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合集下载

髋关节蛙式位x线摄影方法

髋关节蛙式位x线摄影方法

髋关节蛙式位x线摄影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髋关节蛙式位 X 线摄影方法。

这可是个挺重要的事儿呢!你想啊,髋关节就像身体的一个重要关节枢纽,要是不把它的情况搞清楚,那可不行呀!而蛙式位 X 线摄影就是帮助我们看清它的好办法。

首先呢,得让患者摆好姿势。

就像一只小青蛙一样,双腿要尽量弯曲,大腿和腹部贴得紧紧的。

这可不是随便摆摆就行的哦,得认真对待。

这就好比搭积木,得把每一块都放对位置,不然整个“建筑”可就不稳固啦!然后呢,调整好 X 线机的位置和参数。

这可不能马虎,就像厨师做菜要掌握好火候一样,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影响最后的“成品”。

机器要对准髋关节那个关键部位,这样拍出来的片子才能清晰准确呀。

接着,按下快门,“咔嚓”一声,这一瞬间就被记录下来啦。

这“咔嚓”一下可不简单呀,就像给髋关节拍了一张“证件照”,把它的模样给固定下来了。

拍完之后,可不是就大功告成咯。

还得看看片子质量怎么样,是不是清楚地显示出了髋关节的结构。

要是模糊不清或者有其他问题,那可不行,就得重新再来一次。

这就像我们做一件事,得做到自己满意为止,不能马马虎虎就交差呀。

哎呀,你说这髋关节蛙式位 X 线摄影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它就像一个小侦探,帮我们找出髋关节的各种情况呢。

大家想想,要是没有这个方法,医生怎么能准确判断髋关节有没有问题呢?那不是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嘛!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看似简单的摄影方法。

而且哦,这个过程中患者也要好好配合。

要是患者不配合,姿势摆不好,那拍出的片子能好吗?就像跳舞一样,得两个人配合默契才能跳出好看的舞蹈呀。

总之呢,髋关节蛙式位 X 线摄影方法真的很重要,它是帮助我们了解髋关节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摄影,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髋关节,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下肢X线摄影操作规程

下肢X线摄影操作规程

下肢X线摄影操作规程(一)跟骨-轴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暗盒置于踝部下方,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

2. 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背曲。

3. 摄影距离为90-100cm。

4.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35°-45°,经第3跖骨基底部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1. 为防止跟骨投影变形,下肢长轴、暗盒长轴和中心线射入方向三者应保持一致。

2. 病人踝关节背屈时,可借助绷带牵拉。

3. 中心线倾角大小,以踝关节背屈程度来决定。

背屈角度大,中心线倾角可减小。

中心线倾角大小的原则是:垂直跟骨长轴与台面夹角的角平分线。

【评价标准】1. 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1∶2;2. 距下关节应显示。

【质控要点】1. 足底与胶片垂直;2. 中心线35°-45°向头通过第3跖骨基底部。

(二)踝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略偏下处。

2. 足稍内旋,足尖下倾,下肢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

3. 摄影距离为90-100cm。

4. 中心线经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1cm处,垂直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下肢。

【评价标准】1. 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重叠;2. 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3. 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

【质控要点】1. 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2. 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

(三)踝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

2. 被检侧膝关节稍屈曲,外踝紧贴暗盒,使踝关节成侧位。

3. 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暗盒中心,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

4. 摄影距离为90-100cm。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不良。
髋臼覆盖率 正常>0.75
完整ppt
12
髋臼覆盖率 发育不良≤0.75
完整ppt
13
Sharp角:观察髋臼的倾斜程度,即髋臼外缘与泪滴下缘之 间的连线与骨盆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小于40 °
夏普角 正常33°-38°
完整ppt
14
夏普角 发育不良>40°
完整ppt
15
股骨颈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的角度,又称内倾角。 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
9
被用来评价冠状位上髋臼顶 的方向,以及股骨头外上方 的覆盖,髋臼的关节承重面 在X线片上表现为外形类似 “眉弓”的硬化带,正常角 度在0~10 °之间,髋关节 发育不良通常大于10 °
臼顶倾斜角 正常<10°
完整ppt
10
臼顶倾斜角 发育不良>10 °
完整ppt
11
指股骨头被骨性髋臼覆盖的百分比,即股骨头内缘至髋臼外缘的距 离与股骨头内外缘之间距离的百分比,小于75%为病理性髋臼发育
前CE角 发育不良<20°
完整ppt
19
Lequense False Profile位X线片的体位要求 患者站立(髋关节应力位像),骨盆相对于 底片旋转65°,与患髋同侧的脚应与底片平 行。X线管距胶片102cm,十字瞄准器对准患 侧股骨头。但应同时投照双侧髋关节,以便 判断拍照方法是否正确。在拍摄正确的X线片 上,左右两侧股骨头之间的距离应等于1至2 个股骨头的直径。小转子应模糊不清,表现 为股骨干皮质后方的圆形影。小转子过于明 显则提示下肢内旋。
完整ppt
25
完整ppt
20
完整ppt
21
前倾角=34.5°+23.8°=58.3°

