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3

合集下载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

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宠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

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有,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自一旦禁之,则利源堵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集。

——《明神宗实录》(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

(12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

(6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更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从前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变更。

……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

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美国驻中国公使田贝)与总署晤谈一次。

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斗争。

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

……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

”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

”我于是说:“假如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

”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如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1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1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十一)时间:15分钟分值: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某某市高三模拟)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可知,赏赐的标准日益改变血缘因素,而重视功劳,说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B正确;A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郡县制的确立标志官僚政治开始确立,C错误;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材料反映赏赐的标准日益改变血缘因素,排除D。

2.(2018·株洲市高三模拟)中国古代在国家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

此现象在汉朝中出现次数最多。

这表明当时( )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儒学影响治国理政C.皇帝普遍虚怀纳谏D.皇权受到制度约束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皇帝下“罪己诏”的原因是灾害发生,可判断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代表“天”统治天下(君权天授或君权神授),天和人能相互感应,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故B 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虚怀纳谏”,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并非制度,排除D。

3.(2018·某某市高三模拟)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

这表明宋代(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解析:根据“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出现适应士大夫和富民需要的文人画和平民喜爱的通俗画,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并没体现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排除C。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9-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9-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九)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质监]“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

”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货币的“记号或象征”,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纸价昂贵,与金属货币价值相当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解析:A、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C两项都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有关,但B项不属于根本原因,而商品经济繁荣和信用体系的发展才是纸币发展的根本原因,答案为C。

答案:C2.[2016·湖南长沙模拟]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科举出身者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

这说明( )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门第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普及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当时科举出身者69%为士族”可知,隋唐时期的政治仍然存在着贵族政治的特点,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可以排除;C项显然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教育问题,D项可以排除。

答案:A3.[2016·广东广州模拟]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的统治地位动摇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解析:结合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程颐、程颢、朱熹等人吸纳了佛道两教的思想,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儒学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B项错误,排除;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为A。

答案:A4.[2016·山西四校联考]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②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③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④“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解析:①是普罗泰格拉的名言;②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名言;③是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的“先定论”;④是伏尔泰的名言。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反映()A.诸子思想出现相互交融B.统一具有一定社会基础C.中央集权得到普遍认可D.战乱催生专制主义思想2.(4分)王莽改革时“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

例如王莽依据周礼实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男丁8 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结果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说明()A.周礼已不再具有现实价值B.王莽已具有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C.地主土地所有制遭到破坏D.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水平3.(4分)如图反映的是元朝的漕运和海运路线图,据图可推知()A.南北经济差异导致长途贸易兴盛B.全国主要财赋集中在江南C.蒙元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更具优势4.(4分)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主要工作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到了清朝,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了。

内阁职能变化说明()A.内阁制度威胁皇权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内阁失去存在意义5.(4分)《时报》于1911 年11 月、12 月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几幅纪事画。

这些画作反映出()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6.(4分)1920 年5 月以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等刊物,《劳动音》的创刊宗旨中指出“要排除那帮不劳动而食的人,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的进行,以解决这不公平的事情,改良社会的组织”这些刊物的创办说明()A.五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社会主流思想出现变革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中共成立的条件已成熟7.(4分)1954 年1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带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带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二模)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

这表明宋代( )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2.(2019·永州一模)下图是唐代周昉绘制的人物画代表作《簪花仕女图》。

该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浓丽的设色(指着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 )A.构图复杂,比例失衡B.情景再现,返璞归真C.以形写神,诗画合一D.对比强烈,气势雄壮3.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

”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

这说明( )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4.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

由此可知,京剧(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B.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5.(2019·永州一模)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6.(2019·长沙一模)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三中学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三中学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四十三中学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1904年的欧洲漫画刻画的欧洲政治态势是A.严重对立,战争一触即发B.英德矛盾加剧,英法接近C.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D.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焦点2.光荣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议会当众宣读了《权利法案》。

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A.英国民众B.英国贵族C.英国议会D.英国王室3.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大力发展信息产业B.大力发展“人民资本主义”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D.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4.鸦片战争后不久,资本主义各国就开始在中国设立银行。

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东方银行。

1889年德国设立德华银行,1893年日本设立横滨正金银行。

这些银行的设立意在A.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操纵中国的财政金融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5.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

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

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他说的“暴乱”是指()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6.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2020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题型天天练: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题型天天练: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2   Word版含解析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二)时间:15分钟分值: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洛阳市高三模拟)汉代统治者在选择政治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把忠孝之道奉为至德要道,用于规范人们的观念和制约人们行为选择的政治伦理准则,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具有其他“治道”所没有的特殊功效。

汉代以忠孝治天下( )A.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C.遏制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D.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践答案:A解析:材料“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反映了儒家的忠孝思想为汉代统治者服务的特点,这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故A正确;汉代以忠孝治天下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而不是倡导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故B错误;以忠孝治天下,并不是排斥其他思想学说,故C错误;先秦民本思想与忠孝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

