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仪器装备规范化研讨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仪器维护规范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仪器维护规范第一章实验室仪器维护概述 (3)1.1 维护目的与意义 (3)1.1.1 维护目的 (3)1.1.2 维护意义 (4)1.2 维护原则与要求 (4)1.2.1 维护原则 (4)1.2.2 维护要求 (4)第二章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分类 (4)2.1 气相色谱仪 (4)2.2 液相色谱仪 (5)2.3 原子吸收光谱仪 (5)第三章仪器日常维护 (5)3.1 清洁与保养 (5)3.1.1 清洁 (5)3.1.2 保养 (6)3.2 定期检查与调试 (6)3.2.1 定期检查 (6)3.2.2 调试 (6)第四章气相色谱仪维护 (6)4.1 进样系统维护 (6)4.1.1 定期检查进样系统的密封性,保证无漏气现象。
(6)4.1.2 进样针应保持清洁,避免样品残留对下一次进样产生影响。
(6)4.1.3 定期更换进样系统的密封圈,以保证进样精度。
(7)4.1.4 进样系统中的样品管路应定期清洗,以防止样品残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7)4.1.5 对于自动进样器,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7)4.2 检测器维护 (7)4.2.1 定期检查检测器的连接管道,保证无漏气现象。
(7)4.2.2 检测器的电极应保持清洁,避免积灰、积碳等影响检测效果。
(7)4.2.3 对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需定期检查火焰状态,保证火焰稳定。
(7)4.2.4 对于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应定期检查电极间的距离,保证其正常工作。
(7)4.2.5 对于其他类型的检测器,应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维护。
(7)4.3 气路系统维护 (7)4.3.1 定期检查气路系统的连接管道,保证无漏气现象。
(7)4.3.2 气源应保持干燥、纯净,定期更换气源中的干燥剂。
(7)4.3.3 气路中的减压阀、流量计等元件应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气体流量的准确性。
74.3.4 气路系统中的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以防止气体中的颗粒物进入仪器。
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食品检验实验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而仪器设备的管理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仪器设备管理涉及到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保养、使用、报废等方方面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首先,仪器设备的采购是管理的起点。
在进行采购前,实验室需要明确自己的检测需求,制定详细的设备采购计划,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规格、性能指标等。
在选择设备供应商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比较,确保选择到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设备。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支持情况,以便日后的维护和保养。
验收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验收可以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要求。
验收时需要对设备的外观、性能、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没有损坏和缺陷。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配套文件、证书、标识等进行核对,确保设备的合格性和合法性。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验收程序,设备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点内容。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实验室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制度,明确设备维护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
对于常用设备,还可以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记录,以便随时查阅和追溯。
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也是管理的重点环节。
实验室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
对于新购设备,还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实验室还需要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记录,以便日后的追溯和分析。
最后,设备的报废和更新也是管理的重要环节。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老化,实验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更新。
在设备报废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报废和更新程序合法合规。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与控制摘要:通过对食药检机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日常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有必要在最大程度上进行规范,以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同时也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寿命。
既节约了检验成本,又能保证食药检机构的检验质量,进一步保障和支持了食品药品监管仲裁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控制引言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会影响到实验室食品检验的综合质量,基于此实验室要推行日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还需健全使用与维护制度,做好培训工作,完善管理体系,应用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助推管理活动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继而提高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的有效性。
1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1.1日常性原则仪器设备在食品检验全程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应具有日常性,其目的是及时发现仪器设备的质量问题,并为其使用与维护提供依据。
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及负责人应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工作状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使用前检查仪器设备,对其是否有异常、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断,使用中留意仪器设备的状态,要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使用后需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并及时关闭仪器设备。
