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北海海域环境破坏及原因分析

北海海域环境破坏及原因分析

北海海域环境破坏及原因分析张冬逢(广西大学环境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北海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北海也是全国空气、环境质量一直排在全国前十名的城市,被喻为是天然的“氧巴”,而且北海三面还海,海洋环境的保护以及质量自然受到广泛的关注。

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北海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对于以海闻名的北海,海洋的污染更为严重。

自2005年来北海首次发布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对北海海洋环境质量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至此,北海市每年都发布了《北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北海海洋环境遭到破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原因也是多样性的。

主要的海洋污染有营养类、河流污染物入海、陆源污染物入海、海洋灾害,这些污染给海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问题,海域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究其原因分析讨论,从正面认识海域破坏的原因,提出建议,建设更加美丽的北海。

关键词:北海,海域,环境破坏,原因分析North Sea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cause analysisZHANG Dong-fe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China)Abstract: The North Sea is a beautiful tourist city, the North Sea is also the national air, environmental quality where has been ranked the top ten cities in the country,and has been hailed as a natural "oxygen bar" and the North Sea on three sides is also the sea,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quality of natural widespread attention. But have to admit that, due to the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Sea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affected,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the sea well-known North Sea, marine pollution more seriou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2005, the North Sea mari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mmunique released on the North Sea mari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 do a more detailed introduction. At this point, Beihai City, published annually, "the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Bulletin of Beihai City." North Sea,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has its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the reason is diversity. The main types of marine pollution, nutritious, rivers of pollutants into the sea, land-based pollutants into the sea, marine disasters, these polluting the waters brought to the heav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s also becoming more serious, reason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a positive understanding of waters causes damage to make proposals to build a more beautiful in the North Sea. Keywords: North Sea, waters,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 analysis1.前言2005年,北海市海洋局负责组织开展了所辖海域内的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赤潮监控区监测、银滩海水浴场监测,以及海洋自然保护区、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海水增养殖区、近岸生态监控区等重要海洋功能区的监测,并重点对所辖海域内的沿岸陆源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监测。