2.(2018·广西桂林市高三二模)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

这主要体现了(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的专卖制度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这是历代政府重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业管控的体现,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并非以汉武帝为榜样,也不是推崇汉代经济制度,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与富商大贾间的矛盾,C项错误。

3.(2018·厦门市高三模拟)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

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

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

材料中三省制演变( )A.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B.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C.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三省制属于封建政治制度,不可能从制度上消除腐败的根源,故A错误;封建社会并不存在“法治”,故材料不能体现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B错误;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之际,都以群相会议处理朝廷机务,这体现了权力分割与制约,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问题,故D错误。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三“儒学为纲”的中国传统文化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三“儒学为纲”的中国传统文化

专题跟踪检测(三)“儒学为纲"的中国传统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福建福州二模)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

这表明孔子的思想()A.重视宣传三代成就B.具有浓厚传统色彩C.注重借鉴外来成果D.形成完整系统体系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孔子思想“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并且主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周礼的要求)”,说明孔子思想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故B项正确;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这不等同于其主张在于宣传夏、商、周的成就,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外来成果,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排除D项.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解析:选D由材料“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是‘天地之心’”,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由《礼记》中记载“‘人’是‘万物之心'",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将人纳入天地之中,说明天人合一意识已经产生,排除A项;孔子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儒家思想肯定鬼神的存在,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用神权来维护统治,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排除C项。

3.(2019·北京丰台区三模)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三)
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
1.2016·河南八市质检]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

这表明张鸣认为( )
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解析:材料中的“制度”为秦朝开创的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官员“都是皇帝的雇员”,皇帝可以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6·湖北武汉武昌调研]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故其社会地位并不高。

入宋之后,宋朝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

关羽的社会地位迅速得到提高。

这反映出( )
A.理学整合社会上的价值观念
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D.民族融合推动民间信仰变革
解析:结合题中对关羽的信仰由民间发展到官方可知,关羽的勇武忠义符合两宋时期战争多发的时代需求,而关羽的“忠义”也与儒家思想相切合,所以C项正确。

答案:C
3.2016·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质监]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

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

苏洵也认为“徒义”是行不通的。

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
A.孟子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解析:李觏认为人出生就是为利而来的,因此他反对孟子不言利的说法,王安石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进行了批判,苏洵也反对“徒义”。

从以上分析来看,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故选C项。

答案:C
4.2016·安徽合肥质检]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 )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C.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解析:A、C两项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小农经济模式下农业是主要收入来源,因此D项错误,排除。

答案为B。

答案:B
5.2016·河南郑州预测]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市场取得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混战的局面。

这反映了( )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解析: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A项错误;B项说法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可以排除;外国资本主义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地位不平等,C项错误,排除;从材料信息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仍在努力发展,D项正确。

答案:D
6.2016·福建福州五校联考]中共十二大后,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如果你作为一名记者要报道这一事件,下列最合适的标题是( )
A.《评“左”比右好》B.《真理标准只有一个》
C.《扭住中心不放松》D.《敢与火箭争速度》
解析:《评“左”比右好》体现了“左”倾思想,故A项错误;《真理标准只有一个》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排除B;《敢与火箭争速度》体现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急躁冒进思想,故D项错误;《扭住中心不放松》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质监]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

……对美国社会了解越深入,我就越意识到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滋生的基本事实,也是我所有观察所抵达的核心要点。


作者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美国( )
A.实现了民主的最大化B.建立了现代宪政体制
C.建立了纯粹的民主制D.充分体现了精英政治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美国的民主”“没有什么比平等……冲击力”等可知,美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宪政体制,答案为B。

答案:B
8.2016·湖南长沙模拟]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

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结果
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做准备
解析:因为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科”培养的人才并非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所以办学规模受到很大削弱。

由此可知,D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反映了高等教育,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D
9.2016·广东广州模拟]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

这些公共场所的出现( )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可知,雅典城邦中修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有利于公民参与公共活动及培养公民意识,A、B、C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为D。

答案:D
10.2016·山西四校联考]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罩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装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据此不能得出( )
A.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
C.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解析:“给资本主义罩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是指罗斯福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
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美两国社会经济制度不同,B项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给社会主义装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是指中国的改革开放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可知,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1.2016·河北唐山期末]下面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处于弱势地位B.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C.虽经努力终未解决D.美苏出现武装冲突
解析:结合题中漫画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由漫画中赫鲁晓夫满头大汗的样子以及苏联最终撤回导弹的史实可知,此时美国处于优势、苏联处于劣势。

答案为A。

答案:A
12.2016·山西八校联考]美国画家巴尼特·纽曼说:“人们‘正在通过完全否认艺术和美具有任何关系,否认究竟在哪里才能找到美这类问题去寻找答案’。

”下列符合纽曼所说的“答案”的作品是( )
A.《大卫》B.《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D.《格尔尼卡》
解析:A项为古典主义绘画,B项为浪漫主义绘画,C项为现实主义绘画,这三种绘画在表达作者思想内涵的同时,均给人以美的享受,与题干中“完全否认艺术和美具有任何关系”的表述不符;D项为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独特,难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故选择D项。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