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届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33电荷性质及其描述库仑定律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 库仑定律(解析版)

高考物理- 库仑定律(解析版)

专题8.1 库仑定律【考纲解读与考频分析】库仑定律是静电场中重要规律,也是高考考查重点。

【高频考点定位】: 库仑定律考点一:库仑定律 【3年真题链接】1.(2018年4月浙江选考)真空中两个完全相同、带等量同种电荷的金属小球A 和B (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金属球C 先后与A 、B 球接触,然后移开球C ,此时A 、B 球间的静电力为( )A.B.C.D.【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等知识点。

两个相同的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 和B ,设它们的电荷量都为Q ,原来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 先和A 接触,A 和C 的电量都为Q /2,C 再与B 接触后,B 、C 分电量均为:3 Q /4,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故ABD 错误,C 正确。

2. (2018年11月浙江选考物理)电荷量为4×10-6C 的小球绝缘固定在A 点,质量为0.2kg 、电荷量为-5×10-6C 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静止于B 点。

A 、B 间距离为30cm ,AB 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

静电力常量为9.0×109N•m 2/C 2,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物体平衡条件等知识点。

由库仑定律可得两小球之间的库仑引力F=k122q q r =2N ,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图示正确的是B 。

3.(2018高考全国理综I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 cm ,bc =3 cm ,ca =4 cm 。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 、b 的连线。

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169k =B .a 、b 的电荷异号,169k =C .a 、b 的电荷同号,6427k =D .a 、b 的电荷异号,6427k =【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等知识点。

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总复习配套讲义:第35课时 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总复习配套讲义:第35课时 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 含解析 精品

第35课时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学习本课时,要了解静电现象和物体带电的特点,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理解库仑定律和点电荷的概念。

本课时虽然不是高考的重点考点,但掌握本课时内容,可以为复习后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电荷(1)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通常把e=1.6×10-19 C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

2.对元电荷的理解(1)元电荷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元电荷等于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也等于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但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

(3)元电荷不是点电荷,电子、质子等微粒也不是元电荷。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小题练通]1.M和N是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0 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0 C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1.6×1010个电子解析:选C由物质的电结构可知,摩擦前M、N内部存在电荷,A错误;摩擦后M 带正电,故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B错误;由电荷守恒定律,C正确;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可见D错误。

2.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且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计上两个开关,当带正电的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正、负电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解析:选C K 1、K 2闭合前,由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守恒定律,a 、b 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当闭合任何一个开关以后,整个导体与大地连接,都是电子从大地被吸引过来,故C 正确。

高中物理考题精选电荷库仑定律含答案

高中物理考题精选电荷库仑定律含答案

高中物理考题精选电荷库仑定律含答案高中物理考题精选:电荷和库仑定律1.两个电荷q1=2μC和q2=4μC相距10cm,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多少?解答:根据库仑定律,库仑力F=k|q1q2|/r^2,其中k为电磁力常数,k=9×10^9 N·m^2/C^2。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F=(9×10^9N·m^2/C^2)(2μC)(4μC)/(0.1m)^2 F=7.2×10^-3 N2.一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力是5N,它所处的电场强度为多少?解答:根据电场强度E=F/q,其中F为电力,q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 E=5N/q注意:此题中没有给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所以无法计算具体的电场强度值。

3.两个电荷分别为q1=2μC和q2=-3μC,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8N,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多少?解答:根据库仑定律,库仑力F=k|q1q2|/r^2,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可得:8N=(9×10^9 N·m^2/C^2)(2μC)(3μC)/r^2 r^2=(9×10^9N·m^2/C^2)(2μC)(3μC)/8N r^2=(9×10^9 N·m^2/C^2)(6×10^-12 C^2)/8N r^2=6.75×10^-3 m^2 r=0.082m4.一个点电荷在真空中受到的电场强度为4×10^4 N/C,它的电荷量为多少?解答:根据电场强度E=F/q,其中F为电力,q为电荷量。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4×10^4 N/C=F/q注意:此题中没有给出电力F,所以无法计算具体的电荷量。