在食品检验的过程中,仪器设备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在不知情的前提下,不能盲目操作或自行维修,要及时上报责任人,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维护仪器设备,推行日常性维护基本原则,及时发现、排查、消除故障隐患,并立足实际采取预防措施规避故障。
通常情况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需与维护人员积极配合,合力完成检查与优化设备性能的任务,做好参数校准、元件更换、仪器内部清理等工作。
负责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需了解仪器设备,根据仪器设备的状态调控维护的频率,必要时要一日一检,在此前提下确定维护的项目与主要内容,提高日常维护的效率与精准性。
1.2针对性原则在食品检验的过程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使用多种多样的仪器设备,不同的设备使用与维护存在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基于此需要推行针对性原则,有差异性地使用与维护仪器设备。
浅谈如何通过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性

浅谈如何通过检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性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如何通过检验检测来提高食品安全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检验检测手段提高食品安全性。
其次,科学的检验检测手段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重要途径。
科技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对食品中微量物质进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与传统的实验室检验相比,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应用也为食品安全的监测带来了便利,可以在实际生产或销售场景中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通过检验检测手段来提高食品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的检验检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质量问题,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同时,严格的监管和法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的提高也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

检测设备的配置近年来及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说的食品是广泛意义上的食品,包括初级农产品,如:粮谷、油料籽、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水果等,也包括加工后的食品,如:罐头、火腿肠、食用油、方便面、酱菜、调味品等.开展食品检测的实验室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实验室中由于性质不同,检测的项目不同,而对实验室筹建和发展过程中对仪器的购置和选型有着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年工作经验和对各种实验室检查的体会,对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提出个人的一点粗浅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一、食品企业及商业第三方实验室1. 企业实验室企业实验室可根据生产的产品品种、检测项目的多少和生产规模的大小设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也可繁、可简.对于这样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能满足企业产品品质检测就行了.可分为两大项,一是检测产品的;二是检测产品的,这一类项目的检测相对难度大、投资高.1品质项目包括:水分、含盐量、含糖量、含量、脂肪含量、纤维含量、维生素含量、酸度等.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测,如果经费有限,都可以采用化学法分析,只需配置最简单的烘箱、水浴、电炉、搅拌器、粉碎机、pH计等设备即可.如果经费充足或检验批次较多,对应的检测项目都有对应的专用仪器可供选购.此外,也有一些通用的仪器可供选购,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近红外分析仪、自动滴定仪等.检测维生素A、E等有时还需配置荧光光度计.检测营养元素,如钙、锌、铁等,可购置原子吸收仪-火焰检测器.2卫生项目包括:微生物、添加剂、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毒素等.对于一般食品企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应该建.a微生物建微生物实验室要按照生物实验室规范要求进行布局.必要的设备有洁净台、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炉等,其它设备则根据具体检测项目配置.经费少可以买国产的,经费多可以考虑买进口的,两者的价钱相差很多.b添加剂和有害元素有一部分项目可以用化学法,如亚硝酸盐、二氧化硫、重金属含量、总砷等.但要想满足现在国标的食品卫生要求,应该购置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这样一般的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等、色素柠檬黄、胭脂红等都可以检测了.购置原子吸收仪-石墨炉检测器,可以分别检测铅、铬、镉、铜、镍等有害元素,还需要一台原子荧光仪,用来检测砷和汞等.c残留农药检测残留农药是不能少的.检测有机氯农药,需配电子俘获ECD检测器;检测有机磷农药,需配火焰光度FPD检测器或氮磷NPD检测器.现在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为提高通用性,建议配置毛细管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安装毛细管色谱柱.与传统填充柱色谱柱相比,毛细管柱分析项目多,分离度好,可以减少频繁的更换色谱柱,提高分析效率.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出口时需检测的农残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把好生产原料和产品质量关,可以配置气相色谱-质谱仪.一般只需配置电子轰击EI源,如果有必要可再配一个负化学NCI源.是选择四极还是质谱,个人认为都可以,两种仪器各有优缺点.还是要看具体工作.d残留兽药若进行残留兽药的检测,项目不多且批次多,可以考虑配置酶联免疫仪,该仪器一次投入不大,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采用ELISA也有一些缺点,一是试剂盒为长期的消耗品,若检测的批次少成本会较高,二是特异性不好,可能会有假阳性,三是如果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检测项目较多,成本甚至比仪器分析还高.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出口食品企业,为适应当前、、等发达国家检测限量要求,最好配置一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第一台仪器建议配置三重四极质谱仪,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仪器不一定要追求高配置,够用就行,但灵敏度、稳定性、抗等性能要好.