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卷4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高考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高考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高考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4.《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秦汉,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宗法制度的影响B.小农经济的产生C.儒家思想的发展D.郡县制度的发展25.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

在欧洲国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愈来愈高,人口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小农经济发展B.新航路开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6.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

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A.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B.提倡不同等级间的市民通婚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D.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27.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2019-2020年高三联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联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联考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Ⅰ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1.5分,共32题)1.“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继承制C.皇权至上D.以三纲五常为基础2.《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bēi意:矮),所以进退为评。

”该工具是ABCD3.“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④4.唐太宗对自己的一生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以下能够体现此评价的史实有①慎用刑法②轻徭薄赋③设羁縻府州④设鸿胪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他做出了把佛教和道教的成分与儒家学说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解释……他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

”“他”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6.“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资文化由此开始。

”北宋体现“物质文化”展开的表现有①指南针应用航海②活字印刷出现③火药武器广泛使用④出现了纸币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在从1649年至1660年的第三个阶段里,克伦威尔和他的清教徒追随者们极其有效、虔诚地统治着英国。

在这段时间里,各种封建权利受到抑制,得以解决。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之四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之四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之四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2.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A.禅让制B.礼乐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13.朱熹曾说:“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

”上述材料反映了朱熹主张A.皇权为民,与民共享B.君主权力至上,皇帝独尊C.祖宗之法不可变D.君主应与大臣共同决策14.英国人赫德称:“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皮毛。

既有这些大宗物产以及无数的土制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赫德意在说明中国的A.男耕女织B.生活富足C.物产丰富D.自给自足15.“天下断无杀人放火之义民,国家岂有倚匪败盟之政体?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这段《罪己诏》的发布者是A.宋太祖B.光绪帝C.洪秀全D.袁世凯16.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这反映了维新派的教育理念是A.培养人才B.开启民智C.普及科学D.废除八股17.下边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段,该片段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土地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8.“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D.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19.“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非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非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D。 中国半殖民地地位最终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国探索西方外交语境下 外交机构,设立专门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体现了对世界的融入,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下,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虽然有些被动,但也有清政府为维护统治而主动应对时局的举措,所以不能将总理衙门等外交机构的设置都看成是适应外国侵略的需要;B选项错误,材料中外交机构的设立都只是外交转型的初始阶段,不能说基本完成;D选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最终确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答案】C
【解析】
【详解】田氏代齐后仍使齐康公“奉其先祀”,被贬爵的卫国国君“服属三晋”,均可体现传统血缘宗法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田氏和三晋均为贵族,他们掌握了原齐国和晋国的政治权力,A项错误;诸侯国政权更替和诸侯爵位变迁都能反映对周朝分封秩序的破坏,B项错误;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无法直接体现统一趋势,D项错误.
12。“民族资产阶级背叛革命的联合战线。资产阶级在革命的初期,是参加革命的,这一事实早已伏下它必然要退出革命战线的叛变。民族资产阶级的叛变,暂时削弱了革命势力,而加强了反革命的联盟。”中共这一决议提出的背景是
A。 国民大革命兴起
B. 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C. 全民族抗战开始
D. 解放战争顺利进展
【答案】B
13。南京沦陷的当天,国民政府公布的作战计划指出:“现在我军战法,应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纵深配置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击战斗。同时组织训练民众,使连(联)合军队,共同施行游击。”这表明国民政府
A. 认识到不同作战方式配合使用的价值
B。 已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C。 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1.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答案】D【解析】考点:精耕细作的模式。

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和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不全面。

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在提高单位面积农业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答案】B【解析】考点:小农经济。

材料明细的可以看出这是体现了我国古代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情景,故选B。

ACD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材料均未体现。

3.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

”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C.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答案】B【解析】考点:商业的发展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夜市的出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材料中“令禁断”体现出政府管理违背经济发展的要求,B项正确。

A项表达不准确。

C项无法体现。

唐朝都城为长安,北宋都城为汴京,D项错误。

4.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朱”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

