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西医助理医师《针炙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治疗手段不包括以下哪项?A. 针刺B. 艾灸C. 按摩D. 拔罐答案:C2. 在针灸治疗中,被称为“五输穴”的是以下哪组穴位?A. 足三里、合谷、太冲、中冲、关冲B.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C. 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D. 百会、大椎、神门、涌泉、太白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A. 头痛B. 失眠C. 高血压D. 骨折答案:D4. 针灸学中的“得气”是指什么?A. 针感B. 针刺深度C. 针刺角度D. 针刺速度答案:A5. 在针灸治疗中,以下哪个穴位常用于治疗腰痛?A. 合谷B. 足三里C. 肾俞D. 曲池答案:C6. 针灸治疗时,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应该如何选择?A. 根据穴位的解剖位置B.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C.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高D. 根据治疗的时间和环境答案:A7. 针灸学中的“补法”和“泻法”主要依据什么来决定?A. 患者的体质B. 穴位的位置C. 治疗的时间D. 针刺的手法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针灸治疗的禁忌症?A. 孕妇腰骶部B. 皮肤感染部位C. 急性传染病D. 疲劳过度答案:D9. 在针灸治疗中,针刺后不宜立即进行的活动是?A. 散步B. 洗澡C. 休息D. 喝水答案:B10. 针灸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辅助手法?A. 摇法B. 弹法C. 刮法D. 吸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针灸治疗的原则是“________”,即在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患者的体质等因素来决定治疗的手法和强度。
答案:治未病12. 在针灸学中,________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感到针下有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这是针刺得气的表现。
答案:得气13. 针灸治疗时,________是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包括提插、捻转等手法。
答案:手法14. 针灸治疗中,________是指在针刺后,将艾绒放在针柄上点燃,通过温热刺激来增强针刺效果的一种方法。
中西医助理医师针炙学试题(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中西医助理医师针炙学试题(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一、A11、针灸治疗腰痛,应以哪组经穴为主A、督脉、足少阴肾经B、阿是穴、足少阴肾经C、阿是穴、足少阳胆经D、阿是穴、足太阳膀胱经E、督脉、足太阳膀胱经2、疼痛在腰脊中部,主要与哪条经脉相关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阴肾经C、足少阳胆经D、带脉E、督脉3、若辨证为热痹,应对证选用A、肝俞、太冲B、膈俞、血海C、肾俞、关元D、大椎、曲池E、合谷、内庭4、若辨证为痛痹,应选用A、肾俞、关元B、大椎、曲池C、肝俞、太冲D、膈俞、血海E、阴陵泉、足三里5、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是A、阿是穴、肾俞、太溪B、委中、昆仑、太溪C、阿是穴、大肠俞、委中D、阿是穴、背俞穴、太溪E、命门、昆仑、委中6、与面瘫关系密切的经筋是A、足太阳、足阳明经筋B、手阳明、足太阳经筋C、足阳明、手太阳经筋D、足厥阴、手阳明经筋E、手少阳、足太阳经筋7、治疗眩晕实证的主穴是A、风池、百会、太阳、列缺B、风池、头维、太阳、百会C、风池、百会、内关、太冲D、风池、百会、肝俞、肾俞E、百会、内关、后溪、水沟8、治疗饮食伤胃型胃痛,除主穴外,还应加用A、三阴交、内庭B、膈俞、胃俞C、胃俞、脾俞D、下脘、梁门E、气海、关元9、针灸治疗中风病中脏腑闭证,应取用哪组经脉为主A、手厥阴经、督脉B、手厥阴经、任脉C、足厥阴经、督脉D、足厥阴经、任脉E、手、足厥阴经10、以下哪项不是中风发生的主要病因A、风B、火C、痰D、湿E、瘀11、瘀血头痛,应配合A、列缺、曲池B、太溪、肾俞C、太冲、太溪D、血海、膈俞E、三阴交、肝俞12、治疗厥阴头痛,应配用A、印堂、攒竹、合谷B、率谷、外关、足临泣C、天柱、后溪、申脉D、太冲、内关、四神聪E、血海、膈俞、内关13、呕吐的基本病机是A、胃气不和B、胃气上逆C、脾气不升D、肝胃不和E、胃失濡养14、治疗感冒的主穴是A、列缺、合谷、肺俞、太渊、大椎B、太渊、肺俞、合谷、鱼际、三阴交C、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D、鱼际、尺泽、膻中、肺俞、定喘E、尺泽、肺俞、膏肓、太溪、足三里二、A21、治疗腰部冷痛重着,拘挛不可俯仰,舌淡,苔白,脉紧,除阿是穴、大肠俞、委中外,应选取A、膈俞B、腰阳关C、足三里D、志室E、悬钟2、某男,63岁,头晕目眩,甚则昏眩欲仆,伴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淡,脉沉细。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A.阴阳五行脏腑B.内外脏腑五行C.手足五行阴阳D.手足五行脏腑E.手足阴阳脏腑正确答案:E解析:十二经脉的名称各不相同。
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由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组成。
知识模块:针灸学2.下述有关募穴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是脏腑经气汇聚的地方B.均位于胸腹部C.与内脏的高下部位相应D.在各脏腑所属的经脉循行线上E.腑病取之,有“阳病引阴”之意正确答案:D解析:募穴即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穴。
募穴均位于胸腹部,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临床主治六腑病及阳经经脉病、五脏病、俞募配穴。
知识模块:针灸学3.“一夫法”是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B.中指远端指节横纹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解析:“一夫法”是以中指近端指节横纹为准,量取四肢之横度作为3寸。
知识模块:针灸学4.在手太阴肺经穴位中,治疗头项强痛可以选用A.中府B.尺泽C.列缺D.太渊E.鱼际正确答案:C解析:《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
知识模块:针灸学5.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A.鱼际B.二问C.三间D.合谷E.曲池正确答案:D解析: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
类别:原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知识模块:针灸学6.以下哪项不是天枢穴的主治病证A.腹痛B.痛经C.水肿D.腹泻E.便秘正确答案:C解析:天枢穴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知识模块:针灸学7.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是A.光明B.绝骨C.复溜D.三阴交E.输穴正确答案:D解析: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知识模块:针灸学8.手少阴心经主治A.心、胃病B.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C.心、胸、神志病D.肾病、肺病、咽喉病E.前头、鼻、口、齿病正确答案:C解析:手少阴心经主治心、胸、神志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针灸学》练习册及答案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针灸甲乙经》是一部( )( )
A.经络学专著
B.针灸学专著
C.腧穴学专著
D.治疗学专著
E.率先传播至国外的针灸学专著
3.晋代著名的女医家及特长是( )( )
A.鲍姑
B.陶弘景
C.秦承祖
D.擅长用灸
E.擅长针刺
4.唐代针灸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子午流注针法兴起
E.经脉气血不足
(二)B 型题
