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157例临床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60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60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60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究全胸腔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总结其在临床肺叶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140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7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全胸腔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5d的口述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置管引流时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项目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手术根治性和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仿,但是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可以将其作为治疗肺部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标签: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部疾病肺叶切除手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肺癌和炎性假瘤等一些肺部疾病的主要术式之一,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在患者的胸部开一个30cm 左右的切口,不仅要将诸多胸壁肌肉切断,还要用开胸器将肋间隙撑开并使之暴露于术野中,会引发较大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伤口疼痛剧烈、并发症及手术瘢痕长等缺点[1,2]。

近些年,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成熟及手术设备的更新,多数的肺叶切除术可以凭借小切口完成,部分手术则可以完全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3]。

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分别完成了全胸腔肺叶切除术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各70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期进一步探究全胸腔镜在肺叶切除中重要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140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中117例为早期肺癌(手术前进行TNM 分期:Ⅰb期31例,Ⅰa期86例),10例机化性肺炎、9例支氣管扩张症伴咯血、1例肺癌伴恶性胸水化疗减期后、3例肺癌脑转移术后。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引言: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肺癌的治疗是关键,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早期肺癌的两种方法。

本文对这两种方法在疗效方面进行对比观察。

全副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优点: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全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轻、出血少、康复快。

其次,由于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此外,全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

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优势与限制:与全腔镜术相比,开胸手术在一些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开胸手术具有更好的触觉和立体视觉,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肺叶切除的范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其次,开胸手术在处理肿瘤部分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便于处理更复杂的情况。

然而,开胸手术存在较大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较重,需要较长的康复期。

疗效对比观察:一项研究对全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法在肿瘤切除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全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开胸手术。

此外,术后住院时间也较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综合来看,全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结论:综上所述,全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两种常用手术方法。

全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虽然开胸手术在触觉和操作的灵活性方面优越,但其术后疼痛和康复期较长。

在疗效方面,全腔镜手术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全腔镜手术是一种更为适宜的治疗选择。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全腔镜手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实施该手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此外,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手术的选择,包括肿瘤位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46例临床报告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46例临床报告
中,左肺上叶切除术3 2 例 ;左肺 下叶切 除术2 9 例 ;右肺上 叶切 除术3 7 例 ;右肺 中叶切 除术 l 1 例 ;右肺 下叶切 除3 1 例。术 中共采集淋 巴结6 ~2 3( 平均 l 2 . 7±6 . 4)个 ;手术时间5 6  ̄2 1 5( 平均1 0 2 . 4±6 4 . 8 )分钟 ,术中 出 血3 0  ̄5 2 0( 平均1 2 9 . 8 ±8 5 . 6) ml ,手术后 患者住院时 间5 ~2 8( 平均8 . 6±2 . 1 )天 ;住 院期 间共发生1 例 死亡
1 4 6 c a s e s e x p e r i e n c e r e p o r t o f l o b e c t o my wi t h s i n g l e u t i l i t y p o r t c o mp l e t e v i d e o - a s s i s t e d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o n Lu n g Ca n c e r
s i n g l e u t i l i y t p o r t c o mp l e t e VA TS i n A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Xu z h o u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 i n c l u d i n g 9 6 ma l e c a s e s a n d
Hou Yon g - bo , WANG Guo — x i a n g; TA N Sh e n g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a r d i o t h o r a c i c 。 T h e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X u z h o u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X u z h o u2 2 1 0 0 6 , C h i n a )

单中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00例临床分析

单中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00例临床分析

单中心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00例临床分析目的:对比分析单中心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单中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总量、胸引管带管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单中心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能有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标签:单中心全胸镜肺叶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肺疾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肺疾病的患病人群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单中心全胸腔镜切除术和传统的开胸手术是常见的两种手术方法。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和改革,微创手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单中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临床优点,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1-2]。

本研究就单中心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单中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78例临床治疗分析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78例临床治疗分析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78例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方法、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对78例患者进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

