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与畜禽营养
《能量饲料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饲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能量饲料》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生物能量转化的过程。
同砚通过进修能够了解到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被其他生物利用,形成食物链,体验生态系统中环节之间的互相作用。
因此,设计一些详尽有趣的作业能够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和精通这部分知识。
二、作业设计1. 实地考察要求同砚选择四周环境中的一片植被茂密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
观察植物种类、植被密度以及发展状态,并通过记录数据和拍摄图片的方式,为后续的作业做筹办。
2. 食物链图制作要求同砚依据实地考察所得数据,选择其中一个食物链,制作食物链图。
图中要包括植物、初级消费者、中级消费者和顶级消费者,并标明它们之间的干系。
3. 能量传递模拟同砚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代表一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生物。
通过模拟食物链中的能量转移和损失,让同砚亲身体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
4. 太阳能营养圈引导同砚沉思太阳能的重要性,可以让他们制作一个太阳能营养圈。
圈中分为太阳能、植物、初级消费者、中级消费者和顶级消费者等环节,同砚需要用文字或图片填写每个环节的名称和作用。
5. 能量饲料作文要求同砚结合实地考察和教室进修,撰写一篇关于《能量饲料》的作文。
内容包括对食物链、生态系统,以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等内容的理解和沉思。
6. 能量饲料展示同砚将自己制作的食物链图、太阳能营养圈和作文集中展示,可以组织一个小型展示活动,让同砚互相沟通分享所学和体会。
三、评判标准1. 实地考察记录准确完备,图片明晰展示。
2. 食物链图准确显示各环节干系,标注明晰。
3. 能量传递模拟过程真实有效,小组合作协作良好。
4. 太阳能营养圈设计合理,每个环节内容详尽。
5. 能量饲料作文表达明晰,逻辑性强,沉思深刻。
6. 能量饲料展示丰富多样,展示内容完备。
四、作业时长本作业设计方案共需时2周,包括实地考察、制作食物链图、模拟能量传递、制作太阳能营养圈、撰写作文和展示活动。
《能量饲料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饲料》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能量饲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能量饲料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 了解能量饲料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4. 掌握能量饲料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导学内容:
一、能量饲料的定义和分类
1. 定义:能量饲料是指能够为动物提供能量的饲料,主要包括谷物、豆粕、油料、饲草等;
2. 分类:按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能量饲料和动物性能量饲料;按形态可分为全价饲料和浓缩饲料。
二、能量饲料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1. 作用:提供动物发展、发育、运动和产奶等所需的能量;
2.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宠物饲养等领域。
三、能量饲料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1. 生产:能量饲料的生产包括原料采购、加工、配比和包装等环节;
2. 质量控制:峻厉控制原料质量、加工工艺和生产环境,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能量饲料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应用方法:按照动物种类、发展阶段和需求量合理配比,确保能量饲料的充分利用;
2.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喂养、保持饮水充足、定期清洗饲槽等,确保动物健康发展。
导学任务: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能量饲料的定义和分类;
2. 调查实际案例,掌握能量饲料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 参观当地饲料生产企业,了解能量饲料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4. 组织小组讨论,总结能量饲料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导学评判:
1. 能准确描述能量饲料的定义和分类;
2. 能理解能量饲料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 能描述能量饲料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4. 能正确应用能量饲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蛋白能量水平在畜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野 猪 血 缘 的特 种 野 猪 . 究 9 不 同 能 研 种 量 和 粗 蛋 白 水 平 的 日粮 在 舍 饲 条 件
下 ,特 种 野 猪 生 长 期 的 能量 和 蛋 白质
营 养 需 要 量 结 果 是 特 种 野 猪 的生 产 性 能 在 消 化 能 1 . /g 粗 蛋 白 31 MJ 和 7 k
1 %时达 到 一 个 适 宜 的水 平 . 增 重 提 6 3 1
中图 分 类号 :86 ¥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0 1( 1)0 0 3— 3 10 — 442 21— 0 0 0 0
高 。 重 比 降 低 , 分 发 挥 出 特 种 野 猪 料 充
龄 鸵 鸟 营 养 水 平 应 为 代谢 能 1 . / 2 0MJ 3
k 、 蛋 白2 % 。 天 彪 等 为 了 确 定 桂 g粗 2 潘 科 母 系猪 能 量 、粗 蛋 白 的最 适 需 要 量 进 行 试 验 .结 果 证 实 .桂 科 母 系 猪 在 4 ~ 0 k 阶段 , 消化 能与 粗 蛋 白分 别 0 7 g 当 为 l . Jk 和 1 .0 25 M /g 3 %时 .其 在 生 长 5 4 性 能 、表 观 消化 率 等 各 方 面 均 表 现 较 好 . 张 学 余 等 l 以苏 禽 乌 骨 鸡 为 试 验 . 1 q 素 材 .分 析 不 同代 谢 能 和 粗 蛋 白水 平 对 苏 禽 乌 骨鸡 日增 重 的 影 响 .试 验 结 果 确 定 了 苏 禽 乌 骨 鸡 3 生 长 阶 段 的 个 最 适 能 量 和 粗 蛋 白 水 平 : ~ 周 龄 公 04 鸡代 谢 能 1 . J g 1 2 M / 。粗 蛋 白2 % ; 7 k 0 母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畜禽营养基础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考纲:1、掌握畜禽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可消化性的概念。
第1章畜禽营养基础

第1章畜禽营养基础第1章畜禽营养基础⼀、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1.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知识点(1)按化学元素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含量≥0.01%碳、氢、氧、氮、硫、磷、钠、钾、钙、镁、氯、硅微量元素:含量<0.01%铁、铜、锌、碘、锰、钴、硒(2)动、植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例题①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②动、植物体内含量 <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另例)③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A )。