最好买用户较多的型号,有一个与自己检测项目相近的用户群,首先说明该型号仪器检测拟检的项目没有问题,其次也便于今后技术交流.2. 商业实验室商业实验室与企业实验室相比检测的商品和检测的项目都要比企业多,所以仪器设备的配置从门类和数量上都应比企业实验室更完善.仪器设备的配置不仅能满足当前检测的需要,还应适当超前,否则等客户找上门来被你推走了,再将客户找回来就困难了.1检测品质项目通常要考虑使用的标准或根据客户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参照1. 企业实验室品质项目一段.由于不同商品和不同客户可对同一项目可能提出不同的检测标准或方法,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测,若方法规定采用化学法分析,只需配置最简单的设备即可参照1. 企业实验室品质项目一段.如果经费充足或检验批次较多,对应的检测方法又有仪器法的,可配置相应的专用仪器,如:水分测定仪、凯氏定氮仪、快速脂肪测定仪、糖度计、粘度计、脂肪酸分析仪等.通用仪器也可参照企业实验室品质项目一段.如果有需要,像氨基酸分析仪这样的专用分析仪也可以配置. 2卫生项目检测的实验室配置参见“1. 企业实验室”相关段落.个人认为对于一个现代商业实验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是不可少的,这是现在对禁用农兽药残出具阳性报告时指令和标准要求的条件.如果有规模、检测项目多,每类仪器还应配置多台套.这时要考虑仪器性能的互补,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一台配电喷雾电离源,一台配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气相色谱-质谱一台配电子轰击源,一台配负化学电离源.元素多、样品杂,还可以考虑配置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等.如果要做形态分析,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还应能与或气相色谱联用.二、行业实验室的行业实验室指政府法规实验室都隶属于不同行业行政领导机构,因此,多少都带有一点行政功效.近年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加大了投入,所以,实验室的硬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现在一个较完善的行业实验室省市一级以上的,除了分析测试设备的门类和数量应等同或优于一般商业实验室外,为提高分析效率还可以在前处理设备配置方面更完善一些,如:微波消解包括微波萃取、自动固相萃取仪、凝胶色谱净化仪、溶剂加速萃取仪、高速冷冻离心机、高速均质机、氮吹仪等.这些前处理设备效率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可利用晚上时间自动处理样品,并且会提高结果的重现性.随着我国的行政监管体系正在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我们的行业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参加国际上一些权威机构的能力比对活动,检测方法和结果都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执行.此外,为了适应食品安全检测发展,许多实验室开始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因此,行业实验室今后会配置更高端的分析仪器,如高分辨质谱仪等,使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食品质量监测设备与方法规范

食品质量监测设备与方法规范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食品质量监测设备和方法的规范使用对于确保食品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质量监测设备和方法的规范使用。
一、食品质量监测设备规范1. 检测设备的选择和校准在食品质量监测过程中,应根据检测项目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
例如,对于食品成分分析,常见的设备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同时,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确保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操作规程对于食品质量监测设备的操作,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和操作手册,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设备维护和保养食品质量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准确的测试结果。
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校准和校验以及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食品质量监测方法规范1. 样品采集和保存食品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样品采集和保存。
采集样品时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使用合适的采样工具和容器,并确保采样过程的卫生和无污染。
采集后,样品应妥善保存,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要求选择适当的保存温度和条件。
2.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验证针对不同的食品质量指标,应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如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比色法或光度法,微生物检测可以采用菌落计数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
同时,应对所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与标准曲线建立在食品质量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操作人员应按照方法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如设置空白对照、日常质控样品和参考样品,并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以进行定量分析。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判定,对于超出标准限值的样品进行分析和处理。
同时,应将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以备查阅和追溯。
三、食品质量监测设备与方法规范的意义1.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规范使用食品质量监测设备与方法,可以提高食品质量的把控水平,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浅谈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备投入 到 实际 的检 测 中来 ,各级 食 品检测 机 行前 期论 证 ,这是 一个 极 为重 要的环 节 。大 人 员 ,安装 的场地 ,使 用 的环境 以及 共 享的 构也 不断 引进 更 多的高 、精 、尖 技术 的大 型 型仪 器设 备是 先进 的技 术 设备 ,因 此价 格相 检 测 设备 , 以确保 食 品检验 的快 速 、有 效 。 做 好 食 品检验 、检 测实 验室 大 型仪器 设备 的 管理 工作 ,为 消 费者提 供安 全 的食 品保证 。 实验 室大 型 仪器 设备 的定 义
…
…
…
…
…
…
…
…
…
…
一
发 一 一 I
浅谈食 品检 测实验室 中大型仪器设备 的管理
大 连 市食 品 药 品检 验 所 耿 直