结果70例顺利完成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8例中转开胸手术。

手术时间(157±34)min,术中失血量(210±54)ml。

全部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9.7±4.5)d。

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治疗肺部疾病重要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method,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mplete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lobectomy,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Methods 78 patients were underwent complete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lobectomy.Results 70 patients were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8 patients were forced to open thoracotomy.The average surgical duration was (157±34)min,and the average bleeding amount was (210±54)ml.There was no dead case during the operation period.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10±14)days.Conclusion Complete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lobectomy with less trauma and quick recovery,safe and reliable characteristics,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treat lung diseases.Key words:Thoracic surgery;Video-assisted;Pulmonary lobectomy自1992年Parkin等首次报道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1],20多年来,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肺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2]。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
患 者 , 膜 的 处 理 要 求 达 到 改 善 患 者 血 余 4 患 者 也均 存 在 严 重 的 主动 脉 瓣 狭 瓣 例
志 , 0 3 4 () 5 -5 . 2 0 , 14: 72 9 2
4 邹 韩林, 非缺血性心脏 等. 瓣 膜 手 术和 冠 状 动脉 旁 路 移 植术 已作 为 双 瓣 置 换 同期 术 中搭 3根 桥 血 管 , 前 【】 徐志云, 良建, 术 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 同期手术治疗的临 床分析 【】 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 临床 杂志,
见代 实 用 学
2 1 0 2年 7月 第 2 4卷 第 7期
合 分支 广 , 室壁 运 动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的 对
在 主动脉 瓣病 变为 主的瓣 膜疾 病 分再血管化,可 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
左 心 室 心肌 有 明显 增 厚 , 身 已经 存 在 本
病 变血 管 , 量缩 短手 术 时 间 以利 于 患 中 , 别是 严 重 的 主动 脉 瓣 狭 窄 患 者 , 尽 特 其 能 , 术 远 期 效 果 也是 相 当 明显 的 。 手 者 围 术 期 的 心功 能恢 复 。 参 考 文献 :
收 稿 日期 : 020 .2 2 1.31
术能够充分解决左室流出道梗阻, 心肌充
( 责任编辑 : 钟美春)
全 胸腔镜 下肺 叶切 除术 1 8 临床 分析 例 0
葛建军 , 赵子恩 , 江明君 , 戚赛春 , 波, 闻剑 黄科峰 , 黄华奇
【 摘要】 目的 探 讨全胸腔镜下肺 叶切 除术 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8 0 例全胸腔镜下行肺 叶切 除手 术患者的
患者合 并冠状 动脉病变 时不 论有无 症 起 围术 期 心 肌 梗 死 或 心 肌 顿 抑 , 现 为 表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3 S c l e r o s i n g h e ma n g i o ma, a n d 3 1 l u n g c a n c e r s . T h e d r a i n a g e v o l u me o f t h e c h e s t t u b e wa s a bo u t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 V A T S)l o b e c t o m y . Me t h o d s V A T S l o b e c t o m y w a s p e r f o r m e d i n 3 9 p a t i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5 0 —2 0 0ml / d.a n d t h e l e n th g o f h o s p i t l a s t a y wa s 9 . 5 d a y s .Th e r e wa s n o mo r t li a y.Co t n c l u s i o n s C o mp l e t e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m e t h o d s a n d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c o m p l e t e l y v i d e o - a s s i s t e d
a n ly a z e d .Re 吼n t s
Pa t h o l o g i c d i a g n o s e s we r e a s f o l l o ws :2 b r o n c h i e c t a s i s , 3 p u l mo n a r y h a ma r t o ma s ,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

75例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作者:赵文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对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

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摘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

结果除有2例中转开胸,其余73例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了全程手术,且手术都顺利完成,跟踪病情观察1-20个月,全部患者都恢复良好。

