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九下第三单元《边寨飞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课件 (4)ppt

小学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课件 (4)ppt
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 雄壮的舞蹈,吹起胜利的号角。
(再现群欢)主题六
1、这段是哪个乐段的再现?
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再现第一主题 , 加上木琴轻盈的声音,表现的是万众欢腾的 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北京喜讯到边寨》
乐段
主奏乐器 表现内容
引子
( 圆号 ) 喜讯传来
主题三 (传送喜讯)
这段音乐是有小提琴和中提琴共同演奏的, 旋律非常的悠扬、流畅,表现的是各族人民 在互相传送喜讯,越传越广,越传越远。
(傣家欢歌) 主题四
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 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 娘在独舞。
(小伙子的歌舞)主题五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马洪业:
北京人。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宣传队任演 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 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 单簧 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 的管弦乐《北京喜讯 到边寨》外,还有《愉 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引子
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模仿什么声音你能用动作告诉我吗?

管弦乐曲
圆号
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小号
双簧管
木琴
牛角号
郑路:
北京人,1948 年参加中国 人民解放军。1952 年后历任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 奏员、 创作室副主任。曾经在 边远民族村寨体验十年多,对 民族音乐有很深的研究。《北 京喜讯到边寨》 本来是有他单 独写的双簧管独奏曲,后来才 和 马洪业改编成管弦乐曲。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有: 器乐曲 《民歌主题组曲》、(合作)、 《漓江音 画》等。
号角声
主题一 (群舞欢歌 )

初中音乐课件:《边寨飞歌》

初中音乐课件:《边寨飞歌》

初中音乐课件:《边寨飞歌》课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音乐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初中音乐课件:《边寨飞歌》,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教学内容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

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向学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1、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2)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

(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

2、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

(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

(4)再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思想、音乐风格,并作比较。

3、欣赏《放马山歌》(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的体裁和主题内容。

(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3)再听录音,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

(4)请学生发挥想象,谈谈衬词“呦哦”在歌曲中的作用?怎样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情绪?(5)请学生跟着录音或钢琴伴奏哼唱这首歌曲,要唱出韵味。

【篇二】教学内容1、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

2、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3、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

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

3、琵琶、阮、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图片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将少数民族迷人的风情展现在学生面前。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边寨飞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边寨飞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边寨飞歌》教案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边寨飞歌》教案内容,欢迎大家浏览阅读。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教学内容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使学生初步掌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

教学过程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请学生谈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

(3)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学,直至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

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的特点。

并请学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

(4)请学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

(7)再将学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

教学内容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

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向学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1.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2)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

(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

2.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

(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

初三年级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PPT

初三年级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PPT
登 高 山 望 远 方 哎,
滑音
甩腔
视唱第一乐句曲谱
登高山 望远方 哎,
滑音
甩腔
学唱第二乐句
田 里 谷 米 黄 哎,
同头换尾
对 比 聆 听
色彩音
学唱第三乐句
缩减呈现
学唱第四乐句
炊烟在飘荡, 我要歌唱这 美丽的家乡 哎!
将曲谱补充完整
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 第三乐句 第四乐句
s 演唱歌曲
换头合尾
s
徵调式

