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东临碣石,□□□□。
(曹操《观沧海》)2.□□□□□□□,□□□□□□□。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暮春景色,烘托出哀伤气氛,又点明迁谪之远的句子是:□□□□□□□,□□□□□□□。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阔大景象的诗句是:□□□□□,□□□□□。
6.《天净沙》中揭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用不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是微不足道的句子是:□□□□□□,□□□□□。
8.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选自《》,是 (人名)组织编写的。
(1分)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俄而雪骤( ) (2)公欣然曰(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11. *言简意赅,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两个孩子咏雪诗句的优劣,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请用原文回答。
(2分)12.*写出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2分)13.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词句说说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如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难堪.(kān) 收敛.(liǎn) 绽.开(dìng) 栅.栏(zhà) B .枉.然(wáng) 倏.忽(shū) 自卑.(béi) 争执.(zhí) C .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志(dǔ) D .搓捻.(niǎn) 坍.塌(d ān) 感慨.(kǎi) 攲.斜(j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B .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C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D .诀别 见义思迁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珍视杨绛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6小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5小题,共15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应和.hè看.护kān 粗犷. kuàng 人迹罕.至hǎnB.莅.临lì侍.弄shì姊.妹zǐ淅.淅沥沥xīC.攲.斜qī蹿.跳cuàn 淋.漓lín 高枕.而卧 zhěngD.搓捻.liǎn 脊.梁jǐ嫩.芽nèn 混.为一谈hù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窠巢镶边铃铛喜出忘处B.娇媚淅沥并帝水波粼粼C.驱走和蔼憔悴恍然大悟D.决别懊秘荫蔽花团锦簇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从此,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杯子、以及坐、站、行等这些词。
C.他从未见过这栋房子像现在这样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的咄咄逼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动助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6.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7.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8.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9.5.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10.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11.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12.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13.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有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一、(6小题,18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和(hè) 抖擞(sŏu)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xī)B.着落(zhuó) 贮蓄(chù) 吝啬(sè) 小心翼翼(yì)C.莅临(lì) 粗犷( guǎng) 静谧(mì) 人迹罕至(hǎn)D.感慨(kǎi )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恍然大悟( huǎng)C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瞭亮分歧不求甚解由然而生B.确凿澄清截然不同翻来覆去C.云宵搓捻花团锦簇混为一谈D.诀别捶打喜出望外人生鼎沸B3.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下得娇柔而缠绵,多情而纤细,持久而含蓄.B.晚餐后,外公外婆看电视,爸爸妈妈看手机,我做作业,我们各得其所,互不打扰.C.有些人能力很强,却咄咄逼人,这种人不能说不自信,甚至说是自信过了头.D.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花枝招展,第五届广州户外运动节开幕了.D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B.中国已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并提交了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序列数据.C.随着篮球巨星科比的突然逝世,使得全世界的球迷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D.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外卖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近一倍.C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雨变得更轻,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梦.(加点词“下”是动词)B.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加点词“能”是动词)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髻儿白花”用了比喻的手法)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弹琴”“低唱”用了拟人的手法)A6.下列加点词语是生活中的常用的谦词或敬词,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离家甚久,家慈正家中盼归,先告辞了.”B.“欢迎光临,您的到来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C.“长辈垂询,原不应该回避,只是家中早有交代,不便相告.”D.“我一定会惠存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D二、(1小题,8分)7.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面的空缺部分.(4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4分)《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比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浮云”出自《论语·述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让我们感受到经典著作不朽的生命力.随君直到夜郎西;海日生残夜;影入平羌江水流;回乐烽前沙似雪.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4分)三、(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10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盐空中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凡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B.尊君在不.(同“否”)C.相委.而去(舍弃)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A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2分)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比拟.(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正午后,(友人)还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儿女讲论文义”,这里的“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B.谢太傅一家“寒雪日内集”,赏玩诗句的雅兴表明了这个诗礼之家的生活情趣.C.“尊君”“家君”,前者为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为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D.