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提纲(汇编)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学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合成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细胞呼吸则是指细胞内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通过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重要过程之一。

1. 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主要公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这个公式表示,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捕获后,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分为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过程:(1)光能捕获:光合作用一开始就是光能的捕获过程,光能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

(2)光化学反应:捕获到的光能被传递给反应中心,进而激发电子,从而开始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

(3)暗反应:在光化学反应中,通过ATP和NADPH等能源分子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通常是葡萄糖)的过程。

3.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光照: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能量,因此光照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基本条件。

(2)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其中20-30摄氏度是最适合的温度范围。

(3)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因此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这个过程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细胞呼吸的公式细胞呼吸的主要公式如下: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这个公式表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氧气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知识点一、相关概念: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色素在膜上,酶到处有)二、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4)叶绿素b (黄绿色)色素胡萝卜素(橙黄色)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黄素(黄色)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

指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水。

②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③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⑤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⑥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光反应阶段条件光、色素、酶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物质变化水的分解:H2O →[H] + O2↑ATP的生成:ADP + Pi →ATP 能量变化光能→A TP中的活跃化学能暗反条件酶、A TP、[H](有光、没光都行)场所叶绿体基质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b:黄绿色光酶酶四、光合作用的意义:1、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重难点知识总结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重难点知识总结

2CO 6126O H C 2CO ATP Pi ADP +NADPH 2O O H 2光能ATP Pi ADP +主要是线粒体场所:各项生命活动O H 2释放吸收叶绿体场所:光照强度吸收量2CO bc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重难点知识总结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利用CO 2和H 2O 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其物质转化包括水的光解、CO 2的固定和C 3的还原三个过程;能量转换包括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以及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三个过程。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物质变化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再分解成CO 2与H 2O (或C 3H 3O 3或C 2H 5OH 和CO 2),能量变化为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散失),为生命活动供能。

二、外界条件变化对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ADP 和NADP +以生成A TP 和NADPH ;暗反应过程中,CO 2的固定需要消耗C 5并生成C 3;C 3的还原要消耗C 3、ATP 和NADPH ,同时生成C 6H 12O 6和C 5。

故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细胞中C 3、C 5、ATP 、NADPH 和(CH 2O )的含量将可能发生变化,如下表所示。

条件C 3 C 5 ATP 和NADPH ADP 和NADP + (CH 2O )生成量 停止光照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突然(增强)光照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增加 CO 2供应不足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增加 CO 2供应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增加 减少 (CH 2O )运输受阻 增加 减少增加 减少 减少 注:除表中改变的条件外,其余条件均适宜且不发生变化。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不同的代谢活动,但又相互联系,如下图所示:即光合作用不断吸收CO 2以制造有机物与生成O 2,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与O 2关生成CO 2,故在光下所测得的数据变化为净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 = 总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高二生物光合作用复习提纲

高二生物光合作用复习提纲

高二生物光合作用复习提纲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指含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动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名词: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

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 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高三光合呼吸知识点框架

高三光合呼吸知识点框架

高三光合呼吸知识点框架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蓝藻细菌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有机物分解生成能量的过程。

在高三生物学学习中,光合呼吸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其相关概念、过程和调节等内容。

本文将就高三光合呼吸的知识点框架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指在光照下,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及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能转化和化学反应两个阶段。

1. 光能转化阶段在光能转化阶段,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通过光合色素分子激发,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主要包括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合色素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2. 化学反应阶段在化学反应阶段,光合作用将通过光能转化得到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及氧气。

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光合速率的调节等内容。

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缺氧或充氧条件下,通过有机物分解并伴随能量释放的过程。

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通过有机物(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主要包括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有氧呼吸的过程和调节等内容。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缺氧条件下,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乳酸或酒精等代谢产物,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主要包括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无氧呼吸的类型和调节等内容。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逆反应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两者之间通过物质(如葡萄糖)和能量的转化相互联系。

1. 光合产物的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2. 呼吸产物的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则是光合作用中光合色素分子再生的必需物质。

2020高考冲刺生物重难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冲刺生物重难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附答案解析)

重难点0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高中教材较详细介绍的两个细胞生理活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都对这两个代谢过程的学生掌握程度做了明确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

因此该部分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一道跑不了的非选择题大题和若干选择题。

其中又以光合作用的考查内容更多样,包括叶绿体结构成分、光合作用基本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为背景设计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对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影响等。

【满分技巧】1.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通过抓住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各种简略或详细的图解。

(反应场所可以变,物质能量变化不会变)2.深入认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反应式,了解反应式所体现的对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影响的各个因素,理清因果关系,避免“懂得却说不清”的尴尬。

