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24题专题训练(含前几年真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历年黑龙江省龙东五市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4年历年黑龙江省龙东五市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五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4分)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规范物质简单,心灵富有。

解析: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画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答案:略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春来了,阳光明媚。

绿意一直màn延到窗下的草坪,每一株嫩茎.都迎风伸展。

再细看那花朵,一簇簇.、一团团地盛开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透亮,如水晶般晶yíng,折射着不一样的光彩。

阳光洒在花瓣上,给花瓣镀上了一层金。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嫩茎.一簇簇.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答案:jīng cù(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màn延晶yíng解析: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蔓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B.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冰心《谈生命》)C.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严春友《敬畏自然》)解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C句“兴味索然”指毫无兴趣,不符合语意。

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2014河南中招数学试题(解析版含详细答案)Word版

2014河南中招数学试题(解析版含详细答案)Word版

2014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 0 (B).13 (C).13(D).3- 答案:D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解:∵11333-<-< ∴最小的数是﹣3,故选A .2. 据统计,2013年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875.5亿元.若将3875.5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3.875510n´,则n 等于 ( )(A) 10 (B) 11 (C).12 (D).13 答案:B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3875.5亿=3.8755×1011,故选B. 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射线OM 平分,,AOC ON OM 衈若 35AOM ??,则C O N Ð的度数为 ( ) (A) .35° (B). 45° (C) 55° (D). 65° 答案:C解析:根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直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CON=90°-35°=55°, 故选C.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23a a a += (B )326)a a -=( (C )326·a a a = (D )222a b a b =+(+) 答案:B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同类项加法即可求得;(-a 3)2=a 6计算正确,故选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必然事件(B )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 (C )神州飞船发射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查 (D )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 答案:D解析:根据统计学知识;(A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随机事件,(A )错误。

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二0一四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 学 试 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 2+a 2=2a 4B .-a 8÷a 4=-a 2 C .a +2b=3ab D .(3a 2)3=27a 62.一组数据由五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3且唯一众数是7。

则这个正整数的平均数是( ) A .4 B5. C .6 D .73.下面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 ( )A B C D4.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 是该图像上的一点,A ⊥x 轴于点B , △AB O 的面积是3,则k 的值是 ( ) A .3 B .6 C .-3 D .-65.一家服装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50%后标价,又以八折销售,售价为每件360元,则每件服装获利 ( ) A .168元 B .108元 C .60元 D .40元6.锐角△AoB 内部一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分别为M N ,则△ABC 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7.关于x 的分式方程15=-x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程的解是x=m +5B .m >-5时,方程的解是正数C .m <-5时,方程的解是负数D .无法确定8.半径为8的半圆式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 ) A .2 B .4 C .8 D .169.如图,直线f 上方有三个正方形a b c,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 )A .24B .6C .16D .5510.若等腰梯形三边长分别是5 6 12,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 A .28或29 B .29或35 C .28或35 D .28或29或3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亚洲是七大洲面积最大的,它的土地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平方千米2.函数 13--=x x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请你添上一个条件________(只填一个)使四边形ABCD 成为平行四边形。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三)18份(共310页)Word版及答案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三)18份(共310页)Word版及答案

