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文学理论教程》a 试题及答案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5. 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和习题(第一至四章)

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和习题(第一至四章)

《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第一至四章)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基本概念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科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五个分支。

2.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主要由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四个方面构成。

3.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具体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评价的精神活动。

4.文学史: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史理论)为指导,对文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进行描述,对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思潮、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隐藏其内的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5.文学活动: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类型,指围绕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为中心而展开的所有活动之总和,主要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构成。

6.文学哲学7.文学心理学8.文学符号学9.文学社会学10.文学价值学11.文学文化学12.文学信息学二、练习自测选择题:1. 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A. 艾布拉姆斯B. 韦勒克C. 沃伦D. 弗雷泽2. 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一文学活动系列,把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A. 文学哲学B. 文学文化学C. 文学符合学D. 文学价值学3.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A.种族、环境和时代B.阶级、环境和时代C.政治、经济和时代D.民族、阶级和时代三、论述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3.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什么性质?四、案例分析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新时期关于“朦胧诗”的论争1980年8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对这批诗人进行严厉的批评,就诗的“晦涩”、“难懂”展开对这一诗潮的争论,由此确认了对“朦胧诗”的命名。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孟子提出的“______________”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社会学。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艺心理学三、简答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章重点及练习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章重点及练习

第四章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章节概括:本章共三节内容:文学的含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主要名词:文学的三个含义、审美意识形态、艺术形象、艺术直觉、话语、蕴藉、话语蕴藉、含蓄和含混主要问题:理解文学的含义;分析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重点分析:1、文学的三个含义:理解把握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通行含义。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目的上看,文学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二是从方式上看,文学是形象的,又是理性的;从态度上看,文学情感的,又表达着某种认识。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练习测试:一、填空:1、文学有三种含义,分别是、、。

孔子的关于诗的“兴观群怨”说强调了《诗经》的功能。

《》把文学归结为孔门四科之一。

狭义文学在中国大致完成于时期,在西方完成于世纪。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强调了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含义受到重视,在中国大概是,西方大概是。

5世纪时,宋文帝建立“四学”,“”从而与“儒学”、“玄学”、“史学”正式分家,由此文学的审美含义就从包罗万象的文化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发展。

在西方, 1747年查里斯·巴托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文学被正式确认为“艺术”门类。

文学理论练习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练习题与答案

经典文档经典文档 下载完可编辑复制文学理论练习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________”说。

2、____________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____、社会效果和____________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________》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____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典型2、文学史眼光3、文学情境4、审美感受力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4.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考试题目(单项选择题)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考试题目(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A.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D.文学理论2.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D)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3.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A)A.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BC.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史D《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AA.孔子C)AC.人的生活活动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之一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B)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源泉问题用的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反映论D.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AA.作家的出现C)A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D.形成对立关系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A)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个尺度是指(B)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B)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品自身要素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C)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创造“文学本体论”这一术语的是英美新批评的(B)A.英伽登B西谚中“B)AA.20C.20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D)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B)A.系统结构B.交往结构C.读者反应系统D.创造系统在文学活动发生问题上提出巫术发生说的是(C)A.康德B.席勒C.弗雷泽D.格罗塞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A)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B)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最早在理论上阐述游戏说的是(A)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B)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D)A.巫术BB)ACAA.惟一因素B.一般因素C.次要因素D.最终因素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着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文学理论教程》 a 试题及答案二、填空题(20 分,每小题1 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5.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V”)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 分,每小题10 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四要素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三、思考题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三、思考题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尚书》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命题被朱自清先生称为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3、文学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生活活动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思考题1、简述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2、简述文学起源的几种学说。

3、简述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4、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一、填空1、提出“诗缘情”的是______________。

2、话语的五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双重性质是指它既是______________的,又是______________的。

二、名词解释2、话语蕴藉3、含混三、思考题1、简述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2、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3、什么是话语蕴藉,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略)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一、填空1、“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2、精神生产是以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

