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制取氧气》PPT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教学课件1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教学课件1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进一步认识氧气的性质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 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那么在实验室操作时,有什么需 要注意的呢?
第二部分 PART 022
新课讲解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课后练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
正确的是( A
)。
A.①③ C.②③
B.①⑤ D.②④
课后练习
2.如图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相关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 B )。
A. 制备 B.收集
C.验满
D.放置
课后练习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进行实验并探究 。
(1)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收
课堂小结
实验室 制取氧气
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装置的选择
实验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检验: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内,木条复燃,说 明是氧气。 验满: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 明已收集满。
第四部分 PART 04
拓展延伸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实验编号 (1)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 (2) 星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分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 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 用。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 未见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 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 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一)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一)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化学变化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分解反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4.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膜分离技术 物理变化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 H2 O2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 O O2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2MnO4 MnO2 O2 氯化钾 + 氧气 KCl O2 高锰酸钾: 暗紫 色 氯酸钾: 色 白
高锰酸钾 加热 KMnO4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过氧化氢溶液: 色 无 二氧化锰:黑 色
(1) 木条没有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2) 木条复燃 (3) 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反应后二氧化锰化学性质不变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制取氧气
一、催化剂(触媒)
1、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注意:催化剂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但在反应过程中可能改变。 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硫酸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高锰酸钾 加热 KMnO4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2MnO4 MnO2 O2

人教版教材《制取氧气》上课课件PPT1

人教版教材《制取氧气》上课课件PPT1
新课导入
呼吸机——新冠疫情下的救命稻草
氧气是怎么制得的呢?
氧气袋
氧气能支持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氧气瓶
此次的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肺 炎,导致患者的肺功能受到明显损害, 使用呼吸机对进行追加氧气提供,能够 让病人得肺功能获得最好恢复。
病床供 氧装置
高压氧舱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内容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2、催化剂、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MnO2 H2O + O2
2、实验探究:
过氧化氢
有极 少气 泡产 生,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有大 量气 泡产 生
带火 星木 条没 有复 燃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 下分解很慢,产生氧气的 量极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带火 星木 条复 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快速 生成大量氧气,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区别 相同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特征 形式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多变一
一变多
A + B + … → C C →A + B + …
(都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
注意: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现有以下化学反应: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2、氯酸钾 MnO2 氯化钾 + 氧气
3、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4、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5、甲烷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人教版化学课件《制取氧气》ppt公开课1

人教版化学课件《制取氧气》ppt公开课1

发生装置
A
B
问题3:见学练卷学一学问题1和2
议一议



问题4: 制的氧气用什么仪器收集? 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如何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排水法
空气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排水法
空气
向上排空气法
空气 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问题6:实验室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 是什么?
拓展延伸
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起点目标:能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图 基础目标:会正确选择所制取气体的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高目标:会正确连接实验室制取氧气
装置,能绘制实验室制取氧 气装置

问题1: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需要下列哪些仪器?应如何组装这些仪器?
问题2: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也可 以用这套发生装置吗?为什么?应如何改进?
由___a___端通入(填“a”或“b”);
若在右图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 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
从 b 端(填字母“a”、“b”)通入。
制取氧气的装置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制取氧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1课时)

《制取氧气》空气和氧气PPT课件(第1课时)
化合反应:A + B → AB 分解反应:AB → A + B
知识拓展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作正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 叫作负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汽车尾气处理中用 催化剂促进有害气体的转化,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用酶作催化剂等。
课堂总结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导入新课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 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探究新知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 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当堂训练 根据课堂安排适量练习。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探究新知
3.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 (3)固定装置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集气体 (6)把导管撤离出水面 (7)熄灭酒精灯
探究新知
4.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 证明已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探究新知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 2.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 思考: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探究新知
实探究新知 2.收集装置
排水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 体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PPT课件
验满方法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2)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2KMnO4 K2MnO4 + MnO2 +O2 ↑

固热型装置
(3)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导管口的一端进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住容器壁,手掌的温度高,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经导管口排出气泡,手掌离开后气体因冷收缩而使导管中有水柱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系统不漏气,反之漏气
5
4
3
2
1
7
6
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前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5
4
3
2
1
7
a
b
【例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请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1.装入药品 2.固定试管,使试管略向下倾斜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点燃酒精灯预热并加热 5.收集氧气 6.熄灭酒精灯 7.从水槽中撤离出导气管
答案: 3、1、2、4、5、7、6
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先可能进入 (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二氧化锰
加热
2KClO3 2KCl+3O2↑
MnO2