【 摘要 】对消费者而言 ,食 品的安全 、卫生质 量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问题 。食 品从 生产、包装 到出厂 ,再通过物流辗转到消费者 手中,这 一过 程中卫生和质量安全难 以得 到确保。如何保障消 费者食 品的安全质 量,检 测设备就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食 品检 测实验室中的大型仪器设备为消费者 的饮食安全提供 了屏 障保 护,但是对于这些 大型仪器 设备如何进行管理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 民,我们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 面进行探讨 。 【 关键词 】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设备 ;管理
食 品 的安 全 、卫 生 质 量 问题 一 直 是 消 费者 关注 的焦 点 问题 …。 国家也 已经 加大 了
过 时、指 标性 能 降低 、属 于相 对落 后 的技术 些 ,选 择 的品牌 、规格 、档次 、性 能如 何 , 设备 时 ,可 以提 出 申请 ,经批 准 以后可 以进 价格 及 技术 指标 是否合 理 ; ( ) 要购 置 的仪 器 设 备 都 有 哪 些 附 3 需
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需求探讨

PRACTICE区域治理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需求探讨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周邦萌,张艳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话题,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检验工作。
为了使食品检验针对性强,检验结果有效和准确,就必须保证仪器设备的状态符合标准方法要求,准确度和精密度得到保障。
本文着重分析了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需求。
关键词: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需求中图分类号:V4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205-0001检验人员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应对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全面考虑,对实验室中所用仪器设备的实际检测范围、功能用途、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等提出有效的检定校准需求。
因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需对实验室的实际需求进行确认,合理设计检定校准计划与方案,检验人员考虑是否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仪器运行参数设置或检测结果引入修正因子。
另外,根据检测项目和要求,还需要分级管理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以此有效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同时降低仪器设备使用成本。
一、食品检验仪器设备的具体类型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4.4.3设备管理”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记录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机会地实施检定或校准。
通常理解的检验仪器设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定量、定性检测仪器设备,这类检验仪器设备的有关数据一般需要参与后续相应的公式计算,才能得出对应的检验结果。
像称重的各类天平、计量用的玻璃器皿等属于引入结果计算较简单的仪器设备,像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或相应质谱仪等属于仪器状态影响结果直接的仪器设备。
第二类是基础辅助检测处理仪器设备,其所呈现的具体数据一般不会用在有关计算中,但是一旦出现过大的误差,便会影响实验的具体条件[2],导致检验结果受到潜在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仪器装备规范化研讨
李世雨尚德军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63)摘 要分析了食品安全检验发展趋势,对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仪器装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备配置规范化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 仪器装备;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G31
Dissertation on Standardization of Instruments Equipping for the Laboratory
of Food Safety Inspecting
Li Shiyu, Shang Dejun
(Xinjia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tine Bureau of P.R China, Urumqi 830063,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inspecting, describe a actuality and existent problems of instrument equipping in chinese laboratorys of food safety inspecting. The significance on standardization of Instruments equipping for the laboratory of food safety inspecting is discussed.
Key words Food safety; instrument equipping; standardization
1 引 言
中国加入WTO世贸体系以来,由于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和相关国际贸易争端频频发生,推动了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备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备的规范化建设问题进行讨论。
2 食品安全检验发展趋势
社会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被确定为“不得检出”,几乎达到现代检测技术检出限多低,食品的安全卫生检测限量就定多低。
以出口动源性产品为例,要求兽药残留氯霉素、硝基呋喃不得检出,要求方法检出限0.3μg/kg和0.5μg/kg[1]。
食品安全检测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检测项目、种类越来越多。
例如据有关报道[2],日本政府将于今年发布公告,并于2006年5月正式实施新食品卫生法“肯定列表(positive list)”制度。
该制度中日方对71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1万多个最大允许限量标准,一旦食品中残留物超标,将被禁止进口和流通。
食品安全检测已成为构成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国家间贸易限制与反限制的重要依据和谈判筹码。
2002年欧盟曾以进口中国动源性产品氯霉素检测超标为由,宣布欧盟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源性产品[3],直到去年才部分解禁。
食品安全检测的结果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国家总是不断地领先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分析技术和仪器装备,不断地降低食品安全限量,扩大食品安全检验的种类。