髋关节X线片各种测量方法

髋关节X线片各种测量方法

股骨颈前倾角
在髋关节侧位片上,分别画股骨干和股骨颈 纵轴线,两线的夹角称股骨颈前倾角,新生儿正 常为35°,成人为12°-15°,平均12.31°。 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应根据此标准复位。
沈通氏线
正位片,股骨颈内缘延长至耻骨下缘的弧线。 正常为光滑、连续的弧线影。髋关节脱位时,此 线不连续。
帕金(Perkin)方格
髂颈线
髂骨外下缘与同侧股骨颈 外缘弧形连续线影。为判断髋 关节脱位的参照线。
司肯尼(Skinner)线
在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从股骨大转子 顶端作股骨纵轴线AB的垂线CD,正常情况 下,此线应通过圆韧带窝或其下方,圆韧 带窝至上述两线交点的距离是4-5cm。若 司肯尼线超过圆韧带窝,提示股骨颈或大 转子错位骨折。
骨盆、髋关节解剖
正常骨盆X片
在前后位骨盆平片上评价髋关节的解剖标志 1=髂耻线; 2=髂坐线; 3=髋臼顶线; 4=髋臼泪滴; 5=髋臼后缘; 6=髋臼前缘 a.示意图 b.前后位骨盆平片
股骨颈干角
在髋关节正位片上,分别画股骨干轴线和股 骨颈轴线,两线相交内侧的夹角,称为股骨颈干 角,正常值为110°-140°。大于140°为骨外 翻,小于110°为髋内翻。
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 软骨中心画水平线AB,再通过两侧 髋臼外上缘引垂线CD和EF,AB线与 CD、EF线分别相交,两侧髋关节各 分为四个区域称帕金方格。正常时, 股骨头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域内, 当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股骨头骨 骺则位于外上区域。
新生儿髋关节间隙
新生儿骨盆正位片,通过两侧髋臼Y 形软骨作连线称为Hilgenreiner线,简 称H线。股骨上端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 隙,股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之距离 为内侧间隙,正常均值上方间隙为9.5mm, 内侧间隙为4.3mm,若上方间隙小于 8.5mm,内侧间隙大于5.1mm,应怀疑髋 关节脱位。若上方间隙小于7.5mm,内侧 间隙大于6.1mm,可诊断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外展受限标准

髋关节外展受限标准

髋关节外展受限标准髋关节外展受限是指个体在进行髋关节外展运动时受到限制,无法达到正常的活动范围。

为了准确评估髋关节外展受限,医生通常会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的评估方法。

以下是关于髋关节外展受限标准的详细介绍:1、角度测量角度测量是评估髋关节外展受限的常用方法。

医生会使用量角器或电子角度测量仪来测量个体在休息状态下的髋关节外展角度。

正常范围内,髋关节外展角度通常在30度至45度之间。

如果个体无法达到此范围,则可能存在髋关节外展受限。

2、疼痛评估疼痛是髋关节外展受限的常见症状之一。

医生会询问个体在尝试进行髋关节外展运动时是否感到疼痛,并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

疼痛的评估通常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字疼痛评分(NRS)等方法进行量化。

3、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旨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髋关节外展功能的表现。

医生可能会要求个体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劈腿、抬腿等,以观察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这些功能测试有助于医生判断个体的髋关节外展受限程度及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4、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影响髋关节外展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生会评估个体在髋关节外展运动中相关肌肉群的力量,如臀大肌、臀中肌等。

通过比较两侧肌肉力量是否对称,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单侧或双侧的髋关节外展受限。

5、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髋关节外展受限的辅助手段。

通过X 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观察髋关节的结构、形态及周围软组织的状况。

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髋关节外展受限的原因,如骨骼异常、软组织损伤等。

总结:以上五个方面是评估髋关节外展受限的标准,医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诊断个体是否存在髋关节外展受限,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标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髋关节状况,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个体也可以关注这些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和改善髋关节外展受限,提高生活质量。

