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

1.【2009•德州市】 某同学用如右3所示的装 置,研究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弹 簧测力 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3N;当 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 称时,读数为2.5N, 0.5 此时物块受煤油的浮力为___ N。当把物 小于 块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为___ 2.5N (大于/小于/等于)。由此可得出结论: 浸 液体密度 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____ __有关。;;
下一页 下一步 上一页
4.(2008•连云港市)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 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 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0.2 ______ N。 F浮= G-F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 20 积为______ 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 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选填“ 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 2 用细针等使木块完全浸没;或选填1 用金属块将木块坠入水中; 应采取的措施:______。
下一页 下一步 上一页
6.(2008•江门市)把重5 N、密度为0.9×103 kg /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 漂浮 体处于______状态 (填“漂浮"、“悬浮” 5 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___ N, 5 物体排开的水重是___ N。 (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
1.0×103 kg/m3> 0.9×103 kg/m3
物体的沉浮及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青铜峡市铝业学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从这节课教材的地位来看,它是学生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浮力知识在这节课中得以升华与拓展。
本节课是建立在上一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浮沉现象;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物体浮沉现象的认识,知道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应的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改变物体浮沉两种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楚轮船、潜水艇、气球与飞艇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由于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知识。
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比如:物体的浮沉状态究竟有哪些?物体浮沉条件是怎样的?是不是重的物体就一定会下沉,而轻的物体就一定会上浮等等。
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多观察现象,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2)知道F浮<G,F浮>G,F浮=G这三个表达式的含义。
能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二力平衡等知识来讨论浮沉条件。
(3)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以及浮力的其他应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 第10章 5 物体的浮与沉

五、 物体的浮与沉
应用示例
类型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例1 为了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果农们将水果浸没到自己配制的 保鲜液中,再用保鲜袋包住就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若将同一个 苹果先后放在甲、乙两容器的保鲜液中,静止后苹果的浮沉情况 如图10-5-2所示,则甲、乙两容器中保鲜液的密度大小比较, 正确的是( ) A
五、 物体的浮与沉
问题2: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受___非_平__衡_力 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_____底__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 最后_______在漂液浮面上;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特点都是浮力等于 ____力,在重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 _______的平液衡面状态,物体的_________浸入一部液分体之中,悬浮是 物体________在液体整内个部时的平衡状态,_______物体浸浸没没在 液体中。
五、 物体的浮与沉
问题3: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改变物体的浮沉情况,其实质是通 过改变物体的_____受_力_情况来实现的,这也是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具 体体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_____力重和_____力浮的作用(有 时还受其他力),在不受其他力的前提下,改变这两个方向相反的 力的大小关系,即可改变物体的________浮情沉况。
五、 物体的浮与沉
注:ρ物必须是实心物体的密度或物体的平均密度。 方法二: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G与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的关系,来
判断物体静止时的最终状态,从而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五、 物体的浮与沉
类型二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例3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曾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 沟进行7 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 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 原理是( ) B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沉与浮

∵木块漂浮
∴F浮=G物=1.2N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浮=G物
V排=
F浮
液g
1.2N 103kg/ cm3 10N
/ kg
1.2104 m3
120cm3
V露=V物-V排=200cm3:120cm3=80cm3
专题四 漂浮
1、密度计在水和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哪一个大? 放在煤油中液面在密度计的刻线A点,放在水中水 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还是下方?
2、地球上有一个死海,在那里人可以躺在海面上 看报。假定人的平均密度与纯水的密度相当,要使 浸入海水中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体积浮出水面,那么 死海海水的密度约是多少?
3、有一杯水,水上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块全部融 化后,杯中水面的位置将?
{实验与思考}
(A)
漂浮
(B)
悬浮
(C)
下沉
(D)
上浮
F浮 >G 物
物体上浮
F浮 =G 物
物体悬浮或漂浮
F浮 <G 物 物体下沉
练习
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 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多少? 解:F浮= G - F
=1N- 0.87N
=0.13N
解:F浮=G排=2N 2、一物体浸入水中排开了1000cm3水,求受的浮力多大?
解:v排=1000cm3=10-3m3
ρ m排= 液V排=1x103kg/m3x10-3m3=1kg
F浮=G排= m排g=1kgx10N/kg=10N
3、质量为540g的铝块的一半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当它浸没在
酒精,所受的浮力?(ρ铝=2.7g/cm3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1