目录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2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4 正多边形与圆.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5 弧长与扇形面积.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6 投影与视图.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7 尺规作图.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8 规律探索.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9 操作探究.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0 方案设计.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1 开放性问题.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2 动态问题.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3 阅读理解.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4 综合性问题.doc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5 跨学科结合与高中衔接问题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6 与函数有关的选择题压轴题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7 与特殊四边形有关的填空压轴题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8 与圆有关的压轴题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9 运动变化类的压轴题.doc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2014年天津市,第7题3分)如图,AB是⊙O的弦,AC是⊙O的切线,A为切点,BC经过圆心.若∠B=25°,则∠C的大小等于()A.20° B.25° C.40° D.50°考点:切线的性质.分析:连接OA,根据切线的性质,即可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如图,连接OA,∵AC是⊙O的切线,∴∠OAC=90°,∵OA=OB,∴∠B=∠OAB=25°,∴∠AOC=50°,∴∠C=4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切线时常用的辅助线是连接圆心与切点.2.(2014•邵阳,第8题3分)如图,△ABC的边AC与⊙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相切,切点为B.已知∠A=30°,则∠C的大小是()A.30° B.45° C.60° D.40°考点:切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由AB与⊙O相切得到OB⊥AB,则∠ABO=90°,利用∠A=30°得到∠AOB=6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AOB=∠C+∠OBC,由于∠C=∠OBC,所以∠C=AOB=30°.解答:解:连结OB,如图,∵AB与⊙O相切,∴OB⊥AB,∴∠ABO=90°,∵∠A=30°,∴∠AOB=60°,∵∠AOB=∠C+∠OBC,而∠C=∠OBC,∴∠C=AOB=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 (2014•益阳,第8题,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第1题图)A.1 B.1或5 C.3 D. 5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平移分在y轴的左侧和y轴的右侧两种情况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当⊙P位于y轴的左侧且与y轴相切时,平移的距离为1;当⊙P位于y轴的右侧且与y轴相切时,平移的距离为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当圆与直线相切时,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4.(2014年山东泰安,第18题3分)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 相切,切点为C,点D是⊙上一点,连接P D.已知PC=PD=B C.下列结论:(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1)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出∠PCO=90°,进而得出△PCO≌△PDO(SSS),即可得出∠PCO=∠PDO=90°,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1)所求得出:∠CPB=∠BPD,进而求出△CPB≌△DPB(SAS),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PCO≌△BCA(ASA),进而得出CO=PO=AB;(4)利用四边形PCBD是菱形,∠CPO=30°,则DP=DB,则∠DPB=∠DBP=30°,求出即可.解:(1)连接CO,DO,∵PC与⊙O相切,切点为C,∴∠PCO=90°,在△PCO和△PDO中,,∴△PCO≌△PDO(SSS),∴∠PCO=∠PDO=90°,∴PD与⊙O相切,故此选项正确;(2)由(1)得:∠CPB=∠BPD,在△CPB和△DPB中,,∴△CPB≌△DPB(SAS),∴BC=BD,∴PC=PD=BC=BD,∴四边形PCBD是菱形,故此选项正确;(3)连接AC,∵PC=CB,∴∠CPB=∠CBP,∵AB是⊙O直径,∴∠ACB=90°,在△PCO和△BCA中,,∴△PCO≌△BCA(ASA),∴AC=CO,∴AC=CO=AO,∴∠COA=60°,∴∠CPO=30°,∴CO=PO=AB,∴PO=AB,故此选项正确;(4)∵四边形PCBD是菱形,∠CPO=30°,∴DP=DB,则∠DPB=∠DBP=30°,∴∠PDB=120°,故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 (2014•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第16题3分)如图,直线MN与⊙O相切于点M,ME=EF且EF∥MN,则cos∠E=.考点:切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连结OM,OM的反向延长线交EF与C,由直线MN与⊙O相切于点M,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M⊥MF,而EF∥MN,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MC⊥EF,于是根据垂径定理有CE=CF,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到ME=MF,易证得△MEF为等边三角形,所以∠E=60°,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解答:解:连结OM,OM的反向延长线交EF与C,如图,∵直线MN与⊙O相切于点M,∴OM⊥MF,∵EF∥MN,∴MC⊥EF,∴CE=CF,∴ME=MF,而ME=EF,∴ME=EF=MF,∴△MEF为等边三角形,∴∠E=60°,∴cos∠E=cos6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2014•温州,第16题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D=8,E是边AB上一点,且AE=A B.⊙O 经过点E,与边CD所在直线相切于点G(∠GEB为锐角),与边AB所在直线交于另一点F,且EG:EF=:2.当边AB或BC所在的直线与⊙O相切时,AB的长是.考点:切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过点G作GN⊥AB,垂足为N,可得EN=NF,由EG:EF=:2,得:EG:EN=:1,依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度.解答:解:如图,过点G作GN⊥AB,垂足为N,∴EN=NF,又∵EG:EF=:2,∴EG:EN=:1,又∵GN=AD=8,∴设EN=x,则,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x=4,GE=,设⊙O的半径为r,由OE2=EN2+ON2得:r2=16+(8﹣r)2,∴r=5.∴OK=NB=5,∴EB=9,又AE=AB,∴AB=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做好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对应圆的半径.3.(2014•四川自贡,第14题4分)一个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与⊙O等高,如图放置,⊙O与BC相切于点C,⊙O与AC相交于点E,则CE的长为3cm.考点: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弦切角定理分析:连接OC,并过点O作OF⊥CE于F,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高等于底边高的倍.题目中一个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与⊙O等高,说明⊙O的半径为,即OC=,又∠ACB=60°,故有∠OCF=30°,在Rt△OFC中,可得出FC的长,利用垂径定理即可得出CE的长.解答:解:连接OC,并过点O作OF⊥CE于F,且△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故高为2,即OC=,又∠ACB=60°,故有∠OCF=30°,在Rt△OFC中,可得FC=,即CE=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题目不是太难,属于基础性题目.4.(2014•浙江湖州,第9题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E是边AB的中点,点O 是线段AE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E重合),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与边AD相交于点M,过点M作⊙O的切线交DC于点N,连接OM、ON、BM、BN.记△MNO、△AOM、△DMN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S1>S2+S3 B.△AOM∽△DMN C.∠MBN=45° D.MN=AM+CN分析:(1)如图作MP∥AO交ON于点P,当AM=MD时,求得S1=S2+S3,(2)利用MN是⊙O的切线,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求得△AMO∽△DMN.(3)作BP⊥MN于点P,利用RT△MAB≌RT△MPB和RT△BPN≌RT△BCN来证明C,D 成立.解:(1)如图,作MP∥AO交ON于点P,∵点O是线段AE上的一个动点,当AM=MD时,S梯形ONDA=(OA+DN)•ADS△MNO=MP•AD,∵(OA+DN)=MP,∴S△MNO=S梯形ONDA,∴S1=S2+S3,∴不一定有S1>S2+S3,(2)∵MN是⊙O的切线,∴OM⊥MN,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90°,∠AMO+∠DMN=90°,∠AMO+∠AOM=90°,∴∠AOM=∠DMN,在△AMO 和△DMN 中,,∴△AMO ∽△DMN .故B 成立,(3)如图,作BP ⊥MN 于点P ,∵MN ,BC 是⊙O 的切线,∴∠PMB =∠MOB ,∠CBM =∠MOB , ∵AD ∥BC ,∴∠CBM =∠AMB ,∴∠AMB =∠PMB , 在Rt △MAB 和Rt △MPB 中,∴Rt △MAB ≌Rt △MPB (AAS )∴AM =MP ,∠ABM =∠MBP ,BP =AB =BC , 在Rt △BPN 和Rt △BCN 中,∴Rt △BPN ≌Rt △BCN (HL )∴PN =CN ,∠PBN =∠CBN ,∴∠MBN =∠MBP +∠PBN ,MN =MN +PN =AM +CN .故C ,D 成立,综上所述,A 不一定成立,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5.(2014·浙江金华,第16题4分)如图2是装有三个小轮的手拉车在“爬”楼梯时的侧面示意图,定长的轮架杆OA ,OB ,OC 抽象为线段,有OA =OB =OC ,且∠AOB =120°,折线NG —GH —HE —EF 表示楼梯,CH ,EF 是水平线,NG ,HE 是铅垂线,半径相等的小轮子⊙A ,⊙B 与楼梯两边相切,且AO ∥GH . (1)如图2①,若点H 在线段OB 上,则BHOH的值是 ▲ . (2)如果一级楼梯的高度()HE 832cm =+,点H 到线段OB 的距离d 满足条件d 3cm ≤,那么小轮子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3;(2)1133r 8-≤≤. 【解析】∴23r d d 2323MI3IJ d MI r d,HM 3r 2d cos 33t 3030an 33=︒-==⇒=-==-︒.考点:1. 直角三角形的构造;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 矩形的判定和性质;5.切线的性质;6.二次根式化简.6. (2014•湘潭,第14题,3分)如图,⊙O的半径为3,P是CB延长线上一点,PO=5,P A切⊙O于A点,则P A=4.(第1题图)考点: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先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P 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P A的长.解答:解:∵P A切⊙O于A点,∴OA⊥P A,在Rt△OP A中,OP=5,OA=3,∴P A==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解答题1. (2014•广东,第24题9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C是直径,过点O作OD⊥AB 于点D,延长DO交⊙O于点P,过点P作PE⊥AC于点E,作射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PF.(1)若∠POC=60°,AC=12,求劣弧PC的长;(结果保留π)(2)求证:OD=OE;(3)求证:PF是⊙O的切线.考点:切线的判定;弧长的计算.