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考之路【一】

合集下载

我的医考之路--药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苦作舟

我的医考之路--药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苦作舟

我的医考之路--药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苦作舟
编者按:在2013年我的医考之路大型征文活动中,医学教育网学员积极参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文章,网校张志兵(学员代码:9242ABC)根据自己参加2013执业药师考试的经历写了这篇:《我的医考之路——药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苦作舟》,此篇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她的医考之路吧!
题记:朋友,只要你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医务工作者,那你一定经历过梦魇般的执考之路,梦想与苦难交织成的每一首乐章,在细节之处都会有所不同,回首我这三年备考的日子有欢乐,有痛苦,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

汤老师说过成功=正确的坚持。

有了医学教育网各位老师的正确指导,才让我一路走来并坚持到最后。

我的网校我的家,让我这迷失的学子找到了家,才让我在医学的海洋,药学
的山林不在迷惘。

我的班级我的家,班主任老师就像一位家长,有了您的来电诉说期盼,疲惫的双足就不肯放弃远行。

我的论坛我的家,各位版主就象一位兄长,有了您的真情分享,孤单的身影就不在寂寞。

医学教育网让我这半道学医的边缘医生又重新自信地走了回来。

现在,我无论是上“山”(药山)还是下“海”(医海)都有了一张通行证。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知道日后的路还很长,在我人生踏入新的征途之际,我衷心感谢医学教育网各位老师给我的帮助!祝网校越来越火!!祝网校广大学员都能实现梦想,成就未来!!!。

我的医考之路【一】

我的医考之路【一】

.页脚. 前言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的一生注定有很长的路要走:既有一马平川的平坦大道,也有荆棘满布的山野小路。

选对了路,可平步青云;选错了路,寸步难行。

作为医生,注定今生所走之路与众不同:考取执业医师就是医生的漫漫人生路上最紧要的一步,没有医师证,就无常行医。

医考之路本不难,之所以有人觉得非常难,是因为还没有找到通往平坦大道的捷径。

博士医考就是指引大家走上平坦大道的领路人。

学习的过程,精彩难忘:有夜深人静时的苦读、悬梁刺股的经历,更有攻克学习难关时的欣慰以及功成名就时的自豪;有同甘共苦的同窗情,也有无私教导的师生谊;有步入考场的忐忑与不安,也有踏出考场的狂妄与自信。

所有这些经历,已经成为了他们人生的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他们人生的无价之宝。

我想把他们在医考之路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多年以后,当人们看到这本书,回忆起当年的奋斗岁月的时候,定是难以忘怀。

也许你觉得编写这本书是一件小事,但我相信将来一定是最有价值的。

当我们已经通过考试的红友们怀着激动、感恩的心情在博士医考中心红友会各分会庆祝的时候,社会上仍有数以百万计的医学生们痛苦地奔走在医考之路上且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可能还要痛苦三年,五年,甚至更多年。

我把我的学生在通过考试后写的《我的医考之路》收录到一起,把他们的学习经验和人生感悟分享出来,以帮助还没有拿到执业医师证的考生,帮他们找到正确的医考之路,让他们少走弯路。

如果后来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走上了最便捷的医考之路,最终也顺利通过了国家医考,那出版这本书就非常有意义。

医考之路亦是人生之路,即使你不参加医考,人生还有很多“考试”等着你——何况人生本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考试。

这本《我的医考之路》包含了很多考试经验和人生哲理,我想非医考之人看完这本书,也会有所收获,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

感博士医考中心所有通过考试的学员在成书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也感博士医考中心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红友会的大力支持!谨以此书献给关爱我们和我们关爱的人!博士医考中心银合博士2016年12月华北区——市学员周秀军——我的医考之路我是分校的学员,我叫周秀军,在2016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参加考试科目为:临床执业,考试成绩376分。

我的医考之路--风雨兼程,感谢有你相伴

我的医考之路--风雨兼程,感谢有你相伴

我的医考之路--风雨兼程,感谢有你相伴编者按:在小编2013年我的医考之路大型征文活动中收到很多考生投稿征文,分享自己的执业药师考试中的经验和备考的酸甜苦辣。

其中学员(学员代码:3661905****)根据自己执业中药师考试的亲身经历,写下了《我的医考之路--风雨兼程,感谢有你相伴》一文,获得优秀奖,下面与广大奋斗在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第一线的朋友们分享!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看看你的容颜,2013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一次性全部通过的我还时时沉浸在那半年的学习气氛中,网校老师那清脆响亮的声音还时常回想在耳边,他们那青春靓丽的形象也时常浮现在眼前。