浅谈广西防城港、钦州港近岸海域环境地质问题

浅谈广西防城港、钦州港近岸海域环境地质问题
面将西湾湾顶的江水向西顶出, 这样湾内就形成了西侧江水为主东侧 海水为主的态势 , 这一态势对形成湾内余流流态起关键作用。上述两 种作用一方面减少了港池区河流物质的 自 然落淤, 另一方面增强了湾 口段落潮流速而起到冲淤作用 , 减少了防城港港池区沉积。这种作用 千万年来反复进行, 造就了港池深槽存在, 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淤积 日 益严重的原因是 :城市建设和河道采砂加剧土壤侵蚀而
海水迅速被带出湾外而来不及落淤于港池内。同时, 东湾暗埠 口江的 海区前缘仅涉及到岸边潮间带 , 似乎对整个海湾的潮流流向不构成重 海水通过渔漫岛北端的尖山岭水道 ( 海峡 ) 倒流入西湾内, 一方面增加 大影响。相对而言 , 只要不改变湾口的海岸形态 , 口门拦门沙坝、 沙脊 了西湾潮水量 , 使港 口在一涨落潮周期内出流量大于进流量 ; 另一方 的发展可 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这一意义上分析 , 在现状和规划开
人为的充填( 填海造地 ) 程度。 海湾区的填海造地活动或多或少均对海
关键词 : 地质环境 ; 港 湾 淤积 ; 环 境 地 质
1 达港湾 淤 积
防城港 、 钦州港是北部湾经济区两个重要 的港 口, 天然条件下 , 湾的水文状态产生一定影响。一般而言, 潮流流速的减小意味着沉积 这一部位的海底沉积作用是海湾区最不活跃的部位 , 即侵蚀作用大于 作用的增强, 潮流流速的增加则意味着侵蚀作用的增强。从上述 的研 沉积作用。就港池 自然沉积而言, 最大的威胁是河口三角洲前缘的快 究成果看 , 钦州港在规划港口工程全部完成后, 似乎港池 区的流速增 对港区附近航道的减淤有利, 然而对外湾大部分海域( 如中西海 速进积。一旦这—作用加速发展, 三角洲前缘决速推进到港池区或港 加了,
5 3 . 5 7 %。 根据防城港发展总体规划 , 全部规划填海工程完成后 , 海湾水 域面积将减少 1 / 3 , 这样海湾的岸线形态和水域面积将发生重大变化, 口门的淤积条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负面大于正面。 钦州港位于钦州外湾的顶部 , 面在。 这—作用我们推测为防城港特殊 的海湾地貌决定的海流水文条件对沉积和侵蚀作用控制的结果。 即内 上是—个不淤积的天然深水良港。但近二十年来 , 内湾已产生一定的 湾在往复潮流作用下, 涨潮时从牛角湾 口进入的海流和由防城江进入 淤积 , 外湾淤积较小, 随着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大规模移 山填海 , 钦州 海湾的河水顶托于将军山至河 口—带, 江水带来的粗粒物质在河 口附 港 的淤积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湾 口东侧有三墩礁岛构成天 近已迅速落淤, 细小的悬浮物质随江水飘浮至前缘。由于海水比重大 然障碍 , 湾 口进 出流条件比较 良好 , 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份礼物 。现 在 , 钦洲港的围海造地活动主要发生在湾顶东侧 , 并平行海岸展布 , 填 于江水 比重 ( 盐度差 ) , 江水在港池一带上浮在海水之上 , 当落潮时随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对策——在“保护区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对策——在“保护区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生 态 系 、 海 过 渡 带 生 态 系 ), 息 着 我 国 仅 有 的 滨 栖 两种 国家一级 海 洋 哺乳 动 物儒 艮和 中华 白海 豚 。 沿 岸 生 长 着 占 全 国 3 % 的 红 树 林 和 罕 见 的 海 草 7
22 .
近 岸 海 域 水 质 的 污 染 影 响 与 破 坏 海 洋 生 物 目前 , 部 湾 近 岸 大 部 分 海 域 保 持 一 类 水 质 , 北
施; 增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改变海洋生态环境保 护理念 ; 二是钦 州 学院为北部 湾海 洋生态环 境保护提供
基 础 和 交 流 平 台。
[ 关键词 ] 北部湾 ; 海洋生态环境 ; 现状 ; 护对策 保
[ 中图分类号 ]X 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7 8 1 ( 0 0 0 0 0 0 6 3— 3 4 2 1 )6— 0 9— 6
第2 5卷 第 6期
V0 _ 5 No 6 l2 .






21 0 0年 1 2月
De .,201 c 0
J OUR AL O NZ N F QI HOU UN V S T I ER I Y
厂 西 《部 湾 洋 生 态 环 境 的 产 ・ :▲ ; f : 海 现 状 与 保 护 对 策
州 海 峡 , 西 跨 度 约 5 0公 里 , 北 延 伸 约 4 0公 东 5 南 0
捕捞价 值 的 5 0多 种 , 红 鱼 、 斑 、 鲛 鱼 、 鱼 、 以 石 马 鲳 立鱼 、 线 鱼等 1 金 0多 种 最 为 著 名 。 广 西 沿 海 滩 涂
生物 资 源 丰 富 , 有 4 共 7科 、 4 1 0多 种 , 贝 改课题 资助 [ 目号 : 项 桂教高教 (0 6 14号. 9 20 ) 9 第 8号] 。 [ 作者简介]李 尚平 (9 6一 , 广西博 白人 , 州学院院长 , 15 ) 男, 钦 教授 , 士。 博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

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对策建议摘要:广西近岸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目前广西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结合沿海各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广西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沿海;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建议广西近岸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广西各级政府历来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长期以来,设有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目前广西海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保持良好状态,但随着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造纸等许多重大的临海工业项目将在广西沿海地区投资兴建,如何在加快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1.广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广西沿海地区具有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海域滩涂资源、港口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油气资源和海洋潮汐能和风能资源等,目前对这些海洋资源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各级政府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1.1.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入海污染源对新建和技改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政策的,不予以审批。

促使有关单位充分考虑区域的环境容量以及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使新建项目尽量少排污染物,而技改项目能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以控制污染物的入海量。