分析:(1)根据弧长计算公式l=进行计算即可;(2)证明△POE≌△ADO可得DO=EO;(3)连接AP,PC,证出PC为EF的中垂线,再利用△CEP∽△CAP找出角的关系求解.解答:(1)解:∵AC=12,∴CO=6,∴==2π;(2)证明:∵PE⊥AC,OD⊥AB,∠PEA=90°,∠ADO=90°在△ADO和△PEO中,,∴△POE≌△AOD(AAS),∴OD=EO;(3)证明:如图,连接AP,PC,∵OA=OP,∴∠OAP=∠OP A,由(1)得OD=EO,∴∠ODE=∠OED,又∵∠AOP=∠EOD,∴∠OP A=∠ODE,∴AP∥DF,∵AC是直径,∴∠APC=90°,∴∠PQE=90°∴PC⊥EF,又∵DP∥BF,∴∠ODE=∠EFC,∵∠OED=∠CEF,∴∠CEF=∠EFC,∴CE=CF,∴PC为EF的中垂线,∴∠EPQ=∠QPF,∵△CEP∽△CAP∴∠EPQ=∠EAP,∴∠QPF=∠EAP,∴∠QPF=∠OP A,∵∠OP A+∠OPC=90°,∴∠QPF+∠OPC=90°,∴OP⊥PF,∴PF是⊙O的切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适当的作出辅助线,准确的找出角的关系.2. (2014•珠海,第18题7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AB=4,AC=3,线段AB为半圆O的直径,将Rt△ABC沿射线AB方向平移,使斜边与半圆O相切于点G,得△DEF,DF与BC交于点H.(1)求BE的长;(2)求Rt△ABC与△DEF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考点:切线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平移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连结OG,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BC=5,再根据平移的性质得AD=BE,DF=AC=3,EF=BC=5,∠EDF=∠BAC=90°,由于EF与半圆O相切于点G,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G⊥EF,然后证明Rt△EOG∽Rt△EFD,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OE=,所以BE=OE﹣OB=;(2)求出BD的长度,然后利用相似比例式求出DH的长度,从而求出△BDH,即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1)连结OG,如图,∵∠BAC=90°,AB=4,AC=3,∴BC==5,∵Rt△ABC沿射线AB方向平移,使斜边与半圆O相切于点G,得△DEF,∴AD=BE,DF=AC=3,EF=BC=5,∠EDF=∠BAC=90°,∵EF与半圆O相切于点G,∴OG⊥EF,∵AB=4,线段AB为半圆O的直径,∴OB=OG=2,∵∠GEO=∠DEF,∴Rt△EOG∽Rt△EFD,∴=,即=,解得OE=,∴BE=OE﹣OB=﹣2=;(2)BD=DE﹣BE=4﹣=.∵DF∥AC,∴,即,解得:DH=2.∴S阴影=S△BDH=BD•DH=××2=,即Rt△ABC与△DEF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 (2014•广西贺州,第25题10分)如图,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且AB∥C D.BO=6cm,CO=8cm.(1)求证:BO⊥CO;(2)求BE和CG的长.考点: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AB∥CD得出∠ABC+∠BCD=180°,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OB、OC平分∠EBF 和∠BCG,也就得出了∠OBC+∠OCB=(∠ABC+∠DCB)=×180°=90°.从而证得∠BOC是个直角,从而得出BO⊥CO;(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10cm,根据RT△BOF∽RT△BCO得出BF=3.6cm,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BE=BF=3.6cm,CG=CF,从而求得BE和CG的长.解答:(1)证明:∵AB∥CD∴∠ABC+∠BCD=180°∵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BO平分∠ABC,CO平分∠DCB,∴∠OBC=,∠OCB=,∴∠OBC+∠OCB=(∠ABC+∠DCB)=×180°=90°,∴∠BOC=90°,∴BO⊥CO.(2)解:连接OF,则OF⊥BC,∴RT△BOF∽RT△BCO,∴=,∵在RT△BOF中,BO=6cm,CO=8cm,∴BC==10cm,∴=,∴BF=3.6cm,∵AB、BC、CD分别与⊙O相切,∴BE=BF=3.6cm,CG=CF,∵CF=BC﹣BF=10﹣3.6=6.4cm.∴CG=CF=6.4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梯形的性质和切线长定理的综合运用.属于基础题.4. (2014•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第23题9分)如图的⊙O中,AB为直径,OC⊥AB,弦CD与OB交于点F,过点D、A分别作⊙O的切线交于点G,并与AB延长线交于点E.(1)求证:∠1=∠2.(2)已知:OF:OB=1:3,⊙O的半径为3,求AG的长.考点: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连结OD,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D⊥DE,则∠2+∠ODC=90°,而∠C=∠ODC,则∠2+∠C=90°,由OC⊥OB得∠C+∠3=90°,所以∠2=∠3,而∠1=∠3,所以∠1=∠2;(2)由OF:OB=1:3,⊙O的半径为3得到OF=1,由(1)中∠1=∠2得EF=ED,在Rt△ODE 中,DE=x,则EF=x,OE=1+x,根据勾股定理得32+t2=(t+1)2,解得t=4,则DE=4,OE=5,根据切线的性质由AG为⊙O的切线得∠GAE=90°,再证明Rt△EOD∽Rt△EGA,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AG.解答:(1)证明:连结OD,如图,∵DE为⊙O的切线,∴OD⊥DE,∴∠ODE=90°,即∠2+∠ODC=90°,∵OC=OD,∴∠C=∠ODC,∴∠2+∠C=90°,而OC⊥OB,∴∠C+∠3=90°,∴∠2=∠3,∵∠1=∠3,∴∠1=∠2;(2)解:∵OF:OB=1:3,⊙O的半径为3,∴OF=1,∵∠1=∠2,∴EF=ED,在Rt△ODE中,OD=3,DE=x,则EF=x,OE=1+x,∵OD2+DE2=OE2,∴32+t2=(t+1)2,解得t=4,∴DE=4,OE=5,∵AG为⊙O的切线,∴AG⊥AE,∴∠GAE=90°,而∠OED=∠GEA,∴Rt△EOD∽Rt△EGA,∴=,即=,∴AG=6.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2014年四川资阳,第21题9分)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A作⊙O的切线并在其上取一点C,连接OC交⊙O于点D,BD的延长线交AC于E,连接A D.(1)求证:△CDE∽△CAD;(2)若AB=2,AC=2,求AE的长.考点: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由AB是⊙O的直径得到∠ADB=90°,则∠B+∠BAD=90°,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AC为⊙O的切线得∠BAD+∠DAE=90°,则∠B=∠CAD,由于∠B=∠ODB,∠ODB=∠CDE,所以∠B=∠CDE,则∠CAD=∠CDE,加上∠ECD=∠DCA,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CDE∽△CAD;(2)在Rt△AOC中,OA=1AC=2,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OC=3,则CD=OC﹣OD=2,然后利用△CDE∽△CAD,根据相似比可计算出CE.解答:(1)证明:∵AB是⊙O的直径,∴∠ADB=90°,∴∠B+∠BAD=90°,∵AC为⊙O的切线,∴BA⊥AC,∴∠BAC=90°,即∠BAD+∠DAE=90°,∴∠B=∠CAD,∵OB=OD,∴∠B=∠ODB,而∠ODB=∠CDE,∴∠B=∠CDE,∴∠CAD=∠CDE,而∠ECD=∠DCA,∴△CDE∽△CAD;(2)解:∵AB=2,∴OA=1,在Rt△AOC中,AC=2,∴OC==3,∴CD=OC﹣OD=3﹣1=2,∵△CDE∽△CAD,∴=,即=,∴CE=.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6.(2014•新疆,第21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F,C是⊙O上两点,且==,连接AC,AF,过点C作CD⊥AF交AF延长线于点D,垂足为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CD=2,求⊙O的半径.考点:切线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1)连结OC,由=,根据圆周角定理得∠F AC=∠BAC,而∠OAC=∠OCA,则∠F AC=∠OCA,可判断OC∥AF,由于CD⊥AF,所以OC⊥CD,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CD是⊙O的切线;(2)连结BC,由AB为直径得∠ACB=90°,由==得∠BOC=60°,则∠BAC=30°,所以∠DAC=30°,在Rt△ADC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AC=2CD=4,在Rt△ACB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BC=AC=4,AB=2BC=4,所以⊙O的半径为4.解答:(1)证明:连结OC,如图,∵=,∴∠F AC=∠BAC,∵OA=OC,∴∠OAC=∠OCA,∴∠F AC=∠OCA,∴OC∥AF,∵CD⊥AF,∴OC⊥CD,∴CD是⊙O的切线;(2)解:连结BC,如图,∵AB为直径,∴∠ACB=90°,∵==,∴∠BOC=×180°=60°,∴∠BAC=30°,∴∠DAC=30°,在Rt△ADC中,CD=2,∴AC=2CD=4,在Rt△ACB中,BC=AC=×4=4,∴AB=2BC=4,∴⊙O的半径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7.(2014•毕节地区,第26题1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作⊙O 交AB于点D,连接C D.(1)求证:∠A=∠BCD;(2)若M为线段BC上一点,试问当点M在什么位置时,直线DM与⊙O相切?并说明理由.考点:切线的判定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DC=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A=90°,再由∠DCB+∠ACD=90°,可得∠DCB=∠A;(2)当MC=MD时,直线DM与⊙O相切,连接DO,根据等等边对等角可得∠1=∠2,∠4=∠3,再根据∠ACB=90°可得∠1+∠3=90°,进而证得直线DM与⊙O相切.解答:(1)证明:∵AC为直径,∴∠ADC=90°,∴∠A+∠DCA=90°,∵∠ACB=90°,∴∠DCB+∠ACD=90°,∴∠DCB=∠A;(2)当MC=MD(或点M是BC的中点)时,直线DM与⊙O相切;解:连接DO,∵DO=CO,∴∠1=∠2,∵DM=CM,∴∠4=∠3,∵∠2+∠4=90°,∴∠1+∠3=90°,∴直线DM与⊙O相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以及圆周角定理,关键是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2014·云南昆明,第22题8分)如图,在△ABC 中,∠ABC =90°,D 是边AC 上的一点,连接BD ,使∠A =2∠1,E 是BC 上的一点,以BE 为直径的⊙O 经过点D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A =60°,⊙O 的半径为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考点: 切线的判定;阴影部分面积.分析: (1)连接OD ,求出∠A =∠DOC ,推出∠ODC =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先求出ODC Rt ∆的面积,再求出扇形ODC 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面积. 解答: (1)证明:如图,连接OD∵OD OB =,∴21∠=∠,∴∠12∠=DOC ,∵12∠=∠A ,∴DOC A ∠=∠,∠ABC =90°, 90=∠+∠∴C A∴90=∠+∠C ODC , 90=∠∴ODC∵OD 为半径,∴AC 是⊙O 的切线;(2)解: 60=∠=∠DOC A ,2=OD∴在ODC Rt ∆中,OD DC =60tan 323260tan =⨯== OD DC∴323222121=⨯⨯=⋅=∆DC OD S ODC Rt 第22题图E O C B A 1Dπππ3236026036022=⨯⨯==r n S ODE 扇形 π3232-=-=∴∆ODE ODC Rt S S S 扇形阴影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量代换、切线的判定、三角形面积、扇形面积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9. (2014•株洲,第23题,8分)如图,PQ 为圆O 的直径,点B 在线段PQ 的延长线上,OQ =QB =1,动点A 在圆O 的上半圆运动(含P 、Q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AB C .(1)当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圆O 相切时,求△ABC 的面积(图1);(2)设∠AOB =α,当线段AB 、与圆O 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 点)时,求α的范围(图2,直接写出答案);(3)当线段AB 与圆O 有两个公共点A 、M 时,如果AO ⊥PM 于点N ,求CM 的长度(图3).(第1题图)考点: 圆的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 (1)连接OA ,如下图1,根据条件可求出AB ,然后AC 的高BH ,求出BH 就可以求出△ABC 的面积.(2)如下图2,首先考虑临界位置:当点A 与点Q 重合时,线段AB 与圆O 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α=0°;当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圆O 相切时,线段AB 与圆O 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α=60°.