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经验总结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引言: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肺癌的治疗是关键,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早期肺癌的两种方法。
本文对这两种方法在疗效方面进行对比观察。
全副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优点: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全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轻、出血少、康复快。
其次,由于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此外,全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
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优势与限制:与全腔镜术相比,开胸手术在一些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开胸手术具有更好的触觉和立体视觉,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肺叶切除的范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其次,开胸手术在处理肿瘤部分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便于处理更复杂的情况。
然而,开胸手术存在较大的创伤,患者术后疼痛较重,需要较长的康复期。
疗效对比观察:一项研究对全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法在肿瘤切除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全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开胸手术。
此外,术后住院时间也较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综合来看,全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结论:综上所述,全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两种常用手术方法。
全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虽然开胸手术在触觉和操作的灵活性方面优越,但其术后疼痛和康复期较长。
在疗效方面,全腔镜手术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全腔镜手术是一种更为适宜的治疗选择。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全腔镜手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实施该手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此外,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手术的选择,包括肿瘤位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步骤 (1)

肺静脉的处理
沿肺门切开纵隔胸膜 沿血管走行向肺实质分离 进一步扩大血管后方间隙 清除肺静脉周围淋巴结 闭合切断肺静脉
叶间裂的处理
带线牵引 少量残余叶间裂切断用丝线结扎 用切割缝合器切断叶间裂 扩大周围间隙 自肺门向叶间动脉干前方沟通 切开叶间裂脏层胸膜,显露叶间动脉干 清除肺动脉周围淋巴结 进一步扩大血管后方间隙 闭合切断肺静脉
切口的选择-Anthony P.C. Yim
观察孔:腋中线到腋前 线之间第7,8肋间 操作孔:腋后线第7,8 肋间 辅助小切口:前外侧胸 第4肋间(6-8CM)
切口的选择-王俊
观察孔:腋后线第8肋间(1.5CM) 操作孔:肩胛下线第8肋间(1.5CM)
辅助小切口:腋前线第4,5肋间(4CM)
切口的选择:传统三孔
观察孔:腋中线第7 肋间1 cm小切口
主操作孔:腋前线4(上
叶、中叶切除)或4、5 肋间(下叶切除)做4- 5 cm小切口
辅助小切口:听诊三角2 cm 小切口
切口的选择:单操作孔
观察孔:腋中线第7 肋间1 cm小切口 操作孔:腋前线4(上叶、
中叶切除)或4、5肋间 (下叶切除)做4-5 cm小切口
操作方法
叶间裂发育较差 下叶,中叶: 下肺静脉 支气管 上叶: 上肺静脉 尖前支
肺动脉和叶间裂
支气管 肺动脉和叶间裂
操作方法
安全 有效
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模式
肺静脉的处理
沿肺门切开纵隔胸膜
清除肺静脉周围淋巴结
沿血管走行向肺实质分离
清除肺静脉周围淋巴结
进一步扩大血管后方间隙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及体会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手术,可以用于治疗肺癌、肺部感染等疾病。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个人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的一些心得如下:
1.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手术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手术可行性。
同时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手术步骤、可能的并发症等。
2.团队合作至关重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需要一个高度协调的团队进行操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术后恢复需要时间:虽然胸腔镜手术相对传统手术来说创伤较小,但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
在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遵守医生的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4.术后的生活调整:手术后需要进行一些生活上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的体力活动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复发。
总的来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肺部手术方式,但仍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在手术前后认真配合,并遵循医嘱,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
果和康复效果。
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回顾性分析

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回顾性分析【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磨玻璃结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应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肺磨玻璃结节的治疗进展,接着分析了手术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价。
本文还探讨了胸腔镜手术在肺磨玻璃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并提出了总结和建议。
该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进一步完善肺磨玻璃结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磨玻璃结节、治疗进展、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步骤、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评价、胸腔镜手术、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现代化、微创性的手术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仅作为诊断手段使用,主要是通过胸腔镜观察胸腔内的情况。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器械的不断改进,胸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治疗领域,包括胸腔镜肺手术、胸腔镜胸腺手术、胸腔镜食管手术等。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其中包括微创性、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胸腔镜手术延长了许多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手术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成为常规手术方法之一。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为肺部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和新的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胸腔镜手术在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肺磨玻璃结节的治疗进展肺磨玻璃结节是指在CT影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像、边缘模糊,类似磨砂玻璃样的结节。
这种病变通常与肺部疾病相关,如感染、结核、肺癌等。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发布时间:2021-03-26T01:45:28.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李敏聪蔡海云卜娜分[导读]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1—12月所收治行肺叶切除术16例。
对手术配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现介绍如下。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0370)【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及方法,总结护理配合的工作经验。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12月收治的16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对术中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病患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h±0.5)h,手术之中的出血的量约90ml,手术顺利,患者均痊愈后出院。
结论:胸腔镜下切掉肺叶的患者,需要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用物准备齐全、术中体位摆放安全舒适以及手术室护士拥有娴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等,为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手术中的损失,帮助病患建立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胸腔镜;体会;护理配合;肺叶切除【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194-02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治疗肺癌手术的方法有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和微创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随着胸腔镜手术的开展和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近10年来有很大的进展。
由于胸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减少、康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1]。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1—12月所收治行肺叶切除术16例。
对手术配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选择我院2019年11—12月所收治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一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平均年龄52岁;女性9例,平均年龄49岁。
16例患者确诊患有肺癌,所有患者未见其他并发症,未有重要器官病变损害。
手术时间(3±0.5)h,手术出血量约90ml,手术治疗取得满意。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应用

cso i sre ( A S a sm datg cu i ay fsrcvr g a dmiial ivs n ts pl dt al pi r n ocpc ugr V T )hs o ea vnaei ldn sf ,at eoe n , n nm l ai .I’ pi er r y l g y n g t i yn o a e o y ma u
临 床肺科杂志 2 1 年 5 第 1 卷第 5期 02 月 7
77 8
全 胸 腔 镜 下 肺 叶 切 除 的 临 床 应 用
陈 宽冰
【 摘要 】 目的
扫 。结 果
石 文君 宣莹
全胸腔镜 下行肺 叶切 除 17 。其 中右肺 上叶 l , 2例 9例 右肺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的临床 价值。方法
c n e n t e u g d s a e t a e d l b c o .Al t e e n e k le n o c p c d s o a fv se n o e d s e t n. a c ra d o h r l n ie s h tn e o e tmy l h s e d s i d e d s o i ip s o e s la d n d is c i l o
资 料 与 方 法
下手术 , 侧卧位 。 1 切 口的选择 .