髋关节正位拍摄方法

髋关节正位拍摄方法

髋关节正位拍摄方法髋关节正位拍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该方法通过X线摄影的方式,可以观察到髋关节的骨骼结构、软组织和关节间隙的状况,对于髋关节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髋关节正位拍摄是通过患者平卧在背上,将两侧髋关节放在相同的位置,然后以全髋关节展开为主线,用X线辐射记录和显示髋关节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两个平行的关节面的影像,从而评估髋关节的对称性、显示髋臼、股骨头和髋臼的相对位置。

以下是该方法的详细步骤:1. 患者准备:让患者脱去下身的衣物,并穿上一条短裤或一块薄布,以保护隐私。

同时,告知患者整个过程需要保持身体的平稳和静止,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2. 摄影设备准备:将X线机械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和位置,以确保能够同时捕捉到两个髋关节的影像。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在X线机上设置过滤器或调整其他参数。

3. 位置调整:患者平卧在钢板上,面朝天花板,双腿自然伸直,足外翻大约15度。

髋关节需向肥肉内尖10度角,这样有助于关节面的展开以及避免软组织重叠。

4. 钢板定位:将钢板固定在床上,以便将患者的身体保持稳定。

钢板上有标尺和参考线,用于确定髋关节的中心位置和角度。

5. 环境准备: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避免照射产生辐射的人员进入照射区域。

同样,让患者和设备远离可能干扰的金属物品,以确保影像的质量。

6. 拍摄过程:医生或放射技师在保持患者的平稳状态下,在机器的控制下进行拍摄。

他们将控制台上的按钮按下,以启动X线的辐射,并记录关节的影像。

7. 重复过程两次:为了确保影像的准确性,通常会对每个髋关节分别进行两次拍摄。

这样可以比较并确认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影像结果,以发现关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8. 影像评估:拍摄完成后,医生将评估影像,观察髋关节的骨骼结构、髋臼的形态、股骨头的位置以及关节间隙的大小。

他们会注意是否存在髋关节的畸形、骨质疏松、关节炎等可能的问题,并将结果与正常情况或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课件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课件

髂颈线
沈通线
Wiberg外侧CE角:异常 的外侧CE角是诊断髋关 节发育不良的标准之一, 用来评估骨性髋臼在股 骨头上方及外侧的覆盖, 正常值均大于25 °, 20~25 °为临界值,小 于20 °则可诊断为髋关 节发育
外侧CE角 正常>25°
外侧CE角 发育不良<20°
被用来评价冠状位上髋臼顶 的方向,以及股骨头外上方 的覆盖,髋臼的关节承重面 在X线片上表现为外形类似 “眉弓”的硬化带,正常角度 在0~10 °之间,髋关节发 育不良通常大于10 °
• 外侧CE角
• 夏普角
• 臼顶倾斜角
• 前CE角

• 髋臼覆盖率
• 股骨颈前倾角
Shenton线:又称耻颈线,为股骨颈内缘与闭 孔上缘之间的连线,正常为连续的弧形,如不 连续说明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
Calve线:又称髂颈线,为髂骨外缘与股骨颈 外缘光滑的弧线,如不连续说明髋关节有不同 程度的半脱位。
前倾角=34.5°+23.8°=58.3°
前倾角 正常12-15°
• 髋关节外展前后位片
拍该片的目的在于:评估如果选择髋臼截骨,可以判断髋臼重新转 位之后股骨与髋关节的对合关系,或选择做股骨粗隆间截骨来改 善头臼对合关系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臼顶倾斜角 正常<10°
臼顶倾斜角 发育不良>10 °
指股骨头被骨性髋臼覆盖的百分比,即股骨头内缘至髋臼外缘的距 离与股骨头内外缘之间距离的百分比,小于75%为病理性髋臼发育
不良。
髋臼覆盖率 正常>0.75
髋臼覆盖率 发育不良≤0.75
Sharp角:观察髋臼的倾斜程度,即髋臼外缘与泪滴下缘之 间的连线与骨盆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小于40 °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培训课件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培训课件
夹角25°
髋关节髋6关5节°X线片斜测量角位度 示意图
17
前CE角 正常>25°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18
前CE角 发育不良<20°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19
Lequense False Profile位X线片的体位要求 患者站立(髋关节应力位像),骨盆相对于 底片旋转65°,与患髋同侧的脚应与底片平 行。X线管距胶片102cm,十字瞄准器对准患 侧股骨头。但应同时投照双侧髋关节,以便 判断拍照方法是否正确。在拍摄正确的X线片 上,左右两侧股骨头之间的距离应等于1至2 个股骨头的直径。小转子应模糊不清,表现 为股骨干皮质后方的圆形影。小转子过于明 显则提示下肢内旋。
23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24
谢谢!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25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X
如 何 判 断 一 张 线 片 的 好 坏
Y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Z
X
2
X
骨 盆 沿
轴 方 向 旋 转
Y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Z
X
3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Y
骨 盆 沿 轴骨 方盆 向沿 旋转轴方
向 Y旋