(另例)A) 钙 B) 铁 C) 铜 D) 钴④构成动、植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完全不同。
(×)2.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有6种:⽔、蛋⽩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素。
(2)动、植物体的三⼤有机物:蛋⽩质、脂肪、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实验室中,由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有:⽔、粗灰分、粗蛋⽩质、粗脂肪、粗纤维、⽆氮浸出物。
(营养成分关系,见教材P.3)(4)名词:①粗灰分(Ash):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在550~6000C⾼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盐类等⽆机物,有时也含有少量泥、沙,称为粗灰分或矿物质。
③粗蛋⽩质(CP):动、植物体⼀切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质,它包括真蛋⽩质和⾮蛋⽩氮。
⾮蛋⽩氮(NPN):⾮真蛋⽩质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硝酸盐、铵盐、氨、尿素等。
④粗脂肪(EE):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物质总称为粗脂肪。
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中通常⽤⼄醚来提取脂类物质,所以⼜称为⼄醚浸出物。
⑤粗纤维(NFE):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例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有6种:⽔、蛋⽩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素。
(2)由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特可分为:⽔、CP 、Ash 、EE 、 CF 和 NFE 。
《能量与畜禽营养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能量与畜禽营养》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重要性,掌握能量的来源、转化和利用方式,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畜禽对能量的需求。
一、导入
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进修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畜禽对能量的需求及其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在畜禽饲料中,哪些成分提供了能量?为什么能量在畜禽养殖中如此重要?
二、进修内容
1. 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
- 能量是维持畜禽生命活动和发展发育的基础
- 能量来源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 能量的转化过程:消化、吸收、代谢
- 能量的利用方式:维持基础代谢、发展发育、运动等
3. 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畜禽对能量的需求
- 根据畜禽的发展发育阶段和品种特性确定能量的供给量
-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保证能量的平衡
三、讨论与实践
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畜禽的需求确定能量的供给量,并提出合理搭配饲料的建议。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同砚们深入理解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应用,掌握合理搭配饲料的方法。
四、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转化和利用方式,以及合理搭配饲料的重要性。
2. 展望下节课的内容:将介绍畜禽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能量在畜禽营养中的重要性,掌握合理搭配饲料的方法,为今后的畜禽养殖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不息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畜禽营养基础

• 2.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
一.能量的概念及单位
• 1.能量概念 • 根据能量的形式,分为热能,光能,机械 能,和化学能。 • 动物赖以维持生命的能量只有化学能。 • 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其中部分被氧化的营养物质部分能被畜禽 利用,用于新陈代谢,另一部分,以热能 形式损失掉。
• 饲料中的能量在畜禽体内经过消化代谢, 部分能量以粪、尿、气体、增热形式排出 体外,剩余部分用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和生产。
三、能量在动物体的转化代谢
四、动物体的转化代谢中的能量
• 总能(GE):又称为燃烧热,饲料在氧弹 式测热计中完全燃烧后,被彻底氧化后, 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能量。是饲料中所 含全部能量的总和。 • 即包括粪能和主要来自 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 • 气能: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甲 烷占总能3%-10%(主要指反刍动物)。单 胃动物消化道产气较少。
• 净能: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的纯净的能量。 是代谢能减去体增热后产生的能量。 • 体增热:畜禽采食后伴有产热量增加的现 象。
• 维持净能:指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 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能量,这部分 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损失。
• 生产净能:饲料能量沉积中到产品的部分, 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工部分。根据生产目的 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净能、产奶 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 热增耗: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 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 • 体增热=采食动物产热量-绝食动物产热量
• • • •
产生热增耗原因: 1.消化过程产热,消化运动产热 2.营养物质代谢做功产热 3.营养物质代谢增加了不同器官肌肉活动所 产生的热量 • 4.肾脏排泄做功产热 • 5.饲料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能量与畜禽营养

3、代谢能(ME)指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管可燃气体能之后的参与 物质代谢的能量。
代谢能(ME)=总能-粪能-气能-尿能 =消化能-气能-尿能
