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论税源管理专业化硕士论文
税源专业化管理思考与探索

税源专业化管理思考与探索第一篇:税源专业化管理思考与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和探索税源是税收的源泉,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是反映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经济结构、税源结构的变化,结合宁夏税源管理的实践,探索研究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源管理能力的路径,以期实现税源管理新跨越,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纳税人遵从度的提高。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分工与纳税人的专业分类相统一的一种税源管理模式,它是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税源实施科学分类,精细管理,合理调整征管机构职责,整合优化各部门管理资源,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综合管理的专业化机制的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在统一协调、分类管理、整体协作、监督制约的原则下,形成税源管理合力,以实现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和促进纳税遵从的目标。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经济结构、税源结构变化的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背景下,宁夏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了显著变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第一、二、三产业税收比重由2005年的0.4:75.7:23.9调整到2010年的0.1:69.5:30.4,第一产业税收比重下降,税收收入减少,第二产业税收收入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长明显;第二、三产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总分机构、母子公司、关联公司等企业集团大量涌现。
例如神华宁煤集团由最初在一个省内跨3个县市下属3个分支机构开展经营活动,发展为目前跨5个省20多个县市拥有47个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由最初的只从事煤炭开采单一产业,形成了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煤化工、电力、冶金、房地产、服务业等多种行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企业核算体制也由当初的两级核算调整为五级核算,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组织结构变化复杂,财务核算呈现多层次,成立了财务、律师、税务智囊团队来加强企业管理,应对外部监管。
浅议税源管理

浅议税源管理一、税源管理在税收管理中的地位如何进行税收管理?首先,必须掌握税收与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过程,摸清提供税收收入的来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税源”。
只有抓住了税源,才抓住了税收管理的根本,税收管理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
毕业论文那么,税源管理管什么呢?从根本上说,税收来源于经济,来源于社会产品价值C+V+M中的国民收入V+M部分,它们又分别构成税制中不同税种的税基。
其中,V是新创造价值中进行必要扣除后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工资部分,它主要构成个人所得税、特别消费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的税基;M是剩余产品的价值,主要构成企业或公司所得税的税基。
而现代税收理论中对商品流转额的课税税基又涉及全部的社会产品价值C+V+M,这就意味着必须把全部的经济活动纳入税源管理的范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跟踪监控。
但这只是理想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管理资源短缺的限制,对税源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税源,抓重点环节。
这是税源管理的一个方面。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税源管理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对纳税人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因此,对税源的管理离不开对创造和拥有财富的纳税人的管理。
纳税人是C、V、M的生产者,是V+M的创造者,是税款的缴纳者或(和)承担者。
抓不住这些,也就无从发现和监控C、V、M,就必然导致税收流失。
所以,税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要通过对纳税人的管理,最大程度地缩小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实现对税源的监控。
二、研究税源管理的意义毕业论文税源管理问题是税制理论与税收征管实践的联结点。
对税源管理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一)研究税源管理的理论意义毕业论文一是有利于进一步理清税制建设与税收管理之间的关系,促进税制的不断优化和税收管理的不断完善。
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一、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纵观我国税收管理发展历程.从税收专管员独享信息到信息有限利用.再到数据省集中和信息共享.可以说都是围绕着涉税信息做"文章"。
当前.以省集中形式上线的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已覆盖所有省级国.地税系统.信息管税已在形式和技术上基本达到了要求。
从国外信息管税实践来看,大多采用的也是以重视信息来源和信息真实性为基础.以信息分析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立体化信息管税模式,其实施为我国的信息管税提供了参考。
鉴于当前税收管理需要,我们认为对信息管税可做如下定义:即以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为导向.充延缓征收或者摊派征收税款";第二十九条规定.除法律规定的单位和人员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等等。
诸如此类的规定都表明了对国家征税权的限制和约束.以保障私权。
总之,《税收征管法》作为税收的征收程序法.是约束国家征税权合法化行使、保障私人财产权.以实现两者平衡与制约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对该法的新一轮修订仍然应该坚持将"利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涉税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达到加强税源管理目的的系统工程。
在信息管税的支撑下.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容应包括:以科学分类税源.准确划分职责为基础;以提升管理级次.优化机构设置为保障;以深化信息应用,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采取风险管理,充分运用服务.评估.稽查结果和建议为重点.实行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内外协动.把省一级做"实"、市一级做"精"、县一级做"专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都作为税源管理的实体。
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通过重组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税务人员放在一线工作岗位,提高行政效能;通过规范流程,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通过职责整合.可以进一步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工作负担:通过人才培养.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税务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并将涌现出更多、更优秀、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硕士论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税源管理问题研究硕士论文

