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消毒酒精浓度

合集下载

常用的消毒剂敷料和药物

常用的消毒剂敷料和药物

常用的消毒剂:70%酒精 2%碘酊 0.1%的新洁尔灭 0.001%~0.02%的呋喃西林碘伏碘酒是高效消毒剂,消毒效果好,但对皮肤刺激性大,更不能用在粘膜上,不适宜开放性伤口的消毒。

用时需用酒精脱碘。

原理: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

其消毒作用的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优点:能够更好的固定细菌的蛋白,而在皮脂腺丰富的地方更具穿透力。

所以应用在头皮的创口周围。

缺点:出血多的伤口,效果不好;创面过大不宜应用;过敏反应多,需要脱碘,有腐蚀作用。

碘伏(IODOPHOR,含量0.5%)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灭菌增效剂经独特工艺络合而成的一种高效、广谱、无毒、稳定性好的新型消毒剂。

利用碘的氧化作用,其碘是络合碘。

碘伏干后,会形成一种类似油性的薄膜。

优点:对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

应用于粘膜、皮肤、小儿的换药等,消毒效果均优于碘酒,较少过敏反应,不会发生皮肤烧伤。

碘伏对有害细菌及繁殖体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并对创伤具有洗消、止血、加快粘膜再生之功能,无刺激、易脱碘.,对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

碘伏无论是应用范围(粘膜,皮肤等),还是消毒效果均优于碘酒(较少过敏反应),用时不需用酒精脱碘。

缺点:对油腻的创口或者皮脂腺发达的部位无效或者效果不好。

由于碘伏里面不含酒精成分,没有脱脂作用,故临床使用时发现碘伏往往浮在毛孔的表面,和皮肤的贴合程度较差。

用酒精先行脱脂,再用碘伏涂抹,能加强碘伏对皮肤的贴合和对毛孔的渗透,增强碘伏的消毒效果。

酒精:又叫乙醇,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50%的酒精用于防褥疮;20%—50%的酒精擦浴用于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

原理: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

酒精不同浓度作用

酒精不同浓度作用

药用酒精(乙醇)是医疗单位和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是最常用的外用制剂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用途的酒精要求不同的浓度。

■95%的酒精用做燃料医疗单位常需使用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70%-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

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

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用70%-75%的酒精消毒医疗器械应当用浸泡的方法,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浸泡消毒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器械上的残余酒精刺激机体组织。

因为酒精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芽孢和病毒,所以,医疗注射或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常使用效果更好的碘酒。

为了减少碘对皮肤的长期刺激,一般在用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脱去碘。

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而且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其预防的方法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按摩时,护理人员会将少量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

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医用消毒剂分类

医用消毒剂分类
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
碘伏、碘酊、乙醇等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氯己定等双胍类消毒剂
三、按用途分类
类别
典型消毒剂
用途
物体表面消毒剂
84消毒液、乙醇等
酚类消毒剂
苯酚、甲酚、二甲酚
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可能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影响
其他
戊二醛、二氧化氯等
根据具体成分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杀菌效果和适用范围
二、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分类
类别
特点
典型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和家庭的普通物体表面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剂
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或表面擦拭消毒
空气消毒剂
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通过喷雾等方式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手消毒剂
乙醇(75%酒精)、碘伏等
用于医务人员、患者及公众的手部消毒
皮肤消毒剂
碘伏、碘酊等
用于皮肤表面的消毒,特别是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医用消毒剂分类
一、按有效成分分类
类别
典型消毒剂
用途/特点
醇类消毒剂
乙醇(75%酒精)
广泛用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皮肤消毒等,具有快速杀菌作用,但对细菌芽孢作用有限
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氯酸钠、次氯酸钙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广泛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和家庭的普通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环境地面等的消毒

医用酒精浓度通常为95

医用酒精浓度通常为95

医用酒精浓度通常为95在医疗领域中,酒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清洁和消毒剂。

医用酒精是指在医疗环境中使用的酒精制剂,通常其浓度为95%。

医用酒精通过杀死大部分病原体,起到清洁和消毒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医用酒精的应用、浓度选择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注意事项。

首先,医用酒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消毒手术器械、清洁和消毒皮肤以及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等。

医用酒精能有效地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这对于减少感染的风险非常重要。

在手术准备过程中,医用酒精可以用于清洁手术区域,以减少手术中的微生物污染。

此外,医用酒精还被广泛用于制备许多药物和医疗设备。

然而,为什么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呢?这是因为医用酒精的浓度需要足够高才能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高浓度的酒精可以迅速渗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膜,破坏其结构,从而导致其死亡。

另外,高浓度的酒精也能更好地挥发,使得处理过程更加方便和快速。

医用酒精一般选择95%浓度是因为纯酒精极易吸湿,所以添加少量水分,即使在制备过程中吸湿,也不会导致浓度下降。

在使用医用酒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医用酒精只能外部使用,切忌内服,以免产生毒性。

