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pdf
最新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预习内容1.中心法则的提出(1)提出人:。
(2)内容:(3)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内容: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基因通过控制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
3.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________关系。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1.内容图解(→确信结论……→可能正确的结论)图解表示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哪5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几个过程的比较分析过程模板原料原则产物实例DNA复制转录绝大多数生物逆转录RNA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翻译多肽?探究活动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1)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2)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思考:①所有的活细胞才能进行DNA的复制吗?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吗?②tRNA、rRNA、mRNA均是转录产生的吗?都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吗?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影响因素1.基因控制性状需经过一系列步骤,基因控制性状有如下两种方式探究活动三、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影响因素(1)一个基因能决定一种性状,但有的性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如人的身高)。
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第4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姓名:2021年月日一、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①讲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
②晓得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流向途径。
③举例说道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④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性状的精细调控2、能力目标:①通过分析比较资料,健全中心法则。
②运用图解分析基因在掌控生物性状方面的作用,认识基因对性状控制方式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的学习,感受科学发展过程的曲折,认同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②通过基因对生物性状调控的学习,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二、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68-70,完成下列学案(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科学家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
2.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流向,即dna的,也可以从流向,进而流向,即遗传信息的。
3.看资料分析,回答问题(1)资料1说明rna能进行。
(2)资料2说明:以rna为模板合成,利用酶,这个过程叫。
(3)资料3说明蛋白质可以“增殖”,形成。
4.看图回答:写出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⑤⑥(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病,白化病就是由于掌控异常而引起的,酷氨酸酶存有于正常人的、等处,它能够将了酷氨酸转型为,患者体内缺乏酶,无法合成,表现出白化症状。
2.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就是直观的关系。
比如:人的体重可能将就是由同意的,其中每一个对体重都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体重也不全然就是由同意的,后天的和也存有关键的促进作用3.基因还能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病。
性状除了受到基因掌控,也受到,例如课本68页图中的水毛茛的叶型与与否浸入水中有关。
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预习内容•中心法则的提出()提出人:。
()内容:()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内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
举例:控制合咸催化豌豆圆粒基因------------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合亦淀粉,豌豆圆粒(饱満) 基目突变V 不勺绻制合成琬豆皱粒基因------------- 浣粉分支酶----------- 不能合成________ ,豌豆_______ (不饱满)⑵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举例控制血红蛋日基因一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诚常替换J 控制异常血红蛋白基因一异常血红蛋白,赚刀形红细胞贫血症•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关系。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一、学习目标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内容图解(T确信结论……T可能正确的结论)題复制爲》转录■绪:;翻译逆转录图解表示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哪个过程()以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以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几个过程的比较分析思考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在正常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能发生吗探究活动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控制蛋白质台成{衰达適持伯息]聪粗核苻施序列f棣披甘麒序列 ------------- 氨曄序列丨I I 遗传信血葷转靈码©密码子j ---------------------() 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过程中。
() 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过程中。
思考:①所有的活细胞才能进行的复制吗?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吗?②、、均是转录产生的吗?都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吗?.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影响因素.基因控制性状需经过一系列步骤,基因控制性状有如下两种方式〔1)直接途径;基因曹结构蛋白质兰製细胞结构翹生物性状,如镰刀型細胞贫血症、鑿性纤维病的病因°(?)间接途径:基因昨酶或激素肚电细胞代谢吏电生物性状I如白化探究活动三、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影响因素()一个基因能决定一种性状,但有的性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如人的身高)。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梳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1、1957年,克里克首先提出中心法则:①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即DNA的;也可以从DNA流向,进而流向即遗传信息的和。
②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
【图解】2、中心法则的发展:①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里发现了一种酶,能对RNA进行。
【结论】遗传信息可以从传给。
②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中发现酶,它能以为模板合成。
【结论】遗传信息可以从传给。
③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的在脑细胞中大量“增殖”引起的。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形成。
【结论】遗传信息可能..从传给。
3、中心法则的意义:揭示了。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实例1 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实例2 白化病机理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缺少酶→不能合成→白化症状【结论1】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进而控制。
实例3囊性纤维病:见教材P70实例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参见教材P80【结论2】基因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三基因调控性状的复杂性1、有的性状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有的性状(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决定的。
2、一种性状通常不是完全由决定的,的影响也很重要。
3、基因与、基因与、基因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
四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课堂练习】1.“中心法则”的实质是 ( )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B.遗传信息的解读过程C.遗传信息的遗传规律D.遗传信息传递途径2. 基因控制性状的主要途径是()A.基因→酶→代谢→性状B.基因→代谢→蛋白质→性状C.基因→激素→代谢→性状D.基因→蛋白质→性状3.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白化病患者的毛发呈白色,皮肤呈淡红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六、课堂小结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本节的第二个重要内容。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功能决定的,一种蛋白质执行什么样的功能是由它的空间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则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和种类,以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及排列顺序则由基因中的碱基的排列顺序来编码的。蛋白质在什么时间合成,合成的数量,合成后在什么部位发挥作用等等相关的调控信息也是由基因编码的。
这些修改都被证实了吗?
