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诸葛亮有关的诗句

合集下载

夸赞诸葛亮的诗句

夸赞诸葛亮的诗句

夸赞诸葛亮的诗句
以下是夸赞诸葛亮的诗句: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唐代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瑶琴三尺胜,宝剑插莲花。

——唐代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赤伏起三顾,隆中决策回。

——唐代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唐代杜甫《蜀相》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唐代杜甫《蜀相》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唐代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阳春全国曲,拾遗独含情。

——唐代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唐代杜甫《八阵图》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唐代杜甫《寄裴道州、苏侍
郎》
渭滨星日照乾坤,蜀道秋风动星辰。

——唐代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大全,诸葛亮的诗词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大全,诸葛亮的诗词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大全,诸葛亮的诗词诗句导读: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戒子篇》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5、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将苑-知人性》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7、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三国志》8、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9、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1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12、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4、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1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16、 "夫为将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大全,诸葛亮的诗词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大全,诸葛亮的诗词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大全,诸葛亮的诗词诗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戒子篇》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5、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将苑-知人性》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7、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三国志》8、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9、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1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12、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4、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15、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16、 "夫为将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成语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成语典故

诸葛亮,字孔明,被尊称为“卧龙先生”,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的智慧、忠诚和勇气,以及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都让后人对他赞不绝口。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卧龙岗上起卧龙,一卧惊天动地风。

千机谋略藏胸中,万古英名震寰宇。

”“诸葛孔明智绝伦,卧龙岗上起风云。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谋略经纶诸葛亮,忠诚肝胆文武双。

千秋智慧耀乾坤,万古英名留人间。

”除了诗句,赞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也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描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家中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对某人的尊重和求贤若渴的态度。

“草船借箭”:这个成语描述了诸葛亮利用智谋从敌方获取武器装备的故事。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用智慧和谋略解决问题。

“空城计”:这个成语描述了诸葛亮在敌军来袭时,故意打开城门,让敌军误以为城内空虚,从而不敢进攻的故事。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用智慧和勇气应对困难和挑战。

“七擒孟获”:这个成语描述了诸葛亮七次擒获南蛮首领孟获,并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的故事。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用智谋和耐心解决矛盾和冲突。

“木牛流马”:这个成语描述了诸葛亮发明的一种木制牛马形状的运输工具,用于在崎岖的山路上运输粮草等物资。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创新和智慧。

总的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智慧、忠诚和勇气都为后人所敬仰。

他的事迹和精神也被后人用诗句、成语等方式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诸葛亮有关的古诗词

与诸葛亮有关的古诗词

与诸葛亮有关的古诗词
以下是为你生成的内容:
诗句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自陆游《书愤》)
这句诗的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这是多么高的赞誉呀!你想想看,诸葛亮为了蜀汉大业,那真的是殚精竭虑,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就好比在一场艰难的比赛中,有一个人拼尽全力带领团队冲向胜利,让人钦佩不已。

比如说,在工作中,你们团队遇到了超级大的难题,这时候有一个人像诸葛亮一样站出来,出谋划策,带领大家克服困难,那这个人不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嘛!
诗句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杜甫《蜀相》)
哇塞,这可太厉害了!意思是说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这就好像一个人一直忠心耿耿地为了一个目标奋斗,不离不弃。

比如说,在学校里,有个同学一直帮助老师管理班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这就是那种忠心和坚持呀!诸葛亮对蜀汉的这份心,真的是让人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诗句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自杜甫《八阵图》)
哎呀呀,这说的是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足以使他三分天下,他创制的八阵图更是使他声名远扬。

这就好像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做到了极致,成为了传奇。

就好比在运动场上,有个运动员打破了各种纪录,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

诸葛亮就是这样厉害的存在呀!他的智慧和才能让后人敬仰不已,不是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诸葛亮真的太了不起了,这些古诗词把他的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他充满了敬佩和赞叹!。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
一》
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
4.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杜甫《咏怀古迹五
首·其五》
5.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杜甫《咏怀古迹五
首·其五》
6.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9.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杜甫《武侯庙》
10.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李商隐《筹笔驿》。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古人对诸葛亮的赞美和诗句可谓数不胜数,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他的智慧和才华深深地打动了后人。

以下是一些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1. '炮烙心中诸葛亮,谁人能及此智藏。

' 这句诗描绘了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智慧和才华,形容他的智谋非凡,无人能及。

2. '孔明世无双,智勇过千古。

' 这句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的赞美,将他与其他历史人物相比较,显得更为卓越。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是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诗句,其中“孤鹜”指的正是诸葛亮。