从而定出α的范围.(3)设AO与PM的交点为D,连接MQ,如下图3,易证AO∥MQ,从而得到△PDO∽△PMQ,△BMQ∽△BAO,又PO=OQ=BQ,从而可以求出MQ、OD,进而求出PD、DM、AM、CM 的值.解答:解:(1)连接OA,过点B作BH⊥AC,垂足为H,如图1所示.∵AB与⊙O相切于点A,∴OA⊥A B.∴∠OAB=90°.∵OQ=QB=1,∴OA=1.∴AB===.∵△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CAB=60°.∵sin∠HAB=,∴HB=AB•sin∠HAB=×=.∴S△ABC=AC•BH=××=.∴△ABC的面积为.(2)①当点A与点Q重合时,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α=0°;②当线段A1B所在的直线与圆O相切时,如图2所示,线段A1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OA1⊥BA1,OA1=1,OB=2,∴cos∠A1OB==.∴∠A1OB=60°.∴当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点)时,α的范围为:0°≤α≤60°.(3)连接MQ,如图3所示.∵PQ是⊙O的直径,∴∠PMQ=90°.∵OA⊥PM,∴∠PDO=90°.∴∠PDO=∠PMQ.∴△PDO∽△PMQ.∴==∵PO=OQ=PQ.∴PD=PM,OD=MQ.同理:MQ=AO,BM=A B.∵AO=1,∴MQ=.∴OD=.∵∠PDO=90°,PO=1,OD=,∴PD=.∴PM=.∴DM=.∵∠ADM=90°,AD=A0﹣OD=,∴AM===.∵△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BC,∠CAB=60°.∵BM=AB,∴AM=BM.∴CM⊥A B.∵AM=,∴BM=,AB=.∴AC=.∴CM===.∴CM的长度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线与圆相切、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函数值等知识,考查了用临界值法求角的取值范围,综合性较强.10. (2014•泰州,第25题,1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 为常数,b>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4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第2题图)(1)若直线AB与有两个交点F、G.①求∠CFE的度数;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FG2,并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2)设b≥5,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连接CD,EA,利用同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行∠CFE=45°,(2)作OM⊥AB点M,连接OF,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求出交点M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M2,再求出FG2,再根据式子写出b的范围,(3)当b=5时,直线与圆相切,存在点P,使∠CPE=45°,再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求出交点P的坐标,解答:解:(1)连接CD,EA,∵DE是直径,∴∠DCE=90°,∵CO⊥DE,且DO=EO,∴∠ODC=OEC=45°,∴∠CFE=∠ODC=45°,(2)①如图,作OM⊥AB点M,连接OF,∵OM⊥AB,直线的函数式为:y=﹣x+b,∴OM所在的直线函数式为:y=x,∴交点M(b,b)∴OM2=(b)2+(b)2,∵OF=4,∴FM2=OF2﹣OM2=42﹣(b)2﹣(b)2,∵FM=FG,∴FG2=4FM2=4×[42﹣(b)2﹣(b)2]=64﹣b2=64×(1﹣b2),∵直线AB与有两个交点F、G.∴4≤b<5,(3)如图,当b=5时,直线与圆相切,∵DE是直径,∴∠DCE=90°,∵CO⊥DE,且DO=EO,∴∠ODC=OEC=45°,∴∠CFE=∠ODC=45°,∴存在点P,使∠CPE=45°,连接OP,∵P是切点,∴OP⊥AB,∴OP所在的直线为:y=x,又∵AB所在的直线为:y=﹣x+5,∴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一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明确两条直线垂直时K的关系.11 (2014•扬州,第25题,10分)如图,⊙O与Rt△ABC的斜边AB相切于点D,与直角边AC相交于E、F两点,连结DE,已知∠B=30°,⊙O的半径为12,弧DE的长度为4π.(1)求证:DE∥BC;(2)若AF=CE,求线段BC的长度.(第3题图)考点:切线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分析:(1)要证明DE∥BC,可证明∠EDA=∠B,由弧DE的长度为4π,可以求得∠DOE 的度数,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可求得∠EDA的度数,即可证明结论.(2)根据90°的圆周角对的弦是直径,可以求得EF,的长度,借用勾股定理求得AE与CF 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证明:连接OD、OE,∵OD是⊙O的切线,∴OD⊥AB,∴∠ODA=90°,又∵弧DE的长度为4π,∴,∴n=60,∴△ODE是等边三角形,∴∠ODE=60°,∴∠EDA=30°,∴∠B=∠EDA,∴DE∥B C.(2)连接FD,∵DE∥BC,∴∠DEF=90°,∴FD是⊙0的直径,由(1)得:∠EFD=30°,FD=24,∴EF=,又因为∠EDA=30°,DE=12,∴AE=,又∵AF=CE,∴AE=CF,∴CA=AE+EF+CF=20,又∵,∴BC=6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圆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900的圆周角对的弦是直径这一性质的灵活运用.12.(2014•滨州,第21题8分)如图,点D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点C在⊙O上,AC=CD,∠ACD=120°.(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O C.只需证明∠OCD=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2)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直角三角形OCD的面积减去扇形COB的面积.解答:(1)证明:连接O C.∵AC=CD,∠ACD=120°,∴∠A=∠D=30°.∵OA=OC,∴∠2=∠A=30°.∴∠OCD=90°.∴CD是⊙O的切线.(2)解:∵∠A=30°,∴∠1=2∠A=60°.∴S扇形BOC=.在Rt△OCD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方法、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3.(2014•德州,第22题10分)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BC为5cm,D、E分别是∠ACB的平分线与⊙O,AB的交点,P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AC、AD的长;(2)试判断直线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分析:(1)①连接BD,先求出AC,在RT△ABC中,运用勾股定理求AC,②由CD平分∠ACB,得出AD=BD,所以RT△ABD是直角等腰三角形,求出AD,②连接OC,(2)由角的关系求出∠PCB=∠ACO,可得到∠OCP=90°,所以直线PC与⊙O相切.解答:解:(1)①如图,连接BD,∵AB是直径,∴∠ACB=∠ADB=90°,在RT△ABC中,AC===8,②∵CD平分∠ACB,∴AD=BD,∴Rt△ABD是直角等腰三角形,∴AD=AB=×10=5cm;(2)直线PC与⊙O相切,理由:连接OC,∵OC=OA,∴∠CAO=∠OCA,∵PC=PE,∴∠PCE=∠PEC,∵∠PEC=∠CAE+∠ACE,∵CD平分∠ACB,∴∠ACE=∠ECB,∴∠PCB=∠ACO,∵∠ACB=90°,∴∠OCP=∠OCB+∠PCB=∠ACO+∠OCB=∠ACB=90°,OC⊥PC,∴直线PC与⊙O相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和圆周角,解题的关键是运圆周角和角平分线及等腰三角形正确找出相等的角.14.(2014•菏泽,第18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连接BC,AC,作OD∥BC与过点A的切线交于点D,连接DC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求cos∠ABC的值.考点: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分析:(1)如图,连接O C.欲证DE是⊙O的切线,只需证得OC⊥DE;(2)由=,可设CE=2k(k>0),则DE=3k,在Rt△DA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E==2k.则tanE==.所以在Rt△OCE中,tanE==.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到OD==k,故cos∠ABC=cos∠AOD==.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 C.∵AD是过点A的切线,AB是⊙O的直径,∴AD⊥AB,∴∠DAB=90°.∵OD∥BC,∴∠1=∠2,∠3=∠4.∵OC=OB,∴∠2=∠4.∴∠1=∠3.在△COD和△AOD中,,∴△COD≌△AOD(SAS)∴∠OCD=∠DAB=90°,即OC⊥DE于点C.∵OC是⊙O的半径,∴DE是⊙O的切线;(2)解:由=,可设CE=2k(k>0),则DE=3k,∴AD=DC=k.∴在Rt△DAE中,AE==2k.∴tanE==.∵在Rt△OCE中,tanE==.∴=,∴OC=OA=.∴在Rt△AOD中,OD==k,∴cos∠ABC=cos∠AOD==.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 (2014•扬州,第5题,3分)如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没有()(第1题图)A.相交B.相切C.内含D.外离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由其中两圆有的位置关系是:内切,外切,内含、外离.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其中两圆有的位置关系是:内切,外切,内含、外离.∴其中两圆没有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014•济宁,第10题3分)如图,两个直径分别为36cm和16cm的球,靠在一起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圆心距是()A.10cm.B.24cm C.26cm D.52cm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勾股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球相切,可得球心距,根据两圆相切,可得圆心距是半径的和,根据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球心距是(36+16)÷2=26,两球半径之差是(36﹣16)÷2=10,俯视图的圆心距是=24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利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2014年四川资阳,第14题3分)已知⊙O1与⊙O2的圆心距为6,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个根,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相离.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O1与⊙O2的半径r1、r2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实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O1与⊙O2的半径r1、r2的和,又由⊙O1与⊙O2的圆心距d=6,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解答:解:∵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5x+5=0的两个根,∴两半径之和为5,解得:x=4或x=2,∵⊙O1与⊙O2的圆心距为6,∴6>5,∴⊙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故答案为:相离.点评: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注意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2014年江苏南京,第26题)如图,在Rt△ABC中,∠ACB=90°,AC=4cm,BC=3cm,⊙O为△ABC的内切圆.(1)求⊙O的半径;(2)点P从点B沿边BA向点A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以P为圆心,PB长为半径作圆,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若⊙P与⊙O相切,求t的值.(第1题图)考点:圆的性质、两圆的位置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求圆的半径,因为相切,我们通常连接切点和圆心,设出半径,再利用圆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性质表示其中关系,得到方程,求解即得半径.(2)考虑两圆相切,且一圆已固定,一般就有两种情形,外切与内切.所以我们要分别讨论,当外切时,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的和;当内切时,圆心距等于大圆与小圆半径的差.分别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类似(1)通过表示边长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易得t的值.解答:(1)如图1,设⊙O与AB、BC、CA的切点分别为D、E、F,连接OD、OE、OF,。

