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呼吸作用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共55张ppt)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4.进行实验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 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煮沸 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
思考讨论: 为什么葡萄糖溶液需要煮沸后冷却再加入?
煮沸:灭菌、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
高中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素养目标
1.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生命观念)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 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科学探究)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作出科学解释。 (社会责任)
视频导入
2min 酵母菌介绍
问题探讨
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 。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 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 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
讨论 1、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通气有的需要 密封? 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快速繁殖; 发酵生产葡萄酒的车间
密封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多,为细胞增殖提供充足的动力。
3、在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自身有什么意义?
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时,也能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少量能量。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做馒头、 面包、酿酒等,都是利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5.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究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体验并阐明细胞生命活动 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 的变化。
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 式的探究, 探讨生产生活 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和 所需条件,并尝试提出建 议,形成社会责任感。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分析 得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 式及对应产物,初步感知 细胞的呼吸作用。
为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 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探究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这一教学 活动。
能力
高一入校不久的学生实验动手 能力不强,操作有待规范。
知识
通过酶实验的学习,已经 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 变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 本实验自变量的控制、因 变量的检测方法不是太了
解。
情感
有探究的欲望,小组合 作创新意识强。
根据生活实例,对酵母菌 的呼吸方式和产物提出假 设,用现有器材组装实验 装置,并熟练运用科学探 究实验的一般过程验证实 验假设。
0 2
• 实验时间过长,不利于课堂教学实验的开展。
• 有氧和无氧条件的实验装置设计存在不足,无法保证 有氧和无氧的环境。
• 用作酒精检测试剂的酸性重铬酸钾属于管控危险品, 同时浓硫酸有腐蚀性,学生使用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且用其检测时无法排除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 给出该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请学生5人一小组合作,自 行设计和组装实验装置
• 思考: 1.自变量是什么?哪些装置可以以及如何控制有氧 和无氧条件?
2.如何鉴定产物中有无CO2和酒精?酒精检测仪相比 酸性重铬酸钾的优势?
3.如何让酵母菌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高活性?设计的 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每组有氧装置2人,无氧装置2人,记录1人
排除了空气中其他气体如 CO2的干扰,确保参与反应 的为O2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 学情分析: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二. 教学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一个重点。
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以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设计思路:(1)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3)演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概括出相应的概念;(5)分析所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高考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

高考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植物的呼吸来自于光合作用下所产生的呼吸方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第三节呼吸作用1.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
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装置通气或进行,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
通气可以给酵母菌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利于酵母菌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密封则是避免空气进入,便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营养物质释放的能量多,这些能量可以为酵母菌细胞进行物质代谢和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动力。
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的同时,能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少量能量。
2.酵母菌是一种细胞真菌,属于核生物,做馒头、面包,酿酒等,都是利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并释放,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3.细胞呼吸的方式: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这是因为B瓶在封口后,培养液液面上方还存有一定量的氧气,静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将这部分消耗尽,再连通盛有澄清水的锥形瓶可认为检验的是酵母菌的呼吸释放的气体。
4.对比试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对照实验。
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好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5.酵母菌在和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大量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细胞呼吸可分为呼吸和呼吸两种类型。
6.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过程 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 2、无氧呼吸二、O 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当CO 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C 6H 2O+能量O 2浓度CO热能(内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弱,最宜存放。