[讨论]你认为这些资料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你能不能试着画修改后的中心法则
3、中心法则的地位
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中心法则在信息角度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中心法则为现代生物学理论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遗传、发育和进化是最基本的三大生命现象。
五、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前面所讲的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但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这种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人的身高、胖瘦就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胖瘦都有一定作用。同时,身高、胖瘦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多基因遗传是指生物和人类的许多表型性状由不同座位的较多基因协同决定,而非单一基因的作用。多基因遗传时,每对基因的性状效应是微小的,但不同基因可以通过累加作用而形成一个明显的表型性状。此外,多基因遗传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人的身高、血压、智力、长相都是多基因遗传控制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还有语言障碍、惊恐症、阅读不能症、记忆力等,还有人类一些非先天性的正常行为,如性格、自尊、对社会的态度等都受多基因遗传控制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1、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2、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预习案一、预习目标: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二、预习内容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是___________提出的:___________可以从_______流向_________,即DNA的____________;也可以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进而流向_________,即遗传信息的________和________。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__________,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_______或_______。
(2)写出中心法则的图解(3)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的过程。
RNA的复制需要___________酶。
思考:(1)RNA的复制、逆转录需要的模板、原料分别是什么?(2)是否所有的生物都会同时具有中心法则中的各个途径?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71技能训练思考:①翅的发育是否经过酶催化的反应?酶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吗?酶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②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3)从人的身高的例子可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⑴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在初中生物课以及前三章的学习中,阐述的都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明确。
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都是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2、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㈡情境导入、展示目标〖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
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提示〗1.没有。
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从RNA流向RNA的结论是确信无疑的,而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的途径是有可能存在的。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024年春季期高二(2023级)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2.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发生分化的本质。
3.基于对生物遗传现象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理解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课前案预习新知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子: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白化病(2)基因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子:囊性纤维化答案:(1)酶的合成代谢(2)蛋白质的结构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基因类型(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所必需的,如核糖体蛋白基因、。
(2)只在某类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2.细胞分化的本质:。
答案:1.(1)基本生命活动,ATP合成酶基因。
(2)特异性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三、表观遗传1.概念:生物体基因的保持不变,但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2.存在: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3.类型:、组蛋白甲基化和等。
答案:1.碱基序列,基因表达和表型2.生长、发育和衰老3. DNA甲基化、乙酰化四、基因、环境和性状的关系1.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的关系。
(1)一个性状可以受到的影响。
(2)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
2. 对性状也有重要的影响。
3.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1.一一对应(1)多个基因(2)多个性状。
2.环境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预习自测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 )提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间接的控制生物的性状。
2.生物体的一种性状有时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这段 DNA 中的①链起了转 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 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 4 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 DNA 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 T 被 G 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3.关于转运 RNA 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009 年兰州一中高三月考)治疗艾滋病(HIV 病毒为 RNA 病毒)的药物 AZT 的分子构造
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下列对 AZT 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抑制艾滋病病毒 RNA 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 RNA 基因的自我复制
C.抑制艾滋病病毒 RNA 基因的逆转录
3.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
B.动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D.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可以证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如图所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
2.几个过程的比较分析
过程 模板 原料 原则 产物 实例
DNA 复制
绝大多数
生物
转录
逆转录
如烟草花
RNA 复制
叶病毒
翻译
多肽
思考:RNA 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在正常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能发生吗?