固热型装置
酒精灯
试管
铁架台
集气瓶
水槽
6、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用排水法收集)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件《制取氧气》ppt完美课1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件《制取氧气》ppt完美课1

8.造 成 中 西 方 用香 差异的 一个很 重要因 素,也 是许多 其他文 化差异 的内在 因素之 一,就 是各自 传统信 仰的不 同。西 方多信 仰基督 教,其 次是伊 斯兰教 ,二者 与香的 传播关 系并不 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6.中 西 方 用 香 的差 异源自 于思维 方式的 不同。 西方人 注重直 观性, 喜欢某 种气味 就直接 喷洒, 芬芳满 身,让 别人直 观地感 受到;
7.东 方 人 尤 其 是中 国人, 几千年 的文化 传承使 他们更 注重意 会性, 儒释道 三家无 不言开 悟,最 高深的 思想是 “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 现在用 香上, 就会在 享受美 好的芬 芳之外 ,更注 重思想 的体验 和提升 。
加热
KMnO4ຫໍສະໝຸດ K2MnO4 + MnO2 + O2
自主预习
3. 加热高锰酸钾制 取氧气所用了哪些 仪器?
酒精灯、大试管、集气瓶、水槽、 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单孔橡 胶塞、玻璃片、木条
自主预习
4.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哪部分 是气体的发生装置?那部分是气体的 收集装置?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注意:(1)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
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2)外焰加热。
外焰
实验步骤
5.收: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思考】 (3)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
时,不能立即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 始收集?
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当气泡 连续而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思考】 (4)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 正立放在桌面上?
5 收、 收集气体
6 离、 将导管撤离水槽 7 熄、 熄灭酒精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5、开始加热时不能立即收集。
(开始有空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气体
6、用高锰酸钾制氧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
7、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并且还应验满。
易出错的地方
试管内的导管稍 微露出橡皮塞即 可,(便于气体
的排出。)
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 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 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
(C)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3.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 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则该气体应具有 (
是防止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如用氯酸钾与二氧化 锰则不需要。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先给试管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
⑤收集气体 排水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Why ?
刚开始冒出气泡是空气,若这时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向上排空气法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B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以下对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的处理正确的是 (B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方 在桌上
B、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正方在桌上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上
②装入药品
用纸曹或钥匙
“一横二送三竖立”
注意: 药品平铺,增大受热面积
③固定装置 连接好导管和试管,并固定在铁架 台上。
注意:
1. 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2. 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3. 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4. 用高锰酸钾(KMnO4)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查 装 定 点收 移 熄
(茶庄定点收利息)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防止管口处的冷凝水倒流,使受热的试管破裂
注意事项
2、铁夹应夹持在距管口1/3处(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导管不 宜伸入试管内太长(利于气体导出)
3、药品应平铺或斜铺在试管底部。
4、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受热的试管破裂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 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⑥收集完氧气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⑦ 熄灭酒精灯
为何先移导管后移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炸裂试管
小结: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
③固定装置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收集气体
⑥收集完氧气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⑦ 熄灭酒精灯
课题3 制取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所用的仪器有:
①酒精灯
②带铁夹的铁架台
③大试管
④带橡皮塞的导气管 ⑤水槽
发生装置或
收集装置
反应氧气的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组装仪器: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壁,观察 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 段水柱,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裂。)
要用酒精灯火 焰的外焰对准 药品部位加热
管口要放一团棉 花(高锰酸钾)
铁夹应夹在 离试管口约
1/3处
请你指出图中几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试管口未略向下倾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
导气管伸入试管内太长 导气管伸入试管内少许
酒精的外焰 未对准药品 部位加热
酒精的外焰 应对准药品 部位加热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方还是倒放在桌 面上?为什么?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倒放 会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
D、将集气瓶任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在取出。
已知在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 → 水+氧气,且反应 迅速,据此设计一套用下图所示仪器组装成的制取和
收集氧气的装置,
⑴第1套:选用仪器(填选项) B、C、D、E、A,
(排水法
⑵第2套:选用仪器(填选项) B、C、F、A ,
(向上排空气法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O2 O2
【课堂练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
集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请排列出正确的
顺序: 1.装入药品
2.固定试管,使试管略向下倾斜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预热并加热 5.收集氧气 6.熄灭酒精灯
答案: 3、1、2、4、5、7、6
7.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