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基础

合集下载

石油基础知识(地质)

石油基础知识(地质)
盆地变山川
断层活动造成地表塌陷、岩层破碎
褶皱活动使水平岩层折弯
断裂和褶皱活动 使水平岩层直立
总之,地壳运动使地下、盆地 内的岩层破裂、变形,演变成 非常复杂的地层构造。
经过数亿年的地质演变(人类已知的演变),中国大地上形成了 数百个沉积盆地,但是具有石油形成和分布的盆地约有40多个
盆地即地壳构造中的一个面积广大的统一沉降区,其面积大小差别 很大,如我国塔里木盆地面积可达55.7万平方公里,而合肥盆地2.3万 平方公里。
•喷发岩
不能生成油气 少部分可以储存油气
可作为盖层
五大连池
侵入岩 (岩墙)
喷发的 玄武岩
泰山 黄山
变质岩:原有的岩石由于温度、压力 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成分、结 构、构造等变化形成的新的岩石,如大理 石。
不能生油,极少部分可储存油气
北京十三陵
板块运动使盆地、岩层产生剧烈形变
使在盆地水中沉积的岩石会出露地表 造成:“海枯石烂”、“海陆变迁”
背斜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国外(如中东地区) 一个背斜的面积可达 几百或几千km2
国内的背斜油气藏少 而且面积小,多为几 到1km2以下。
储层上倾方向尖灭油气藏
中美 国国 始墨 终西 没哥 有湾 发常 现见
塑性岩石上窿形成一系列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我常油 国规藏 这方规 类法模 油很小 藏难 很发 多现
埋 藏 重油 3000

轻油
保存下来的 油气藏
构造活 动平稳

4000

150

5000
天然气
开勘 发探 场目
所标
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理论基础
有机成因油气理论梗概

石油开采常识

石油开采常识

一、地质基础知识:1、什么叫地静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饱和压力、流动压力?答:地静压力:由于上覆地层重量造成的压力称为地静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在油层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地层中部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在地层条件下,当压力下降到使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时的压力叫饱和压力。

流动压力:油井在正常生产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

2、什么叫生产压差、地饱压差、流饱压差、注水压差、总压差?答:生产压差: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井底流压的差值。

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饱和压力的差值叫地饱压差。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叫流饱压差。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注水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的差值叫总压差。

3、什么叫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采油强度?答:采油速度:是指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4、什么叫采油指数、比采油指数?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

比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每米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5、什么叫水驱指数、平面突进系数?答:水驱指数是指每采出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方/吨。

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

6、什么叫注采比?答:注采比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

7、什么叫累积亏空体积?答:累积亏空体积是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8、什么叫层间、层内平面矛盾?答: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和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叫层间矛盾。

石油基础知识

石油基础知识

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及性质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物,石油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从颜色看,绝大多数石油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色乃至无色。

以相对密度论,绝大多数石油介于0.9-0.98之间,但也有个别相对密度大于1.02和低于0.71的,石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1.46mm2/S,有的却高达20392 mm2/S。

许多石油具有浓烈的气味,这是因为含有有臭味的含硫化物的缘故。

第一节石油的组成石油外观和性质上的差别反映了其组成的不同。

石油的组成极为复杂,但其元素组成却较简单,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两者合计为96-99%,硫、氮、氧三种元素总量为1-4%。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微量铁、镍、铜、钒、砷等。

上述元素都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石油中。

现已确定,组成石油的有机化合物分为由碳、氢元素构成的烃类化合物和含有硫、氮、氧等元素的非烃类化合物两大类。

组成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石油中的硫、氮、氧元素以非烃类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元素的含量虽仅有1-4%,但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很高。

一、石油中的烃类组成1、石油中的烷烃。

烷烃是组成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烷烃分别以气、液、固三种状态存在于石油中。

在常温下,从甲烷到丁烷是气态,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在常温下,C5-C15为液态,主要存在于汽油和煤油中,其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上升。

在蒸馏石油时,C5-C10的烷烃多进入汽油馏分(200℃以下)的组成中,而C11-C15的烷烃则进入煤油馏分(200-300℃)的组成中。

C10以上的烷烃在常温下为固态,一般多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油中,当温度降低时,就结晶析出,工业上称这种固体烃类为蜡。