5.两个电荷相距20cm,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2N。

如果将其中一个电荷的大小增加到原来的4倍,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多少?解答:根据库仑定律,库仑力F=k|q1q2|/r^2,其中k为电磁力常数,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018届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导学案-----库仑定律(含解析)

2018届高考物理三轮冲刺导学案-----库仑定律(含解析)

三轮冲刺导学案-----库仑定律考点剖析一、点电荷1.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当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2.电荷量、元电荷、点电荷和检验电荷的区别(1)电荷量是物体带电荷的多少,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元电荷是是最小的电荷量,不是电子也不是质子。

(3)点电荷要求带电体的线度远小于研究范围的空间尺度,对电荷量无限制。

(4)检验电荷是用来研究电场性质的电荷,要求放入电场后对电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应为带电荷量足够小的点电荷。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F =122kq q r,其中比例系数k 为静电力常量,k =9.0×109 N·m 2/C 23.适用情况(1)带电体的线度相对研究范围的空间尺度足够小,可视为点电荷。

(2)电荷量分布均匀的球形带电体,r 为球心到点电荷或球心到球心的距离。

注意:(1)库仑定律公式F =122kq q r ,q 1、q 2是能被视为点电荷的带电体的电荷量,当r →0时,带电体不能再被视为点电荷,故而不能单从数学角度认为有r →0,则F →∞,还要兼顾公式的实际物理意义。

(2)对电荷量分布均匀的球形带电体,在运用库仑定律时,可视为所有电荷量集中在球心,这一点与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的情况很相似,但若带电球为导体,距离接近后,电荷会重新分布,就不能再用球心间距代替r ;如果带电球为绝缘体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三、库仑力参与的平衡问题和动力学问题1.库仑力参与的平衡问题与一般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相同,只是需要多分析库仑力而己。

可以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直接作图分析;也可以进行正交分解,列两个垂直方向的平衡方程,由解析法分析。

2.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条件(1)三点共线——三个点电荷分布在同一直线上;(2)两同夹异——正负电荷相互间隔;(3)两大夹小——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4)近小远大——中间电荷靠近电荷量较小的电荷。

全国2018届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33电荷性质及其描述库仑定律含解析

全国2018届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33电荷性质及其描述库仑定律含解析

专题33 电荷性质及其描述库仑定律一、电荷性质及其描述1.电荷(1)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③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放在一起,电荷量可以相互加强,异种电荷放在一起,电荷量会发生中和。

(3)物体带电的本质①物质有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②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也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而离核较远的核外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电子。

③物体由中性原子组成,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呈电中性;呈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则带正电,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则带负电。

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2.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①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舒服能力不一样,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在摩擦中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若的物质在摩擦中失去电子带正电。

如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②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了转移,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

③因为摩擦起电时物体所带电荷的性质取决于两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的大小,所以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可能带上不同种类的电荷。