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其他3条回答F浮=G-F(称重法)F浮=F'-F(压力法)F浮=G排(定律法)或F浮=m排g=p液gV排上浮F浮大于G物p物小于p液下沉F浮小于G物p物大于p液悬浮F浮等于G物p物等于p液漂浮F浮等于G物p物小于p液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漂浮一样的,沉底时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沉底,阿基米德原理也要看时候用,相互结合考不好怪我,还要考虑实际,上课认真听讲也很重要,听不懂,多问,绝对考得好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初中物理浮沉条件

初中物理浮沉条件
1.上浮:
-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_浮`大于物体的重力`G`时(即`F_浮>G`),物体将会加速上升直至浮出水面或达到平衡状态(比如部分浸没的物体上浮至漂浮状态)。
2.漂浮:
-当物体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液体中,若其所受浮力`F_浮`等于物体的重力`G`(即`F_浮=G`),物体将保持在液体表面上不动,形成稳定的漂浮状态。
3.悬浮:
-物体在液体内部,如果它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其重力`F_浮=G`,那么物体将在液体中保持静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处于任意深度的稳定悬浮状态。
4.下沉: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_浮`小于其重力`G`时(即`F_浮<G`),物体将会加速下沉,直到完全沉入液体底部或者由于其它因素(如容器底的阻挡)而停止。
浮力来源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流体重量。
物体的密度和流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物体的浮沉行为:
-若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则物体会上浮。
-若物体的密度等于流体的密度,则物体可以悬浮在流体中任意位置。
-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则物体将会下沉。
浮力知识点总结

浮力知识点总结浮力知识点总结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浮力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浮力知识点总结1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蒙氏科学《浮与沉》原理

蒙氏科学《浮与沉》原理
物体在水里主要受重力和浮力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浮起,一般来说,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可以飘浮在水面,如果能和水互溶的则不可以,如酒精,当对物体施加一个力可使它沉入水面,但一旦撤去外力就会浮起,并做类简谐运动,类似于弹簧,这是由于惯性。
浮沉条件是物理名词,指的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
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
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原理如下:
ρ:密度G:重力
F:力M:质量
条件:
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悬浮:ρ物=ρ液,G物=F浮;
上浮:ρ物<ρ液,G物<F浮;
漂浮:ρ物<ρ液,G物=F浮;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F 浮<G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
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浮 下沉 悬浮
生活现象解释1
g
为什么汤圆刚入锅时沉底的, 煮熟了就浮到水面上了?
生活现象解释2
海洋的灾难——油污染
泄漏的石油为什么都漂浮在水面?
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应用一:轮船
原理——增大 排开液体体积 来增大浮力
集装箱货轮
货轮从长江(淡水)驶入东海,它受到的浮 力将如何变化?轮船将上浮些还是下沉些?
0.8 1.0 1.8 2.0 0.8 1.0 1.8 2.0 0.8 1.0 1.8 2.0
硫 酸
水
酒 精
复习提问
木
船
轮
船
潜水艇
气球飞艇
密度计
小
结
巩固练习
例
• 密度计是利用 漂浮时F浮=G计 来测 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被测液体的 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 度越 浅 ,露出液面的部分 多 。 当把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 时,液面正对0.6这个刻度,则这 种液体的密度为 0.6×103 kg/m3。
鸡蛋浸没在不同密度的盐水中出现的情况
漂浮
悬浮
沉底
比较浮力和重力的相对大小。
一、物体浮沉的条件
条件: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浸没在液 体中受到的 浮力和重力 的相对大小。
F浮> G物
F浮< G物 F浮=G物
:上浮
漂浮:F浮=G
:下沉 → 沉底:F浮=G-F支 : 悬浮
结论: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0.6 0.8 1.0 1.8 2.0
某 液
复习提问
木
船
轮
船
潜水艇
气球飞艇
密度计
小
结
巩固练习
体验应用:用同一支密度计测甲、乙、丙
三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则甲、乙、丙 三种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 浮力大小关系如何?
浮力:甲=乙=丙
密度:丙>乙>甲
应用二:潜水艇
原理——改变自身 重力 。
应用三:密度计
原理——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物体排开液 体的体积不同
密度计
• ①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时 F浮=G计原理工作的。 • ② 密度计上的刻度线不均 匀,自上往下,刻度线越来 越密,刻度值越来越大。密 度计上的刻度值是被测液体 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