单胃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饲养标准中,都使用能量指标,猪采用净能(DM)、 奶牛采用(净能)NE、鸡采用代谢能(ME)
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尿能(UE)
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 (主要是甲烷)
体增热(营养物质代谢产热)
生产净能(NEp)(用于生产、劳 役、产肉、产奶、产毛、产蛋、繁
殖等)
1、总能(GE) 即燃烧热,是饲料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是饲料 所含能量的总和。
2、消化能(DE) 饲料被消化吸收后的能量,从饲料总能中扣 除粪的能量,即为消化能。
✓ (糖类)碳水化合物是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的主要来源 单位动物:淀粉、单糖、寡糖 反刍动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 反刍动物分解粗纤维(CF),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后可作为脂肪、糖的合成原料,满足牛、羊能量需要的70%。
✓ 脂肪次之:是高产动物的能量补充 ✓ 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1)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 粪能
(2)碳水化合物含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能
(3)蛋白质水平
尿能
(4)氨基酸含量及平衡状态
尿能
(5)饲料抗营养因子与毒素
粪、尿能
4、尿能(UE) 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 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尿能损失占总能的5%~8%,一般比较稳定:猪的尿能占总能的 2%~3%,反刍动物4%~5%,日粮蛋白质过高或氨基酸不平衡时,尿 能增加。
饲料中的能量经过消化代谢,部分能量以粪、尿、气体及体增 热形式排出体外,剩余的部分用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根据 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消化能(DE):饲料被消化吸收后的能量,从饲料总能中扣除粪的能量
3.代谢能(ME):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管可燃气体能之后的能参与物质代谢的能量
4.净能(NE):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的纯净的能量,是代谢能减去体增热后剩余的能量
体增热:畜禽采食后伴有产热量增加的现象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导语: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能量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没有能量,畜禽就不能存活,更谈不上生产性能高低的问题。能量在机体内有多种形式,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怎样才能合理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
(板书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一、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
(教师小黑板出示问题:1.饲料中的能量有几种形式?2.饲料中的能量是怎样在畜禽体内转化利用?教师同时挂图展示图1-19要求学生看图,并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不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学生对照教师讲授内容,整理答案,教师予以总结)
二、日粮中能量水平在饲养实践中的意义
(教师口头提问:日粮中能量过高或不足对畜禽有哪些影响?畜禽的能量需求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阅读教材后,共同回答问题,教师简单点评)
能量不足:健康恶化、繁殖力降低、能量用于生产的效率降低
能量过高:动物生长、发育不利
畜禽能量需求与畜禽种类、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有关
3.日粮中能量水平变化与饲养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批注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贯彻民主式教学思想,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讲授中充分利用挂图、小黑板等教具,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总体效果较好。但在教学中,感觉到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致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回答时兴趣不浓,从而影响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上多做研究,多变换问题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总体效果较好。但在教学中,感觉到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致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回答时兴趣不浓,从而影响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上多做研究,多变换问题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
第一章畜禽营养
课题
第九节能量与畜禽营养
第15-16课时
总序第15-16个
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2013年10月
26日
执行时间
2013年10月27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概念: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热增耗
2.饲料中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日粮中能量水平对畜禽的影响
4、学生能在饲养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把握饲料的营养水平
教学重点
1.饲料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的概念
2.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教学难点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
执教者
教学过程
廖敏
学法指导
疑: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材
思: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答案
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课堂练习
1.名词解释: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热增耗)
2.简述饲料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饲料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为在畜禽饲养中合理满足能量需要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后作业
1.名词解释: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
2.简述饲料能量在体内的转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