3、文学创造是以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4、有关文学创造客体的重要认识有和,有关文学创造主体的观点主要有和。

二、名词解释1、艺术生产2、文学创造的客体3、文学创造的主体4、精神生产三、思考题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2、文学生产与科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文学生产与宗教生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试述文学创造客体的特征。

5、试述文学创造主体的特征。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一、填空1、文学创造过程可分为渐次递进的几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和。

2、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和等三个环节。

3、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起点。

4、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和、等四种。

6、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趋力是。

8、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的主要方式有、和。

9、联想的主要类别有、、和。

12、“三竹说”是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1、文学材料2、艺术发现3、创作动机4、艺术构思5、灵感6、直觉三、思考题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2、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何在?3、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一、填空1、艺术真实是一种的真实、的真实、的真实和的真实。

3、“诗意的裁判”这一情感评价的别名是由提出的。

4、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在文学作品里是个立体结构:包括和。

二、名词解释1、艺术真实2、艺术概括3、情感评价4、人文关怀5、艺术形式三、思考题1、简述艺术真实的特征。

2、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3、简述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意义。

第九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文学作品分为——、——、——三种类型。

2、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3、诗的音乐性主要在----和----两方面。

4、文学作品的体裁有——、——、——、——和——。

二、名词解释1、现实型文学2、理想型文学3、象征型文学4、诗歌5、小说6、剧本7、散文三、思考题1、简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诗歌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小说的基本特征。

4、举例说明散文的基本特征。

5、举例说明剧本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是----、-----、----。

2、《周易·系辞》在探讨哲学思想的表达问题是,曾提出----、----、----三个要素。

3 、文学言语的特征是、、。

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

5、文学意蕴层面包括、、。

6、文学文本的层次包括——、——、——二、名词解释1、文本2、文学形象3、文学典型4、文学意境5、文学意象三、思考题1、结合作品谈谈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作品谈谈文学意境的特征。

3、结合作品论述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4、简述文学作品三个本文层次的特征。

5、简述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6、结合作品谈谈文学言语的基本特征第十一章练习题一、填空1、构成文学叙事概念的三个方面是----、----、----。

2、叙事结构的节奏性主要体现在----、----、-----中。

3、叙事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4、叙事作品的时序包括----、----两种。

5、人物的二重性是——、——。

6、故事包括——、——、——、——。

7、结构包括——、——。

二、名词解释1、情节2、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3、行动元与角色4、视角5、叙述者的声音6、文学叙事三、思考题1、简述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

2、简述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章练习题一、填空1、2、抒情角色分为----和----。

3、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是----、——、——、——、——、——、——、——。

二、名词解释1、抒情2、抒情角色3、抒情话语4、象征三、思考题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第十三章文学风格一、填空1、在中国古代,西汉的提出了“心画心声”说;以“气”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2、明代在其《四溟诗话》中指出:“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

”3、“风格即人”的观点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三、思考题1、简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一、填空1、德国文艺社会学家阿多诺等人将现代文化生产领域称为“”。

2、目前,关于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大多数美学家赞同将其概括为、、三个层次。

3、古罗马诗人较早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

4、“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命题是由提出来的;“乐和同”的观点则是由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文学消费文学接受三、思考题1、简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

2、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一、填空1、“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的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读者的文学接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文学接受的动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和五种动机。

4、文艺理论中“召唤结构”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提出来的。

5、在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可分为与两种情况。

6、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常常呈现出与两种情况。

7、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期待视野接受心境正误与反误共鸣三、思考题1、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2、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3、文学接受活动中生产共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5、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一、填空1、人类的文学活动,从总体上说是三大活动,即、、。

2、和曾被恩格斯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3、《毛诗序》指出:诗应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是一种模式的文学批评理论;我国古代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属于一种的文学批评模式。

二、名词解释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标准三、思考题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