结论全胸腔镜切除下肺叶手术适用于周围型肺癌初期的治疗,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特点。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下切除癌变肺叶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手术创伤较小,具有治愈率高、疗效确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轻等明显优势,传统胸外科手术已经逐渐被其替代,很多医院在治疗肺癌疾病时,已经普遍选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将其作为一种常规手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全胸腔镜切除癌变下肺叶手术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1岁,所选患者均为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直径范围在2.0-5.5cm之间。

左肺下叶25例,左肺上叶15例,右下肺叶24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1例;所有患者进行对应部位的肺叶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

TNM分期:ⅠA期21例,ⅠB期25例,ⅡA期22例,ⅡB期7例。

清除淋巴结546枚,平均7.3枚,癌转移者9枚。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切缘均无残留癌。

1.2方法全胸腔镜切除手术以胸部的3个微小切口对手术进行非直视全程手术,均采取解剖性切除肺叶,同时清扫淋巴结;手术切除左肺下叶25例,左肺上叶15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24例,右肺中叶1例。

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单肺通气三种方式,右侧或左侧卧位90度,通常在胸下部放软垫,调整手术床至折刀位(头低脚低位),调位稍隆起胸部,扩宽肋间隙,取腋中线平第7、8肋骨之间,切长约1.5cm切口作为镜管送入口;另于腋前线上叶第3以及下叶第4肋间,开3.0cm切口作为操作孔,于肩胛下角线第7、8肋骨间,开1.5cm切口作为手术副操作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组共 1 5 7例 , 男性 8 4例 , 女性 7 3例 ; 年龄
1 1 —7 4岁 , 平均 ( 4 0 . 9 4 - 1 3 . 5 ) 岁 。肺 结 核 1 0 8例 , 占 6 8 . 8 %; 支 气管 扩张症 2 O例 , 占1 2 . 7 %; 肺 癌 9例 , 占
开胸。④本组结核病人较多 , 因此 多数病人进行了
胸 腔镜 止 血 2例 。本 组 无 死 亡 病 例 , 亦 无 较严 重 的
3 . 9 -0 4 . 8 5 d , 失 血量 2 7 8 . 1 -2 4 0 2 . 6 ml , 术 后 在 院 时
1 . 2 . 2 手术方法 : 所有病例均采用全麻下双腔气管 插管 , 单肺通气 , 健侧标准卧位 , ①常规采用 3 个切
口, 个别是 4 个切 口, 不撑开肋骨 ; ②观察孔 l c m , 在
究 。我科 于 2 0 0 9年 9月 一2 0 1 5年 1 月 共 开展 全胸
间, 下叶切 除可偏下 , 上叶切除应偏上 , 单操作孔是 缩减了一个辅助操作孔 , 主操作孑 L 和镜头孑 L 位置不
变, 单孑 L 是仅在腋前线第 5 肋间取 4 4 . 5 c m切 口,
置切 口保护套 , 所有操作均在一个切 口进行 。③解
假瘤 1 例; 肺 隔离症 2例 。合 并冠 心病 8例 , 糖 尿病
V A T S右 肺 上 叶切 除 4 5例 , 右 肺 中叶切 除术 3
1 l 例, 高血压病 8 例, 伴有咯血 2 3 例, 术后病检合
并 曲霉 菌病 1 1 例。 肺 功能 : F E V1 2 . 6 8 -0 4 . 7 8 L, MV V
粘连分离 , 粘连严重的转开胸 。⑤恶性肿瘤至少清
扫 4站淋 巴结 。⑥ 全肺 切 除病人 在取 肺 时延 长 主操 作孑 L 2 e m。
2 结果
6 %; 肺包虫病 2 例; 支气管肺囊肿 l 0 例, 占6 %; 机 化性肺炎 2 例; 肺大泡 1 例; 不典型增生 2 例; 炎性
第4 5卷
第 8期
2 0 1 5年 8月
新 疆 医 学 XI " N J I ANG ME DI C A L J OUP , A X l A L
Vo 1 . 4 5 N o. 8
De c . 20 1 5