演唱歌曲
歌唱状态 滑音、甩腔
聆听歌曲《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片段
找出两首歌曲的相同之处
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苗歌——飞歌
1.s m s d' s m d 2.徵调式 3.滑音、甩腔 4.色彩音 ma
听辨飞歌
课堂小结
1.学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2.了解飞歌的基本音乐特点: (1)s m s d's m d (2)徵调式 (3)滑音、甩腔 (4)色彩音 ma
炊烟在飘荡我要歌唱这美丽的家乡学唱第四乐句将曲谱补充完整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第四乐句换头合尾smsdsmd徵调式徵s歌唱状态滑音甩腔演唱歌曲找出两首歌曲的相同之处聆听歌曲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
歌唱美丽的家乡
初三年级 音乐
聆听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思考: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
四个乐句
学唱第一乐句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3单元《五样热情的歌》ppt课件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3单元《五样热情的歌》ppt课件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特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 的。——莎士比亚
达翰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 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 辽宁。 “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本民族的自称,最早 见于元末明初。“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
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我 国历史文献中有 “达呼尔”、 “打虎儿”、“达瑚里”、“打虎力”、 “打呼里”、“达乌尔”等不同音译名 称。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 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 文化最发达的民族。
节拍与节奏的特点: 达斡尔 族民间音乐常用的节拍是2/4, 4/4,3/8,6/8,节奏 大都规整对称。少部分民歌 中有 5/8,7/8拍及变换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纯朴自然,舒展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歌词内容丰富, 舞蹈动作时而温柔娴雅,时而欢快激昂;时而稳重含蓄,时 而热情洋溢。它很注重人的情感表现。无论是“比歌”、 “赛舞”、或是“打斗”,都无不深刻地描绘着达斡尔族人 的热情、勇敢、奔放、洒脱。具有艺术感染力,它体现着这 种原生态语言的个性张扬。全然是自然平衡的摆动中所产生 的流畅美感。
演唱达斡尔族歌曲时大都是自娱性的,大多是独唱式的, 很少有齐唱的歌曲,也没有多声部的合唱歌曲。达斡尔族音 乐的演唱特点其根据不同的体裁而略有差异。 演唱扎恩达 勒一般高亢明亮;哈库麦勒歌曲则要华丽、明快;乌钦调则 要平缓叙述。 各类体裁中所共有的是“慢颤音唱法”,多 出现在长音上,这点与京剧中长音演唱时 的“抖音”及蒙 占族民歌长调歌曲中的“鄂柔诺古拉”唱法很相似,只是带 有一些 哭腔的情感色彩。

乐曲《飞歌》讲解与训练.ppt

乐曲《飞歌》讲解与训练.ppt

第一章 古单风雅项韵技能神鸟讲起解舞与训练:乐乐的曲滥《觞 飞歌》讲解与训练
能力拓展训练 :
民族管弦乐合奏《满江红》讲解与训练
— *—
4 (三)综合技能训练:乐曲《飞歌》讲解与训练
1、乐曲总体讲解:
笛子协奏曲《飞歌》由著名作曲家 唐建平先生作曲。该曲是作曲家通过 对云南《苗族飞歌》、彝族阿细人 《阿细跳月》等最具代表性的原始民 歌及舞蹈音乐提炼加工,再加以乐思 的交响性发展而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笛 子协奏曲。作品在保持原始民歌韵味 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现代音乐创作 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种欢腾、 热烈的节庆场面,反映了云南少数民 族朴实的性格和质朴的民风。
第四乐段
此乐段是“飞歌”、“阿细跳月” 主题音调的再现,音乐欢快灵动,调式、 技法、节奏的运用极富特色,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一种欢腾、热烈的节庆场面。 演奏中注意:
(1)演奏速度和情绪的准确。
(2)半音的音准和清晰把握。
资源调入:《飞歌》谱.jpg 资源调入:《飞歌》讲解与训练.mp4
8
第一 作业与思考
1.欣赏笛子协奏曲《飞歌》各种不同 演奏版本的音像资料,并找出它们演奏特 点。
2.掌握笛子协奏曲《飞歌》演奏风格 及演奏技法。
3.熟练演奏协奏曲《飞歌》。
1.欣赏乐曲《飞歌》音像资料 2.乐曲《飞歌》的练习中,使用十孔笛演奏。 3. 思考竹笛近代的新发展。
6
3、分段讲解
第一乐段
此乐段取材于《阿细跳月》音调,音乐以1、3、 5级音为主干,节律轻盈明亮,描写彝族阿细人载 歌载舞的形象。32小节开始是3拍子的《阿细跳月》 节奏变体,44-49小节是节奏的重复运用,且在其 中有大量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50-58小节是民歌 素材《飞歌》的主题表现。98-110小节是第二段前 的连接句。演奏中注意:

《边寨飞歌》教案

《边寨飞歌》教案

《边寨飞歌》教案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唱歌>.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学目标通过学唱>,使学生初步掌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教学过程唱歌>(1)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请学生谈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3)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学,直至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的特点.并请学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4)请学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7)再将学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二教学内容欣赏>>>>>.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2.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向学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教学过程1.欣赏>>(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2)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2.欣赏>>(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4)再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思想.音乐风格,并作比较.3.欣赏>(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的体裁和主题内容.(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3)再听录音,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4)请学生发挥想象,谈谈衬词〝呦哦〞在歌曲中的作用?怎样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情绪?(5)请学生跟着录音或钢琴伴奏哼唱这首歌曲,要唱出韵味.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三教学准备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2.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3.琵琶.阮.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图片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将少数民族迷人的风情展现在学生面前.2.学会用竖笛演奏>,体会它与管弦乐>的不同之处.3.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过程1.欣赏>(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景.(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聆听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感受其和谐的效果.(3)请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2.欣赏>(1)教师简介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什么场景.教师补充.(3)教师介绍>的来源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4)再听录音,引导学生分辨主奏乐器是哪两种?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哪两种形象?3.欣赏>(1)聆听录音,请学生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和乐曲的主题思想.(2)再听录音,试着分析乐曲的调式.结构.情绪.风格.4.学吹竖笛>(1)播放管弦乐>,使学生感受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和主题旋律,熟悉曲调.(2)请学生谈谈这首乐曲描绘的场景.(3)教师讲解这首乐曲的创作意图.曲式结构.(4)学生练习吹奏主题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老师可帮助克服技术难关.(5)请学生谈谈竖笛吹奏的>和管弦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种?(6)让学生练习用三角铁.碰铃按 | |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以此感受乐曲欢快而鲜明的节奏.(7)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竖笛吹奏,一组用打击乐伴奏,然后互换.5.音乐活动>(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情绪和主题内容.(2)再听录音,听辨乐曲的主旋律以及主旋律出现的次数.(3)请学生说说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演奏,教师补充并介绍月琴.阮.琵琶等民族弹拨乐器的形状.音色等.(4)请学生随录音哼唱主旋律并记熟.(5)将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转成两个圈,男外圈女内圈,拍掌扭腰起舞,内圈顺时针.外圈逆时针,男女相对边唱边舞边换对.。

《北京喜讯到边寨》ppt课件

《北京喜讯到边寨》ppt课件
16
今天我们欣赏了两种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 请同学们用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或者唱一唱你 所记住的旋律。
17
H

18
3
京喜讯到边寨
(管弦乐合奏)
郑路马洪业曲
1、 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的? 2、“边寨”是什么地方?
4
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的?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国家发生 的所有重大事件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从北京发往全国各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生激荡和回响。
“边寨”是什么地方?
“边寨”指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苗族、彝族、侗族等许多少数民族都聚居在这里。
作品中提到的“喜讯”指的是什么?
6
“喜讯”
是指在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
谋,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喜讯传出,举国上下 一片欢腾。作曲家郑路、马宏业亲自参加了在天安门 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心情非常激动。回来后立即创
11
第三主题:小提琴中提琴
这个乐段由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并伴以清脆的木鱼、 铃鼓声、清脆悦耳。好像年轻姑娘在独舞。
12
算四主是页:双
5 3 25 · i 15 3 毫j · 3
53 3 5 53 5
毫5 — — — |
5 3 45·115i5ib3 ·
之li s 3 5 s i i 3|i - - -|
乐曲的力度减弱,在飘逸起伏的节奏伴奏下,双簧管 奏出优美而富有色彩的旋律,好像是年轻姑娘的独舞。
13
算 五 主 是 题: 八 吴
■1
-4
6 63 6 63 6
3 6 63 6 63 6

小号吹出了粗犷、奔放的旋律,好像 一群小伙子跳起豪装健美的舞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