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4工作状态分析

合集下载

Ch-3.4-电容式传感器(第三版)解析

Ch-3.4-电容式传感器(第三版)解析
上节内容回顾
1、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涡流效应 高频反射式
2、电涡流传感器的分类 低频透射式
3、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位移、振幅、厚度、转速等
本章主要内容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3.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3 电容式传感器
3.3.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3.2 电容式传感器主要性能 3.3.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3.3.4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3.3.5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3.6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3.7 容栅式传感器
低频等效电路
传感器电容的阻抗非常大,L和r的影响可忽略
(2)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最大特点:能克服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
Cx
Icx
Ca
K
U i Icb
Ua Ii
U0
Cx是传感器电容 C是固定电容
u0是输出电压信号
运算放大器式电路原理图
(2)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Cx
Icx
Ca
K
U i Icb
Ua Ii
U0
1
Ui jC Icb Ua
1
U0 jCx Icx Ua
1、特点
优点:
➢1. 温度稳定性好 ➢2.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3. 动态响应好 ➢4. 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
动态响应好
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很小,需要的作用能量极小
可测极低的压力和力,很小的速度、加速度。可以做得 很灵敏,分辨率非常高,能感受0.001mm甚至更小的位 移
可动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质量很轻,减 小了惯性

设备状态的判定与趋势分析

设备状态的判定与趋势分析

设备状态的判定与趋势分析
设备状态是指设备在特定时间点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对设备状态的判定和趋势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和经营造成影响。

设备状态的判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噪音或振动,设备是否有漏油、漏水等现象,设备的温度和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设备的运行时间是否达到预定的维护周期等。

这些方面的判定可以通过设备本身的检测仪器和传感器进行监测和记录,也可以通过人工巡检和观察的方式进行。

在设备状态的判定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

趋势分析可以通过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来进行,比如对设备的运行时间、温度、电压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展示,以发现设备的运行规律和变化趋势。

通过趋势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和经营造成损失。

总之,设备状态的判定与趋势分析对企业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对设备状态进行判定和趋势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生产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lec04 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

lec04 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2)终端负载开路 终端负载开路 负载阻抗Zl=∞ ;终端电流:Il=0 此时,线上任意位置的电压和电流复振幅表示式为: U(z)=Ulcosβz U I(z)= j l sinβz Zc 输入阻抗为: Z in ( z ) = − jZ c ctgβ z 反射系数为: Γ(z)=e -j2βz 驻波系数为:s→∞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2. 纯驻波状态 纯驻波状态
纯驻波状态就是全反射状态, 也即终端反射系数|Γl|=1。 在此状态下, 由式(1.3-23),负载阻抗必须满足
Zl − Zc = Γl = 1 Zl + Zc
由于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c为实数, 因此要满足上式 负载阻 要满足上式, 要满足上式 抗必须为短路( 抗必须为短路(Zl=0)、开路(Zl→∞)或纯电抗(Zl=±jXl) ) 开路( )或纯电抗( 三种情况之一。在上述三种情况下, 传输线上入射波在终端将 三种情况之一 全部被反射, 沿线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都形成纯驻波分布, 唯一 的差异在于驻波的分布位置不同。
λ X ( 1) lsl= arctan Zc 2π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同理可得, 当终端负载为Zl=-jX1的纯电容时, 可用长度小于 λ/4的开路线loc来代替(或用长度为大于λ/4小于λ/2的短路线来 代替),由式Zin(z)=-jZcctgβz有:
λ X1 loc = arcctg ( ) 2π Zc
(
2
)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开路线电压、电流复振幅、输入 阻抗分布图如下: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无耗终端开路线的驻波特性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分析: 分析 : 终端开路时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也呈 纯驻波分布, 因此也只能存储能量而不能传输能量。 在 z=nλ/2 (n=0,1,2, …) 处 为 电 压 波 腹 点 , 而 在 z=(2n+1)λ/4(n=0, 1, 2, …)处为电压波节点。 实际上终 端开口的传输线并不是开路传输线, 因为在开口处会 , 有辐射, 所以理想的终端开路线是在终端开口处接上 λ/4短路线来实现的。前页的图给出了终端开路时的 驻波分布特性。O′位置为终端开路处, OO′为λ/4短路 线。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8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并联谐振回路
并联阻抗: Z
(a)谐振频率
P