含蜡量的多少,对油品凝点的高低有很大影响。

2、石油中的环烷烃。

环烷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也是润滑油组成的主要组分。

油气基础知识

油气基础知识
• 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是由天然气液化制取的,以甲烷为主的液烃混 合物。
• 液化天然气的体积为其气体体积(101.325kPa,20℃)的1/625,有利于输送和储存。 • 天然气液化几乎是跨越海洋运输天然气的主要方法。
2、天然气凝液
• 天然气凝液(NGL,Natural Gas Liquids)是指从天然气中回收到的液烃混合物,包括乙烷、 丙烷、丁烷及戊烷以上烃类等。
7.天然气的含水量 1) 天然气的含水量 指天然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与温度、压力、气体组成有关。 (1)天然气的湿度 • 天然气含水量( 绝对湿度)e——每立方米天然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克数,kg/m3。
• 天然气的饱和含水量es——一定压力、温度下,每立方米天然气中含有最大水蒸气克数。 • 相对湿度——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天然气的含水量(绝对湿度)与饱和含水量的比值。
一类 大于31.4
二类
三类
不大于100
不大于200
不大于460
不大于6
不大于20
不大于460
不大于3.0
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水露点应比最低环 境温度低5 ℃
六、天然气加工的主要产品
• 天然气加工的主要产品主要有: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压缩天 然气等。
1、液化天然气
• 天然气凝液可进一步分离出乙烷、丙烷、丁烷和天然汽油等。
3、液化石油气
•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以C3、C4为主的烃类混合物。常温常压 下是气体,在常温或低温下施加至一定压力时,转变为液态,卸压后又能变成气体。
丙烷
丁烷
• 液化石油气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①从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中回收(轻烃回收)C3、C4等组分 ②原油二次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油分解产物

石油基本建设安全

石油基本建设安全

石油基本建设安全石油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石油开采、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建设。

由于石油资源的特殊性和石油工业的风险性,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安全现状,以及保障石油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石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而石油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是石油资源能够顺利开采、加工和输送的前提条件。

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不仅直接影响石油工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是确保石油能够稳定供应的基础。

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很多国家的经济依赖于石油的供应。

如果石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安全隐患,石油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能源危机,进而影响到各个国家的经济稳定。

其次,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能够提高石油工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和国际间的竞争,石油企业需要更高效、更安全的基础设施来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石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安全问题,将影响石油企业的生产和运输能力,导致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是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石油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和环境污染,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此,确保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是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石油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的现状尽管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石油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存在技术问题。

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较高,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术领域。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第一章炼油基础知识第1题什么是石油?石油的一般性质是什么?答:石油主要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天然石油又称原油。

原油是淡黄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的、带有浓烈气味的粘稠液体,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世界各地所产原油从外观到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颜色看,绝大多数原油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色;从凝固点来看也有很大差异,我国沈北混合原油高达54℃,而新疆克拉玛依原油则低于-50℃。

第2题石油由哪些主要元素组成?石油中各元素组成的大致含量是多少?答: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C)和氢(H),它们占元素总量的96~99%。

其中碳元素含量占83~87%,氢元素占11~14%;其次,含有硫、氮、氧,它们在石油中总含量占1~4%;再就是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钒V、镍Ni、钠Na、铜Cu、铁Fe、铅Pb……,其含量只有ppm级;以及微量的非金属元素,如砷As、磷P、氯Cl……,其含量只有ppm级或ppb级。

第3题石油馏份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答:汽油馏份(低于200℃)中,含有C6~C11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单环芳香烃;煤油、柴油馏份(200~350℃)中,含有C11~C20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和三环芳香烃;蜡油馏份(350~520℃)中,含有C20~C36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第4题简述石油中的烃类的组成?答: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第5题简述石油中的非烃类的组成?答: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第6题简述石油中的硫化物的分布?答:通常将含硫量高于2.0%(wt)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wt)的称为低硫石油,介于0.5~2.0%(wt)之间的称为含硫石油。

我国原油大多属于低硫石油(如大庆原油等)和含硫石油(如孤岛原油等)。

油品基础知识(加油站培训用)

油品基础知识(加油站培训用)

特殊的汽油芳香味

产生气泡并随即消失
摸 挥发快、凉爽感、发涩
27
汽油
4.2 汽油机工作原理 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28
汽油
气缸最小工作容积,即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总容积,称 燃烧室容积,用Vc表示;而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全部容枳,即气 缸最大容积,称气缸总容积,用Va表示。
Va
压缩比 =
20
石油的化学组成
4、胶质和沥青质: 胶质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油品的颜色不要来自胶质,颜色
的深浅往往反映了胶质含量的多少。油品中的胶质在燃烧时易形 成炭渣,引起机器磨损和堵塞。胶质受热或在常温下氧化,可以 转化为沥青质。
沥青质没有挥发性,石油中的沥青质全部集中在渣油中,它 受热时并不会熔融,当温度高于300度时便全部分解成焦炭状物质 和气体。沥青质吸收溶剂而膨胀,然后均匀分散成胶状体溶液, 因而在石油中沥青质部分呈胶体溶液,部分呈悬浮状态。
W
蜡及其制品
B
沥青
C
石油焦
23
GB/T498-2014
类别
类别的含义
F
燃料
S 溶剂和化工原料
L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W