其次,使用时要注意减少挥发,避免进入眼睛或其他黏膜。

如果意外接触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此外,使用酒精时要避免与明火、高温等火源接触,以防发生火灾。

最后,要注意储存医用酒精的容器要密封良好,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儿童。

鉴于医用酒精的重要性,它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医用酒精仅仅是减少感染风险的一个方面,其他清洁和消毒措施同样重要。

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该严格遵循清洁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卫生环境的安全。

尽管医用酒精在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和重要性,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酒精并不是万能的。

对于某些病原体,特别是一些耐酒精的细菌和病毒,医用酒精可能无法完全杀灭,因此需要其他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手段来配合使用。

总之,医用酒精浓度通常为95%。

75%乙醇 灭菌时间

75%乙醇 灭菌时间

75%乙醇灭菌时间
摘要:
1.乙醇的用途和特点
2.75% 乙醇的灭菌效果
3.乙醇灭菌的时间要求
4.使用75% 乙醇的注意事项
正文:
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特点是消毒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人体和动物无害,因此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乙醇的各种浓度中,75% 的浓度被认为是最佳的灭菌浓度。

75% 乙醇的灭菌效果主要体现在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杀灭。

实验证明,75% 乙醇可以在15 秒至30 秒内杀灭大多数细菌,包括一些耐药菌,因此在医疗机构中,常用75% 乙醇进行手部消毒和皮肤消毒。

在使用75% 乙醇进行灭菌时,需要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灭菌时间。

一般来说,灭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和厚度。

对于一般的物体表面,如手部皮肤、桌面等,消毒时间通常为15 秒至30 秒。

对于较厚的物品,如纺织品、木材等,消毒时间可能需要延长到1 分钟或更长。

需要注意的是,灭菌时间过短可能达不到消毒效果,过长则可能对物品造成损害。

在使用75% 乙醇进行消毒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乙醇的浓度,过低或过高的浓度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其次,要避免乙醇接触火源,因为乙醇是易燃液体;最后,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长时间接触乙醇,以防对
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

酒精擦浴的温度和浓度

酒精擦浴的温度和浓度

酒精擦浴的温度和浓度本文目录一览:酒精擦浴的温度和浓度 2酒精擦浴的目的是帮助高热病人降低体温,所以是有温度要求的,如果酒精的温度比较高,达不到降温的效果,如果温度太低,有可能因为突然性的降温引起不良反应!~00所以必须有要求~温度要求是32-34℃,浓度要求是25%-30%~另外,些许注意事项:①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等血管丰富处稍用力并延长擦拭时间,促进散热。

②禁忌擦拭心前区(可引起心率慢或心律失常)、腹部(可引起腹泻)、后颈部、足心部位(可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③全身擦浴时间不宜超过20min。

回答满意请采纳哦!~乙醇擦浴的浓度和温度是什么?酒精擦浴的温度为32~34℃,浓度为25%-30%。

操作要点:使用32~34℃、25%~30%酒精100~200毫升,以离心方向擦拭四肢及背部,擦拭顺序为:上肢:颈外侧、上肢外侧、手背;侧胸、腋窝、上肢内侧、手掌。

背腰部:病人侧卧,擦拭3分钟。

下肢:髂骨、下肢外侧、足背;腹股沟、下肢内侧、内髁;股下、腘窝、足跟。

每个肢体擦拭3分钟。

注意事项:1、腋下、肘窝、手掌、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稍微用力并延长擦拭时间,促进散热。

2.禁止擦拭心前区、腹部、后颈、足心。

3、全身沐浴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酒精擦浴的温度和浓度 4酒精擦浴的酒精浓度为25%-30%。

酒精浴可同时将冰袋或冰水浸泡过的毛巾放在额头上(有助降温,防止洗澡时因脑部充血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和头痛),热水瓶可放在脚底使患者舒适,可用于高热患者降温。

操作要点:使用32-34℃、25%-30%酒精100-200ml以离心方向擦拭四肢及背部,擦拭顺序为:上肢:颈外侧→上肢外侧→手背;侧胸→腋窝→上肢内侧→手掌;同法擦拭另一侧上肢。

背腰部:病人侧卧,擦拭3min;下肢:髂骨→下肢外侧→足背;腹股沟→下肢内侧→内髁;股下→腘窝→足跟。

同法擦拭另一侧,每个肢体擦拭3min。

同法擦拭另一侧。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含量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含量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含量
1.安尔碘:含有效碘0.2%.醋酸氯已定0.45.酒精65%。

用于皮肤消毒。

2.碘伏:有效碘含量为0.3%,对细菌繁殖体(不包括结核菌)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人体皮肤、洗手、粘膜、伤口。

使用方法有效含碘量:3000mg\L
3.双氧水:含量3%,用于化脓性外耳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

4.皮维碘:含量10%(500g/50g),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外科伤口感染、褥疮、渍疡.
5.健之素:含量为500 mg/片,(1)细繁殖体、牙孢、乙肝病毒、真菌等各种微生物。