L
C
1 r j (L ) C
0
1 LC
f0
1 2 LC
(b)特性阻抗
1 L 0 L 0C C
9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
并联阻抗: P
Z

L
C
谐振阻抗:
1.电流、 电压波形
基极回路电压:
ic I co I c1 cost I cn cosnt
0 时:谐振阻抗R 最大 L
输出电压:
uo uc I c1RL cost Uc cost
集电极电压:
uce Ec uo Ec Uc cost
CH2 高频电路基础
CH2
重点内容如下: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主要有:
高频振荡(谐振)回路
高频变压器 谐振器与各种滤波器
完成功能:
信号的传输、频率选择及阻抗变换等功能。
4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一、高频振荡回路
是高频电路中应用最广的无源网络,它是构成高频
C

U BZ E B 0.6 (0.5) 0.44 U bm 2.5
得C 63.90 ,查表得:
(C ) 0.232,1 C ) 0.410, ( 0
34
I c 0 ICM(C) 1.8 0.232 0.417( A) 0
I c1m ICM(C) 1.8 0.410 0.738( A) 1

单片机定时器考小题大题

单片机定时器考小题大题
计数脉冲输入
加1计数器
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方式0
TH1
D12
D11
D10
D9
D8
D7
D6
D5
TL1
×
×
×
D4
D3
D2
D1
D0
在这种方式下,16位寄存器TH1和TL1只用13位,由TH1的8位和TL1的低5位组成。TL1的高3位不定。 当TL1的低5位计数溢出时,向TH1进位。而TH1计数溢出时,则向中断标志位TF1进位(即硬件将TF1置1),并请求中断。 可通过查询TF1是否置“1”或考察中断是否发生来判定定时器T1的操作完成与否。
方式2工作过程图 (x=0, 1) 。
定时器的编程和应用
定时器/计数器及其应用
*
定时器的编程和应用
编程说明 51单片机的定时器是可编程的,但在进行定时或计数之前要对程序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工作方式字:对TMOD寄存器正确赋值; (2)确定定时初值:计算初值,直接将初值写入寄存器的TH0、TL0或TH1、TL1; 初值计算: 设计数器的最大值为M,则置入的初值X为: 计数方式:X=M-计数值 定时方式:由(M-X)T=定时值,得X=M-定时值/T T为计数周期,是单片机的机器周期。 (模式0 M为213,模式1 M为216,模式2和3 M为28) (3)根据需要,对IE置初值,开放定时器中断; (4)启动定时/计数器,对TCON寄存器中的TR0或TR1置位,置位以后,计数器即按规定的工作模式和初值进行计数或开始定时。
8
若工作在模式1,则最大定时值为:
9
216×1μs =65.536ms
10
*
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定时器/计数器及其应用

3.4 线性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

3.4 线性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
( k 1)T kT
Φ[(k 1)T , τ ]B(τ )dτu(k )
可得线性时变连续系统离散化模型各矩阵如下
G (k ) Φ[(k 1)T , kT ] H (k )
( k 1)T kT
Φ[(k 1)T , τ ]B( τ )dτ
线性时变连续系统的离散化(4/6)
t0
t
现在只考虑在采样时刻t=kT和t=(k+1)T时刻之间的状态响 应,即对于上式,取t0=kT,t=(k+1)T,于是
x((k 1)T ) Φ(T )x(kT )
( k 1)T
kT
Φ[(k 1)T τ ]Bu(τ )dτ
精确离散化方法(2/4)
考虑到u(t)在采样周期内保持不变的假定,所以有
由于离散化主要是对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状态方程而言, 输出方程为静态的代数方程,其离散化后应保持不变,即 C(T)=C D(T)=D 离散化主要针对连续系统状态方程(A,B)如何通过采样 周期T,变换成离散系统状态方程(G,H)。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离散化(3/3)
在上述的条件和假设下,即可推导出连续系统离散化的状态 空间模型。 下面介绍两种离散化方法:
0 1 0 x x 1u 0 2
近似离散化方法(4/6)—例3-12
解 由近似离散化法计算公式,对本例有
T 1 G(T ) I AT 0 1 2T
于是该连续系统的离散化状态方程为
0 H (T ) BT T
线性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1/5)
3.4 线性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
离散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QM-N5 型半导体气敏元件 说明书