学校代码:10207 分类号:F81 学号:4902000032 密级:内部硕士学位论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税源管理问题研究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management of sources学科专业:财政学研究方向:税务管理姓名:王峥轲指导教师:王向东教授硕士学位类型:学历硕士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二〇一二年三月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林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吉林财经大学所有。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吉林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不保密,□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内容摘要税源管理在整个税收管理过程中居于首要环节,其管理水平高低能够对税收征管的全过程产生影响。
当前,税源管理水平低已经成为税款流失的一大原因,限制税源管理水平的一大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
我国现在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税源管理活动中这一现象也存在着。
所以,要研究税源管理,就可以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研究。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博弈理论相关理论基础上,对税源管理进行理论分析,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税源管理的经验,对我国当前税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最后本文从加强税收的立法工作、加强税源管理的制度建设、推动行业分类管理、健全纳税评估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与加强税收宣传服务等七个方面提出相关策略与措施。
税源管理专业化

税源管理专业化关于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探索和思辨一、江苏国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在去年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宋局长明确提出了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实施信息管税,勾画了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基本目标。
在今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肖捷局长的报告、钱局长总结中要求,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是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其主要内容是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对税源实施科学分类,合理调整征管机构职责,整合优化各部门管理资源,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我们认为肖局长、钱局长和宋局长的报告中有关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是破解当前税收管理中很多突出问题和矛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全国税务系统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税收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我们江苏国税落实肖局长、钱局长、宋局长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情况:去年以来,我们江苏国税根据总局统一部署要求,把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推进信息管税,实施税源管理专业化,不断推进征管制度创新和业务变革等几项重要工作联系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取得一定成效,在2010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我们周局长报告专门阐述了专业化管理、信息管税、风险管理等工作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为各级国税机关统一思想认识奠定基础;在2010年全系统七项主要工作任务中,关于税源管理专业化的部署要求成为报告的主要内容,占据其中的三项,比较明确细化了今年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推进专业化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措施。
我们认为,江苏国税专业化格局和总局的意见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在一些环节有所差异,具体汇报如下:1、建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运行机制(1)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运行机制,就是按照风险管理的流程要求,在省市县分局四级国税机关层级之间、部门之间,以税收风险目标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为主线,对税源管理职能进行分解分工;在外部对纳税人以纳税人的规模、行业、风险类型扽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形成各级各部门之间上下衔接互动、运行顺畅的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
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

化 分 工 , 化 资 源 配置 , 优 完善 运行 机 制 , 到提 高征 管 质 效 、 住 和 管 好 税 源 的 目的 。 达 管 关键 词 : 专业 化 ; 理 ; 念 ; 管 概 分析
我 国 现行 税 收 征管 模 式 构 建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 年 来 , 近 随
纳 税 服 务 等 其 它 相关 工作 总称 。 ( ) 源 专 业化 管理 的基 本 理 论 及 特 征 二 税
随 着 多 元 经 济 的 融 合 、 策 的 变更 , 税 主 体 发 生 了极 大 变 政 纳 化 , 售 业 、 工 业 占绝 对 主 体 转 变 为 批 发 零 售 业 、 工制 造 业 、 销 加 加 精 制 茶 行 业 、 部 经 济 等 多种 重 点 行 业 纳 税 主 体并 存 的局 面 。 总 合 伙企业 、 限责任公 司 、 任有限公 司 、 有 责 国有 独 资 企 业 等 企 业 组 织 形 式 , 式不 一 , 得 管 理难 度 增 大 。 上 投 资 、 资 、 赁 、 方 使 加 融 租 重 组 、 算、 清 破产 等各 种 经 营 管 理方 式 的 出 现 , 得 税 源 、 基 管 理 使 税
重 , 动小 税 种 的管 理 水 平 , 面 提 升 税 源 管 理 的效 能 。 五 是 以 带 全 规模 税 源 为 重 点 。将税 源 管 理 的 重心 转 向税 收 比重 较 大 、 理难 管 度 较 大 、 税 风 险 较 大 的 规 模 税 源 , 便 集 中优 势 资 源 进 行 点 对 涉 以 点 分 析 、 估 和 服 务 , 现 集 中 的 深 层 次 的 管 理 。六 是 以信 息 管 评 实 税 为 支 撑 。 托征 管 系统 和各 个 单 项 管 理 软 件 , 一 步 深化 软件 依 进
税源管理分析论文