(2)用于医疗器械物品表面、环境、空气、污物等消毒。

(3)用法:20000ml水+20片,浓度为0.05%。

6.健之素手消毒剂:
(1)含异丙醇等复合醇、乳化剂、护肤剂等
(2)能迅速杀灭手上及皮肤上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微生物。

(3)用法:每次挤出1-2ml,均匀涂布,作用2min自然挥发。

乙醇杀菌方法最强的浓度是

乙醇杀菌方法最强的浓度是

乙醇杀菌方法最强的浓度是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杀菌剂,其浓度的选择对于杀菌效果至关重要。

乙醇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也越强。

那么,乙醇杀菌方法最强的浓度究竟是多少呢?乙醇的杀菌效果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乙醇浓度在60%以上时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因此,乙醇杀菌方法最强的浓度应该在60%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乙醇浓度为70%和75%,这两种浓度的乙醇均能够有效地进行杀菌消毒。

在医疗卫生领域,70%乙醇被广泛应用于手部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

这是因为70%乙醇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够快速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同时也不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此外,70%乙醇对于保护皮肤有一定的作用,不会造成皮肤过度干燥。

而在实验室中,75%乙醇常被用于对实验器皿、工作台面等进行消毒。

75%乙醇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地灭活实验室中常见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杀菌效果。

浓度过高时,乙醇的渗透性会降低,导致杀菌效果下降;而浓度过低时,乙醇的杀菌速度会减缓,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在选择乙醇浓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杀菌对象来进行合理选择。

总的来说,乙醇杀菌方法最强的浓度应该是在60%以上,常见的70%和75%乙醇都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乙醇浓度,以确保杀菌消毒的效果。

同时,使用乙醇进行消毒时,也需要注意适当的使用方法和时间,以充分发挥其杀菌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对乙醇杀菌方法的浓度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皮肤消毒所用酒精的浓度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最常应用的皮肤清毒的酒精浓度是多少?在随机提问中,大家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75%。

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其它概念。

而且所接触的酒精消毒缸的标签都是“75%酒精”。

就是在成品乙醇(浓度≥95%)的使用说明书上也同样标注“常配成75%酒精溶液用于皮肤消毒”。

75%的酒精概念深入人心。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多大浓度的酒精,一般都是由浓度≥95%的医用酒精按一定比例和无菌蒸馏水配制而成。

可是75%的酒精浓度是皮肤消毒的最佳浓度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一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裘法祖主编的第四版《外科学》,在〈无菌术〉一章中“作皮肤切口,术前消毒皮肤用70%酒精”没有“75%酒精”概念的出现,同样在以后出版的第五版《外科学》第六版《外科学》,术区皮肤消毒,常用皮肤消毒都是70%酒精,没有提及75%酒精。

在《全国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指南》中〈手术区消毒〉一节中切口消毒常用消毒液其中之一是70%酒精,而不是75%酒精,但在〈清洁伤口换药〉一节中却是“用75%酒精或铬合碘来消毒伤口”。

另外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中<无菌技术>一节中,洗手消毒用的酒精浓度为70%-75%,把70%-75%都包括了。

以上几种出版物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最具权威性的还是全国统一教材《外科学》“用70%酒精消毒术区皮肤”。

可75%的酒精是不是就没有效呢,也不是,让我们再看一下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药
物手册》中关于它的描述。

“乙醇的60%-95%溶液对细菌及大多数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但对芽胞无效。

70%水溶液杀菌力最强,浓度过高可使菌体表层蛋白质凝固而使乙醇不易向内透入,妨碍其杀菌效力,主要用于皮肤及器械消毒。

40%-50%酒精可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用于久卧病人以防褥疮。

20%-30%乙醇擦洗用于高热病人物理退热,在应用中基本无毒,个别病人对乙醇敏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红斑。

说到这里,我们能肯定70%酒精溶液是最强的,但是75%酒精是什么概念呢?在《基础护理学》中,是这样解释的“常用皮肤消毒酒精”70%,70%是重量比。

这种重量比在温度为10℃时的体积比是75%。

注意,这里有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就是在温度为10℃时,所以说我们日常应用的酒精是75%是不太准确的。

药用酒精(乙醇)是医疗单位和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是最常用的外用制剂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用途的酒精要求不同的浓度。

■95%的酒精用做燃料
医疗单位常需使用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70%-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

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

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
杀死。

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用70%-75%的酒精消毒医疗器械应当用浸泡的方法,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浸泡消毒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器械上的残余酒精刺激机体组织。

因为酒精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芽孢和病毒,所以,医疗注射或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常使用效果更好的碘酒。

为了减少碘对皮肤的长期刺激,一般在用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脱去碘。

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而且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其预防的方法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按摩时,护理人员会将少量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
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

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

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医用酒精必须到医疗机构购买,切不可误用工业酒精;因为工业酒精中不仅含有较多的杂质,还含有有毒物质(例如甲醇)。

再有,酒精是易燃的危险品,保存时既要注意避光、避热、密封放在阴凉处,以免挥发后浓度降低;又要注意远离火源和电器,以免发生火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