QM-N5 型半导体气敏元件 说明书

气体传感器的特点:QM-N5型半导体气敏元件特点:用于可燃性气体的检测( CH 4, C 4 H 10, H 3 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信号大、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

MQR1003型可燃性气敏器件特点: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和恢复时间短,外型尺寸小的优点,它可用于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液体蒸汽及烟雾等的检测、检漏。

QM-J3型气敏元件特点: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好、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用于乙醇,酒精等有机液体蒸汽的检测、对汽油蒸汽且有抗干扰能力。

TP-1.1A 非加热甲烷气体传感器特点:低功耗、环境适应能力强(不怕油份子吸附)、对甲烷及液化石油气高度灵敏。

应用:煤矿瓦斯监测、工业甲烷、天然气监测等TP-2 一氧化碳气敏传感器特点:具微珠式结构,电导振荡响应,极好的选择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应用电路简单,本质安全等特点。

应用:家用、车用一氧化碳探测器等。

TP-3 酒敏传感器特点:具微珠式结构,应用电路简单,灵敏感应空气中的酒精浓度的特点。

应用:应用于便携式酒精探测仪。

检测段В?50~10000ppm 酒精TP-4 空气污染传感器特点:具微珠式结构,应用电路简单,可探测空气中存在的低浓度氢气、一氧化碳、烟雾等气体。

应用:应用于空气清洁器、换气装置、空气质量监测等。

检测范围: 5~10000ppm 氢气报警器的特点:GD/JP/JZ/JF 系列燃气泄露报警器特点:用于检测范围广泛的易燃性气体,采用先进的 TP-1.1 常温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LED 指示工作状态、报警状态、故障状态;可提供开关量输出、脉冲输出等模式供选择;抗干扰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

适用于有危险源的固定或易染性气体的监测,如家居厨房、燃气锅炉等GD-CF08W/GD-CF08W1 型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特点:用于检测单一一氧化碳气体,采用先进的 TP-2 常温型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LED 指示工作状态、报警状态、故障状态;良好的气体选择性,适应能力强。

自动控制原理 ch 3-4 准确性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 ch 3-4 准确性分析

E s E r s E n s er s R s en s N s
G2 ( s ) N s En s Cn s cn s N s 1 G1 ( s )G2 ( s ) H ( s )
2 G s 2 s 1 1 G s 1 2 s 1 s 1
首先判断系统稳定性! 稳定!
er s
不能用拉式变换 终值定理!
E s er s R s
1 R s 1 G s
E s er s Rs
1
cr(t)
拉氏反变换
et L1 E s
ess lim et
t
0.5
e(t)
0
ess
应用拉氏变换终值定理
t
s 0
有时不能用!
ess lim et lim s E s
2 4 6 8 10
-0.5 0
t
前页
1
9/24/2013
1、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R s
E s
1 H s
1 G s R s H s 1 G s H s
1 1 R s H s 1 G s H s
E s Rs