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扩大食品出口,总是紧跟发达国家的先进分析技术,力图突破技术壁垒,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如近几年国外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二恶英事件、转基因食品事件及国内接连发生的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啤酒甲醛事件等。
国际食品安全检验的动态与国内食品安全检验的动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公众对食品安全检测的结果十分关注,对检测机构的能力和快速反应要求越来越高。
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代表提出议案最多的问题。
3 国内食品安全检验仪器装备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实验室仪器装备的现状与食品检测面对的检验专业范围不完全匹配。
由于食品检测专业范围广泛,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领域。
照理不同等级的实验室,仪器装备应有不同水平,但至今仍无规范。
造成不同实验室的检验业务的范围与技术装备条件脱节。
实验室仪器装备技术水平不整齐,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由于食品安全技术壁垒等原因,对于出口食品检验,要求我国食品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装备和技术能力,必须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否则出口企业面临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同时也增加了国家遭受贸
收稿日期:2005-08-17
作者简介:李世雨(1956-),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检验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现代科学仪器 2006 1 111
易制裁的风险。
但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没有对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装备水平有一个规范性的统一要求,各实验室对仪器装备先进性、前瞻性的把握不准,加上经济条件不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实验室间存在巨大差距。
仪器装备各自为政,决策水平参差不齐。
食品安全检验的新标准、新方法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和大型分析仪器。
如新颁布的《水果和蔬菜中446种农药多残留测定方法》国家标准[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所需投资超过400万元,对设备购置的技术调研要求越显重要。
长期以来实验室仪器的装备一直各自为政,各个单位自行计划,行政审批,个人或局部决策的因素很大。
极易造成购置失当,且各地、各单位都重复着同样的调研工作,耗时、耗力。
设备购置周期长,实验室应急反应能力弱。
当遇到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临时购置所需设备的可操作性很小。
仪器购置从实验室上报年度预算到计划汇总、管理部门批准、政府招标采购,购置周期可长达一年。
事实上,多数实验室无法对仪器设备的不足作出应急反应。
4 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备规范化的意义
根据食品安全检验任务和技术要求规划或规定食品安全实验室必须装备的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和档次,以保证满足一个地区日常食品安全检验和应对突发性事件。
对一个地区高、中、低等级实验室设仪器设备的关联度进行调研和规划,应在一个地区形成既有高新检验技术的制高点,也有常规检验技术的普及面,形成一个技术关联的检测网络。
对一个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系统性、配套性进行调研和规划,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检验技术平台,增强应对各种复杂检验、应急检验的能力,拓宽检验业务范围。
对仪器设备配置的经济性进行规划。
避免重复性投入,提高设备投入的经济性和使用率。
一地区统一规划装备某种常用仪器,可降低购置费和维修成本,且方便实验室间的技术交流与协助。
仪器设备配置的规范性有利于技术标准、技术方法的规范性;有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推广;还有利于系统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
5 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
备评价、决策体系
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备评价工作涉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认知的不断深化、科学仪器和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评价是很复杂的,不能简单依靠个人、部门或厂商的意见做决策。
应建立一个专家评估、咨询系统,收集全面信息,组织认真的论证,集中多数专家的意见,形成规范的操作程序,对实验室装备的科学性、先进性、标准性、经济性、关联性做出评价。
为实验室的发展规划、政府部门决策和执行及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食品安全实验室仪器装备评价应密切追踪国际新指标、新技术发展动态。
发达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指标、实施保护措施(技术壁垒)、一般需要经过四个环节。
第一,毒理学研究;第二,分析技术实用化;第三,一批政府和民间实验室参与;第四,在该国(地区)进口食品监控检验中,该指标阳性发生率较高。
以欧盟兽残监控指标硝基呋喃为例,九十年代后,发现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和基因毒性;1993年禁止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使用;随后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检验方法,其中包括两种初筛方法:四碟微生物抑制法(four plate test)和酶联免疫法,及基于LC-MSMS技术的确认检验法;欧盟的一些民间和政府实验室参与了毒理学研究和分析技术的建立;2003年,欧盟在进口动源性产品兽残检验中,硝基呋喃的检出率占所有兽残检出结果的54%[5]。
至此硝基呋喃残留才被确定为可用于贸易制裁的主要食品安全指标之一。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密切追踪国际食品安全动态,提前规划和规范我国实验室仪器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与国际保持同步,才能主动应对基于食品安全因素的国外技术壁垒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度出口动物及动
源性食品残留物质监控计划》,2005.4.1
[2] 苏志明, 张梅.日本将调整食品和农产品进口制度,《中国国门时报》总第
1922期,2005.7.4
[3] European Communities,Certain Protection Measurs with Regard to the
Products of Animal Origin Imported from China, Commission Decision (2002/69/EC) of 30 January 2002
[4]中国标准出版社.《水果和蔬菜中446种农药多残留测定方法气相色谱-
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48-2005
[5] Glenn Cennedy, EU and 3rd country implications about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欧盟专家组报告资料,2004.7.20,北京
112 Mod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