于腋 中线 第 7肋 问取前 线 和锁骨 中线 之 间第 4肋 间( 叶 上 切 除 ) 第 5肋 间 ( 叶 或 下 叶 ) 平 做 长 约 4 CI 第 二 切 或 中 水 I 的 T 口为主操作 孔 。于 腋后线 与 肩胛 下线 之间第 8肋 间做 长 约 15el . n 的第三切 口为副操作孔 。本 组病例 中 1 为单孔胸 4例 腔镜 下完成 , 即取消副操作孔 。 2 手术原则 术前 未 明确诊 断的周 围型患 者 , 行包 括 . 先 病灶在 内的肺楔形切 除术 , 快速冰冻病理报告若为恶性肿瘤 , 则继续 完成标 准的肺 叶切 除和纵隔淋 巴结清扫 术 ; 病灶靠 若 近肺 门 , 则直接行标准的肺叶切除术。 3 术 中操作 一旦决 定行肺 叶切除术 后 , . 助手 由主副操 作孔应用卵 圆钳牵拉肺 叶配合 , 术者 应用 弯头吸 引器 及 电钩 在 主操作孔进行操作 。 4 血管处理 先解 剖 出肺 动脉静脉 血管 。下 叶切 除时 : . 游离 出下肺静脉 , 游离至弯头 吸引器 可 以穿 透下肺静 脉临近 组织 , 完全剥 离出下肺静 脉 , 由主操作孔应用腔镜下直线切割 缝合器 ( 白钉仓 4 5mm) 离断闭合静脉 ; 于肺 裂发育完 全病 对 例 , 续打开纵隔胸膜 , 继 沿斜裂游离 出动脉各支 , 处理 同静 脉 , 对于较细 的动 脉分 支 , 应用 hm lc e ook近 心端双 重夹 闭离 断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难点体会

c s s u d r n i e — s itd t o a i u g r rp l n r b co .T o ee p re c sa d p ri e t i r t r r e iwe . s ls a e n e we tvd o a sse h r cc s r e f u mo a y l e t my h s x e n e n e t n t au e we e r ve d Re u t yo o i n le 0f 7 e e .o l n sta se e o o e h r c c s r ey Co c u i n Vi e — sse h r c c s r e rp l n r o e tmy i a s n y o e wa rn f r d t p n t o a i u g r . n l s o 6 s d o a itd t o a i u g r f u mo a y lb co s s yo g a u ly b c mi g r u i e s r e y th s lt fa v n a e o a e ih o e h r c c s r ey,b ti h s ma y d f c l p i t tt e r d al e o n o t u g r .I a o so d a t g sc mp r d w t p n t o a i u g r n u t a n i u t on sa h i
120例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120例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行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120例肺癌患者行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对上述120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均加强术前宣教,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锻炼,做好呼吸道护理,加强生命体征及引流管观察等。
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护理作者单位:257055 东营,胜利油田胜利医院胸外科微创化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
1990 年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应用于临床后即被迅速推广,涉及到胸外科的大多数病种甚至体外循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1〕。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治疗肺癌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它是将胸腔镜经过选定的肋间隙插入胸腔内,通过胸腔镜微型摄像系统及显像系统将胸腔内结构进行放大并适时显示于显示屏上,在监视器的显示下,用专用器械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方法。