(2)感应起电①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库仑定律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库仑定律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库仑定律知识点及经典例题1.电荷、电荷守恒⑴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⑵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⑶电荷守恒:电荷即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⑷元电荷:指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10-19C2.库仑定律⑴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即:221rq kq F =其中k 为静电力常量, k =9.0×10 9N m 2/c 2⑵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带电均匀的球, r 为球心间的距离).3.电场强度⑴电场:带电体的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物质,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场发生作用的.电场还具有能的性质.⑵电场强度E :反映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即:FE q=单位:V/m,N/C②场强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说明: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入场中的试探电荷无关,而是由该点的位置和场源电何来决定.)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 =2Qkr ,其中Q 为场源电荷,E 为场中距Q 为r 的某点处的场强大小.对于求均匀带电的球体或球壳外某点的场强时,r 为该点到球心的距离.⑷电场强度的叠加:当存在多个场源电荷时,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⑸电场线:为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①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②电场线不相交,也不相切,更不能认为电场就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③同一幅图中,场强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场强小的地方电场线较疏.⑹匀强电场:电场中各点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相同,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些平行的等间距的平行线【例题1】半径为r 的两个相同金属球,两球心相距为L (L =3r),它们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FA .带同种电荷时,F <22L q kB .带异种电荷时,F >22L q kC .不论带何种电荷,F =22Lq k D .以上各项均不正确【题干】两个相同金属球 【答案】AB【解析】应用库仑定律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其条件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两带电金属球靠得较近时,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两球所带电荷的“中心”偏离球心,在计算其静电力F 时,就不能用两 球心间的距离L 来计算.若两球带同种电荷,两球带电“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L ,如图1—2—1(a )所示,图1—2—1则F < 22Lq k ,故A 选项是对的,同理B 选项也是正确的.【例题2】如图1—2—2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比b 的小.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图1—2—2【题干】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答案】B【解析】根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规律,确定电荷c 受到a 和b 的库仑力方向,考虑a 的带电荷量大于b 的带电荷量,因为F b 大于F a ,F b 与F a 的合力只能是F 2,故选项B 正确.【例题3】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可看作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带电荷量分别是q 1和q 2,用绝缘线悬挂后,因静电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铅垂线方向成夹角θ1和θ2,且两球同处一水平线上,如图1—2—3所示,若θ1=θ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q 1一定等于q 2B.一定满足q 1/ m 1=q 2/ m 2C.m 1一定等于m 2D.必须同时满足q 1=q 2, m 1= m 2图1—2—3 【题干】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 【答案】C【解析】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可用平衡条件去分析.小球m 1受到F 1、F 、m 1g 三个力作用,建立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2—4所示,此时只需分解F 1.由平衡条件得:0sin 11221=-θF rq q k0cos 111=-g m F θ所以 .21211gr m q kq tg =θ 同理,对m 2分析得:.22212grm q kq tg =θ 图1—2—4 因为21θθ=,所以21θθtg tg =,所以21m m =. 可见,只要m 1= m 2,不管q 1、q 2如何,1θ都等于2θ.所以,正确答案是C.【例题4】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C ,A 带电量7Q ,B 带电量-Q ,C 不带电.将A 、B 固定,且A 、B 间距离远大于其半径.然后让C 反复与A 、B 接触,最后移走C 球.试问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导析 本题涉及中和、接触起电等现象及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知识,在审题时,能从“C 反复与A 、B 接触”这句话中挖掘出最终三球带电量相同这一隐含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解答 C 球反复与A 、B 接触,最后三个球带相同的电量,其电量7()'23+-==Q Q Q Q .设A 、B 球间距离为r ,其原先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21222277===q q Q Q Q F k k k r r r .A 、B 球碰后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212222''22'4===q q Q Q Q F k k k r r r, 4'7=F F .故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7倍. 3、将带电体视作点电荷的条件【例题5】两个半径为r 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放置。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1课时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课件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1课时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课件
第七章
静电场
统计考情·有的放矢
考点内容 课 时 考点名称 2011 2012 全国新课标卷命题实况 2013 Ⅰ卷 Ⅱ 卷 2014 Ⅰ Ⅱ 卷 卷 2015 Ⅰ 卷 Ⅱ 卷 Ⅰ 卷
明考情
2016 Ⅱ 卷 Ⅲ 卷
库 仑 定 律 电 场 力 的 性 质
库仑定律 的理解与 应用
电场强度 的理解与 应用 带电体的 力电综合 问题 T15
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 无限远处,终止于 负电荷 .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 (3)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
负电荷或无限远处
,或来自于
场强 越大. (4)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 场强方向 (5)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 降低 . (6)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 (8)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互相垂直 .
(1)x坐标轴上哪个位置的电场强度为零?从x=0开始,
在x坐标轴上沿正方向,电场强度的大小如何变化? (2)x坐标轴上,电场强度沿正方向的是什么区域?电 选修3-1P15图1.3-13 场强度沿负方向的是什么区域? 解析:(1)由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点可知,x=3 cm处的电场强 度为零.从x=0开始,沿x轴正方向,在0<x<6 cm区间内电场强度先变小后 变大,在x>6 cm区间内,电场强度一直变小. (2)在0<x<6 cm区间内,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x<0和x>6 cm区间 内,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答案:(1)x=3 cm 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 (2)0<x<6 cm x<0和x>6 cm
二、库仑定律
1.内容: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专题33 电荷性质及其描述 库仑定律(含解析).doc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专题33 电荷性质及其描述 库仑定律(含解析).doc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33 电荷性质及其描述库仑定律(含解析)一、电荷性质及其描述1.电荷(1)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③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放在一起,电荷量可以相互加强,异种电荷放在一起,电荷量会发生中和。