广西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西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西茅尾海海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茅尾海是广西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本文利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分析茅尾海近十年海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主要超标因子变化趋势,找出影响茅尾海环境质量变化的规律,为茅尾海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茅尾海变化趋势超标因子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茅尾海位于钦州湾北部内湾水域,面积134km2,由其出口狭窄的龙门水道形成半封闭的河口湾。

茅尾海是钦江、茅岭江两大河流的入海口,具有典型的海洋滩涂湿地。

茅尾海是近江牡蛎的全球种质资源保留地和我国最重要的养殖区与采苗区,并分布有钦州湾最大片的红树林群落——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随着茅尾海周边地区城镇化建设、养殖业和港口码头的迅速发展,茅尾海已受到来自生活、养殖、工业等的污染,茅尾海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本文通过分析近十年茅尾海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为茅尾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方法1.1 水质监测布点在茅尾海布设的5个固定监测点位(见图1)。

图1 茅尾海水质监测站位示意图1.2 监测时间006年~2017年每年对茅尾海进行3期海水水质监测,分别为枯水期(3~4月)、丰水期(7~8月)和平水期(10~11月)。

1.3 评价因子评价因子有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 、石油类、汞、铜、铅、镉、镍、总铬、砷。

1.4 评价方法从水质类别、营养盐污染物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年际变化比较分析,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技术,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茅尾海水质变化趋势[1参考文献]。

r=1-(6×∑I=id2)/(N3-N) di=Xi-Yi式中:r——秩相关系数;Xi——周期i到周期N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时间排列序号。

2 结果与分析2.1 水质类别变化从2006年茅尾海海水监测数据开始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2006~2017 年茅尾海四类、劣四类水质比例变化趋势不具显著性,但从2008年开始,茅尾海四类、劣四类水质呈波动上升趋势(图1)。

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近些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自然增长,随之而来的资源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加大,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

这与我们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我们依然面临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面向未来我们依然有许多需要解决与预防的环境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我区居民,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现存问题保护措施生态广西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近些年年来对于环境的治理卓有成效,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也十分到位,近年来主要的投资有:农村沼气建设投资53201万元,防护林工程投资12425万元,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投资6700万元,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投资10276万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投资1649万元,林木种苗工程738万元,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投资1725万元。

从这些数字我们不难看出,我区对环境治理的用心,也使得近“山川秀美,生态广西”渐渐变为现实。

但是美中不足,近几年我区还是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一.我区近年发生与现存的环境问题我区近些年发生的重大环境事故,影响最恶劣的就是龙江河的镉污染事件,事件的起因是广西河池市两家工厂非法排污,将含有镉的生产废液直接倒入龙江河流域,当人们发现有鱼群死亡时为时已晚,区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依然很难挽回局面,下游城市的居民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危害。

此次污染造成了有不同规格133万尾鱼苗、4万公斤成鱼死亡,这对渔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体现了这次污染的严重性,在事件发生时政府相关部门虽然积极采取措施,但对事件的态度受到了多方质疑。

时至今日,这次污染事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我区依然存在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梧州、贺州等市经常受到洪水的侵袭,桂林等市又面临着地陷,山体滑坡等问题。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而广西东兴市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项链的口岸城市。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东兴这个边境城市也得以快速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讨论研究。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东兴边境贸易发展作者在暑期参加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组织的“中国梦之湾”团队的广西北部湾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了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防城港港口、东兴口岸、东兴边贸集散中心等10个重要节点。

由于东兴市地处边境,其存在的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有着无法估计的潜在价值,同时东兴市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建设的地区之一,由此探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选取广西东兴市做为实例。

一、广西东兴市的发展现状广西东兴市为“四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中防城港市所辖的县级市,是我国第十六个长寿之乡。

有31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面积548.8平方公里,主要居住有汗、京、壮、瑶等民族,并且是京族在我国唯一的聚居地。

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于越南接壤,地理优势明显。

突出的区位优势为东兴市开发旅游产业的提供重要基础。

边境贸易是东兴的经济支撑,主要形式是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从事互市贸易的边境群众约有一万多人。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5.9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5.12亿元,年均增长29.8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以上。

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6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02亿元,年均增长28.97%。

依靠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东兴得以蓬勃发展。

二、东兴市的发展中存在相关问题分析1、城市规模小(1)近几年来东兴市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2010年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7平方公里增加到8.8平方公里。

