o y
策勒绿洲区 16- 2 0 年气温及 0 -0 8 9 -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刘海涛 李绣东 曾 华 。 向军 何承浩 , , , 张 ,

t mpe a u e nd r cpi to b t e e r t r a p e i t i n y h meho o lne r e e c e tmai n mo lt o tn 【U a t d f i a tnd n y si to re c n i uO S

( . t nMe oooia B ra , t n8 8 0 , hn ; 1 i t rl cl ue u He a 4 0 0 C ia He a e g i 2 a h n too gcl ueu T c e g8 4 0 , hn . c e gMeerl ia B ra ,a h n 3 7 0 C ia) T o

气象气候实习之我国各地区1961-2002年1、7月日较差分析

气象气候实习之我国各地区1961-2002年1、7月日较差分析

我国各地区1961-2002年1、7月日较差的年际变化分析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形条件复杂,各种因素复杂交错,各地区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异。

气温日较差也在各地区有很大的区别,故应该将我国各地区分成几个地区进行分析。

在此处,本小组分别选取了西北的甘肃、宁夏,北方的黑龙江,中部的安徽、湖南,南方的福建、广西进行分析。

本分析采取的方法是将每年的一月和七月份的气温日较差分别取平均,然后再作图进行分析的方法。

分析成员:周望胡泊娄磊舒清柱武洋时间: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西北日较差的分析:西北日较差夏季比冬季要小,冬季大概在10—17℃,夏季大概在12—16℃。

总的来说夏季的年际变化变化比较的小,冬季的年际变化比较的大。

这主要是因为在西北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当冬季风的强弱对气温的日较差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冬季昼短夜长,所以气温的日变化比较大。

在夏季时,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较小,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也就相对比较小。

对甘肃日较差的分析:南方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比较大,从总体上看一月的年际变化比七月要大。

与西北相比气温的日较差要小,但是气温的年际变化要大,这与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大,而夏季风的年际变化比较大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方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分析:北方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冬季相对要小一些,夏季的年际变化相对要大一些。

比较的大,但是基本上也是在15℃上下波动。

在近些年来。

冬季日较差的变化在不断地波动上升,而夏季的气温日较差的则逐渐接近15℃,并且围绕其波动。

中部地区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分析:中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在冬夏季都是比较大的,这可能与中部地区不仅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大,而且受到冬季风的影响也比较的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结:本次分析主要选取了,南方,北方,中部,西北的几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数据处理以后所得的图的分析,我们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的年际变化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

1961年~2008年洪湖湿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61年~2008年洪湖湿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61年~2008年洪湖湿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王晓艳;王学雷;邓帆;姜刘志;李辉【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45)002【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通过对洪湖湿地区域5个气象站点1960年~2008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的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以来,洪湖湿地区域升温的趋势显著且存在不对称性,气温倾向率为0.31℃/10a;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趋势,但降水强度增加,洪湖区域年雨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强降水天气的增多;而干旱指数上升,加剧了洪湖湿地旱季缺水涝季洪水的局面;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Honghu lake wetland by means of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measure data from fiv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is area, such as temperatur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from 1961 to 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warming trend is remarkable, with the rate of 0. 31 ℃/10a,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asymmetry. While there is a slight increasing trend in precipitation. The increase in annual rainfall in Honghu region 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e in heavy precipitation. The drought index rose. This results in the spring drought and summer flood more serious. Human factors have intensified this trend in a certain degree.【总页数】4页(P304-307)【作者】王晓艳;王学雷;邓帆;姜刘志;李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相关文献】1.三江源区湿地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J], 郭安红;王兰宁;李凤霞2.长江源典型区湿地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刘华;鞠洪波;邹文涛;赵峰3.白洋淀湿地气候对华北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高霞; 贾桂梅4.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杨越;文军;陆宣承;王欣;田辉5.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杨越;文军;陆宣承;王欣;田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7年来清水河地区气候变化分析