201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数学试卷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

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 7-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 -2 是 2 的 ( )A 、倒数B 、相反数C 、绝对值D 、平方根2 、如图,△ ABC 中, D,E 分别为上边 AB , AC 的中点,若 DE=2 ,则 BC= ()A 、 2B 、 3C 、 4 D、53 、计算: 85 ² -15 ² = ( )A 、 70B 、 700C 、 4900D 、 70004 、如图,平面上直线 a , b 分别过线段 OK 两端点(数据如图),则 a , b 相交所成的锐角上()A 、 20 °B 、 30 °C 、 70 °D 、 80 °5 、 a , b 是两个连续整数,若 a << b ,则 a , b 分别是()A 、 2,3B 、 3, 2C 、 3,4D 、 6,86 、如图,直线 l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l 的解析式是 y= ( m-2 ) x+n ,则 m 的取值范围则数轴上表示为()7 、化简: - ()A 、 0B 、 1C 、 xD 、8 、如图,将长为 2 ,宽为 1 的矩形纸片分割成 n 个三角形后,拼成面积为 2 的正方形,则n ≠()A 、 2B 、 3C 、 4D 、 59 、某种正方形合金板材的成本 y (元)与它的面积成成正比,设边长为 x 厘米,当 x=3 时, y=18 ,那么当成本为 72 元时,边长为()A 、 6 厘米B 、 12 厘米C 、 24 厘米D 、 36 厘米10 、图 1 是边长为 1 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 2 的正方体,则图 1 中正方形顶点 A,B 在围成的正方体的距离是()A 、 0B 、 1C 、D 、11 、某小组作“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A 、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B 、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普通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C 、暗箱中有 1 个红球和 2 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任取一球是黄球。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分类汇编_阅读理解、图表信息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分类汇编_阅读理解、图表信息