是他们及他们那贴心的教学伴我走过了半年的医考之路。

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想起2013年3月的某一天,年近半百的我突然心血来潮想考药师,并相继邀约了2位同事。

而她们中一位说:太难了,不去。

另一位说:太忙了,我没时间;药监局领导也告诫我:你要考药师啊,那有个大亏吃;还有一个同事说:曾姐,你别想一次过四门,你一次性过不了的。

所幸的是我没有被吓到,没有踟蹰不前,酝酿一番后意志坚定的走上了执考之路,以致于后来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打不了退堂鼓。

三到了10月初,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掌握好的我突然感觉身体散架了,坚持不下去了,我可舍不得放弃。

听老师的,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再又加了几百块钱的保健品居然体力充沛地熬到了考试。

第一堂考试,我坐在考场居然全身发抖,心想完了,马上令自己镇静。

我坐在最后一排,放眼看看前面的同学,没哪个像我。

于是放松,很自然的通过了第一堂考试。

我没想到这样的国考是一堂一个考场,并且是考前15分钟才进考场,由于不熟悉环境还要急着找厕所,接着找考场,并且一坐就是150分钟,要做140道题目。

到了最后一堂考试我居然找不到考场了。

15分钟内要上厕所又要找考场,特别是走到这也不是,走到那也不是时,心里那个急呀。

去问谁呢?大家跟我一样不熟悉呀。

正在这时,巡逻的来了,碰碰运气吧,他们随手一指,考场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我的医考之路-追逐梦想的医者

我的医考之路-追逐梦想的医者

我的医考之路——追逐梦想的医者(医学教育网学员供稿)我叫曹东磊,我是一个90后,90年代出生在石家庄一个普通家庭。

可能我是考助理医师最年轻的了。

由于从小看到了农村缺医少药,看到了老百姓看病难的情况,我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所以初中毕业,我毅然决然的放弃高中,选择了卫校,我在校两年中,每天都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乐此不疲的沉浸在学习中,由于我好奇心比较重,我在校期间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每次实验课都认认真真的做,每次理论课也都认认真真的学。

我在2013年10月份交了费,然后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我刚学的时候,不知道手机可以看,我就在学校网吧办了一个会员卡,每天中午一下课,我就拿上书,去网吧学习,下午四点放学也去网吧看视频学习,以至于,好多同学以为我有病,天天去网吧学习。

后来,我看论坛说手机可以下载“医学移动课堂”,然后就可以在手机看了。

自从手机可以看视频以后,我每天五点多就会醒,用无线下载今天所学课程的视频,六点准时起床,去教室复习昨天学的知识,中午和下午利用手机学习新知识。

听汤以恒老师,邵启轩老师,景晴老师讲课就是一种享受,他们总会把比较难得知识点简单化,汤老师说过“成功等于正确的坚持”,以至于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惆樽盼摇?从2013年10月份到2014年9月12号期间,我制定了五轮复习计划。

重复记忆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坚信这句话。

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1月是第一轮复习,我得复习是按照占分比重复习的,从消化系统开始,然后女性生殖系统,儿科,这三个科目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因为,这三科占分比重相当大,可以这么说,能否通过此次考试取决于这三科,复习完这三科,在开始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传染病与性病,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其他章节。

在备考的这些日子,每天都忙着看书,每天紧张的复习,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我心中有一个梦,那就是通过这次考试,因为,我身上承载着父母的希望。

张博士医考——我的医考之路(05.08)

张博士医考——我的医考之路(05.08)

张博⼠医考——我的医考之路(05.08)01我是张博⼠医考乌兰察布分校的学员,我叫⽩雁飞,在2019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参加考试科⽬为:临床助理医师。

考试成绩 192。

接触到张博⼠医考是通过单位⾥的同事,⼀开始报名考助理医师时,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去考试。

同事推荐后我先报了技能考试,胡⽼师统⼀安排分组练习,每次来教室都认真练习操作,也成功的考过了。

当时听完就在现场报了班次。

胡⽼师在现场也是乐此不疲的为我介绍每个班次,很感谢张博⼠医考以及胡⽼师的⾟苦⼯作。

⾃从报了张博⼠的班次以后,每天都会学习⾄少5个⼩时,学到凌晨两点多是再正常不过的,每天也有胡⽼师的监督。

后⾯参加了⼀次⾯授课,让我在⼗天的时间再⼀次巩固了所有的知识!可以说是收获很多。

再到最后的做题冲刺阶段,上午做题下午讲题,对于⼀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有了更深的记忆。