这句诗形容了诸葛亮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卓越的才华。

4.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中,被认为是古人对诸葛亮忠诚和拥戴的表达。

这句诗意味着无论贫富贵贱,只要与诸葛亮在一起,即使身无长袍,也能感受到他的伟大。

5. '忍辱负重,独步天下。

' 这句诗饱含对诸葛亮坚毅勇敢的赞美。

诸葛亮在战乱的年代中,能够忍受屈辱,为国家和人民负重前行,使得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独步天下。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不仅赞美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还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忠诚的崇敬。

这些诗句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赞美,更是对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肯定。

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他的形象也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地位。

历代咏诸葛亮的诗

历代咏诸葛亮的诗

历代咏诸葛亮的诗历代咏诸葛亮的诗自古以来,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的智慧、胆识和谋略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世人们称颂的对象。

因此,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创作了咏诸葛亮的诗歌,表达对他的敬仰和赞美。

在这些诗歌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高尚品德和卓越智谋成为了主题。

他被称为“卧龙先生”,被赞誉为“智勇双全、千古一人”,这些称号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一诗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志向为主题,将其与历史上其他伟大的政治家相提并论。

他写道:“诸葛武侯丞相祠,建筑有时空有时。

恩宇轩昂蕃汉地,公侯千载尚英雄。

”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赞古董聚》中也提到了诸葛亮:“魏武何曾见卧龙,霸气英雄仰古风。

一生智计都天下,千古人间万人同。

”这些诗句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和胆识的深深赞美。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卧龙赋》则以诸葛亮为主题,描绘了他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能力。

杨慎写道:“儒术英雄出卧龙,志存高远敢超蓬。

智计百出天下赞,逸才之士无出同。

”近代的一位现代诗人,贾平凹也不禁对诸葛亮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他在《咏诸葛亮》一诗中写道:“谁人最知卧龙雄,八千里路遍棋弄。

诸侯眼中无人物,世受骂名却无恶。

”这首诗表达了贾平凹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认可。

这些咏诸葛亮的诗歌不仅赞美了他的才智和胆识,也表达了后世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景仰。

他的智慧和谋略在历史上独一无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代诗人,他们的诗歌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诸葛亮的伟大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诸葛亮有关的诗句对联集锦
1、成都武侯祠联
上: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令土木金刚卦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2、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同志撰书)
上联摘录杜甫《蜀相》诗原句,意思是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今湖北襄阳),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

下联是作者赞美他们这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奠定了以后事业的基础,古今传为美谈。

4、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郭沫若同志撰书)
《出师表》是诸葛亮统军伐魏时上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奏章,他平生的志向抱负都体现在里面。

《梁父吟》是一种古乐府曲调,并非如有些书所说全属葬歌类。

诸葛亮在隆中时,喜爱吟诵这支歌曲,以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怀抱。

传说他曾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里面有感慨不平的意思。

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近人游俊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的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

6、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
敬仰。

7、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间,不相上下。

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

至于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高一着。

8、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近人冯玉祥撰书)。

上联是说成就大业必须兢兢业业,谨慎从事,诸葛亮一生可为典范。

下联是说今日晋谒武侯祠,瞻仰武侯风采,感到真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所说:“宗臣遗像肃清高”,“万古云霄一羽毛”。

诸葛武侯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是足以流传万古的。

9、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清人冯煦撰,今人郝谦补书)。

上联用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及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语意,说刘备能三顾茅庐,重用诸葛亮这样才德兼备的贤臣,始得创建蜀汉,延续了刘邦创业,刘秀中兴的刘氏王朝的正统。

下联本刘备“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语意,说人民才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就的根本,今日四方多难,愿能保佑四川人民得享安宁的生活。

“四方靡骋”出自《诗经》“我观四方,促促靡所骋”。

靡的本义是无,四方靡骋即四方多难无处驰骋,黎即黎民,指一般人民。

10、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末权四川盐茶使者云南剑川赵藩撰书)。

这副对联总结了诸葛亮军、政两方面的经验,向为广大人民所传诵。

上联说能使用攻心战术,如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那样使其心服,则一切怀异心、图反叛的阴谋就自会消失,所以古来懂得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并不是单凭武力取胜。

我国大军事家孙武在所著的《孙子兵法》里就主张攻心为上,攻城次之,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

下联着重指出审势是为政的关键,意在劝勉后来治蜀的人,要深思熟虑,如诸葛亮那样谨慎地审度时势,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才能建功立业,而不至于犯错误。

联文意义深远,可供借鉴。

11、沁园春·春秋阁
环境清幽,绿树浓荫,碧水细澜。

看朱槽翠瓦,光辉灿烂,雕栏画栋,色彩斑谰。

走兽飞禽,奇花异草,婀娜多姿饰石栏。

游人众,把关公武圣,凭吊一番。

春秋不离身边,夜秉烛潜心反复研。

惜居功自傲,荆州失守,穷途遗恨,魂魄归天。

气杀张飞,痛亡刘备,不慎一着输满盘。

前车鉴,应千秋万代,铭刻心田。

12、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