“期日中,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C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晏子仆御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窺.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④.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仆御:驾驶车马的人.②志念:志向和兴趣.③自下:自卑,自以为不足,与“自高”相对.④抑损:谦逊退让.)(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夫问其故.()②妾以是求去.也()缘故,原因;离开(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晏子为什么推荐仆御做大夫?(2分)因为御仆认识到了借他人的威势来炫耀自己是不可取的,能虚心听取妻子的建议,并且知错能改,所以晏子推荐了他.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和月亮的运转,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四、(13题-20题,共8小题,27分:21题为附加题,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0分)【材料一】什么是网红店?就是网红开的店,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用户量的人开的店.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颜值高,可能是产品风格独特、颜值高,也可能是店铺的装修精美,主题鲜明.这种店通过颜值高的产品或店铺吸引顾客,从而促进消费.网红店的目标受众大多都是年轻人,无论是网红还是网红店,都可以说是年轻人追捧下的产物,所以,网红店呈现的也就是一种年轻化的状态.常见的网红店,釆取的营销方式要么是饥饿营销,要么就是红人代言营销.饥饿营销的话,就是制造岀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提升产品形象同时,然后增加销量,实现盈利,据说不少的网红店都曾雇人排队,制造火爆的假象.红人代言营销的话,无非也就是吸引紅人的粉丝消费,通过网络上扩大营销力,最终实现盈利.然而,近几年,很多的网红店都是红极一时,然后都迅速地走向了衰败.【材料二】两家网红奶茶店——喜茶奈雪的茶调查分析表一线城市客流总量指数【材料三】无论什么东西,和“网红”两字粘在一起,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繁华商场里、老旧小区里装修风格骤然一变,独特、精致的“网红店铺”门前排着的长长队伍更是令人费解;比起“什么样的美食值得等上几个小时”这种问题,网红店本身就很迷.店里入座率、翻台率都不高,浪费率倒是很高,大多数人因为一句“据说是网红店”进门,点几份造型奇特的招牌食,吃前先拍照,尝上一小口就开始P图俩小时.“打卡”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词,最开始被人用来形容跟旅行团出游,导游赶着游客们景点,游客们根本来不及享受好风景,拍了照就得走.如今是到著名景点、网红店铺拍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意思.为何人们热哀于打造网红品牌?网红店有个特质,就是面向的都是年轻人群.而年轻人想要追寻网红店的一个原因就是猎奇.有顾客说:“跟朋友在一起以前聊衣服、聊化妆品,觉得新品牌新的流行趋势时髦,现在网红店也是一种流行呀,也会互相推荐.如果自己能在朋友圈内第一个发出网红店打卡图,可以证明自己是个社交很强的人,经常聚会外出,知道最新鲜的事物.”【材料四】网红店可能会有两大“死因”.许多网红店都是因为出色的营销而爆红网络,还有些网红店是由于品牌概念而被大众熟知.但营销推广对于品牌建设更多是锦上添花,背后还是需要强大的产品力做支撑,没有足够的产品力,便无法形成复购,把持续的生意做成一次性生意.多数明星开的餐饮网红店都存在产品力不够的问题,比如据称韩寒开的“很高兴遇见你”、孟非的小面馆……消费者一直都有名不符实的吐槽,大部分明星网红店都以失败告终.网红店短期爆红可以让品牌快扩张,但快扩张后对于饮行业,其供应链的管控、店员的培训管理、店铺的运营都会有不小的压力,这些供应链及运营的问题其实都是餐饮行业常见问题,只是大部分网红店往往是营销导向,容易低估供应链及店铺运营难度,忽略行业本质房租、食材、人工成本高企不下,最后只能关门大吉.13.阅读“材料一”,不属于网红店的特点的一项是( )(3分)A.网红点的店面颜值高,产品独特,主题鲜明.B.网红店的目标受众都是年轻人,呈现年轻化状态.C.常见的网红店采取的营销手段往往比较单一.D.很多网红店都是存在时间短,衰败速度快.B14.阅读“材料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喜茶店铺广州客流量全国领先,深圳紧随其后:深圳市奈雪の茶客流量在全国一枝独秀.B.两家奶茶店在南方都很受欢迎,但在北方客流量普遍遇冷.C.两奶茶品牌的女性爱好者较多,女性占比高达58.26%.D.16~25岁年龄段人群是喜茶和奈雪の茶人群主力军,占比超过五成.B15.结合“材料三”,请探究网红店走红的原因.(4分)满足猎奇心理;追赶时髦新潮;满足社交需要.(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萵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姝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换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④锅中的水,沸起来了.咕咕,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降瞬间的喜悦.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赏,吹锅盖上的蒸气.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6.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地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内,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的房间.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暧的鱼,让瞎眼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岡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緣故?8.同样是一个冬夜,这往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1.山梁上;2.幸福喜悦;3.我们跟随母亲,给老人送鱼.17.从全文来说,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你觉得这个题目有何妙处?(3分)“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母亲煮鱼时水发出的声响以及一家人围在厨房里的快乐写成了鱼的“歌唱”,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一家人围在厨房等鱼、吃鱼的浓浓亲情氛围的怀念,也有对母亲关爱孤独老人、给老人带去温暖的赞美.8.第③段划线处的句子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3分)“罡风呜咽”营造出夜晚的气氛,反衬家中的温暖;用“温度升高”“热量突围”烘托我们逐渐增多的快乐;暗示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之情.19.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不少于三点).(4分)能干,从母亲清理鱼的动作可以看出;善良有爱的心,真诚,关心他人,从母亲把煮好的鱼送给瞎老爷爷可以看出.关心孩子,无私.从母亲只吃鱼汤泡饭,把大而无刺的鱼肉给孩子可以看出.20.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理解要点:艰难里需要以亲情温暖家人,需要以关爱温暖别人.21附加题(8分.本题为附加题,得分计入试卷总分,加分后,全卷得分不超过120分.)(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章.请你写出一句话的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面是某同学读《朝花夕拾》的感受,请你在横线上补充相关内容.(3分)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______________;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读《朝花夕拾》,我感受到了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3)《朝花夕拾》中少年时的“我”性格鲜明,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我”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分)(1)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2)藤野先生百草园善良(3)情节+特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1小题,50分)22.请以《这一次,我变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山B.水C.木D.火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温故知新B.不耻下问C.见义勇为D.三人行必有我师3.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4. 下列哪个故事是出自《西游记》?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沙僧取经D.唐僧骑马5.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人D.心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
()4. 《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3.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出自《静夜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4. 请简要介绍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5.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来阐述你对学习的态度。