1 1 H s 1 G s H s
9/24/2013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2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3 线性系统的快速性分析 3-4 线性系统的准确性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时域法校正
调节过程
r t 1t ht
过渡 过程
稳态 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3
2. Eb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iC
I U
Eb
O
t
欠压
O
临界 过压
Ucm Ic1m IC0 Eb
把Rc 、EC 、Ubm 不变时, Ucm随Eb变化的特性称 为基极调制特性。 谐振功放用作基极调制电路时,必须工作于欠压区。
15/23
放大特性
1.含义 当 Eb、EC 和 Rc 一定,放 大器性能随 ubm 变化的特性。 2.特性
ucm 增大,使 t = 0 所对应的动 态点 A处在临界点,iCmax 略微 减小。 ③ 过压状态 ucm 继续增大,使 A(t = 0)动 态点处在饱和区, iC 迅速减小, 电流脉冲出现凹陷,ucm 增大, 凹陷加深。
4/23
两种目的
调幅:要求线性变化 限幅:在很广的输入变化范围内输出基本不变 研究四种特性: 1 负载特性
若工作于过压区,则成为限幅器。
13/23
基极调制特性
(1)含义 ubm、EC、Rc 一定,放大器性能随 Eb 变化的特性。 (2)调制特性
当 ubm 一定, Eb , iC宽度、 高度 , IC0 Ic1m 、ucm , VCEmin ,放大器欠压 过压。
过压后,随 Eb,iC 宽度、 高度 ,凹陷加深,IC0 和 Ic1m 、 Ucm 均增加缓慢,可 认为近似不变。
8/23
3.4.2 EC 对谐振功放工作状态的影响
iC
Rc 、Eb 、Ubm 不变, EC时,使 uCEmin ,使放大器从过压区经临界 状态过渡到欠压区。 uCE= EC +uc uCEmin = EC -Ucm
O
EC t
把Rc 、Eb 、Ubm 不变时, Ucm随EC变化的特性称为集 电极调制特性。
2 U cm
Po
Ic1m IC0
O
2 Rc
Ucm
I U
欠压O 临 界 过压
Ucm Ic1m IC0 VBB
21/23
欠压 临界 过压
四个特性在调试中的应用 在调试谐振功放时,上述四个特性十分有用。
例如,设一个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在临界状态, 若制作出后,Po 和 C 均不能达到要求,则应如何进行调 整。 Po 达不到要求,表明放大器 没在临界。若增大 Rc 能使 Po 增大, 则根据负载特性,断定放大器工作 在欠压状态,此时分别增大 Rc 、 Ubm 和 Eb 或同时或两两增大均可 使放大器由欠压进入临界。
欠压 临界 过压
O
RC
O 欠压 临界 过压
RC
19/23
某谐振功放,当增大EC时,发现输出功率增大,则为什么?若 发现输出功率增大不明显,则又为什么? 答案:Po增大明显,则表明谐振功放原来工作于过压区;否则 表明谐振功放原来工作于欠压区。
2 Po 1 I c1mRc 2
20/23
某谐振功放工作在过压状态,现欲将它调整到临界状态,应改 变哪些参数?不同的调整方法所得到的输出功率是否相同? 答案:减小Rc ,或减小Eb ,减小Ubm ,或增大EC ; 或综合调节。 不同的调整方法所得到的输出功率不相同。
22/23
谐振功放用作功放时,通常工作于临界状态;用作
基极调幅电路时,必须工作于欠压区;用作集电极
调幅电路时,必须工作于过压区;另外,工作于欠 压区时,可用作线性放大电路,工作于过压区时, 可用作限幅电路。
23/23
按晶体管导通时间长短分
丙类谐振功放按晶体管是否进入饱和区分 欠压(不进入饱和区) 过压(进入饱和区) 临界(达到临界饱和)
2/23
iC 一、欠压、临界和过压工作状态
O
iC
临界 t
欠压区 t iC
O
O
过压区 t
O uCEmin
EC EC
uCE
iC 凹陷的原因:谐振回路作负 载。饱和时, uBE对iC的影响
2 集电极调制特性
3 基极调制特性
4 振幅特性
5/23
二、负载特性 EC 、EB 、Ubm 不变时,放大器的输出电流、电压、功率 和效率等随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 Rc 变化的特性称为放大器的负 载特性。 iC Rc,使Ucm , uCEmin , Rc 放大器从欠压区经临界状态过渡 到过压区。