3.学会读图、读表,练习用语言描述图、表的含义,明确题干所给的信息。

【必备知识】1.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线粒体的结构,以及发生在各个结构中的反应过程(图解描述)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以葡萄糖为产物或反应物,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描述各个反应式中各个部分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包括反应物、能量来源去路、反应条件等)。

3.从生物整体的角度认识不同生理过程,认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上的联系。

例如:C元素的转移:能量转换过程:【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Ⅰ·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2.(2019全国卷III·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3.(2019全国卷II·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高三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识点

高三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识点

高三生物光合和呼吸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生命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三生物学中,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的相关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和呼吸的定义、过程、区别以及重要性等多个方面来介绍这两个知识点。

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它是绿色植物和一些蓝藻、细菌等光合同化生物进行的一种代谢反应。

光合作用主要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化学反应是在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上。

在光化学反应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激发电子,并通过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链式传递电子。

这一过程产生的能量最终用于驱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步,也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阶段,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暗反应中,通过卡尔文循环和光合酮反应,光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能量被转化为化学能,最终合成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暗反应不需要光能直接参与,因此得名“暗反应”。

这个过程中还有其他辅助反应和酶的调节,确保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

呼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能量代谢过程,它是将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ATP)的过程。

呼吸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是最常见的呼吸方式,它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通过氧气的存在将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通常是由一些微生物进行的,如厌氧菌。

光合作用和呼吸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化学反应的物质参与上有所不同。

光合作用中,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而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则是必要的物质。

其次,在产物上也存在差异。

光合作用产生的产物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而呼吸过程的产物则是二氧化碳、水和能量(ATP)。

最后,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位置也不同。

2020高考冲刺生物重难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二)(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冲刺生物重难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二)(附答案解析)

重难点0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二)(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高中教材较详细介绍的两个细胞生理活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都对这两个代谢过程的学生掌握程度做了明确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

因此该部分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一道跑不了的非选择题大题和若干选择题。

其中又以光合作用的考查内容更多样,包括叶绿体结构成分、光合作用基本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为背景设计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对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影响等。

【满分技巧】1.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通过抓住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各种简略或详细的图解。

(反应场所可以变,物质能量变化不会变)2.深入认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反应式,了解反应式所体现的对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影响的各个因素,理清因果关系,避免“懂得却说不清”的尴尬。

3.学会读图、读表,练习用语言描述图、表的含义,明确题干所给的信息。

【必备知识】1.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线粒体的结构,以及发生在各个结构中的反应过程(图解描述)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以葡萄糖为产物或反应物,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描述各个反应式中各个部分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包括反应物、能量来源去路、反应条件等)。

3.从生物整体的角度认识不同生理过程,认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上的联系。

例如:C元素的转移:能量转换过程:【限时检测】1.(2020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摸底·14)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2.(2019浙江4月选考·27)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过程
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
二、O 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
★当CO 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弱,最宜存放。

C 6H 12能量
O 2浓度
O 2浓度
CO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内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与光合作用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
二、光合作用过程
总反应式:
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
四、专有名词辨析
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b :黄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
(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占1/4)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含量

名:
1 2
3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主要吸收: 蓝紫光
CO 2+H 2O (CH 2O)+O 2
光能
叶绿体
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
(1)黑暗 (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CO 2 吸收 (O 2CO 2 释放 (O 2
光照强度
CO 2放出CO 2
2
(3)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 光合作用产生的
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的积累 ✧ 光合作用产生的
O 2—呼吸作用消
附录
其他知识整理
一、高中生物反应式
1、光合作用
2、有氧呼吸
3、酒精发酵
4、乳酸发酵
5、醋酸发酵
二、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暗反应)、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单糖→多糖) 三、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为消化液其中无消化酶,其消化方式为物理消化即:胆汁对脂肪颗粒起乳化作用。

四、寒冷时体温调节主要为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主要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炎热时体温调节主要为 神经调节 主要增加散热。

五、恒温动物不管是炎热还是寒冷,产热=散热。

六、细胞吸水/失水能力 CO 2+H 2O (CH 2O)+O 2
光能
叶绿体
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 酶
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C 6H 12O 6 2C 3H 6O 3+能量 酶
C 2H 5OH+O 2 CH 3COOH+H 2O
质壁分离:失水细胞液吸水能力失水能力
质壁分离复原:吸水细胞液吸水能力失水能力
七、在鉴定脂肪时。

用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红色),染色过程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出现透明小颗粒(脂肪)出现在细胞外,原因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将细胞切破,并有脂肪游离出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