B
沥青
ISO/DIS8681-1986
石油产品的分类
F
燃料
占石油产品总量的 80%以上
S
溶剂和化工 原料
占石油产品总量的 10%以上
L
润滑剂和有 产品不多,占2%左
关产品
右,品种多
W
硫含量(%) 0.05 0.015 0.005 0.001
37
清洁性
汽油
指汽油中的含有水分和机械杂质的多少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_随笔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_随笔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阅读记录目录一、石油基础知识 (2)1.1 石油的定义与组成 (3)1.2 石油的分类 (4)1.2.1 按碳原子数分类 (5)1.2.2 按原油的产状分类 (6)1.2.3 按原油的密度分类 (7)1.3 石油的性质 (7)1.3.1 物理性质 (8)1.3.2 化学性质 (9)1.4 石油的开采与运输 (11)1.4.1 采油方法 (11)1.4.2 运输方式 (12)二、石油产品基础知识 (14)2.1 石油产品的定义与分类 (15)2.1.1 按用途分类 (16)2.1.2 按加工深度分类 (17)2.2 石油产品的性能指标 (18)2.3 常见石油产品 (20)三、石油产品应用知识 (21)3.1 汽油的应用 (22)3.1.1 汽车燃料 (23)3.1.2 工业原料 (24)3.2 柴油的应用 (24)3.2.1 发动机燃料 (26)3.2.2 润滑油基础油 (26)3.3 润滑油的应用 (28)3.3.1 发动机润滑油 (29)3.3.2 工业润滑油 (30)3.3.3 船舶润滑油 (31)3.4 燃料油的应用 (32)3.4.1 燃料添加剂 (33)3.4.2 热力发电燃料 (34)3.5 液化石油气的应用 (35)3.5.1 焚烧设备 (37)3.5.2 化工原料 (38)一、石油基础知识石油组成: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氧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是最主要的元素,构成了石油的主要成分。

石油分类:根据石油的密度、粘度、含蜡量等特点,石油可分为轻油、中油、重油等不同品种。

石油产源:石油主要来源于地下,包括油田、气田等产地。

石油的形成需要经历生物沉积、成岩作用、热解作用等多个阶段。

石油运输与储存:石油通常通过管道、轮船、火车等运输方式输送到炼油厂进行提炼。

石油储存时需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一般采用地下储油罐或水上储油设施。

石油产品:石油经过提炼后,可得到多种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1.1.5地点:办公室授课人:内容:石油的性质和组成1.石油的组成:1.1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C、H、O、S、N。

其中,C:84~87%,H:11~14%,两者占97~99%;O、S、N总量仅占1~4%,个别情况下,高硫石油,这个比例可达3~7%。

如墨西哥石油含硫3.6~5.3%。

石油中氮含量很少,一般为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个别情况下N含量也很高,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第三系石油氮含量可达1.4~2.2%。

此外,石油中还有其它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灰份,目前,采用发射光谱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从石油灰份中发现了其它微量元素54种。

这些元素近似自然界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说明石油与原始有机质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

尤其是(V)(N i)是分布普遍并且有成因意义的两种元素(钒、镍),把它们的比值(V/N i)用来确定生油岩相,进行油源对比。

1.2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主要由C、H两种元素组成,按两者之间结合的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2.1烷烃类(又称脂肪烃类),通式为C n H2n+2一般在常温常压下1~4个碳原子(C1~C4)的烷烃呈气态;含五到十六个碳原子正烷烃呈液态;十七个以上碳原子的高分子烷烃呈固态。

烷烃分子结构是碳原子与碳原子以单键相联接,排成直链式,其余碳原子键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直链烃类。

无支链者为正(构)烷烃,有支链者为异(构)烷烃(结构式参见教材)。

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正烷烃分布曲线。

这说明石油中正烷烃同系物是一个连续系列。

由于石油中正烷烃低分子多于高分子,因而在正烷烃系列的C15以内有一个极大值。

在石油的烷烃馏分中,最重要的是异戊间二烯型烷烃。

其结构特点是在直链上每四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支链,在结构上宛如由若干个异戊间二烯分子加氢缩合而成。

