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量之间的乘积保 持不变,即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 量减少,反之亦然。这种关系在现实 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如压强与体积 的关系、功率与电阻的关系等。反比 例关系也是函数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 系。
比较正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都是描述两个量之间 关系的数学模型,但它们所反映的规 律不同。正比例关系是线性的,而反 比例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数学 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
正比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关系, 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速度与时间、路程与速度等。
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它们的差、 商、积和幂等运算结果仍保持正比例 关系。
正比例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量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电流与电压、电阻与电压等。
在经济学中,正比例关系用于描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如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 的关系。
化。
反比例则描述的是两个量之间的 逆比关系,即一个量随着另一个 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按相反的比例
变化。
主题重要性
01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是数学中 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函数、 方程、不等式等后续数学知识至 关重要。
02
在实际应用中,正比例和反比例 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 物的变化规律,为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重要的数学工具。
02
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的定义
正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持恒 定,即当一个量增加或减少时,另一 个量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且两者之 间的比值始终不变。
在数学表达上,如果两个量x和y满足关 系式y/x=k(k为常数),则称x和y成正 比例。
正比例的性质
当两个量成正比例时,它们的图像在 坐标系中是一条直线,且该直线经过 原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讲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讲义知识点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知识点归纳】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k(一定).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的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y﹣x=0,y与x()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例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知识点2.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知识点归纳】1.成正比例的量:(1)“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3)关系式:=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1)“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3)关系式:xy=k(一定).3.判断方法:关键是看着两种相关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y=3+xB、x+y=C、x=yD、y=典型例题例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例2.下列式子中(a、b都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A.9×a=2×b B.a×﹣4÷b=0C.a=D.a×7=例3.下列关系式中x、y 都不为0,则x与y不是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x=B.y=3÷x C.x=×πD.x=例4.成反比例的两个量在变化时的规律是它们的()不变.A.积B.商C.和例6.如图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的关系.①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比例.②根据图象判断,行驶150千米需耗油升.(1)若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长是厘米;若长是8厘米,宽是厘米.(2)这些长方形的宽与长成比例.如果用y表示长,x表示宽,则y=.(3)这样的长方形中,当周长是70厘米时,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列式解答)例8.一种服装布料每米售价为60元,购买2米、3米、…各需要多少元?(3)购买布匹的长度和需要的钱数有什么关系?(4)根据图象判断,购买2.5米布匹需要多少钱?例9.右面的图象表示小军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小军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比例,这是因为:.千米大约需要分钟.甲地到乙地K1214:2622:268时640千米(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2)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比例.(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元钱?达标检测1.如果x=y,那么与y成()比例.A.正B.反C.不成D.无法确定2.买同样的书,花钱的总价与()成正比例.A.书的本数B.书的页数C.书的单价D.不能确定3.下面关系式,()中X与Y不成正比例.A.X×=3B.5X=6Y C.4÷X=Y D.X=Y4.如果a:b=7:8,那么a和b()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下面构成正比例的是()A.总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天数B.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C.x=y,x与y6.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比例.7.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判断对错)8.如果A÷B=C,当A一定时,B 和C成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9.按要求回答问题.a、b是相关联的两个量,并且a=,请补充下表,并且判断a与b成什么比例关系.成比例关系.10.根据下面的3张表,按要求回答问题.表1中的两种量,表2中的两种量,表3中的两种量.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2)根据成正比例的量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所对应的点,再连起来.根据图象判断,装订6本练习本要用张纸,175张纸能装订本.课后作业【巩固练习】1.下列两种量的关系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B.写字总数一定,写一个字所用时问和写字总时间C.写字总数一定,每分钟写字个数和写字总时间D.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齿轮的齿数和转数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中,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A.随着扩大B.随着缩小C.不变从表中我发现了,车费和人数比例关系.4.如果下表中的X与Y成正比例,那么表中的括号应填,如果X与Y成反比例,表中的括号应5.已知6x=4y,x和y成比例,已知=,x和y成比例.6.如果a=(c≠0),那么一定时,和成反比例;一定时,和c成正比例.表中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用天数的规律是;每题要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成比,如果每天看30页,则要天;如果用了15天,则每天看页.8.一辆汽车2时行驶1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80千米、240千米、320千米…所需的时间分别填入(1)所描的点连线,你发现:(2)这些数量中不变.(3)路程和时间成比例.(4)估计4.5时行驶千米.因为一定,随着变化而变化.增加,随着增加;减少,随着减少,并且和的一定,与成比例.(2)把上表中的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表示出来.(3)连接各点,你发现什么?(4)表中的数量和时间有什么关系?(5)估计一下,2.5小时大约做多少个零件?5.5小时呢?。
