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多变量协整关系研究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fs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姓名:方顺学号:12120600131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12资环方顺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2008---2012----2014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区域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系.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城市产业经济效益,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并且有强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各具特色,工业和经济德阳是四川有名的发展战略想必大家也比一三五八”着丰富博大的历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积淀下面就由我来归纳较清楚不陌生了,故这里也不再重提。
二,四,十二,十德阳产业的发展,简称:“”二:两大精品,国际,国家重点行业:重装,能源。
四:四大重点支柱优势行业:机械,化工,食品,材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第一产业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
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形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德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有与安徽凤阳同时搞包产到户的广汉金鱼乡,有率先在全国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镇。
随着改革的深入,旌阳区八角井镇、绵竹市汉旺镇等一批“中国乡镇之星”又先后涌现出来,成为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免费范文精选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本文从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实证研究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一)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的计量模型索罗(Romer,2000)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
考虑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的函数Y=F(X1,X2,...XK,A)。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i(i=1,2,...k)表示第i产业的产业量;A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量,恒等于所有产业的产业量之和,然而在一定经济制度之下,有的产业之间会出现极高的共线性,或有的产业自身对总产出没有显著的贡献,但与其他产业合在一起却对总产业有极大的解释作用。
这部分产业视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非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
因此,在Y=F(X1,X2,...XK,A)中可能不存在总产出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的恒等关系。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1,X2,X3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出量。
(二)数据说明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研究的主要对象是1978年以后的经济产业结构划分,数据均取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上的产业划分数据。
由此可得出1978-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的产出量X1、第二产业的产出量X2、第三产业的产出量X3。
X21、X22分别为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产出量和建筑业产出量,而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X31、批发和零售业为X32、住宿和餐饮业为X33、金融业为X34、房地产业为X35和其它第三产业为X36。
用这些样本观测值对模型进行回归得出方程。
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4.09•【字号】德办函〔2018〕35号•【施行日期】2018.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德阳市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4月9日德阳市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我市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合作,构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领、开放创新、共享共赢”原则,创建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通过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德阳“世界智造之都”建设。
二、总体目标到2022年,建设1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转化100项重大科技成果;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达到30亿元。
通过开放式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主通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0亿元。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fs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姓名:方顺学号: 1212060013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2008---2012----2014)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德阳是四川有名的工业和经济强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各具特色,并且有着丰富博大的历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想必大家也比较清楚不陌生了,故这里也不再重提。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积淀下面就由我来归纳德阳产业的发展,简称:“二,四,十二,十”二:两大精品,国际,国家重点行业:重装,能源。
四:四大重点支柱优势行业:机械,化工,食品,材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第一产业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
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形德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有与安徽凤阳同时搞包产到户的广汉金鱼乡,有率先在全国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镇。
随着改革的深入,旌阳区八角井镇、绵竹市汉旺镇等一批“中国乡镇之星”又先后涌现出来,成为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
县域经济发达,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中,德阳连续几年占居 4 席。