最后⼀个星期紧张情绪也越来越严重,每天除了上班以外,全部的精神都在学习上。

很感谢张博⼠医考以及胡⽼师。

遇到了张博⼠才会让我稳稳通过考试。

02我是张博⼠医考乌兰察布分校的学员,我叫陈建明,在2019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参加考试科⽬为: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

考试成绩 181 。

2019年是我幸运的⼀年也是最难忘的⼀年。

幸运的是我跟着⽼师认真学习考过了,难忘的是因为⾝体残疾的不便在学习过程经历的⾟酸,不过苦是⼀阵的,喜悦是长久的。

听了张博⼠的课,拿到了卫⽣部的证。

⾮常感谢分校的胡俊霞⽼师,是她激励着我通过了医考。

我是⼀名70后学员,基础差、底⼦薄、记忆⼒差。

⽽且卫⽣室⼯作忙,每天填表,报表,没时间学习,总校给的⽹课⼀遍也没有听完。

靠分校每周两三天的视频课学习和做题才有的今天的成绩,红宝书也没看完⼀遍,只是做了点笔记。

但李亚军⽼师说的对,书是给⽼师准备的,多看笔记,听话就⼀定能考过(偷笑)。

刘达⽼师的中医课,讲的⾮常好,我爱中医,她的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讲的⾮常好。

还有其他课程的⽼师们都讲的通俗易懂,容易记忆。

我的医考之路--网校助我过医考

我的医考之路--网校助我过医考

我的医考之路--网校助我过医考编者按:在2013年我的医考之路大型征文活动中,医学教育网学员积极参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文章,网校临床执业医师学员樊聪焕(学员代码:linfan1987)根据自己参加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经历写了这篇:《我的医考之路——网校助我过医考》,此篇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的医考之路吧!“过了!过了!妈,我考过了!403分!比分数线将近多了50分!”分数线出来的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妈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而电话那头的妈妈也喜极而泣:“恭喜你!乖女儿,带着宝宝能考过真的不容易!付出的努力总算有回报了!”是啊!回想我为准备执医考试,熬过的多少日日夜夜,流下的汗水与泪水,此刻都化为过关的喜悦。

看着我记的满满五本日记,做过的将近万道习题,思绪又回到了备战考试的日子。

2012年的8月19日,宝宝出生了,很快的宝贝过了100天,我申请重开课件,白天带宝宝,晚上又开始听课学习了。

因为我知道,医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始终记得汤老师的话:成功=正确的坚持。

我结合考助理时的学习方法,又给自己新加了一个任务——记笔记,记老师讲的重点,难点,听完课,自己在心里先回顾一下,记不清的就看笔记。

网校还新增了章节练习题,我每听完一节课,我就做课后练习题,针对老师刚刚讲的进行逐一的练习掌握,自己理解不了的还可以在线问老师,真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我把临床的所有课件的基础班,冲刺班都认真听了一遍,汤老师,邵老师,温老师,李老师,冯老师等的冲刺课听的我热血沸腾!记了五本笔记,章节练习题,系统练习题,模拟测试题等做了近万道,考前评估卷,得分420,心里稍稍有了一点底。

经过两天的艰苦奋战,出考场的时候,没有那么害怕了,反倒是多了一点点自信,估分390,坐等分数了。

终于,等到了分数出来的时刻——403分!我过了!我过了!感谢医学教育网三年来对我的陪伴!感谢老师们的孜孜不倦的教导,如果没有各位老师的帮助,我不会取的今天的成绩。

我的医考之路

我的医考之路

我的医考之路我叫***,家住在***,***年中专毕业后,回到村里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年。

今年年初我再次萌生了去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念头。

以前也想过很多次,但是从来没敢真报名参加考试,担心自己考不过,没有这个自信,怕报了名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但是,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培训中心***老师,他鼓励我参加考试。

他说执业医师仅是作为医生的入门级考试,并不像大家传的那么难,20%的通过率是相对于全国的统计,这个考试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些规律和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牺牲点时间,通过还是不难的。

每年都会有很多基础很差的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的作用主要就是领跑。

“不怕你脑子不好使,就怕你没信心、不用心”。

没信心是因为你不会做题,跟着学习一个系统做一做题,会做题了,自然就有信心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什么敢这么说,这也是多年培训基础差的学员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我们的信心。