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形式,如果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恒定的比例系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称之为正比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正比例关系存在于许多方面,并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数学上的意义正比例关系在数学中经常被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
如果两个变量X和Y呈现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 = kX,其中k是一个常数。
这种关系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简洁性与可预测性正比例关系的数学表示形式非常简洁明了。
通过X的变化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测Y的变化,反之亦然。
这为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
比例系数的意义比例系数k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常数通常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通过它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物理学中,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质量=密度×体积,其中密度就是比例系数。
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正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观察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利用正比例关系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经济学中,可以使用工时和产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来确定最佳的生产计划。
2. 实际应用正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例子:距离与时间在物理学中,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通常可以表示为速度 = 距离/时间。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恒定,所以距离与时间呈现正比例关系。
温度与体积在热力学中,根据查理定律,对于固定量的气体,在恒定的压力下,温度和体积呈现正比例关系。
这一关系在工程设计和实验室条件下的计量中非常重要。
成本与产量在经济学中,成本(如原材料费用或人工成本)与产量之间通常存在正比例关系。
例如,在生产线上,随着产量的增加,原材料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电压与电流在电学中,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呈现正比例关系。
这一关系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起着核心作用。
3. 经验规律的验证与发现正比例关系也为验证和发现经验规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通过观察和分析现象,我们可以建立正比例关系模型,通过比例系数来验证实际规律的合理性。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一、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大,并且两个变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正比例关系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际应用正比例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通常是正比例关系。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速度和时间来计算物体所走的距离。
又如,成员数量与总费用之间的关系通常也是正比例关系。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被描述为正比例关系。
2. 权衡和计划正比例关系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在做出决策时进行权衡和计划。
通过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我们可以预测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
这对于制定有效的计划和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3. 图表和图形正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制作图表和图形来可视化。
例如,我们可以用散点图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通过观察散点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预测和推断未来的变化。
二、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相应地减小,并且两个变量之间的乘积保持不变。
反比例关系也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1. 逆向依赖关系反比例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表示逆向依赖关系。
例如,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反比例关系。
在运动学中,我们知道物体的速度等于它所走过的距离除以所花费的时间。
当时间增加时,速度减小;而当时间减小时,速度增加。
这种反比例关系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
2. 优化和最佳化反比例关系也在优化和最佳化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调整一个变量来最大化或最小化另一个变量。
反比例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变量来减少另一个变量,或者通过减少一个变量来增加另一个变量。
这种关系对于优化问题的求解非常有用。
3. 比例转换反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比例转换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一个过程中的速度和所需时间之间的反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比例转换为速度和所走距离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与反比例比例尺

0 30 60 90km
1. 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例子? 2. 生活中有哪些成反比例的例子?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并说明理由。 1 用砖块铺地,每块砖的大小和所需的块数。 ( 反比例 ) 2 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 反比例 ) 3 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底面周长和高。 ( 反比例 ) 4 六一班的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数和总人数 。 ( 正比例 ) 5 一条绳的长度一定,剪去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不成比例 ) 6 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反比例 ) 7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 不成比例 ) 8 订阅<少年报>的份数和总价 。 ( 正比例 ) 9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 不成比例 ) 10 圆的直径和周长。( 正比例 )
4.一间大厅,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用324块。如果改 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 小明家正东方向600米处有座图书大厦,图书大厦西 偏北70度方向400米处有个科技馆,科技馆的东偏南 25度方向800米处有个邮局。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再 平面图上画出这些地点。
.
小明家
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
基础知识
(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的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或者说商)一定,这 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正比例关系。 字母公式: y÷x=k(一定) (2)当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出的 图 是一条直线,也就是说所有的点都在同 一条直线上。
1.一张精密零件图上的比例尺是5:1,一个零件实际长3毫米,图 上应画多少厘米? 2.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厘米。甲、 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与乙的 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辆车的速道,5天安装240米,如果每天安 装的长度一样,那么完成此项任务需要多少天?