它们可能是天然色素或萜烯类衍生的产物。

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可达0.5%,在石油和沉积物中往往以植烷、姥鲛烷和降姥鲛烷、异十六烷及法呢烷含量最高。

由于同源的石油,所含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的类型和含量均相似,所以它们被用来研究油源对比及运移。

1.2.2环烷烃即分子中含有碳环的饱和烃。

根据组成碳环的碳原子数分为三员环、四员环、五员环……。

按分子中所含碳环数目,可以分为单环烷烃(C n H2n)、双环烷烃(C n H2n-2)、三环烷烃(C n H2n-4)及多环烷烃。

石油中的环烷烃多为五员环或六员环。

环烷烃和脂肪烃分子中所有化合价均被饱和,所以它们都属饱和烃,性质相似,化学稳定性高,但其物性(如密度,熔点、沸点都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高,但相对密度小于1)。

1.2.3芳香烃指具有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的物殊碳环——苯环的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属不饱和烃。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单环、多环和稠环三类。

单环芳烃,指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的芳烃,包括苯及其同系物:CH3CH3苯甲苯对二甲苯CH3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两个或多个独立苯环的芳香烃。

联苯稠环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两个或多个苯环,彼此之间通过共用两个相邻碳原子稠合而成的芳香烃。

萘蒽菲在石油的低沸点馏分中,芳香烃含量较少,且多为单环芳烃;随沸点升高,芳烃含量增加,并出现双环芳烃。

在重质馏分中,还可出现稠环芳烃。

1.3石油的非烃组成石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

1.3.1含硫化合物它在石油中的含量变化较大,从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

含硫化合物主要有:单质硫S 、H 2S 、硫醇(RSH )、硫醚(RSR †)、环硫醚( , )、二硫化物(RSSR †)、噻吩( )及其同系物。

硫是石油中的一种有害杂质,因为它易产生硫化氢、硫化铁、硫醇铁、亚硫酸或硫酸等,对机器、管道、油罐、炼塔等金属设备产生腐蚀。

所以含硫量常作为评价石油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的石油多为低硫石油。

通常将含硫量大于2%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称为低硫石油,介于0.5~2%称含硫石油。

一般产于砂岩层中的石油含量低,多为低硫石油,产自碳酸盐岩地层中的石油多为高硫石油。

1.3.2含氮化合物分为碱性和非碱性两种,一般含量为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

碱性化合物有吡啶、喹啉、异喹啉和卟啶及其同系物;非碱性包括咯、卟啉、吲哚和咔唑及其同系物。

其中金属卟啉化合物最为重要,它的分子包含四个吡咯环,因此称为 族化合物。

动物血红素和植物叶绿素都属 族化合物(即卟啉化合物),它们是石油有机成因的有利证据。

1.3.3含氧化合物一般只有千分之几,个别石油可高达2~3%。

可分为酸性和中性两类。

前者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为石油酸;后者有醛、酮类。

环烷酸很容易生成各种盐类,其中碱金属盐能很好地溶解于水中,在石油接触的地下水中常含这种环烷酸盐,可作为找油的标志。

1.4石油的馏份和组份组成石油的化学组成是比较复杂的,为研究和使用方便常用蒸馏方法或熔解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分割成不同的组份。

1.4.1馏份组成:利用化合物不同沸点特征进行加热蒸馏得到不同馏份,如汽油、煤油、柴油、重瓦斯油、润滑油、渣油。

1.4.2族份组成:石油的族份组成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及沥青质。

1.4.3组份组成:根据石油中化合物的不同组份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如硅胶)所具有的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特性,将石油划分为四个组份。

c H 三苯甲烷口口 口口 口口 口口(1)油质:是石油的主要组份,可溶解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所吸附,成份主要为饱和烃和一部分芳香烃。

(2)胶质:可溶于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而不被硅胶所吸附。

可分为苯胶质(用苯解吸的产物)和酒精——苯胶质。

前者多为芳香烃和一些含有杂原子(氧、硫、氮)的芳香烃化合物,后者主要为含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

轻质油中胶质含量少于5%,重质油中胶质含量可达20%以上。

(3)沥青质:不溶于石油醚和酒清,而溶于苯、三氯甲烷的沥青部分。

其分子量较大,在电子显微镜下,其宏观结构呈胶状颗粒,其分子结构以稠环芳香烃和烷基侧链组成的复杂结构。

(4)碳质:石油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

2 石油的物理性质2.1 颜色颜色变化较大,从无色、淡黄色、黄褐色、淡红色、深褐色、黑绿色到黑色。

颜色的不同跟成份有关。

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油质含量高,颜色浅。

石油一般以黑色为多。

石油颜色的不同可有以下几个原因:1)无色或浅色石油:可能在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剩下浅色油质部分。