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思考

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思考

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思考作者:王盟来源:《南方国土资源》 2017年第11期[ 摘要]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发展重要的物质来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广西最大的资源优势在海洋,最大的发展潜力在海洋,海洋是广西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广西当前在北部湾海域环境保护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

文章通过对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梳理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北部湾;海洋环境;治理;对策;广西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片海”之称。

但是,2016 年广西的海洋生产总值为1 233 亿元,仅为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的7.75%,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的9.29%,在全国11 个沿海省(区)中排名第10,远远落后于海洋产业发达地区,因此,未来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2017 年7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组建了海洋和渔业厅,而且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落户于广西北海,钦州学院正在筹建北部湾大学,可见广西对海洋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于海洋环境承载力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只有保护好海洋环境,加强海洋开发的管控,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笔者对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性建议。

1 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现状广西管辖的北部湾海域总面积约为2.8 万km2,海岸线1 628.59 km,滩涂面积约为975.94 km2,海洋生物资源种类众多,各种海洋生物共计1 155 种,拥有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红树林总面积约7 336 hm2,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红树林现有总面积的38%),建有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合浦儒艮保护区、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等涉海类保护区。

1.1 海水质量总体状况广西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4 年、2015年和2016 年的广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分别为91.8%、93.7% 和93.6%,平均为93.0%,持续保持优良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与对策黄喜寿陈志明庞少静梁原彰唐丽黄月英郭璐璐(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北部湾是我国目前为止最洁净的绿色海湾之一。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但其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力、钢铁、冶炼、造纸和石油化工等领域,故存在区域污染和耗能较高的问题。

文章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沿海三市的工业发展情况,全面分析北部湾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对策【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8)09-0029-04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Beibu Gulf of GuangxiAbstract: Beibu gulf is by far the cleanest green ba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but its industri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ields of manufacturing, power, iron and steel, smelting, paper mak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o there are problems of regional pollution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al three cities in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bu gulf, 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Key words: Guangxi; Beibu Gulf; coastal waters;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1 引言海湾处于陆海唇齿相依的地带,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价值[1]。

然而,因流域入海物质通量变异、海岸地区城市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张,进入海湾的各类污染物质明显增加,全球沿岸绝大多数的海湾水环境容量以及质量急剧降低[2-5]。

本文所涉及的是北部湾广西区域,地处我国南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紧邻广东、海南两省及越南,通过琼州海峡与南海相连,是广西海洋资源发展的重点区域[6],同时也是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地带,地理位置独特[7]。

广西北部湾包括6个主要海湾,自东向西分别是铁山港、廉州湾、大风江口、钦州湾、防城港和珍珠湾,呈现“大湾套小湾”的独特格局[8]。

北部湾涉及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三市(以下简称沿海三市),面积4.25万平方公里[9]。

从海湾分类看,廉州湾、钦州湾和珍珠湾属于原生海湾的堆积湾,铁山港、大风江口、防城港则属于原生溺谷湾[10,11],潮汐类型属中强至强潮,除铁山港外,都有河流注入[1]。

广西北部湾是迄今中国自然生态最好、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力、钢铁、冶炼、造纸和石油化工等,产业同质化、高污染、高耗能问题严重,南流江、钦江等入海河流携带的大量污染物短期内很难大幅削减,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沿海三市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给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带来巨大风险[12-14]。

由此,本文分析了沿海三市的工业发展情况,全面分析北部湾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 沿海三市工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北部湾区域逐步形成石化、电子信息、林浆纸一体化、冶金、新材料、轻纺、机械装备制造、磷化、保税物流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沿海三市规划了众多工业园区,引入大钢铁、大造纸、大石化等规模企业,地区生产总值由835.59亿元增长至3281.28亿元,增长了近3倍,实现了快速发展。

总第20卷229期大众科技Vol.20 No.9 2018年9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September 2018【收稿日期】2018-07-05【作者简介】黄喜寿(1985-),男,广西灵山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从事水和废水的污染减排技术工作。

- 29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沿海工业发展主要依托沿海城市、深水良港,布局建设以现代工业为主的产业区,集中建设钦州港工业区、企沙工业区和铁山港工业区等3个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

钦州港工业区主要发展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浆纸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目前已建成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金桂林浆纸项目等近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产值超亿元的近20家。