X
4
Z
X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Z
骨 盆 沿 轴骨 方盆 向沿 旋转轴方
向 Y旋
外缘光滑的弧线,如不连续说明髋关节有不同 程度的半脱位。
沈通线
髋关节X线片测量角度
7
Wiberg外侧CE角:异 常的外侧CE角是诊断髋 关节发育不良的标准之
一,用来评估骨性髋臼
在股骨头上方及外侧的 覆盖,正常值均大于25 °,20~25 °为临界值, 小于20 °则可诊断为髋 关节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影像学表现
X
如 何 判 断 一 张 线 片 的 好 坏
Y
X Z
X
骨 盆 沿 轴 方 向 旋 转
Y
X
Z
Y
X
骨 盆 沿 轴骨 方盆 向沿 旋转轴方
向 Y旋

X
Z
Z
X
骨 盆 沿 轴骨 方盆 向沿 旋转轴方
向 Y旋

X
Z
髋关节常用指标的测量
• 沈通线与髂颈线 • 颈干角
• 外侧CE角
夹角25°
髋关节65°斜位示意图
前CE角 正常>25°
前CE角 发育不良<20°
Lequense False Profile位X线片的体位要求 患者站立(髋关节应力位像),骨盆相对于 底片旋转65°,与患髋同侧的脚应与底片平 行。X线管距胶片102cm,十字瞄准器对准患 侧股骨头。但应同时投照双侧髋关节,以便 判断拍照方法是否正确。在拍摄正确的X线片 上,左右两侧股骨头之间的距离应等于1至2 个股骨头的直径。小转子应模糊不清,表现 为股骨干皮质后方的圆形影。小转子过于明 显则提示下肢内旋。
夏普角 正常33°-38°
夏普角 发育不良>40°
股骨颈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的角度,又称内倾角。 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
颈干角 正常110°-140°
髋关节65°斜位片:是骨盆真正的侧位片,评估 髋臼的前覆盖,有些患者在骨盆正位片上股骨头 覆盖正常,在该片上发现前覆盖缺损。体位要求 患者站立,骨盆相对于底片旋转65 °
前倾角=34.5°+23.8°=58.3°
前倾角 正常12-15°
• 髋关节外展前后位片
拍该片的目的在于:评估如果选择髋臼截骨,可以 判断髋臼重新转位之后股骨与髋关节的对合关系 ,或选择做股骨粗隆间截骨来改善头臼对合关系
谢谢!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6
• 夏普角
• 臼顶倾斜角
• 前CE角
• 髋臼覆盖率
• 股骨颈前倾角
Shenton线:又称耻颈线,为股骨颈内缘与闭 孔上缘之间的连线,正常为连续的弧形,如不 连续说明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
髂颈线 Calve线:又称髂颈线,为髂骨外缘与股骨颈
外缘光滑的弧线,如不连续说明髋关节有不同 程度的半脱位。
沈通线
Wiberg外侧CE角:异 常的外侧CE角是诊断髋 关节发育不良的标准之 一,用来评估骨性髋臼 在股骨头上方及外侧的 覆盖,正常值均大于25 °,20~25 °为临界值, 小于20 °则可诊断为髋 关节发育
外侧CE角 正常>25°
外侧CE角 发育不良<20°
被用来评价冠状位上髋臼顶 的方向,以及股骨头外上方 的覆盖,髋臼的关节承重面 在X线片上表现为外形类似 “眉弓”的硬化带,正常角 度在0~10 °之间,髋关节 发育不良通常大于10 °
臼顶倾斜角 正常<10°
臼顶倾斜角 发育不良>10 °
指股骨头被骨性髋臼覆盖的百分比,即股骨头内缘至髋臼外缘的距 离与股骨头内外缘之间距离的百分比,小于75%为病理性髋臼发育
不良。
髋发育不良≤0.75
Sharp角:观察髋臼的倾斜程度,即髋臼外缘与泪滴下缘之 间的连线与骨盆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小于4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