亦可能是由于高温裂解,使高分子烃碳链断裂,变成低分子烃,而形成浅色轻质组分(如塔里木)。

四川黄瓜山、华北大港,多数为黑色。

2)如果石油受到氧化或菌解而形成黑色的沥青质、炭质[如胜利、克拉玛依(热采)]。

2.2 密度和相对密度:密度指单位体积重量;相对密度指标准条件下原油密度与4℃下纯水密度之比值,无因次量刚。

原油的密度在20℃下,一般介于0.75~1.0之间。

通常把相对密度>9.0的石油称为重质石油,小于0.9的为轻质石油。

大庆、大港、克拉玛依均为轻质油。

而胜利(0.90~0.93)、伊朗(1.016)、美国加利福尼亚石油(1.01)、墨西哥(1.06)为重质油。

美国常用API度,西欧常用波美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它们与相对密度之间的关系参见教科书。

石油的密度与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淡色石油密度小,反之则大。

这取于其化学组成;胶质、沥青质含量↑,密度↑;高分子量含量大,密度↑。

地下原油还跟所处的温度和压力及溶解气量有关。

2.3 粘度指流体质点相对移动时所受到的内部阻力。

它是对流体流动性能的度量,单位为帕斯卡秒(Pa·S)。

在研究石油时,通常测定的不是绝对粘度而是相对粘度,即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同温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之比。

石油的粘度变化很大,如大庆石油粘度在50℃为9.3~21.8×10-3(Pa·S)、孤鸟油田馆陶组原油则为103~6451×10-3Pa·S。

粘度的变化受化学组成、温度、压力及溶解气量影响。

分子量小的烷烃、环烷烃含量多,粘度低;反之,高分子化合物含量多,则石油粘度高。

T↑、粘度↓;T↓、粘度高。

P↑、粘度↑;P↓、粘度↓。

溶解气量高,则粘度低;反之则高。

石油的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油田的开采和集输方面很重要。

如克拉玛依采用注蒸气法开采,还有一些油田注氮气开采。

2.4凝固点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石油凝固点的高低取决于含蜡量及烷烃碳数高低。

含蜡量高,则凝固点高,反之则低。

凝固点高的石油容易使井底结蜡,给开采工作造成困难。

在开采和集输过程中要研究其凝固点,而采取升温办法解决结蜡现象。

2.5 导电性原油是一种非异体,其电阻率高达109~1016Ω·m。

可利用此性质,用电阻率曲线来判断油水层。

2.6 溶解性石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

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成份和外界条件。

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甲烷除外)随分子量增大而减小。

碳数相同的烃类比较: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2.7荧光性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轻汽油及石蜡除外),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发出特殊蓝光的现象,称为荧光。

石油的发光现象取决于其化学结构。

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

轻质油的荧光为浅蓝色,含胶质多的石油呈绿色和黄色,含沥青质多的石油或沥青质则为褐色荧光。

石油的荧光性现象非常灵敏,只要溶剂中含有十万分之一的石油或沥青物质就可发光。

在油气田勘探中,荧光分析可鉴定岩样中是否含油,并大致确定组分。

用荧光录井方法判断含油层(例子)。

2.8 旋光性当偏光通过石油时,偏光面会旋转一定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旋光角。

这种能使偏光面发生旋转的特性,称为旋光性。

如偏光面向右转,是右旋物质;向左转,则为左旋物质。

引起旋光性的原因是分子中具有不对称分子结构。

石油中的胆甾醇和植物性甾醇分子为不对称结构。

胆甾醇存在于动物的胆汁、鱼肝油和蛋黄中,而植物性甾醇存在于植物油和脂肪中。

所以,石油的旋光性是石油有机成因的一个有力的佐证。

(简单总结一下石油的物性有哪些相似之外,哪些不同之处,再留一个思考题:为什么石油的物性变化较大又具有许多相似性?)石油的定义?(先回头总结一下石油的物化性特征,而后再下定义)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

时间:2011.1.19地点:办公室授课人:内容:天然气性质及特征1定义:广义:自然界中一切气体均称为天然气,即包括气圈、水圈、岩石圈以至地幔和地核中的一切天然气体。

狭义:指与油气田有关的烃类气体。

在古代文献中,天然气的称谓有很多,如“火井”、“井火”、“煤气”、“阴气”、“毒气”、“火池”、“地火”、“圣灯”、“火龙”、“火泉”等。

2天然气分类:2.1成因类型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即有机成因气、无机成因气和混合成因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