但由于胸腔镜手术难度大,学习曲线周期长,术中均采用非直视下操作等原因也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胸腔镜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电视胸腔镜下单向式肺叶切除术120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0例患者,其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36~78岁,平均65.2岁,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术前无病理诊断者,术中经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并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左上叶切除22 例,左下叶切除28例,右上肺叶切除24例,右中叶切除12例,右下叶切除30例,右中、下肺叶切除3例,右中、上肺叶切除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我们的经验
一右上肺叶
(一)肺裂好时
解剖右上肺静脉→自右上肺静脉上肺属支与中叶属支之间套如钳子,在肺动脉上方套线→Endo-cutter切断肺裂前方→处理返支→断上肺静脉→
→如尖前支动脉暴露好时,处理尖前支→自肺门前方断支气管(前切口进枪)
→如肺裂发育好时,将上叶向上翻起→断支气管→处理尖前支
1 注意掏主肺动脉时,钳子要贴近肺动脉,防止损伤中叶动脉。
2 自后方掏支气管时,必须掏主干,注意主干后方肺动脉,如从前方掏可避免损伤动脉。
3 如肺门暴露不好,可将镜子防在腋前线切口,电钩从第七肋进,主刀站在病人背后。
(二)肺裂不好时
解剖右上肺静脉→在右上肺静脉上肺属支与中叶属支之间,在肺动脉以远,用Endo-cutter 切开上叶和中叶之间肺裂,增加暴露→处理上肺静脉→处理尖前支动脉→自肺门前方断支气管→处理返支→处理肺裂,注意压在肺动脉上打肺裂。
二左上肺叶
(一)肺裂好时,先处理上肺静脉→
→如尖前支在前,先处理尖前支及舌段动脉→断支气管
→如尖前支在后,先处理舌段动脉或先断支气管→将肺叶向上翻起→处理上肺动脉分支,可一并用Endo-cutter切断
(二)肺裂不好时
解剖左上肺静脉→先开一枪打开肺裂前部→处理上肺静脉→处理尖前支或支气管→处理上叶动脉属支。
三右中肺叶
肺裂好时,→先处理中叶动脉→中叶静脉→支气管
肺裂不好时→解剖切断中叶静脉→将肺叶向上翻起→断中叶支气管→处理中叶动脉→处理肺裂
如肺裂不好时,先前下方打开肺裂,可在中叶与上叶、下叶之间各开一枪
四右下肺叶
解剖切断下叶静脉→将肺叶向上翻起→在辨别下叶、中叶分支后断支气管,在下叶、中叶支气管间的支气管→暴露中叶支气管→切断
→如果肺裂好,可从前向后解剖肺动脉基底干→断肺动脉基底干,可在开始
→如果肺裂不好,断支气管后,将肺向上翻起,断基底干,注意背段及后升支。
五左下肺叶
解剖切断下叶静脉→将肺叶向上翻起→解剖切断下叶支气管→
→如果肺裂好,可从前向后解剖肺动脉基底干→断肺动脉基底干,也可解剖切断下叶静脉后,在肺裂解剖切断基底干动脉,再断下叶支气管,注意分清舌段、背段动脉。
→如果肺裂不好,断支气管后,将肺向上翻起,断基底干,注意背段及后升支。
注意在断完支气管后往上分基底干动脉时仅靠下叶支气管残端远端,以免分离平面过高。
六右侧淋巴结
(一)2-4组
1 超声刀游离安全,渗出少
2 奇静脉,上腔静脉根部有支血管易出血
3 解剖2-4组时,先解剖支气管旁淋巴结,从下往上推,过奇静脉弓时注意有支气管动脉,助手向上推奇静脉弓
4 注意迷走、喉返神经易损伤
5 在气管后方膜部切勿损伤
6 不要清第1组
(二)隆突下
最后在断支气管前清除隆突下淋巴结,用卵园钳夹住靠近隆突处肺组织,或用肺三叶或五叶拉钩拉住,还可用夹小纱布块的卵圆钳拉住,沿支气管向下分离,
隆突下会有一支动脉,如暴露不好,镜子可从腋前线进。
(三)下肺静脉旁
如暴露不好,镜子可从腋前线进,一般放腋中线。
七左侧淋巴结
较困难,特别是第4、7组,不常规做第4组清扫,
清第7组时,需将肺向前牵开,主动脉向后拉开,沿支气管向下分离。
第5、6组时,沿迷走神经解剖,可用线吊起,向前牵拉,注意喉返神经。
八切口
1、观察孔腋中线7-8肋间1厘米长,斜置
2、后操作孔降价下角线下2厘米,7、8肋间,长约1。
5至2厘米,可进2个器械
3、前操作孔腋前线胸大肌后缘至背阔肌前缘,长约3至4厘米,据肿瘤大小决定切口大小。
上叶切除在第3、4肋间,下叶切除在5肋间。
九、总结
1 主刀(1)站在患者背后(2)如右利手,在左侧手术时,在患者前方,在右侧手术时,在患者后方。
2 小的洞口稳定性好
3 用锁扣钳,不用金属夹
4 标本袋要长条,将标本弄成长条容易取出
5 如闭血管的枪出问题,用钳子夹住血管,再左右摇动松松
6 肺血管出血用胃钳夹住,可上桑氏钳,再缝,如遇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先压住,将切口向后延长,放入小牵开器,改为腔镜辅助小切口。
7 充分发挥腔镜优势
8 超声刀可处理肺叶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