探究活动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 中 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1)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2)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思考:①所有的活细胞才能进行 DNA 的复制吗?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吗? ②tRNA、rRNA、mRNA 均是转录产生的吗?都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吗?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影响因素 1.基因控制性状需经过一系列步骤,基因控制性状有如下两种方式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一、学习目标
课内探究学案
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内容图解(→确信结论……→可能正确的结论)
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 tRNA 个数依次为
()
A.33 11
B.36 12
C.12 36
D.1l 36
6.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 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 一般是不变的,RNA 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 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学海无涯
第四章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
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预习内容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提出人:
。
(2)内容:
(3)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内容: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基因通过控制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
3.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________关系。
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学海无涯
A 若基因 a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 b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 b 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以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 c 不能控制酶 c 的合成
5. 一段原核生物的 mRNA 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 11 个肽键的多肽,则此 mRNA 分子至少含
()
①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②密码子 GCA 在人细胞与细菌细胞中决定的氨基酸相同
③GTA、CCC、AUG 都是密码子
④终止密 码子由位于基因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转录而来
⑤氨基酸不同对应的密码子肯定 不同
⑥所有的密码子都决定一个氨基酸
A.①②⑤
B.①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8.(2008 年济宁质检)右图表示某基因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 RNA,请据图回答问题
⑸能特异性识别信使 RNA 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⑹ RNA 病 毒 的 遗 传 信 息 传 递 与 表 达 的 途 径 有 ( 用 类 似 本 题 图 中 的 形 式 表 述 ):
①
;②
。
12 如图所示,在 a、b 试管内加入的 DNA 都含有 30 对碱基。四支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
(几种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见下表):
亮氨酸
CUA、CUC、CUG、CUU、UUA、UUG
缬氨酸
GUA、GUC、GUG、GUU
甘氨酸
GGU
甲硫氨酸
AUG
学海无涯
(1)形成③链的过程叫做
,场所是
,需要的原料
是
。
(2)形成③链的过程与 DNA 复制的过程,都是遵循
原则。
(3)③链进入细胞质后与
结合,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转运 RNA 运载的氨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 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转录和翻译
2.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可以决定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可以控制性状
学海无涯
图解表示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哪 5 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 D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 DNA 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
⑴a、b、c、d 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和
。
⑵需要 tRNA 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⑶a 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⑷在真核细胞中,a 和 b 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学海无涯
D.抑制艾滋病病毒 RNA 基因的表达过程
2.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 DNA 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
甘氨酸—缬氨酸—”
()
学海无涯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CCC、CCU 苏氨酸 ACU、ACC、ACA 甘氨酸 GGU、
GGA、GGG 缬氨酸 G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探究活动三、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影响因素 (1)一个基因能决定一种性状,但有的性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如人的身高)。多因一效与一
学海无涯
因 多效 (2)基因控制性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性状是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 着生物体的性状。 思考: 1. 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发生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吗? 知识小结:
基酸依次是
(依次填写前两个氨基酸的名称)。
(4)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当上图 a 处所指由 A 变成 G 时,这种突变对该蛋白质的 结
构有无影响?
。
(5)若该基因有 100 个碱基对,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
个。
9.下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说明下
列问题(提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 RNA)。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6.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
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蚕豆细胞一个有丝分裂周期是 20 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DNA 相同,RNA 和蛋 白质不同
D 在细胞的一生中 DNA、RNA 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7. 如图所示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只能发生的是
()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8.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
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 DNA 分子的复制
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 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7.有关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