—1—光与光合作用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含量排名︓2主要吸收:主要吸收:二、光合作用过程总反应式: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三、光照和CO 2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C 3、C 5、[H]、ATP 和O 2及(CH 2O)含量的影响CO 2+H 2O光能叶绿体四、专有名词辨析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2—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1)黑暗 (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一、高中生物反应式CO 2 吸收 (O 2CO 2 释放 (O 2吸收CO 2放出CO 2O(3)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CO 2✧ 光合作用产生的O 2—呼吸作用消1、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3、酒精发酵4、乳酸发酵5、醋酸发酵二、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暗反应)、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单糖→多糖) 三、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为消化液其中无消化酶,其消化方式为物理消化即:胆汁对脂肪颗粒起乳化作用。
四、寒冷时体温调节主要为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主要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新教材】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3、CO2浓度:作为呼吸产物,根据化学平衡,CO2浓度 高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3、水: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旺盛,细胞呼吸越强。
为伤口创造有氧环境, 避免厌氧菌的繁殖, 有利于伤口愈合。
先通气,后密封。先让 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 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促进根部有氧呼吸, 吸收无机盐等。
减弱水果、粮食 的呼吸作用, 以延长保质期
3、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 C3H4O3 + 4 [H]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酶
2C3H4O3 + 6 H2O
6 CO2 + 20[H] +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24[H] + 6 O2 酶 12 H2O +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 6O2 + 6H2O
经典题型:液滴移动问题
结果预测和结论: a.若装置一中的液滴 左移 ,装置二中的液滴 不动,
则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b.若装置一中的液滴 不动 ,装置二中的液滴 右移 ,
则说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一中的液滴 左移 ,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 ,
则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测定呼吸作用速率
释放少量能量
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 或酒精中
反应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相同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1)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葡萄糖
丙酮酸
甘油
氨基酸
1、温度: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于温 度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曲线特征一致。
2021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选考生物用)

第三阶 段:H] 和氧结 合生成 水
a.发生部位:线粒体 内膜 上
b.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释放的 [H]
和 结O合2形成水,并释放出
和形成大量
ATP
,能量
有氧呼吸反应过程:(以葡萄糖为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热能
2C3H4O3(丙酮酸)+ 4 [H] + 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
(一)细胞质基质 (二)线粒体基质
(三)线粒体内膜
3. 总反应式
反应式两边的 水能约掉吗?
C6H12O6 + 6 H2O + 6 O2 酶 6 CO2 + 12 H2O + 能量
说明: (1)注意配平,有的计算要用到; (2)追踪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1)产生[H]的阶段是? 第一、二阶段
作出假设
有氧
产生
CO2
无氧
设计实验
产生 CO2和酒精
进行实验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 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
面包发酵
酿酒
►CO2的检测:
2.产物的鉴定方法
1.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混浊
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绿→黄
CO2浓度 (1)机理: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具有抑 制作用。
(2)曲线分析:CO2浓度作为 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 CO2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 明显。
(3)应用:适当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 的保鲜,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第3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有 酒精(,C2H5OH) 同时也产生少量的CO2。
条件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酸性)重铬酸钾变色情况
有氧
无氧
5、实验结论:
❷反应式: 有氧呼吸: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12H2O + 大量能量
反应式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O2 +2C2H5OH + 少量能量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 属于 兼性厌氧
单细胞 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菌。酵母菌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通过测定
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作用的类型。
2、实验方法:
对比试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 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现象的关系。 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胞
有氧呼吸:
呼 吸
反应式
C6H12O6 + 6H2O+ 6O2 酶 6CO2 +12H2O + 能量
方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O2 +2C2H5OH + 能量
式
判断正误
× (1)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即可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 (2)根据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可以确定CO2产生量的多少( ) × (3)酒精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 )
6、 课堂小结:
探
究 酵
有氧呼吸
CO2、 H2O
母
呼吸方式
菌 细
无氧呼吸
C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one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0
1
物质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共同点: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条
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
不彻底 物进行 少量 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 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 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 应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 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 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能量,满 足人体的需要。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 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怎样控制有氧、无氧条件? NaOH作用?连通管方式?B瓶为何静置一段时间? 物质鉴定?