正比例的意义

如果两个量x和y满足关系xy=k(k为常数),则x和y成正比。这是因为无论x和y各 自如何变化,它们的乘积始终等于k,这是正比例关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观察它们是否满足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总结词
如果两个量满足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则它们成正比。
详细描述
正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特定关系, 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常数倍。它 具有方向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如果 两个量满足这些性质,则它们成正比。
体重与饮食
摄入的食物量与体重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摄入的食物越多 ,体重增加的可能性越大。
时间与速度
在匀速运动中,时间与速度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时间越长 ,速度越快。
科学中的正比例例子
电流与电阻
在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与电阻成反比,但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 正比例关系。
密度与质量
$number {01}
正比例的意义
目 录
• 正比例的定义 • 正比例的应用 • 正比例的性质 • 正比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 • 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 • 正比例的意义和重要性
01
正比例的定义
什么是正比例
正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 持恒定,即当一个量增加或减少 时,另一个量也按照相同的比例
客户数量与销售额
客户数量越多,购买商品 的可能性越大,从而促进 销售额的增加,两者之间 存在正比例关系。
03
正比例的性质
当两个量成正比例时,它们的比值是常数
描述
当两个量x和y成正比例时,它们 的比值x/y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 被称为比例常数。
数学表达
如果x和y成正比例,则存在一个常 数k,使得x/y=k。
增加或减少。
(完整版)正比例反比例

知识要点一、变化的量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二、正比例(正比例好脾气,同缩同扩好兄弟,比值永远不变异)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一定)。
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1)两种量相关联。
(2)它们的比值一定。
备注:可以将两个量的关系写成yx=k(一定)的形式,再进行判断。
三、反比例1.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1)两种量相关联。
(2)它们的乘积一定。
经典例题1例题1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
(3)宽一定,长方形的周长与长。
解答:(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正比例。
理由:大米的总质量随袋数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大米的总质量/袋数=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所以它们成正比例。
(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不成正比例。
理由:一个人的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但身高在不同年龄段增长幅度不同,且到了一定年龄后便不再增长,即两种量的比值不固定,所以它们不成正比例。
(3)宽一定,长方形的周长与长不成正比例,理由:宽一定,长方形的周长随着长的增减变化而变化,但长方形的周长是由两个长和两个宽组成的,即周长=(长十宽)×2,则周长/2-长=宽(一定),周长和长之间是加减关系,所以它们不成正比例。
正比例的意义范文

正比例的意义范文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其中一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会导致另一个变量也以相同的比例增大或减小。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直线函数来表示正比例关系,形式为y=kx,其中k是比例常数。
首先,正比例的意义在于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关系。
例如,汽车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当汽车的速度提高时,行驶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反之,当汽车的速度降低时,行驶的时间也会增加。
这种正比例关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并做出相应的安排。
其次,正比例的意义还体现在经济学中。
例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正比例来描述。
当产品的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当产品的需求减少时,供给也会相应减少。
这种正比例关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此外,正比例的意义还体现在科学研究中。
在物理学和化学等科学领域中,许多物理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力与加速度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即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种正比例关系让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正比例的意义还表现在数学和统计学中。
在数学中,正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绘制直线图来展示,直线的斜率就是比例常数。
这种直观的图像呈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性质,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在统计学中,统计分析常常使用正比例关系来解释和预测数据的变化。
例如,人口增长与时间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统计学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
总之,正比例的意义在于反映了现实生活、经济学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关系。
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从而帮助人们做出决策和推动学科的发展。
通过研究和理解正比例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正比例的意义。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好正、反比例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理念:1、改变传统的提问设计,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归纳概括、应用提高”的过程,自主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3、改变素材的提供方式,通过发现、举例、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感受“现实中的数学”。
教学思路: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归纳与概括——应用与提高
课前谈话
我们来做个游戏:(让两名同学上台,先任意活动,而后让她们牵手活动,让学生比较两种活动有什么不一样?)
1、出示路程,看到路程这个数量,你想到了什么量?为什么会想到时间和速度呢?