他的一席话让我放下了心理包袱,报名参加了创新医考培训中心的一个辅导班,开始全力准备考试,经过110天的不懈努力,辛苦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回报,最终我以234分的成绩拿到了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实现了仅参加一次考试就成功拿证的梦想。

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培训中心,感谢***老师。

***老师让我说说自己的经验,其实也没什么。

因为我知道自己医学理论的底子很薄,唯一的优点就是从医***年,临床经验丰富。

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大概说说自己是怎么准备的吧,大概有下面几点:第一、制定计划,严格执行。

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按时完成计划,周末去***老师的辅导班听课。

但“话好说,事难办”。

家里开了诊所,经常接诊,外出看病也是家常便饭,事情很忙,去听课有时也保证不了时间,所以我就抓住在家晚上的时间看视频、记笔记、做练习,甚至我把视频录音,利用外出在车上的时间,在办事间歇的时间,在厕所的时间,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看视频、听录音,直到达到了老师讲的上句我就知道下句的效果。

我的医考之路——一路上有你

我的医考之路——一路上有你

我的医考之路——一路上有你编者按:小编我的医考之路大型征文活动中很多的学员踊跃参加,执业药师学员xp197***根据自己2012年的执业药师考试经验,记录下:我的医考之路一路上有你:记得我正为备战2007年执考在网上搜索执业药师辅导的相关信息而不知所措时,(因为那时网上执考的辅导基本上是念教材,授课质量很差)试听了几个网校,比较了一下,觉得小编的老师讲课生动、具体,把枯燥的化学结构式采用拟人化的教学,我是最厌恶化学的人,被雷老师的生动教学一下子吸引了,试听了一次课,我就毅然选择了小编,伴我一起共同面对执考,在网校老师悉心教导和精彩的授课过程中,我发现专业性很强的药理和药分被老师改良编成歌诀后不再那么枯燥,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渴望学习,是小编,让我有了执考的信心,让我点燃了发奋图强的火焰!2007年我一口气报了执业药师(药学)全科班的基础班的学习,2007年5月份开始,每天坚持听二个学时的课程,课后即时看书,温故而知新,并辅以适当的习题。

努力坚持了5个月,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我一次性通过了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的考试。

节课后就辅以习题并重新回到书本中做课后笔记和课后预习,而且在精品班里网校提出供了个性化的复习建议,所有答疑基本在6个小时内可以获得答案!班主任也很负责,每二周打一次电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

终于在6月底,我把2011年的基础班和冲剌班系统地复习了一遍,7月初做模拟真题时,中一可以达到60-65分,中二50-55分,这时我的心里到是有了一点底气!7-9月份基本没有在网校上听课了而是有针对性的交叉练题,不懂的地方求助网校答疑板,答疑老师都讲解得非常精辟!10月初网校陆续开通了2012年冲剌班的课程,通过中药鉴定闫教授的悉心指点,中药化学戴老师的精彩的总结,使我的中二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网校推出的12套模考卷,中药专业知识(一)基本在65-75分左右,中药专业知识(二)也在65-70分左右,同时网校班主任也打电话详细询问我的学习和备考情况,并不断地鼓励我,执考基本上没有问题了,目前最重要的是休息,把老师的串讲再看一遍,多听听音乐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对自己要有信心,这样考场上发挥得很更好!2012年执考成绩出来后,我以中药一79分,中药二82分顺得通过了执业中药师考试,为自己的人生划了一个完美的逗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的一生注定有很长的路要走:既有一马平川的平坦大道,也有荆棘满布的山野小路。

选对了路,可平步青云;选错了路,寸步难行。

作为医生,注定今生所走之路和众不同: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就是医生的漫漫人生路上最紧要的一步,没有医师证,就无法正常行医。

医考之路本不难,之所以有人觉得非常难,是因为还没有找到通往平坦大道的捷径。

张博士医考就是指引大家走上平坦大道的领路人。

学习的过程,精彩难忘:有夜深人静时的苦读、悬梁刺股的经历,更有攻克学习难关时的欣慰以及功成名就时的自豪;有同甘共苦的同窗情,也有无私教导的师生谊;有步入考场的忐忑和不安,也有踏出考场的狂妄和自信。

所有这些经历,已经成为了他们人生的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他们人生的无价之宝。

我想把他们在医考之路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多年以后,当人们看到这本书,回忆起当年的奋斗岁月的时候,定是难以忘怀。