税源管理分析论文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的确立,实现了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使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更加明确。
但由于税收管理员落实不到位等种种原因,税务机关相当一部分人员不能主动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去调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开展经常性、专项性的税源户调查,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涉税信息缺乏及时准确的掌握。
税源监控措施十分有限,税收征管基础非常薄弱。
管户不清、税源不明、无证经营、虚假歇业、“空壳户”的大量存在,使漏征漏管户大量出现,税收流失的问题相当普遍。
加强税源管理需要在机制上、制度上解决好税源控管的弱化问题。
为此,税务部门必须要做好如下工作:一、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配合,促进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解决实际管理工作中许多企业和个人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不办理税务登记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致工商登记的户数远远大于税务登记户数的弊病,需要税务机关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配合,即税务机关要定期或根据需要从工商管理部门了解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以核实纳税人是否依法办理了税务登记。
纳税人有不办理税务登记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没收非法所得或处以罚款,另外,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此项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在这次新《征管法》中也已有明确的规定,督促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成效如何,关键在税务部门。
一些地方推行“工商税务联合发证”的办法,效果不错,值得借鉴。
二、按照分类管理原则,解决好税源管理初始环节的薄弱问题。
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
针对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后,在税源管理上出现的“管户”与“管事”、“管税”相脱节等管理环节薄弱问题,不少基层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经营规模和类型的不同,在“申报纳税、查管分离”的前提下,推行管理员、联络员和驻厂员等“划片监管”、“驻厂管理”等直接深入纳税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中)