18/23
思考讨论题
谐振功放原工作于临界状态,若集电极回路稍有失谐,放大器 的IC0、 IC1m、 PC 将如何变化?有何危险? 答案:回路阻抗减小,使放大器工作于欠压区,IC0 和IC1m 增大; PC增大;失谐大时可能烧坏晶体管。 Ic1m c P Ucm Pomax PS IC0 Po PC
2 Po 1 I c1mRc 2
Ps I C0 EC
PC P SP o
PC 在回路阻抗很小时很大!
因此,回路失谐大时易损坏 功率管,须加以注意。
7/23
C Po / P S
(1) 欠压区 Rc ,iC 脉冲高度略有减小,相应的 IC0、Ic1m 也略有减 小,因而 Vcm(= RcIc1m)和 Po( I 2 R )近似线性增大,而 c1m c PS(= ECIC0)略有减小,C 增大,PC 减小。 (2)过压区 Rc ,电流脉冲高度减小,凹陷加深,相应的 IC0、Ic1m 减小,结果使 ucm 略有增加,Po、PS 减小,且 Po 比 PS 减小 的慢,从而 C 略有增加,PC 略有减小。
uBE= Eb + ub uBEmax= Eb +Ubm
12/23
1. Ubm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iC
I Ubm
U
O
t
O
欠压 临界 过压
Ucm Ic1m IC0 Ubm
把Rc 、Eb 、EC 不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cm随Ubm变化的特性称 为放大特性或振幅特性。 谐振功放用作线性放大器时应工作于欠压区,
11/23
3.4.3 Ubm和Eb 对谐振功放工作状态的影响
1. Ubm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iC
Uim
O
t
Rc 、Eb 、EC不变, Ubm 时,使导 通角增大, uBEmax ,iC脉冲的k宽 带和高度均增大, uCEmin ,使放 大器从欠压区经临界状态过渡到过 压区,并出现凹陷。 Ubm继续增大, 则iC脉冲高度略增大,凹陷也加深。
9/23
谐振功放用作集电极调 制电路时,必须工作于 过压区。
10/23
(2)集电极调制特性
① 欠压状态:随 EC 减小,集电极电流脉冲高度略有 减小,因而 IC0 和 Ic1m 也将略有减小,ucm(= RcIc1m)也略有 减小。 ② 过压状态:随 EC 减小,集电极电流脉冲的高度降低, 凹深加深,因而 IC0、Ic1m、ucm 将迅速减小。
固 定 Eb , 增 大 ubm 与上述固定 ubm 增大 Eb 的情况类似, 它们都使 iC 的宽度和 高度增大,放大器由 欠压进入过压
16/23
(1)谐振功放作为线性功放 为了使输出信号振幅 Ucm 反 映输入信号 ub 的变化,放大器 必须在 Ubm 变化范围内工作在欠 压状态。
17/23
(2) 谐振功放作为振幅限幅器(Amplitude Limiter) 作用:将 Ubm 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转换为振幅恒定的 输出信号。 特点:根据放大特性,放大器必须在 Ubm 的变化范围 内工作在过压状态,或 Ubm 的最小值应大于临界状态对应 的 Ubm 限幅门限电压。
uc
uCE= EC - uc uCEmin= EC - Ucm
ωt
很小,但回路选出的uc值继 续增大,使uCE继续减小,使 iC迅速减小,从而出现凹陷。 Ucm越大, uCEmin越小,凹 陷越深,脉冲高度越小。
3/23
当Eb、Ubm、EC 不变,ucm 由小变大,动态点左移
① 欠压状态 ucm 的取值,使所对应的动态点均处在放大区。 ② 临界状态
3.4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主要要求:
理解谐振功放过压、欠压、临界工作状态的特点
掌握丙类谐振功放的负载特性。 了解EC、EB 、Ubm对谐振功放工作状态的影响
1/23
3.4.1 工作状态与负载特性
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分类:
甲类(始终导通) 乙类(半周导通) 甲乙类(大半周导通) 丙类(小半周导通)
O
t
Rc ucm uCEmin 功放欠压 过压 iC 波形 出现凹陷。
6/23
谐振功放的负载特性
Ic1m IC0
O
Ucm
P
c
Pomax PS Po PC
欠压 临界
R 过压 P
O 欠压 临界 过压
RP
电压、电流变化曲线
功率、效率变化曲线
U cm I c1mR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