(3)物体带电的本质①物质有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②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也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而离核较远的核外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电子。

③物体由中性原子组成,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呈电中性;呈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则带正电,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则带负电。

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2.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①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舒服能力不一样,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在摩擦中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若的物质在摩擦中失去电子带正电。

如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②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了转移,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

③因为摩擦起电时物体所带电荷的性质取决于两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的大小,所以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可能带上不同种类的电荷。

(2)感应起电①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3 电荷性质及其描述库仑定律一、电荷性质及其描述1.电荷(1)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③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放在一起,电荷量可以相互加强,异种电荷放在一起,电荷量会发生中和。

(3)物体带电的本质①物质有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②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也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而离核较远的核外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电子。

③物体由中性原子组成,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呈电中性;呈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则带正电,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则带负电。

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2.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①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舒服能力不一样,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在摩擦中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若的物质在摩擦中失去电子带正电。

如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②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了转移,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

③因为摩擦起电时物体所带电荷的性质取决于两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的大小,所以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时,可能带上不同种类的电荷。

(2)感应起电①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②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作感应起电。

③本质: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带电体作用下在导体内部发生转移。

(3)接触起电①定义:一个物体带电时,所带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起电方式成为接触起电。

②本质:电子的得失,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③电荷量分配接触起电时,两个物体最终的电荷量分配很复杂,大多数靠实验才能确定,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分配,即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电荷量平分。

例如,让带电荷量分别为Q 1、Q 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若两球接触前带同号电荷,则接触后每个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均为总电荷量的一半,即122Q Q Q +=(计算时Q 1、Q 2均带正号或均带负号),电性与两球原来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同;若两球接触前带异号电荷,则接触后先中和,再将剩余的电荷量平均分配,即122Q Q Q +=(计算时Q 1、Q 2一正一负),且与接触前带电荷量大的球的电性相同。

3.电荷守恒定律(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2)说明①这个由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既适用于静止电荷,也适用于流动电荷;不仅在宏观领域中成立,而且在微观领域中同样成立。

②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任何带电现象都不能违背电荷守恒定律。

③无论哪一种起电过程都没有创生电荷,也没有消灭电荷,其本质都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起电过程是物体所带电荷的重新分配。

④正、负电子对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不矛盾。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以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

因为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湮灭好产生的,两种电荷数目相等、正负相反,而光子或中子都是中性的,本身不带电,所以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即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

4.元电荷(1)电荷量①定义:物体带电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常用符号Q 或q 表示。

②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为库,用符号C 表示。

通常正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量用负数表示。

(2)元电荷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

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 表示。

我们在计算中可取e =1.60×10–19 C 。

实验还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是e 的整数倍。

也就是说,电荷量时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3)比荷带电体所带电荷量q 与其质量m 之比叫做比荷。

比荷一般是针对电子等微观粒子而言的。

例如,电子的电荷量e 与电子的质量m e 之比,叫做电子的比荷,为191131e 1.6010C/kg=1.7610C/kg 9.110e m --⨯=⨯⨯。

5.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1)元电荷e 又称“基本电荷量”,是自然界存在的最小的电荷量。

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定的。

元电荷作为电荷量的单位,是物理学的基本常量之一。

e=1.60×10–19 C。

(2)元电荷只是一个电荷量的点位,不是某种电荷,也没有正负,更不是物质。

不能说电子或质子是元电荷,因为电子和质子是实实在在的粒子(随说其所带电荷量为一个元电荷)。

(3)元电荷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

电荷量时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因为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4)1964年提出了夸克模型,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之处元电荷e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