也许你觉得编写这本书是一件小事,但我相信将来一定是最有价值的。

当我们已经通过测试的红友们怀着激动、感恩的心情在张博士医考中心红友会各分会庆祝的时候,社会上仍有数以百万计的医学生们痛苦地奔走在医考之路上且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可能还要痛苦三年,五年,甚至更多年。

我把我的学生在通过测试后写的《我的医考之路》收录到一起,把他们的学习经验和人生感悟分享出来,以帮助还没有拿到执业医师证的考生,帮他们找到正确的医考之路,让他们少走弯路。

如果后来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走上了最便捷的医考之路,最终也顺利通过了国家医考,那出版这本书就非常有意义。

医考之路亦是人生之路,即使你不参加医考,人生还有很多“测试”等着你——何况人生本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测试。

这本《我的医考之路》包含了很多测试经验和人生哲理,我想非医考之人看完这本书,也会有所收获,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

感谢张博士医考中心所有通过测试的学员在成书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也感谢张博士医考中心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红友会的大力支持!谨以此书献给关爱我们和我们关爱的人!张博士医考中心张银合博士2016年12月华北区——北京市北京学员周秀军——我的医考之路我是北京分校的学员,我叫周秀军,在2016年参加医师资格测试,参加测试科目为:临床执业,测试成绩376分。

各位恩师,各位学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朝阳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周秀军,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次庆功会带来的喜悦。

清晰的记得2016年12月3日晚当医考成绩刚公布时我一遍遍的刷屏,期待、焦虑……当张博士医考中心孙慧慧老师打电话告知我已通过时,霎时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禁再次问:“您看对了吗,是真通过了吗?”孙老师认真的强调:“是的,是真的通过了!”泪水夺眶而出,百感交集,霎时间,晴空万里……说句心里话,离开校门20余年,每天紧张的工作、沉重的家庭负担,加之我年龄偏大,心理负担大,对于执业医师测试,屡战屡败,身心憔悴,惧怕测试。

每次测试时,居然紧张的都读不懂题,恶性循环……然而,自从我认识了张博士医考中心,有机会接触了张博士培训团队,当时,根据我的实际经济情况,我借钱报了一对一培训班。

更庆幸的是我的一对一老师是孙慧慧老师,当我迷茫不知所措时,她总是耐心的鼓励我:“没问题,您只要跟着我的安排走,通过没问题!”说是没问题,可是毕竟我属于张博士口中的那类比傻子还傻子的傻子。

正如张博士所说:“张博士医考中心就是要让傻子都通过测试!”正是按照一对一老师的安排,我克服困难参加了系统面授班,串讲班。

事实证明,您看像我这样的傻子也通过了医考。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不亚于当年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中的丫蛋,第一次上了星光大道……朋友们:我真诚的告诉你们,穿着可以不是名牌,可医考一定要报名牌,张博士医考就是地道的名牌!回想在张博士医考中心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医学知识,同时在这里也感受到了人间真情。

由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很乐观,咱们张博士医考中心的老师,伸出了援助之手。

您们的关心、爱护,我会深深的记得,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张博士医考中心的所有恩师,乃至曾经帮过我的学员朋友们,祝你们工作顺利,好人一生平安!”最后我要大声的说一句,1949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今天我也要庄严的宣布,我的执业医师通过了——!”是张博士医考中心培训团队帮我完成了这次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北京学员:周秀军北京学员李志强——我的医考之路我是北京分校的学员,我叫李志强,在2016年参加医师资格测试,参加测试科目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测试成绩381分。

我相信每个医考人背后都有各式各样的经历——或曲折、或心酸、或失落、或无奈!而我也不例外,在一次次的测试失败后,也逐渐的失去了信心!然而,幸运的是,2016年我报了张博士医考培训班!这一切也随之而来发生了改变!2009年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迫于当时就业的压力,我选择了考研,由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用了两年才考上研究生!为了备考研究生,就把执业医师的测试放到了一边。

在复习考研的期间,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报考了全国执业医师测试,由于没有什么临床经验,第一年居然连实践技能操作都没能通过!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时间非常紧,除了学习各门功课外,还需要做科学实验,以及完成毕业论文!所以没有大块的时间复习执业医师测试。

研究生毕业后我从事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平时工作的繁忙加上远离临床科室,上学时所学的医学知识也几乎都遗忘殆尽,这样一考就是四年,每年笔试成绩总是过不去。

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希望我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对于我每次的测试成绩也非常失望。