A.《阴阳十一脉灸经》 B.《十四经发挥》 C.《神应经》 D.《金兰循经》 E.《奇经八脉考》
1.忽泰必烈撰( )
2.滑伯仁撰( )
3.李时珍撰( )
A.秦汉
B.东汉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4.经络学说基本形成于( )
5.创立六经辨证理论的朝代是( )
6.率先正式提出“十四经”名称的朝代是( )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13.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
14.著《针灸大全》的是( )
1 5.撰写《针灸聚英》的是( )
(三)D 型题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 )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针灸甲乙经》是一部( )( )
11.最早传入国外的针灸学专著的朝代是( )
12.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13.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
14.著《针灸大全》的是( )
15.撰写《针灸聚英》的是( )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针灸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针灸治疗的学科B. 针灸操作的学科C. 针灸理论的学科D. 针灸实践的学科答案:A2.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手太阴肺经?A. 肺俞B. 尺泽C. 合谷D. 列缺答案:C3. 针灸治疗中,以下哪种操作属于补法?A. 快速进针,快速出针B. 缓慢进针,缓慢出针C. 针尖向下,快速旋转D. 针尖向上,缓慢旋转答案:B二、填空题4. 针灸学中的“三阴交”穴位位于_______。
答案: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5.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提插法”是指_______。
答案:针刺入穴位后,上下提插的动作三、简答题6. 简述针灸治疗的原理。
答案: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和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 针灸治疗中,如何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答案: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解剖标志法,根据解剖结构确定穴位;②骨度分寸法,根据人体骨骼的比例来确定穴位;③指压法,通过按压寻找穴位的敏感点;④经验法,根据临床经验和传统知识来确定。
四、论述题8. 论述针灸治疗在现代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针灸治疗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还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同时,针灸治疗因其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五、案例分析题9. 患者,男性,45岁,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症状,请求进行针灸治疗。
请分析可能的治疗方案。
答案: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可能的针灸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心俞、肝俞等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穴位进行刺激,以缓解精神压力;同时,可以选择神门、三阴交等穴位,以安神助眠。
治疗时,可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针刺的深度和留针时间。
六、计算题10. 若某穴位的定位为“内踝尖上三寸”,若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一寸,患者食指宽度为1.5厘米,请计算该穴位的具体位置。
的中医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的中医助理医师《针灸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B.1mA以内C.1.5mA以内D.2mA以内E.10mA以内2、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B.足少阳胆经上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E.手阳明大肠经上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D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E.十二经筋4、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DA.未溃疮疡B.呕吐C.泄泻D.遗精E.风寒湿痹5、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C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阳膀胱经6、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B.帽状腱膜C.帽状腱膜下D.颅项肌E.颅骨外膜7、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B.发热C.疳积D.腹泻E.便秘8、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BA.5~10minB.10~15minC.15~20minD.20~25minE.25~30min9、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B.1mA以内C.1.5mA以内D.2mA以内E.10mA以内10、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CA.丝竹空B.中冲C.关冲D.侠溪E.中渚11、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BA.少海B.小海C.少泽D.少列E.中冲12、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13、手厥阴经的络穴是DA.列缺B.通里C.内关D.支沟E.偏历14、手三里位于BA.肘横纹下3寸B.肘横纹下4寸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E.肘横纹下2寸1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DA.会阴B.中极C.长强D.腰俞E.曲骨16、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A.肝B.耳C.胆D.胃E.胁17、髓海位于DA.项部B.胸部C.头部D.背部E.腹部18、八会穴中的脏会在BA.足厥阴肝经上B.足太阴脾经上C.足阳胆胃经上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A19、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B.肺经C.胆经D.脾经E.胃经20、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A.大包B.睛明C.承泣D.四白E.厉兑21、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CA.2条B.3条C.4条D.5条E.6条22、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BA.皮肤过敏、溃疡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E.孕妇的`腹部、腰骶23、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BA.中府B.云门C.孔最D.列缺E.少商24、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A.足厥阴肝经上B.足太阴脾经上C.足阳胆胃经上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BA.会阴B.中极C.长强D.腰俞E.曲骨26、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B.胆C.脾D.肝E.大肠27、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A.肝经B.肺经C.胆经D.脾经E.胃经28、心的募穴是BA.巨阙B.鸠尾C.中庭D.膻中E.华盖29、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CA.夹持进针法B.指切进针法C.双手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舒张进针法30、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2019年住院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5)