实验现象
条件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无氧
变混浊/快 变混浊/慢
无变化 出现灰绿色
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 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 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 的CO2。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影响呼吸作用的内部因素
(1)不同种类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同 (2)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不同 (3)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 呼吸作用强度不同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部因素
(1)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呼吸作用强度 (2)O2浓度——会促进有氧呼吸进行,同时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 到10%浓度 时,无氧呼吸完全停止。 (3)CO2浓度 (4)水含量
零下低温则会冻伤水果。
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不利于水果的贮藏。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 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D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 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 化?( C )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 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 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嵴
4.酶的附着位点?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 质、线粒体内膜
1葡萄糖C6H12O6
酶
4[H]
2丙酮酸C3H4O3 2丙酮酸C3H4O3
酶
第 少量能量 一 阶 段
有氧呼 吸过程
细胞质 基质
线 粒第 三 体阶 内段 膜
20[H]
6H2O
大量 能量
6O2
酶
第 二 少量能量 阶 段
线 粒 体 基 质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能量吗?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 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什么是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 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是否都能进 行细胞呼吸呢?
实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AT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做发酵,分为 酒精发酵: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乳酸发酵:动物、人、乳酸菌及某些植物器官(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
注意:某种生物的无氧呼吸方式要么是酒精发酵要么是乳酸发酵。原因是不同
生物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相关酶不同
无氧呼吸的概念
缺氧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
对比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1葡萄糖
2丙酮酸、 6水
24[H]、 6O2
产物
2丙酮酸 4[H]
释能
少能
2ATP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6CO2、 20[H]
少能
2ATP
12H2O
大能
34ATP
有氧呼吸的概念
氧 有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 ___的参与 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彻底氧化 _______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 放能量____________ 合成大量ATP 的过程。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 1h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 48ml,则在1h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 量是有氧呼吸的( ) D A.1/3倍 B.1/2 倍 C.2倍 D.3倍 解析:有氧呼吸消耗多少O2就会生成多少CO2
有氧呼吸中葡萄糖与CO2量比是1:6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与CO2量比是1:2
线 粒 体
12H2O
6CO2
第一阶段: C6H12O6 第二阶段:
酶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4[H]+2ATP
酶
线粒体基质
2C3H4O3+6H2O 第三阶段: 24[H]+6O2
20[H] +6CO2 +2ATP
线粒体内膜
酶
12H2O+34ATP
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 O2
酶
6CO2+12H2O+能量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酶、适宜的温度
不 条件 同 点 产物
能量 变化
酶、氧气、适宜的温度
CO2、H2O 释放大量能量,能 合成38molATP
乳酸或酒精、CO2 释放少量能量,能合 成2molATP
点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同
第 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及利用
第 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有氧、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区别 细胞呼吸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二、难点: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区别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问题探讨
拉瓦锡等在研究人的呼吸作用
18世纪,拉瓦锡 发现物质燃烧需 要氧气,并且把 呼吸作用比作碳 和氢的“缓慢燃 烧过程”。后来 人们发现,呼吸 作用的实质是有 机物的氧化分解, 并释放出能量。
复习提问
1、直接供能物质ATP名称——结构简式——,其中,A代表 ——P代表——,~代表——。腺苷由——、——组成 2、ATP水解时能量来自分子中——,用于—— 3、 ATP与ADP相互转化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中,保证生物体 内能量供应,反应式为——, 4、ADP合成ATP能量来源于——、—— 5、酶的催化机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6、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还有少量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蛋白质中有催化能力的才是酶。 7、酶的特性:——、——、—— 8、影响酶的因素:——、—— 9、导学练P65,胃蛋白酶1.5,唾液淀粉酶7左右, 胰蛋白酶9左右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场所:细 胞质基质
第 一 阶 段
[H] 丙 酮 酸
第 二 阶 段
场所:细 胞质基质
乳酸
乳酸 脱氢酶
乙醇 脱氢酶
酒精 + CO2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ATP)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 最好是 A
A.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 B.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和无乙烯 C.无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和有乙烯 D.无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有乙烯
解析:无O2会使无氧呼吸强度增大,有机物分解过多。 适当的湿度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助于保鲜。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 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 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本实验中的“某种因素”是指: ________________ 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
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2.线粒体的结构? 3.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问题探讨
1.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氧化分解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____________ 过程; 能量 。 都能产生CO2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_______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底地氧 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细胞的基本 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