57年来清水河地区气候变化分析

明: 近5 7年 以来 , 清 水 河地 区气 温 、 最 高 气温 、 最低 气温 以及 降水 量和 蒸发 量均 呈 现较 为 明显 的上 升 趋 势 ,
倾 向率分 别 为 0 . 2 9 o c/ l O a 、 0 . 3 9 ℃/ l O a 、 0 . 3 1 o c/ l O a 、 6 . 4 mm/ l O a 和 8 . 6 mm/ l O a ; 日照 时数 则 以一 2 . 5 h / l O a 的速 度

1 9 —
哭 乏 乞 便
了上 升 或 下 降倾 向 程 度 . b > 0时说 明序 列 随 时 间呈

O l
上 升趋 势 ; b < O时 说 明序列 随时 间呈下 降趋 势 。
2 气 候 变化分 析
2 . 1 气 温的 变化 特征
-2
_ 哇





2 . 1 . 1 平均 气温 的变 化特征 分析表 明: 清水河地 区 5 7年 来 年 平 均 气 温 为
减 少。
关键 词 : 气候 变化 ; 气候 变化 倾 向率 ; 清 水河
引 言
山横 贯县 境 北部 , 通 天 河 自西北 向东南 流经 境西 南 ,
黄河 支 流 多 曲( 河) 流贯 北 境 , 扎曲( 河) 横 穿境 中 , 故
气 候变 化 是 当今 国际社 会普 遍 关 注 的全 球性 问 堪称 “ 江 河 源头 ” 地 区 。这 里高 寒缺 氧 , 四季 皆冬 , 无
X与 t 之 间 的关 系 ,判 断序 列整 体 上升 或下 降 趋势 , 莱 县接 壤 , 东 南 和 四川省 石 渠 县毗 邻 , 西 南 和玉 树县 所有 计算 在计 算 机 E x c e l 表 中完成 。 隔 河 相望 , 是 国家 江河 源 自然 保护 区县之 一 , 也 是 江

1961—2008年陕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1961—2008年陕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1961—2008年陕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作者:李强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3期
摘要采用陕北地区1961—2008年19个测站均一化订正后的气候资料,分析了陕北地区
近48年来的气温变化的事实,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平均值上升了0.9 ℃;冬、春季气温的上升最为明显,夏、秋季各地气温的升幅较冬春季要小,长城沿线风沙区增温幅度要明显大于黄土高原沟壑;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90年后迅速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在2000年开始迅速升高,比年平均最高温度要晚1个年代;陕北地区≥10 ℃气温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期间有效积温在1995年前后出现明显突变,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增加和有效积温增多。