C.抗御外邪
D.保卫机体
E.活血祛瘀
答案:22.E
23.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
A.心中
B.肺中
C.肝中
D.胃中
E.胸中
答案:23.A
24.十二经脉中,肾经与心包经的交接部位在
A.肺中
C.纵横交错地循行
D.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E.经与经之间有相互交接规律
答案:19.E
20.十二经别是指
A.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B.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
C.十二正经离、出、入、合的别行部分
D.十二正经离、出、合、入的别行部分
E.十二正经离、入、合、出的别行部分
答案:20.A
21.不是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
A.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B.行于体表
C.不入内脏
D.结聚于关节、骨骼部
E.入走体腔
答案:21.E
22.不是经络的作用
A.运行气血
B.濡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身
1.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资生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答案:1.C
2.《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
A.唐代—孙思邈
B.晋代—葛洪
C.宋代—王执中
B.359个
C.361个
D.349个
E.152个
答案:3.D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者是
A.王执中
B.杨继洲
C.王惟一
D.李时珍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5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5(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
髌骨外上缘上(分数:2.00)A.1寸B.2寸√C.4寸D.6寸E.8寸解析:解析:粱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2.厉兑穴位于(分数:2.00)A.第2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B.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C.第4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D.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E.第3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解析:解析:厉兑(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3.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穴位是(分数:2.00)A.不容B.承满C.关门D.梁门√E.天枢解析:解析:梁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4.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穴位是(分数:2.00)A.冲阳B.解溪√C.阳溪D.丘墟E.陷谷解析:解析:解溪(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巾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5.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分数:2.00)A.厉兑B.承泣√C.迎香D.大敦E.内庭解析:解析: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历兑。
6.头维穴属于哪条经脉(分数:2.00)A.足少阳胆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解析:解析:头维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属于足阳明胃经。
7.胃的募穴所属的经脉是(分数:2.00)A.肺经B.任脉√C.胃经D.脾经E.肾经解析:解析:胃的募穴是中脘,属于任脉的穴位。
8.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的穴位是(分数:2.00)A.丰隆√B.地机C.解溪D.上巨虚E.下巨虚解析:解析:丰隆(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绦缘;条开旁开1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西医助理医师《针炙学》试题及答案(卷五)
一、A1
1、太冲穴的定位是
A、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B、足背,当第2、3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C、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D、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E、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凹陷中
2、肝经在循行中,未与以下何处发生联系
A、喉咙
B、唇内
C、耳中
D、目系
E、颊部
3、期门的定位是
A、乳头直下,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B、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C、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D、第11肋游离端下际
E、侧腰部,第12肋游离端下际处
4、下列何经循行到达巅顶
A、手少阴心经
B、足少阴肾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太阴肺经
5、下列何经循行“环阴器”
A、足太阴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少阳胆经
二、B
1、A.期门
B.大敦
C.隐白
D.章门
E.曲泉
<1> 、常用于治疗疝气、阴中痛的腧穴是
A B C D E
<2> 、常用于治疗阴痒、阳痿、遗精、小便不利的腧穴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太冲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该题针对“足厥阴肝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足厥阴肝经循行: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沿足背经内踝前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经之后,上经腘窝内缘,沿大腿内侧,上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再上行抵达小腹,夹胃,属于肝,络于胆;再上行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继续上行经喉咙的后面,上入鼻咽部,连目系,从额部浅出,与督脉在巅顶部相会。
其支脉,从目系下循面颊,环绕唇内。
另一支脉,从肝部分出,穿过横膈,注于肺。
综上所述,肝经在循行中,未与耳中发生联系
【该题针对“足厥阴肝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期门
【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该题针对“足厥阴肝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