2. 请用唐代诗歌中的诗句来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感受。
3. 请用《西游记》中的故事来解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 请用成语“画蛇添足”来描述一次你自己的经历。
5. 请用李白的诗句来描绘一次美丽的景色。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每题2分,共14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选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一个shānshān()来迟的春天,“我”和妻子带着儿子以及又熬过一个严冬的母亲到田野上散步。
不料路上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但一切都取jué()于“我”,这令“我”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也不想拆散一家人。
最后,“我”决定委qū()儿子,按照母亲的心意选择走大路。
而母亲改变主意,提出走小路,让大家各得其所。
A.珊珊____________zhī抉shà曲B.姗姗____________qí____________决shà屈C.姗姗____________zhī决chà曲D.珊珊____________qí____________抉chà屈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把小小的座椅,如何让其与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专家提醒: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手部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春天的南湖公园生机勃勃,到处是花团锦簇、杨柳依依的美景。
B.通过市政府的“微改造”工程,阳光社区呈现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面貌。
C.这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走一步都很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姓名记分一、积累运用(20分)1、填空:(3分)(1)《风筝》作者,原名,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2),不亦君子乎?(3)沉舟侧畔千帆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戏谑.( ) 寂寥.( ) 无垠.( ) 蹒跚..( )( )浩hàn( ) xuán ( )念 chōngjǐng( )( ) nì( )水3、成语填空(5分)销声迹汗功劳名正言为不仁恍然大人情世然无味望兴叹怨尤人言简意4、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3分)(1)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拨,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2)若没有胡琴的因原,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
()(3)这位朋友疾忙跑去,看见希金斯正涉水返回岸边。
()5、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2分)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仿句: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通过努力学习,使我进步很快。
C、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D、能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一了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4分)(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2)我决定咬了牙...……3、“……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2分)4、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2分)(二)差不多先生传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村人氏。
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
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
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
”先生说:“错了。
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
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
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
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
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
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
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
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
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
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
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
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相.貌( ) 直隶.( ) 钱铺.( ) 王大.夫( )2、文中说差不多先生的记性不精明,思想也不很细密。
请用自己的话把这些事例概括出来。
(6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作者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2分)4、细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要给他立传?(4分)5、差不多先生认为什么事差不多就行,这一思想的根源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分)三、文言文阅读。
(22分)(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去.后乃至(2)与人期.行(3)待君.久不至(4)元方入门不顾.2、解释句中加点的“之”。
(3分)(1)下车引之.(2)君子之.学必好问(3)投诸渤海之.尾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居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窗户),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无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
1、“叶公见之”中的“之”字的正确用法是()(2分)A、翻译成“的”,助词。
B、翻译成“它”,指龙,代词。
B、无意义,助词。
D、翻译成“到”,动词。
2、给“无色无主”写一个现在常用的近义词:(2分)3、由这则故事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
(2分)4、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3分)四、作文(50分)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在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
请以“,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抒情文章。
要求: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你最拿手的事件写出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附答案:一、1、鲁迅,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
人不知而不愠。
沉舟侧畔千帆过。
2、 xu xuâ liáo yín pán shān 瀚悬憧憬溺3、匿马顺富悟故索洋天赅4、拔、缘、急、5、略6、D二、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表达渴望和眷念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3、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4、言之成理即可1、xiàng lì pù dài2、①把糖买错;②把省份搞错;③记账不分十、千;。
④搭火车迟到;⑤请牛医生治病;⑥认为活与死差不多、3、因为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4、批判态度。
作者批判的不仅仅是“差不多”先生,更重要的是为了警示世人,应该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
6、“何必太认真”三、1离开,约定,你,回头看2、代词,元方;助词,主谓之间无实义;结构助词,的。
3、(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
(2)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4做人要重礼守信四、1、B2、六神无主3、叶公好龙4、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
引申为浮华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