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答案】D【解析】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太湖地区纺织业很发达,苏州震泽镇丝织业很发达,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很发达,景德镇制瓷业很发达,这反映了区域经济分工扩大,故D项正确;A、B、C三项题意不符,故排除。

2019年历史真题及解析_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9年历史真题及解析_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3.(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4.(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5.(4分)表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6.(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7.(4分)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2020高考历史复习选择题题型专项训练: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0高考历史复习选择题题型专项训练: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答案和解析)

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6,2分)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

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

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这说明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选项符合题意。

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

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选项排除。

2.(2019年新课标全国I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卷4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卷4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卷4含解析1.(xx·杭州模拟)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2.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

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A.公民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B.提高了国家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C.保障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D.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3.18世纪上半期,英国艾格蒙特勋爵的日记中曾载:“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其目的是想影响议院来帮助布列列顿……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指责沃波尔利用卑鄙手段,操纵选举,盘踞首相职务B.表明英国内阁中首相的职位在18世纪上半期已确立C.“首相”职位虽还处于发展中,但其职能已完全定型D.当时的英国国王已没有实权4.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进程加快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C.洲际间联系加强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C.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6.(xx·余姚模拟)近几年来,许多学者撰文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他们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主要是靠在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卷4含解析
1.(2014·杭州模拟)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
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
2.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

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公民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提高了国家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C.保障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18世纪上半期,英国艾格蒙特勋爵的日记中曾载:“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其目的是想影响议院来帮助布列列顿……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指责沃波尔利用卑鄙手段,操纵选举,盘踞首相职务
B.表明英国内阁中首相的职位在18世纪上半期已确立
C.“首相”职位虽还处于发展中,但其职能已完全定型
D.当时的英国国王已没有实权
4.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进程加快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洲际间联系加强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
C.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2014·余姚模拟)近几年来,许多学者撰文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他们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主要是靠在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

其中城市经济体制的突破和创新不包括()
A.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D.从“国有国营体制”到“现代企业制度”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

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世界银行的运行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8.“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活动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9.(2014·温州联考)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1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11.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中“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有关
B.这反映了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的观念
C.材料中的现象只是个案,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
D.小说是文学作品,但作为史料使用,应当慎重
12.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他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对加尔文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再现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面
C.否定对教皇的盲从D.肯定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与详解:
1.选C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故A、B两项表述正确;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专权独断,故D项表述正确。

但军机处的政治决策仅由皇帝及手下几个亲近大臣完成,又地处皇宫内部,因而决策的封闭性特征明显,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2.选C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作用。

罗马法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针对罗马公民或自由民而言,对奴隶并不适用,所以缓和阶级矛盾无从谈起,故C项符合题意。

3.选C根据材料“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趋附着他……获得他的保护……得到朝廷的赞许”可知A项正确;罗伯特·沃波尔当时是首相,故B项正确;根据时间限定“18世纪上半期”可知D项正确。

罗伯特·沃波尔当时是首相,故B正确;根据时间限定“18世纪上半期”可知D正确。

18世纪上半期英国首相的职能并未完全定型,最多可以说具备了现代首相权力的雏形,C项错误,符合题意。

4.选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项与题目的“1789~1848年”时间界定以及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符。

5.选B此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罗斯福新政对农业采取的措施是减耕减产,是对农业规模进行限制,而不是大力发展农业,故B项不正确。

6.选C A、B、D三项均属城市经济体制的突破与创新,而C项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故选C。

7.选D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二战后初期”,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89年成立的,不属于题干材料限定的范围,故D项符合题意。

8.选D董仲舒的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A项正确;“独尊儒术”压制了其他思想,但不是“完全杜绝”,B项正确;通过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C项正确。

儒家思想虽然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但儒家“仁”的思想被继承下来,故只有
D项符合题意。

9.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宋代理学旨在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不可能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也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这一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

10.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他提倡“经世致用”,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非主张废除儒家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1.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现象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关系,体现了明朝婚姻自主观念的出现,故A、C两项说法正确;D项符合使用史料的基本原则。

B项中的“整个明朝”说法太绝对。

故选B。

12.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这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故A、B、C三项说法正确。

加尔文的宗教观是否定天主教会的,故D项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