企沙工业区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粮油加工、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目前已入园和正在洽谈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建成投产的项目有防城港火电厂,在建重大项目有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防城港核电厂(部分建成投产)、金川冶炼项目等。

铁山港工业区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林浆纸、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海洋产业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

目前已建成投产的重大项目有中电产业园、中石化北海炼化、国投北海电厂等。

在建重大项目有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完成填海造地1100多亩)、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国投北海电厂二期等。

所有项目一旦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将产生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COD)、苯类有机物等水污染物,对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冲击。

3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问题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中长期生态安全格局,但近年来北部湾近岸海域的水质已出现下降趋势。

3.1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同比变差2015-2017年广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率(一、二类海水)分别为90.9%、81.8%、86.4%,与2015 年相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功能区达标率逐年持续下降,2015 年前无劣四类水质,2017 年劣四类水质占比达9.1%。

钦州茅尾海海域经过整治,但水质仍处于四类甚至为劣四类,达不到功能区要求;防城港市的东湾、西湾海域,2016 年3 月水质已经降到劣四类,为历史最差水平,经监测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主要分布在茅尾海、钦州湾外湾以及防城港西湾的局部海域。

3.2部分入海河流水质超标,近岸海域水环境容量变小2015-2017年,广西大部分独流入海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还具有一定的水环境容量,但部分入海河流如南流江部分断面2015-2017年连续三年、钦江部分断面2016-2017年连续两年水质未达标,这些河流污染较严重。

根据现状判断,钦州市茅尾海海域水质已多年持续呈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平,局部严重污染现象非常突出,海域水质持续较差,已无环境容量;北海市地角排污区、廉州湾海域,防城港市东、西湾海域,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海域水质不稳定,波动较大,上述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已处于高风险水平,现状可利用的水环境容量有限。

3.3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入海流域污染物持续输入河口海湾,河口养殖业和工业迅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增加,抽沙填海等,导致河口海湾水质超标,河口生态系统安全受威胁。

近年茅尾海等河口海湾水质污染加剧,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赤潮、绿潮、水母等生态灾害开始出现,溢油风险加大,河口海湾的生态安全所受的威胁不断加大。

根据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结果,2010年、2011年分别发生一次水质异常,2012年发生2次,但在2013年却发生了12次,水质异常频率增加,赤潮风险加大。

2013年4月至6月,先后在三娘湾、大风江口、南流江口、廉州湾、铁山港等8个河口区、港口区及养殖区海区出现11次有赤潮爆发特征的水质异常现象。

3.4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低2018 年1 月至2月,广西114个直排入海排污口中有废水外排的51个排污口监测结果显示,仅有24 个排污口废水达标排放,达标率仅有47.1%。

部分排污口如钦州港国星市政排污口因资金、技术等原因迟迟未完成深海排放管道建设,未根据批复文件要求应进行深海排放,导致本应排放至深海的污染物实际进入近岸海域,从而挤占了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空间。

3.5港口建设的生态影响在加剧《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实施后,沿海三市港口建设将分别占用广西沿海保护树种红树林的面积402.49公顷、287.07公顷和33.47公顷,占广西红树林总面积的9.97%,影响到红树林可持续保护的问题。

随着临海重点产业布局及其码头港口规模的扩大,北部湾沿岸围填海活动不断增加,自然湿地等滩涂面积减少,海岸带生态自净功能下降;同时海岸线的改变可能影响原有的海水交换能力,污染物降解和扩散难度变大,海域水质下降。

大面积围填海占用滩涂湿地,破坏生态系统,削弱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岸带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域环境容量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等问题。

4 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原因分析4.1产业转型滞后,两高一剩仍为发展主题随着“两高一剩”项目的陆续投产或推进,以及中石油广西石化炼油二期工程、中石油芳烃项目以及煤化工、铁合金、油砂分离等项目的签约入驻,加之北部湾沿海各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仍有通过“短频快”的大项目拉动GDP增长的冲动,因此,北部湾经济区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及环境质量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4.2入海污染因子和来源发生变化广西近岸海域主要入海污染源主要有入海河流、市政排污、工业排污、海水养殖以及船舶污染,其中以入海河流携带的污染物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