学生:因为我们学过路程比时间等于速度。
教师:我们把路程和时间这样有关系的两个量叫做“相关联的量”(板),
你还能举出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
2、出示表一、表二:这是汽车和自行车所行时间和路程情况统计表
表一:
表二:
仔细观察思考:1.两表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交流,大组反馈:
1:表一和表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有路程和时间。
教师:都有路程和时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2:时间扩大几倍路程也扩大几倍。
生3:不对,表一是这样的,表二就不是这样。
教师:那应该怎么说?
生3:时间扩大,路程也跟着扩大,不能说扩大几倍。
教师:很好。
反过来怎么说?
生1:时间缩小,路程也跟着缩小。
教师:也就是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板书)
2、表一和表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1:表1的速度相同,表2的速度不同。
教师:我们来计算看看:50:1=50……照这样看,后2个格子应该填多少?教师:表二的后两个格子应该填多少?(可能是55、70)
表一的速度相同,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板书)
指100:1,这个比值能是100:1的比值吗?为什么?(不对应)
那这里的比值还必须要求是相对应的比值一定(板书)
表一中相对应的比值一定吗?表2呢?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两表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如果路程和时间具有以上这样的3个条件,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板)
教师:表1中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表1中的正比例关系呢?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表2
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3、出示例2
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格表
(数量:米,总价:元)
例2中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先理清思路,再将你的想法说给同座听。
如何用式子表示例2中的正比例关系呢?板书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当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3、生活中有这样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教师:例1、例2和刚才的例子都是正比例关系,仔细比较它们的共同点。
说一说,什么是正比例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4、如果我们用字母y、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k表示它们的比值,那么正比例关系又该如何表示呢?(板书y/x =k(一定))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y、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最,k表示它们的比值,当k一定时,y和x成正比例关系)。
5、判断:想一想: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应该符合哪几个条件?关键看哪一步?
出示P13练一练1.表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如果不给表格,你如
何判断呢?
6、出示例3
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相关联的量,总重量随袋数的变化而变化,因为
面粉的总重量/袋数=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
所以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成正比例关系。
7、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知道什么是正比例关系吗?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要符合什么条件?关键看哪一步?
8、巩固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1)练习本的单价一定,买练习本的数量和总价
(2)一个人的身高和它的年龄
(3)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9、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点评:
今天,走进了六年级数学教师王老师的课堂。
不约而同地,组内其他老师也来了。
王老师依然是那种略带沙哑的声调,但看得出,平添了几份自信。
教学的内容是《正比例的意义》,是节典型课,研究的人挺多。
出乎寻常,王老师以游戏开场。
让两名同学上台,先任意活动,而后让她们牵手活动,让学生比较两种活动有什么不一样?
用意很明显,渗透相关联的两量,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两种量就称之为相关联的量。
对于例1的处理,他也是别具匠心,一改传统教学时以就例论例的惯常,在书中例题后补充了一题,以题组的形式出示,让学生比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交流后,学生基本上累积了“第一题和第二题都研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但
第一题速度是不变的,而第二题中的速度是变化的”感性经验。
随后两表中的空格填写更是支撑了这一认识。
这是课中的第二次对比,通过比较,正比例意义的雏形已初具建立,这种建立较之传统教学“以一例”定论的做法更为科学和有效,顺乎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数学概念教学的规律。
“刚才大家不是说表一中的比值是一定的吗?现在怎么不一定呢?”原来,王老师举了一个“不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相比的数值,故设疑障,凝聚学生思维的指向,产生“噢,原来求比值是要用对应的数值啊!”的内心喟叹!
按照传统,此时应该可以概括“正比例的意义”了,可王老师又节外生枝,让学生做起了书上的习题,就是“花布”的那道题。
做好后把相应的关系式加以陈列,与例1的关系式排在一起。
“大家比较一下,黑板上两题的关系有什么相同之处?”绝妙的第三次对比!这一比,比出了所有成正比例量的本质属性:有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
此时,伴着教师有层次的板书,几次对比所带来的本质认识,新知已经不新了!!这时的抽象和概括只成了一种形式。
都说“士别三日,当括目相看”,过去,做教研员所形成的“腼腆、害羞”的毛头小伙儿已不见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有着自信、从容,教学语言干净炼达的成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