科学家们还未捕捉到自由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禁闭”,能否解放别禁闭的夸克,是物理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也说明科学正是由一个个的突破,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

7.验电器和静电计1.点电荷(1)定义: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相对来说可把带电体视为一几何点,并称它为点电荷。

(2)条件: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是: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很小,以致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

①一个带电体能否被视为点电荷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几何形状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的比较,与单个带电体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一个很小的带电体不一定能视为点电荷,带电体很大,也不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

②点电荷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点电荷具有相对意义,带电体的尺寸不一定很小,视具体情况而定。

同一个带电体有时可以视为点电荷,有时则不能看成点电荷。

2.库仑定律(1)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这个规律叫做库仑定律,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3)公式122q q F k r = (4)适用条件库仑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是真空中的静止点电荷(源电荷)(5)静电力常量公式122q q F k r=中,k =9.0×109 N·m 2/C 2,叫做静电力常量,其意义是两个电荷量为 1 C 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 时,相互作用力是9.0×109 N 。

(6)库仑力的方向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特别提醒:①库仑定律的公式仅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间静电力的计算,对于不能看作点电荷的带电体,不能直接应用库仑定律计算静电力。

②在干燥的空气中,库仑定律近似适用,若在电介质(电介质为绝缘体,如空气、煤油)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122q q F k r ε=,ε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③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均匀带电球体之间或者一个均匀带电球体与球外一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库仑定律公式来计算,此时式中的r 是两个带电球体球心间或球心点与点电荷间的距离。

3.库仑的实验(1)实验原理库仑做实验用的装置叫做库仑扭称秤,如图所示,AB 是两端带有相同的小金属球a 和b 、质量分布均匀的绝缘棒。

装置中有一根弹性妞丝(细的金属丝、石英玻璃丝等)拴在AB 的中点O ,使AB 水平地悬挂在顶端的一个螺旋丝M 上。

C 也是一根绝缘棒,其上端装有小金属球c 。

当弹性扭丝处于自然状态时,调节螺丝M ,使a 与c 接触,接着使c 带上电荷,因a 、c 之间的斥力,使AB 转动。

当a 、c 间的斥力产生的转动力矩与扭丝阻碍绝缘棒AB 转动的力矩达到平衡时,AB 就静止在某一角度上。

根据这一角度,变可测出带电小球间的斥力。

(2)实验步骤①改变a 和c 之间的距离,记录每次扭丝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出力F 与距离r 的关系。

②改变a 和c 之间的距离,记录每次扭丝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出力F 与电荷量q 之间的关系。

(3)实验结论①力F 与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1F r ∝; ②力F 与电荷量q 1和q 2的乘积成正比,12F q q =。

说明:根据库仑实验的结论,我们可用一个公式表示库仑定律,即得到了库仑定律的表达式:122q q F k r =。

4.点电荷与元电荷、带电体的区别(1)元电荷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是电荷量的最小单位。

(2)点电荷不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带电个体,其带电荷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它一定是一个元电荷的整数倍。

(3)有一定体积和形状,带有电荷的物体为带电体,如果收到其他电荷作用时,一般会引起电荷在物体上的重新分布。

5.对库仑定律的深入理解(1)在理解库仑定律时,有人根据公式122q q F k r =,设想当r →0时得出F →∞的结论。

从数学角度分析时正确的,但从屋里角度分析,这一结论是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是:当r →0时两电荷已市区了作为点电荷的前提条件,何况实际带电体都有一定大小,根本不会出现r =0的情况。

也就是r →0时,不能再利用库仑定律计算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实际中,可将计算库仑力的大小与判断库仑力的方向分别进行,即用公式计算库仑力时,不必将其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再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加以判别。

也可将q 1、q 2带符号运算,结果中F 为“+”表示斥力,F 为“–”表示引力。

(3)库仑力也叫静电力,是“性质力”,不是“效果力”,它与重力、弹力、摩擦力一样具有自己的特性,同样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要认为电荷量大的电荷对电荷量小的电荷的作用力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