四川省 200 强乡(镇)中,德阳占 51 个。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持续稳定,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引擎”。
然而,四川省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传统产业占比较高、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等,这些问题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探讨。
调查数据显示,四川省的GDP和工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但是,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尤其是在重工业和资源型行业,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和环境压力增加,这些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必然放缓。
而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上升,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在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中,总的趋势是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而这种转型又受制于地方的自然、区域和政策等因素。
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内,经济政策的引导策略也需要相应调整。
在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四川省应该通过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总之,四川省有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在治理环境污染、资源整合和交通瓶颈等方面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以提高四川省产业结构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研究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研究作者:周瑞新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7期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结构转换的新时期,结构转换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构建模型与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升级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策略。
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01一、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指经济发展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是产业升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农业转移为制造业为主,在发展稳定了之后再向着服务业等其他方向发展。
从微观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企业通过改进管理模式、升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实现企业整体结构升级。
从中观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在某一领域中的主要企业的管理模式、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全部上升到一个新的层级,形成更高级的产业结构。
比如铁路的产业结构升级就体现在高铁的效益比老式铁路要高出一个档次;农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在智慧农业成本降低、产量质量提高,比传统农业全方位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从宏观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指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些增长方式转变是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内部要素与结构全面升级,所以这些增长方式转变也叫产业结构升级。
二、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分析(一)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为了确定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和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更的历程进行回顾。
我们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简单变形,分离出各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变动项。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西昌学院郭佳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德阳市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四川省为参照系,对德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德阳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促使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乃至更好地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德阳市;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本文将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德阳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进而为确定德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部门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2-5].SSM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能够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原因,是确定区域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1.基本原理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全国增长份额)、结构偏离分量(结构转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区域竞争力份额),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2.数学模型的构建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 ,bij,t(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 表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rij=(bij,t-bij,0)/bij,0(j=1,2,3,…,n)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Rj=(Bj,t-Bj,0)/Bj,0(j=1,2,3,…,n)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b′ij=bij,0*Bj,0/B0(j=1,2,3,…,n)同样,在[0,t]时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Pij、Dij 3个分量,表达为:Gij=Nij +Pij+ DijNij=b′ij*RjPij=(bij,0-b′ij)*RjDij=bij,0*(rij-Rj)PDij=Pij+ DijNij称为全国增长份额(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Pij称为结构转移份额(或产业结构效应),Dij被称之为区域竞争力份额 (或区域份额效果).