阅读理解、图表信息一、选择题1. (2014•山东潍坊,第12题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顶点A (1,3)、B (1,1)、C (3,1).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 )A .(—2012,2)B .(一2012,一2) C. (—2013,—2) D. (—2013,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求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坐标分别是(2,2),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解答:∵正方形ABCD ,点A (1,3)、B (1,1)、C (3,1).∴M 的坐标变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 第2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2014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为坐标为(2-2014, 2),即(-2012, 2)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 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是解此题的关键.2.(2014山东济南,第14题,3分)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0S ,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0S 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例如序列0S :(4,2,3,4,2),通过变换可得到新序列1S :(2,2,1,2,2).若0S 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以作为1S 的是A .(1,2,1,2,2)B .(2,2,2,3,3)C .(1,1,2,2,3)D .(1,2,1,1,2)【解析】由于序列0S 含5个数,于是新序列中不能有3个2,所以A ,B 中所给序列不能作为1S ; 又如果1S 中有3,则1S 中应有3个3,所以C 中所给序列也不能作为1S ,故选D .二、填空题1.(2014•四川宜宾,第16题,3分)规定:sin(﹣x)=﹣sinx,cos(﹣x)=cosx,sin(x+y)=sinx•cosy+cosx•siny.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②③④(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①cos(﹣60°)=﹣;②sin75°=;③sin2x=2sinx•cosx;④sin(x﹣y)=sinx•cosy﹣cosx•siny.=××+=三、解答题1. (2014•四川巴中,第22题5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b﹣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例如:2△4=2×4﹣2﹣4+1=8﹣6+1=3,请根据上述知识解决问题:若3△x的值大于5而小于9,求x的取值范围.考点:新定义.分析:首先根据运算的定义化简3△x,则可以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解答:3△x=3x﹣3﹣x+1=2x﹣2,根据题意得:,解得:<x<.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理解运算的定义是关键.2.(2014•湖南张家界,第23题,8分)阅读材料:解分式不等式<0解:根据实数的除法法则:同号两数相除得正数,异号两数相除得负数,因此,原不等式可转化为:①或②解①得:无解,解②得:﹣2<x<1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x<1请仿照上述方法解下列分式不等式:(1)≤0(2)>0.或②或②3.(2014•江西抚州,第24题,10分)【试题背景】已知:∥m∥n∥,平行线与m、m与n、n与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1、d2、d3,且d 1 =d3 = 1,d2 = 2 . 我们把四个顶点分别在、m、n、这四条平行线上的四边形称为“格线四边形”.【探究1】 ⑴ 如图1,正方形ABCD 为“格线四边形”,BE l ⊥于点E ,BE 的反向延长线交直线于点F . 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探究2】 ⑵ 矩形ABCD 为“格线四边形”,其长 :宽 = 2 :1 ,则矩形ABCD 的宽为--------------------2. (直接写出结果即可)【探究3】 ⑶ 如图2,菱形ABCD 为“格线四边形”且∠ADC =60°,△AEF 是等边三角形,AE ⊥k 于点E , ∠AFD =90°,直线DF 分别交直线、于点G 、M . 求证:EC DF =.【拓 展】 ⑷ 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落在直线、上,AB ⊥k于点B ,且AB =4 ,∠A C D =90°,直线CD 分别交直线、于点G 、M ,点D 、E 分别是线段GM 、BM 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AD =AE ,DH l ⊥于点H .猜想:DH 在什么范围内,BC ∥DE ?并说明此时BC ∥DE 的理由.解析:(1) 如图1,∵BE ⊥l , l ∥k ,∴∠AEB=∠BFC=90°,又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1+∠2=90°,AB=BC, ∵∠2+∠3=90°, ∴ ∠1=∠3,∴⊿ABE ≌⊿BCF(AAS),∴AE=BF=1 , ∵BE=d 1+d 2=3 , ∴=,.(2)如图2,3,⊿ABE ∽⊿BCF,∴BF BCAE AB ==21 或BF BCAE AB ==12∵BF=d 3=1 ,∴AE=12 或AE =2∴AB==2 或AB==∴矩形ABCD 的宽为2(注意:要分2种情况讨论)(3)如图4,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DC,又∠ADC=60°,∴⊿ADC 是等边三角形,∴AD=AC ,∵AE ⊥k , ∠AFD=90°, ∴∠AEC=∠AFD=90°,∵⊿AEF 是等边三角形, ∴ AF=AE,∴⊿AFD ≌⊿AEC(HL), ∴EC=DF.(4)如图5,当2<DH <4时, BC ∥DE .理由如下:连接AM,∵AB ⊥k , ∠ACD=90°,∴∠ABE=∠ACD=90°,∵⊿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 ,已知AE=AD, ∴⊿ABE ≌⊿ACD(HL),∴BE=CD ;在Rt ⊿ABM 和Rt ⊿ACM 中,AB ACAM AM=⎧⎨=⎩ ,∴Rt ⊿ABM ≌Rt ⊿ACM(HL), ∴ BM=CM ;∴ME=MD,∴ME MD MB MC= , ∴ED ∥BC. 4. (2014•浙江杭州,第23题,12分)复习课中,教师给出关于x 的函数y=2kx 2﹣(4kx+1)x ﹣k+1(k 是实数).教师:请独立思考,并把探索发现的与该函数有关的结论(性质)写到黑板上.学生思考后,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结论.教师作为活动一员,又补充一些结论,并从中选出以下四条:①存在函数,其图象经过(1,0)点;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总有三个不同的交点;③当x >1时,不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就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若函数有最大值,则最大值比为正数,若函数有最小值,则最小值比为负数.教师:请你分别判断四条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最后简单写出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数学方法.=﹣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