中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伦玉君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们来看一下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基础。
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应该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虽然它是实践工作中,税务征管的重点内容,但是在理论上可以寻求到多方面理论的支撑。
从国外和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探索来看,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找到很多理论作为它的支撑、依据。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涉及到有产业分工理论、资源稀缺理论、帕累托标准理论。
从管理学上看,有激励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系统论、博弈论、信息论,还有无缝隙组织理论,都可以为专业化管理提供理论。
从税收管理的理论看,纳税遵从理论,税收风险管理理论也是它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首先,产业分工理论,我们说分工和专业化是密不可分的。
从分工理论来看,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第一章论分工中就指出:“劳动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还进一步分析了分工可以带来三大好处,一个是劳动者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地方。
第二,分工可以免除更换工作言造成的时间损失,使人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务上,更容易在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也更有利于发明、创造。
1928年英国经济学家杨格将斯密劳动分工思想进一步动态化。
通过分析“迂回生产”在要素报酬递增中的重要对分工做了进一步的验证。
他也说:“当我们需要生产某种最终产品的时候,如果选择先生产某种中间产品,然后再通过使用中间产品去生产最终产品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劳动效率。
”中间产品的种类越多,每种产品的“迂回生产”的经济效果就越显著,生产最终产品的效率就越高。
也就是说,递增报酬来源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分工的产业链不断加长,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所带来的最终产品的生产率就会更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兴古典经济学家杨小凯、贝克尔和墨菲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进一步强调了分工和专业化的重要性,抛弃了规模经济,而使用了专业化经济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论税源管理专业化院 系: 财政税务学院专 业: 财政学学 号: 2009090412作 者: 卢淼指导教师: 刘颖 副教授完成日期: 2012年3月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论税源管理专业化》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税收收入也随之快速增加,但相关研究对这个阶段税收收入增长的分析揭示出,税收增长只是由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所带来的,税源征收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并没有较大水平的提升,这一问题一直以来被税源绝对数量的高速增长的现象所掩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面临升级,经济发展的评价由过去单纯追求绝对数量增长转变对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过去粗放的税源管理模式无法继续支持经济发展对税收的要求,税源管理模式的改变越来越受到经济和税源管理专家的重视。
对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研究强化了税收征管,治理税收流失,维护国家的税收利益,这是税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初衷,不仅如此,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研究也带来对现行税制优点和不足的思考,同时,税源管理专业化由于强调税源的源头专业化管理,这就使得相关税源管理人员能够获取第一手的税源资料,这对估算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税负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税收和税源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入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门:第一部分,介绍经济学历史上对税源管理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理论意义,主要利用经济学博弈论理论对税源管理专业化进行了理论分析,确认了为何通过税源管理专业化能够提高税收质量和效率;第三部分,介绍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国际经验,详细论述了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在税源管理专业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这些国际经验都对我国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第四部分介绍我国的税源管理的实际状况,主要论述了我国在税源管理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不足;第五部分就第四部分所提出的税源管理专业不足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
关键词:税源管理专业化政策建议AbstractEconomy determines taxation and taxation regulates economy' which is a basic economic theory of taxation Actually from the practice of tax administration economy determines tax sources which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taxation but also to some extent a reflection of the level of national income We depend on tax collection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ax sources into tax revenue Visibly ,the level of tax collecti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x sources and tax revenue Tax source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and core link of tax collection therefore improving tax source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x collection.Faced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multiplex and complex marketing and more detailed division of labor market the scale of taxation is growing increasingly and the demand of tax service rises sharply whereas the resource of tax management is limited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 .tax authorities should adjust the way of management without delay and create management method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reby we shall make tax management change from extensive type to intensive type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x collection as to obtain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taxation.In conclusion ,this essay which is based on tax source management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earch case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gives clear definitions to the key concepts such as tax sour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tax sources specialization of positions etc. besides ,it bring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tax sources within modern tax management Moreover on the essay suggests the study of a new mode that should be risk management oriented scientific-classification based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lied .Besides it gives professional strategies as follow.Key words:Tax administration , Management of revenue sources , Specialized management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 (2)1.2.1 国外有关文献综述 (2)1.2.1.1 西方经济学说对税收和税源管理的阐述 (2)1.2.1.2 西方的税源管理理念 (3)1.2.2 国内有关研究成果 (4)1.3 本文研究方法 (4)1.4 本文创新点 (5)2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理论意义 (6)2.1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定义 (6)2.2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经济学分析 (6)2.2.1 博弈论的定义及特征 (7)2.3 博弈论视角下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分析 (7)3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10)3.1 国外税源管理专业化的现状及分析 (10)3.1.1 合理设置税源管理机构 (10)3.1.2 设立纳税人身份识别制度设计 (11)3.1.3 强化对经济活动有关媒介物的管理 (12)3.1.4 不断推进建立税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12)3.1.5 按照纳税人遵从程度不同给予不同待遇 (13)4 我国税源管理的实际状况 (14)4.1 我国税源管理的结构 (14)4.2 我国税源管理的一般性规定 (15)4.3 我国税源管理专业化取得的成绩 (16)4.3.1 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建立,成为了解基层税源情况的触角 (16)4.3.2 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的建立,为税源管理的专业化奠定基础 (17)4.3.3 纳税评估业务的全面推进和开展,进一步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工作的开展 (17)4.4 税源管理专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18)4.4.1 我国税源管理专业化缺少专业化的管理视角 (18)4.4.1.1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法律支撑体系不够完备 (18)4.4.1.2 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法律支撑体系不够完备 (20)4.4.2 税源管理专业化面临欠优化的环境 (20)4.4.2.1 内部管理环境的不完善 (21)4.4.2.2 外部管理环境的不完善 (21)4.4.3 税源管理专业化中监控和和执行难度较大 (23)4.4.4 税源管理专业化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3)4.4.5 现阶段的税源管理专业化手段比较落后 (23)4.4.6 税源管理专业化所要求的人员素质与实际人员素质有较大差距 (23)5 对完善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建议 (25)5.1 建设系统的专业化税源管理体系,努力做到税源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有机结合 (25)5.2 优化税收征管资源配置 使税源管理效率最大化 (25)5.3 根据行业状况确定税源数据并进行集中管理 (26)5.4 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专业队伍 (28)5.5 优化纳税服务功能加强税源信息的顺畅流通 (28)5.6 联合多方力量对税源进行专业化管理,形成专业化的税源护税协作机制 (29)5.6.1 联合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29)5.6.2 通过银行实施税源监控 (30)5.6.3 利用行业监管部门来进行税源监控 (30)5.7 加强对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管理,努力推进全面的税源管理专业化 (31)6 结论 (33)参考文献 (34)后记 (36)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7)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税源管理是对税收来源实施的管理行为,或者理解为与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相关的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