经验交流 ・
全胸 腔镜肺 叶切 除 1 5 7例 临床资料分析
作孔肺 叶切除 2 7 例 ,袖式支气管右肺上叶切除 l 例 。1 5 7例患者 中 1 2例 中转开胸 , 占7 . 6 %, 这l 2 例病人有 4例因胸膜腔严重粘连 , 4例因术 中止血 处理 困难 , 4例因肺 门区淋巴结钙化 ,分离血管困 难 。手 术 时 间 1 3 9 . 2 - 4 7 6 . 2 m i n ,术 后 拔 管时 间
剖性 肺 叶切 除 。手 术顺 序不 定 , 肺 裂 较好 的病 人 分 别处 理顺 序 是 静脉 、 动脉 、 支气管 , 肺 裂不 好 的病 人
腔镜肺叶切除术 1 5 7 例, 现就其临床经验 和手术效
果 进行 探讨 。
1 资 料与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多采用静脉 、 支气管 、 动脉的顺序。支气管、 大的血 管、 肺组织均使用切割缝合器处理 , 小的血管使用 h e m o l o e k 或者结扎用超声刀切断。小的出血使用电 凝、 钛夹 , 缝合处理 , 大的血管 出血 , 如缝合困难 , 转
9 0. 6 5 4 -5 0 . 2 0 L, FEV1 % / pr e d 8 4% 4 -1 9 . 8 % , MVV%
例, 右肺下 叶切除 l 9 例, 右肺 中上 叶切除 6 例, 右
肺 中下 叶 1 例, 右 肺 下 叶背 段 切 除 术 2例 , 右 全 肺
切除 l 例; 左肺上 叶切 除 2 6 例, 左肺下 叶切 除 4 7 例, 左肺上 叶舌 段切除 2例 , 左肺下 叶背段 2 例, 左肺上 叶尖后段 2 例, 左全肺切除 1 例。 单孔肺叶
前 ,辅助操作孑 L 1 . 5 e m,在肩胛下角线第 9 或者第
1 O肋 间 , 主操 作 孔 2—2 . 5 e m, 在腋前线第 5 3肋
器械 、 手术技术 已显著 改进 , 并逐渐广泛应用 于胸 外科各种疾病 的诊断、 治疗[ 1 】 。但毕竟全胸腔镜肺叶 切术仍然是 目前手术难度很高 的一类胸腔镜手术 , 熟练掌握难度较大 , 而且在应用推广 , 技术操作 中, 尚存在一定争议性 问题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研
/ p r e d 7 8 . 5 % ±2 6 . 1 6 %。
1 . 2 方 法
1 . 2 . 1 病例选择 : ①早期肺癌 ; ②肺 部 良性病 变需
要做肺叶切除术 ; ③肺部肿块直径 ≤5 c m; ④器官功
能差 , 难 以耐受 开胸 手术 。
切除 1 2例 , 其中 1 例为 经剑突下单 孑 L 完成 , 单操
车 勇, 刘志刚,常 炜, 关小军 , 钱俊锴, 靳永伟 , 闫晓刚, 尼加提
(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胸科医院胸9 b - - 科, 乌鲁木齐 8 3 0 0 4 9 )
自1 9 9 2年 第 l 例 胸 腔 镜 肺 门解 剖 性 肺 叶切 除 以来 , 电视 胸 腔 镜 的发 展 可 以 说 是 日新 月异 , 手 术
第 7或 者 第 8腋 中线 , 左 侧 可 略偏 后 , 右侧 可 略偏
作者简 介 : 车勇 , 男, 主任医师 , 研究方 向: 胸外科 。
第 8期
车勇, 等; 全胸腔镜肺叶切 除 1 5 7例临床资料分析
1 1 2 1
间 1 5 . 0 9± 4 . 7 8 d 。 术 后 发 生 痰 阻塞 导致 肺 不 张 , 用 支 气 管 镜 吸 痰 8例 , 因术 后 可 疑 活动 性 出血 , 二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