2014年各地中考真题

2014年各地中考真题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1、(2014北京中考,1,4分) 2的相反数是 A 、2 B 、-2 C 、21-D 、212、(2014北京中考,2,4分)据报道,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改进用水设备,在十年内帮助他居住小区的居民累计节水300 000吨,将3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A 、6103.0⨯B 、5103⨯C 、6103⨯D 、41030⨯ 3、(2014北京中考,3,4分)如图,有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A 、61B 、41C 、31D 、21 4、(2014北京中考,4,4分)右图是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圆锥 B 、圆柱 C 、正三棱柱D 、正三棱锥5、(2014北京中考,5,4分)某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则这12 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18,19B、19,19C、18,19.5D、19,19.56、(2014北京中考,6,4分)园林队在某公园进行绿化,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已知绿化面积S(单位:平方米)与工作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休息后园林队每小时的绿化面积为A、40平方米B、50平方米C、80平方米D、100平方米7、(2014北京中考,7,4分)如图,○O的直径AB⊥弦CD垂足是E,∠A=22.5°,OC=4,CD的长为A、24D、8 2B、4 C、28、(2014北京中考,8,4分)已知点A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AP的长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大致如右图所示,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2014北京中考,9,4分)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____924=-ay ax 10、(2014北京中考,10,4分)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25米,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m11、(2014北京中考,1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写出一个函数)0(≠=k xky 使它的图象与正方形OABC 有公共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12、(2014北京中考,12,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P ’(-y+1,x+1)叫做点P 的伴随点,已知点A 1的伴随点为A 2,点A 2的伴随点为A 3,点A 3的伴随点为A 4,这样依次得到A 1 ,A 2,A 3,……A n ……,若点A 1的坐标为(3,1),则点A 3的坐标为___________,点A 2014的坐标为___________;若点A 1的坐标为(a,b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点A n 均在x 轴上方,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