关键词气温变化;趋势;陕北地区;1961—2008年。

达坂城1961-2008年来风的气候特征及风能现状分析

达坂城1961-2008年来风的气候特征及风能现状分析

达坂城1961-2008年来风的气候特征及风能现状分析
郑玉萍;李景林;刘盛梅;杜敏
【期刊名称】《沙漠与绿洲气象》
【年(卷),期】2009(3)6
【摘要】分析了达坂城气象站1961-2008年风的气候特征及48a来风速最小年2008年的风能参数.结果表明:达坂城一日之中17-18时风速最大,07-08时最小;一年之中4-5月风速最大,9-10月最小;风速变化分4个阶段,其中1986-2008年风速呈减小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风速明显偏小,2008年出现了近48a来的最低值;一年之中以4-9月风速减小最为显著.2008年的风能参数达到了"风能较丰富"的指标,近期为风能资源偏少时期,特别是夏半年风能偏弱.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郑玉萍;李景林;刘盛梅;杜敏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5
【相关文献】
1.达坂城风能发电场三维可视化交互漫游系统研究与实现 [J], 崔权维
2.利用钒电池在达坂城风场实现风—储互、调峰的初步研究 [J], 康乐;林雪峰
3.1961-2008年华南区域寒潮变化的气候特征 [J], 伍红雨;杜尧东
4.青河1961-2008年霜冻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 [J], 王海岩
5.达坂城风力发电厂风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预报问题研究 [J], 陈勇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 青 河 近 4 对 8a气 温 变化 特 征 进 行 了分 析 , 果 表 明 : 河 年 平 均 气 温 在 18 结 青 99
年 开 始发 生 暖 突 变。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以 来夜 间 气 温 显 著 升 高 , 白天 气 温 也 明 显 升 高 , 从
而 导致 气 温 暖 突 变 。在 各 个 季 节 中 , 季 和 夏 季气 温 的 明 显 增 暖 对 年 平 均 气 温 暖 突 变 的贡 冬 献 最 大 。在 各 种 温度 升 高过 程 中 , 幅 最 大 的是 最 低 气温 , 以冬 季 最低 气 温 升 温 最 大 , 升 尤 升
Ch r c e itc An l ss o rTe e a u e Va ito u i g a a t rsi a y i fAi mp r t r ra in d rn
16 - 0 8i Qn h 9 1 2 0 ig e n
W ANG l a Ha—y n
大, 给各 地 造成 的利 弊也 不 尽 相 同川 。素 有 新 疆 “ 寒
前 青 河 8%以上 的 耕 地 种 植 春 小 麦 , 在 青 河 县 0 现
已成 为 自治 区小 麦 主产县 , 国家 农业 部授 予 “ 国 被 中 阿 魏菇 之 乡 ” 正 在 大力 发展 大 果 沙 棘 种植 , 一 步 , 进
极” 之称 的青河 县 的气候 也 发生 了明显 的变 暖 , 河 青
县 种植 业 结构 发 生 了显 著 的变 化 。2 0世 纪 8 0年 代
温 率达 11o/0a 而 最 高 气 温 的 升 温 幅 度 小 于最 低 气 温 ,从 而 日使 较 差表 现 为 减 小 的趋 . C 1 。 势。
关键 词 : 河 ; 青 气温 ; 变暖 ; 变 突
中图分 类号 :4 80 1 P 6 .2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 2 0 9 ( 0 0)3 0 3 — 5 10 — 7 9 2 1 0 — 0 3 0
Ke r s Q n h ; itmp rtr; amig a rp h n e ywo d : igபைடு நூலகம்e ar e eaue w r n ; b t a g u c
全 球气 候 变暖 已是 不争 的事实 ,由于地 理 位置 和地形 地貌 的差 异 ,不 同区域气 候 变 暖程度 差 别较
研 究论文
第 4卷 第 3期
21 0 0年 6月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 e ta s r nd Oa i e e r l g ssM t o o o y
青河 16 ̄ 2 0 年气温 变化特征分析 08 91
王 海 岩
( 青河县气 象局 , 疆 新 青河 8 6 0 ) 3 2 0
( ig eMee rl ia B ra , !g e8 6 0 , hn ) Q n h tooo cl ue u Q n h 3 2 0 C ia g
Abtat T i p p ra a zdtec aa t i i f i t ea r ig ed r g 16 - 2 0 , sr c: hs a e n l e h rce s c o r e rt ei Q nh ui 9 1 0 8 y h r t s a mp u n n
sn e he l t 1 80 ,t e i c t a e s he t mpe a u e boh t nih n d y t o o a u wa d te o vo sy 9 r t r t a g t a d a o k n n p r r nd b iu l ,
tersl n iae :h n u l a e p rtr o ig eb gn rm ra l c m ig i 1 8 ; h eut idc t tea n a men tm ea e f n h ea e ak by l bn 9 s d u Q i n 9
w i e ote t eauemuai fQ n h ; uigec e sn tew r n fwne n hc ld t h e rtr tt n o ig e d r ah sao , h amigo itra d h mp o n
s mme e u rt mpe a u e c n rb e s o t e wa m b u t c a g f a u la e a e t mp r t r ;o r t r o ti ut d mo tt h r a r p h n e o nn a v r g e e a u e f al t i d ft mpe aur ii r c s e ,t e mi i l he k n s o e r t e rsng p o e s s h n mum e t mpe a u e wa he mo t s c al n r t r s t s,e pe ily i wi t r nd t v r g nc e s ae wa b u . C/ O a u h x mum e e a u e i c e s d n e ,a he a e a e i r a e r t sa o t 1 1 ̄ I ;b tt e ma i tmp r t r n r a e mo e so y t a he mi i r l wl h n t n mum e e a u e O t e d iy r n e t n e o d c e s . tmp r t r ,S h al a g e d d t e r a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