总是说“你都是研究生了,怎么连一个执业医师都通过不了?”。

对于父亲的埋怨,我也无话可说。

每当别人谈论起执业医师测试的时候,我总是刻意逃避这个话题,生怕别人知道我还没通过执业医师测试。

然而逃避是没有用的,这件事就像是伤疤一样,一遍又一遍的被揭开。

我的妹妹李淑枫同样也是2016年张博士的学员,她报名较早,通过学习后发现张博士医考的优势和实力。

技能测试通过后,我在妹妹全力推荐下,报名参加了张博士医考培训班。

我知道报名比较晚,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因为距离北京面授班开课没有多少时间了,我就在家日以继夜的听网络课程,不浪费任何业余时间,甚至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总共八个小时的车程,我居然听了七个小时的课。

即便是这样,我也没有听完所有课程。

然而,仅仅是听了一部分的网络课就使我收获颇丰,以往记忆模糊的知识开始条理清晰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也明朗了。

这也坚定了我继续跟随张博士医考培训班学习的信心。

接下来就是北京总部的面授课,和网络课不同的是,面授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师生互动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上不理解的问题,课后还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都不厌其烦的解答。

在上面授班的这段时间,从一开始听课比较吃力,到逐渐适应,到最后能流利回答老师的问题,我的学习有了飞跃性提高。

为了记忆的更牢固,北京总部的面授结束后,我又到郑州、廊坊等分校听面授课和串讲课。

后来还报了北京总部的讲题班。

学习结束后,觉得自己增长了不少医学知识和测试技巧,同时对于执业医师测试也充满了自信。

测试结束后,等待成绩发布那段日子是非常痛苦的,我相信所有参加测试的考生都梦到过成绩发布。

当知道可以查询成绩之后,我和很多考生一样,一遍又一遍的刷着那个熟悉的网页,期待着快一点看到成绩,不知道在刷了多少遍之后,终于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看到了那几个久违的数字。

当看清楚自己分数的那一刻我反而平静了许多,就觉得压在胸口多年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自己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通过在张博士医考培训班学习的这两个多月,我不但学到了医学知识以及学习方法,顺利拿到执业医师证;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道了枯燥乏味的医学知识里还有那么多的乐趣;体会到了互相帮助和分享知识的快乐,这些都将成为我受用终生的财富。

这就是我的医考之路,一个和很多人一样充满曲折、心酸、泪水、汗水和喜悦的医考之路。

全国执业医师测试就像很多人在过一条河,你可以学会游泳,也可以学会撑船。

张博士医考是为大家搭建了一座桥梁,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的跟着张博士医考学习,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在此由衷的感谢张博士医考中心以及全体老师,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今日可喜的成绩。

愿张博士医考的通过率一年比一年高,再创辉煌!最后,引用《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祝愿全体学员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秉承张博士医考精神“奉献爱心、诚信友好、做人民健康的守护神”,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北京学员:李志强北京学员张静——我的医考之路我是北京分校的学员,我叫张静,在2016年参加医师资格测试,测试成绩415。

我叫张静,是北京总部的学员,2016年参加了临床执业医师的测试,成绩415分。

回想这一年来的测试历程,充满了种种艰辛。

自2014年以来我开始报考执业医师,连续两年未通过测试,在我心中留下的只有失望和痛苦,连续不断的打击使我对执业医师测试失去了信心,但作为一名医生又不得不去参加测试。

2016年我又参加了医师测试报名。

7月份参加了技能测试后,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听了张博士讲的一堂课。

我永远不会忘记张博士在课上讲的一句话:“只要上了张博士医考的这条船,就能把你拉到成功的彼岸!”从此,我下定决心,无论多困难我一定要通过今年的笔试。

从7月份到9月份我报名参加了一对一培训班和考前的押题班,还购买了张博士大礼包,每天最少坚持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听了每一位老师的讲课内容和在讲课过程中教我们的一些记忆小窍门,我感觉难以复习的考点变的简单易懂了,难以记忆的知识变的容易记忆了。

张博士大礼包对我帮助更大,里面的光盘汇聚了红宝书中所有的精华,使学习变的简单易懂,学习速度更快了。

一对一老师对我们也很负责,考前的每一天都会在微信里发一道题,时时督促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考前押题班里的每一道题都涵盖了2016年的考点,让我们提前掌握了测试的难易程度。

我永远不会忘记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欣喜、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我看着网上公布的分数简直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成绩,从此我屡考不过的经历已经彻底成为历史了。

感谢张博士医考的所有老师,感谢张博士,他创造了医考史上的奇迹,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要通过医考一定要听张博士的话!北京学员:张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