2014 2014年中招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4   2014年中招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4年数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 0 (B).13(C).-13(D).-32. 据统计,2013年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875.5亿元.若将3875.5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3.8755×10n,则n等于()(A) 10 (B) 11 (C).12 (D).13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射线OM平分∠AOC,O N⊥OM,若∠AOM =350,则∠CON的度数为()(A) .350(B). 450(C) .550(D). 650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a +2a =3a2(B)(-a3)2=a6(C)a3·a2=a6(D)(a+b)2=a2 + b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必然事件(B)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c)神州飞船发射前钻要对冬部件进行抽样检查(D)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6:将两个长方体如图放皿,到所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田可能是()7.如图, 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AB ⊥AC.若AB =4,AC =6,则BD 的长是( ) (A)8 (B) 9 (C)10 (D )118.如图,在Rt △ABC 中,∠C=900,AC=1cm ,BC=2cm ,点P 从A 出发,以1cm/s 的速沿折线AC CB BA 运动,最终回到A 点。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x (s ),线段AP 的长度为y (cm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计算:2-= . 10.不等式组3x 6042x 0+≥⎧⎨-⎩>的所有整数解的和是.11.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 、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 、N ;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连接CD. 若CD=AC ,∠B=250,则∠ACB 的度数为 .12.已知抛物线y=ax 2+bx+c(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线段AB 的长为 .13.一个不进明的袋子中装有仅颇色不同的2个红球和2个白球,两个人依次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不放回,到第一个人摸到红球且第二个人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14.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1,∠DAB=600,把菱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300得到菱形AB'C'D',其中点C 的运动能路径为/C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如图,矩形ABCD 中,AD=5,AB=7.点E 为DC 上一个动点,把△ADE 沿AE 折叠,当点D 的对应点D /落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时,DE 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满分75分) 16.(8分)先化简,再求值:222x 1x 12x x x ⎛⎫-+÷+ ⎪-⎝⎭,其中117.(9分)如图,CD 是⊙O 的直径,且CD=2cm ,点P 为CD 的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 作⊙O 的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点A 、B.(1)连接AC,若∠APO =300,试证明△ACP 是等腰三角形; (2)填空:①当DP= cm 时,四边形AOBD 是菱形; ②当DP= cm 时,四边形AOBP 是正方形.18.(9分)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本校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随机抽取本校300名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并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扇形统计图中,“经常参加”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1200名男生,请估什全校男生中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且最喜欢的项目是篮球的人数;(4)小明认为“全校所有男生中,课外最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是乒乓球的人数约为1200×27300=108”,请你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9.(9分)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反潜演习中,我军舰A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300.位于军舰A正上方1000米的反潜直升机B侧得潜艇C的俯角为680.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潜艇C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结果保留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ADE=15°,过D作DG⊥ED于D,且AG=AD,过G作GF//AC交ED的延长线于F.
(1) 若ED=64,求AG
(2) 求证:2DF+ED=BD
24.(2011重庆市潼南,24,10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D,AD⊥DC,AB=BC,且AE⊥BC .
⑴求证:AD=AE ;
⑵若AD=8,DC=4,求AB 的长.
2.(2011山东枣庄,24,10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90°,6AB AD ==,DE DC ⊥交AB 于E ,DF 平分∠EDC 交BC 于F ,连结EF . (1)证明:EF CF =; (2)当tan ADE ∠=3
1
时,求EF 的长.(tan ADE ∠=AE/AD )
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DG ⊥BC 于G ,BH ⊥DC 于H ,CH=DH ,点E 在AB 上,点F 在BC 上,并且EF ∥DC .
(1)若AD=3,CG=2
,求CD ;(2)若CF=AD+BF ,求证:EF=CD .
24题图
F
D
B
A
E
C
F D
B
A
E
C
G
4.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BF ⊥CD 于F ,延长BF 交AD 的延长线于E ,延长CD 交BA 的延长线于G ,且DG=DE ,AB=,CF=6. (1)求线段CD 的长;
(2)H 在边BF 上,且∠HDF=∠E ,连接CH , 求证:∠BCH=45°-∠EBC .
24.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D ,与BC 交于点H .过E 作CD 的垂线,垂足为CD 上的一点F ,并与BC 交于点G .已知G 为CH 的中点,且∠BEH=∠HEG . (1)若HE=HG ,求证:△EBH ≌△GFC ; (2)若CD=4,BH=1,求AD 的长.
24、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C=90°,E 为CD 的中点,EF ∥AB 交BC 于点F
(1)求证:BF=AD+CF ;
(2)当AD=1,BC=7,且BE 平分∠ABC 时,求EF 的长. (1)证明: 如图(1),延长AD 交FE 的延长线于N
24.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ABC=90º,DE⊥AC 于点F ,交BC 于点G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且AE=AC.(1
)若
AD=DC=2,求
AB 的长;(2)求证:BG=FG 。

F
B C
D
G
A
4.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C=90°,AB=BC ,M 为BC 边上一点. (1)若∠DMC=45°,求证:AD=AM .(2)若∠DAM=45°,AB=7,CD=4,求BM 的值.
12.(2010重庆) 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点E 是DC 的中点,过点E 作DC 的垂线交AB 于点P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M .点F 在线段ME 上,且满足CF =AD ,MF =MA .
(1)若∠MFC =120°,求证:AM =2MB ;
(2)求证:∠MPB =90°- 1
2
∠FCM .
2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AB 的中点,连接DP ,过点B 作BE ⊥DP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E ,过点A 作AF ⊥AE 交DP 于点F ,连接BF 。

(1)若AE=2,求EF 的长;(2)求证:PF=EP+EB 。

24.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的边CB的延长线上取点F,连结AF,在AF上取点G,使得AG=AD,连结DG,过点A作AE⊥AF,交DG于点E.
(1)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且,求FG的长;
(2)求证:AE+BF=AF.
24. 如图,□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接AE,
F为CD边上一点,且满足∠DFA=2∠BAE.(1)若∠D=105°,∠DAF=35°.求∠FAE的度数;(2)求证:AF=CD+C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