若Kj,0=bij,0/Bj,0、Kj,t=bij,t/Bj,t分别为i区域j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的比重,则i区域对于全国或所在区域的相对增长率为:L=(bt/b0)/(Bt/B0)=W*u其中:W,u分别为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二.结果分析将表一中数据带入到数学模型中,计算得出德阳市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表,见表二。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四川省产业结构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四川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地势多山,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一直以农业、工业、能源资源三大支柱产业为主。
在农业方面,四川省是中国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水稻、小麦、玉米、猪肉、牛羊肉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茅。
而在工业方面,四川省的汽车、电子、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也日渐兴盛,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
四川省的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大力发展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能源重镇。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四川省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
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尤其是在生态旅游业方面,四川省以九寨沟、峨眉山、稻城亚丁等美丽风景区为代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成为四川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四川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不同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
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农业产业在四川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小,但农业仍然是数百万农民的生计来源,也是四川省重要的经济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生 产总 值 G D P代 表 , 用I l 、 I 2 、 I 3代 表第一 、 二、 三产业 产
值, 选取 的样本 区间为 1 9 8 3 -2 0 1 2年 , 数据来 自《 德 阳统 计
业增长更加迅猛 。
为消 除时间序 列 G D P 、 I 1 、 I 2和 I 3回归后产生 的异方差性和 多重共线性而 又不 改变 原来 的协 整关 系 , 分别对其取 自然对 数, 分别用 L N G D P G、 L N I 1 、 L N I 2和 L N I 3表示 , 而D L N G D P 、
引言
德 阳位 于 成 都 平 原 东 北 部 , 不仅 是 中 国重 大 技 术 装 备 制
对 中国整体 、 浙江 、 甘肃和河北 的产业 结构域经济增 长的关
系 进行 了相 关 研 究 。
近年来 , 德 阳市 G D P连创新 高 , 一举 跃 居 四川 省第 = 二 _
造业 基地 , 也是全国惟一 的“ 联合 国清洁技术与再 生能源装
元, i产结构 比例为 5 2 . 1: 3 2 . 8: 1 5 . 1 。在此期 间, 其第 一产 业所 占比重逐渐下 降, 第二 、 三产业 比重有所上升。 到了 1 9 9 1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5
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 而第二产业 开始 发力 , 显示 出强劲 的增 长势头 , 尤其是在 “ 成德绵 ” 经济 圈成立之后 , 德 阳的第二 产
D L N I 1 、 D L N I 2和 D L N I 3 表示其一阶差分 , D D L N G D P 、 D D N L I 1 、 D D L N I 2和 D D L N I 3表示其二阶差分 。本 文选用E v i e w s 6 . 0软
件 处 理 数 据 。
二、 实证 分 析
3 6 . 3: 4 2 . 6: 2 1 . 1 。 第二阶段( 1 9 9 1 -1 9 9 9年) : 此时是第二产 业增长缓慢 , 第一产业持续下 降, 第 三产业持续上升 的阶段 。 这~时期 , 第 三产 业所 占比重逐渐超 过第一产业 , 而第二 产 业 所占比重虽然较高 , 但 变化不大 。 第三阶段( 1 9 9 9年至今 ) : 在此期间 , 第 j产 业在达到峰值后 开始出现下 降 , 第一产业
基金项 目: 德 阳市研究党的十八大精神 专项课题 、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年度 重点研 究课题项 目“ 优化产 业结构促进德 阳经济
发 展 方式 转 变相 关研 究 ” 成果( 德社 科 [ 2 o 1 3 1 2号 )
作者简介 : 孔祥 阳( 1 9 8 5 一 ) , 男, 河南平顶山人 , 助教 , 硕士 , 从事运筹学与控制论研 究。
由图 1 不难看 出, 德阳 自 1 9 8 3年 建 市 以 来 , 其 产 业 结 构
的演进 与 经济增 长 大致 可分 为 三个 发展 阶段 。第 一 阶段 ( 1 9 8 3 -1 9 9 1 年) : 此 时是以第一产业为导 、 第二 、 三产业逐渐 崛起 的阶段。 建市之初 , 德 阳的地区生产总值仅有 1 6 . 6 4 9 6亿
互关系进行 实证 分析 。 结果表明 , 四个 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 系, G r a n g e r 因果关 系检验表 明第二产业和 第三产业间存在
双向G r a n g e r 因果关系。
关键词 : 经济增长 ; 产业结构 ; 协整分析 ; 德 阳市
中图分类号 : F 2 6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1 6 — 0 0 7 0 — 0 2
I
\ . — 一
一
… ~ … …
1 . …
.
30 %
一 一
, - 二 - _ . 一
—— 1 _ -
2O% l 0 %
・ r _一
0%
一
、
德 阳市产 业结构 变化
图 1 1 9 8 3  ̄2 0 1 2年德 阳市 三 次产 业产 值 比重 变 动 图 年, 其地 区生 产总值达 到 6 5 . 1 6 9 1 亿元, 产结构 比例变 为
2 0 1 3年第 l 6期 总第 1 9 8 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0 MI C RES E ARCH GUI D E
No. 1 6, 2 01 3
S e ia f 1 No . 1 9 8
德阳 市 经 济 增 长与 产 业 结 构的 多 变 量 协 整 关 系 研 究
分 必要 。
农村 改革 的发源地之一 , 素有 “ 天府粮仓” 之称 , 是典型的“ 天
府之 国 ” 的缩 影 。
产业结构[ J 是指各 产业 的构成及各产业之 间的联系和 比 例关 系。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 , 刘伟等 分别
7 0% 6 0% 5 0%
40%
孑 L 祥 阳, 刘 元, 姜娟娟
( 四)  ̄ 1 3 2 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 ,基 于德 阳 市 1 9 8 3 -2 0 1 2年 的 G D P和 三 大 产 业产 值 的 数 据 , 对 德 阳 市经 济 增 长 与 产 业 结构 变动 之 间 的相
备制 造 业 国际 示 范城 市 ” 。 德 阳是 古 蜀 文化 的发 源 之 地 之 一 ,
位。 在这 其 中 , 三大产 业 的结构对 德 阳市经 济增 长起到 了
极 大的作用 。 根据产 业结 构理论 , 产业 结构 变动会 对经 济 增 长产 生 推 动作 用 , 在产 业 结构 变 动 和经 济增 长 的过 程 中, 政 府始终 发挥 着重要 的微 观规 制和宏 观调 控职能 。 因 此, 研 究 德 阳市 经 济增 长 与 产 业 结 构 的关 系 , 就 显得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