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16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忧郁。
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
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
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的小猫同来。
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小猫吸引去了。
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
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
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
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16猫-郑振铎》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猫-郑振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猫》一文中郑振铎所描绘的猫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准确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及自然界的关注与爱护之情。
4. 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尝试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进行短文创作。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文:学生需提前预习《猫》一文,了解文章大意,标出生字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 字词练习: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利用字典或课本注释理解其含义,造句练习以加深记忆。
3. 阅读理解: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用以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 文本赏析: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赏析,并简述其妙处。
5. 仿写练习:以“我眼中的XX动物”为题,模仿《猫》一文的写作风格,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6. 情感表达:写一篇关于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三、作业要求1. 字词练习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每个生字词抄写三遍,并在造句时正确运用。
2. 阅读理解题目需根据课文内容认真作答,答案要准确、完整。
3. 文本赏析要写出自己对选段的理解和感悟,并简述其妙处。
4. 仿写练习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真实地描述动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5. 情感表达短文要真实、有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6.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重点评价字词练习、阅读理解和仿写练习的完成质量。
2. 对学生的文本赏析和情感表达短文进行评价,肯定其亮点,指出可改进之处。
3. 对全班同学的作业进行总结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分享经验和方法。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出其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需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指导。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作业心得,共同进步。
16郑振铎《猫》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 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
运用比喻、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猫的 漂亮、可爱、活泼,表达了对它的喜 爱及与它玩耍时的乐趣。
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 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 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逗着它玩。 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 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 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 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 性情:“园中乱跑”“不怕生人”“ 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 ”…… • 本领:“会爬树”“捉蝴蝶”“会捉 鼠”。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 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用“又会”“也会”组织句子,通过 “跑”、“爬”、“捉”等动词, 突 出了猫的活泼、顽皮、有趣,透露出 “我”的喜爱之情。
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 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通过“树上——墙上——街上”活动地 点的变化,还运用“跃”、“跑” 等 动作描写,突出了猫的活泼、好动、顽 皮。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 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抓住动作、神情描写,突出猫的机 警、灵活。传达出“我”的喜爱之 情。
“芙蓉鸟事件”
卷
宗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只丑猫 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____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 对鸟笼凝望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 2、案发后的表现: 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十六课猫悟出人生的句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十六课猫悟出人生的句子
《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三只猫不同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可以从这篇散文中悟出人生的句子:
1. “生命之美丽与悲哀,原来就隐藏在我们每日每时的生活之中。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美丽和悲哀是生命的两面,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学会欣赏美丽,同时也要接受悲哀。
2. “我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也不能保护一只小猫,我的力量是多么小啊。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力量的反思,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掌控一切,需要学会接受和面对。
3.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猫的痛苦和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情感反应。
4.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特殊情感,也反映了人们在对待不同生命时的情感差异。
这些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我们在阅读时仔细品味和领悟。
《16猫-郑振铎》作业设计方案-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猫-郑振铎》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课文《猫/郑振铎》的深入阅读,理解作者对猫的细致观察和情感表达。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文《猫/郑振铎》,完成以下问题:(1)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猫的?请简要概括。
(2)作者对猫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3)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3. 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动物,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描写,字数不少于300字。
要求突出动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表达。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课文,确保理解文章结构和主题。
2. 完成作业时,请确保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3. 对选取的动物进行仔细观察,确保描写真实、生动。
4. 按时提交作业,并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批改。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学生的改进意见。
2.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正确率、语言表达、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等。
3. 优秀作业将展示在班级展示板上,以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老师的批改意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及时改进自己的作业。
2. 学生可向老师提问或与同学讨论,共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3. 鼓励学生积极提交作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理解课文《猫/郑振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动物描写,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要求明确,评价公正,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语文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
在本次作业中,学生应重点关注课文的结构和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同时,通过模仿课文进行动物描写,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郑振铎《猫》(16)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生命是条长河, 每一朵浪花都不容忽 视!
让我们心怀公平、 公正、悲悯,以尊重、 爱惜、宽容去发明一 种温馨旳世界!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是定猫!” 于是立即便去找它。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 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 这可怜旳鸟旳腿了,一时怒气冲天 ,拿起楼门 旁倚着旳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 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回忆》
郑振铎
回忆呀! 让过去旳悲痛,平静地躺在坟里, 永久地平静地躺在它旳坟里罢! 它已经在过去旳时候, 把我旳心撕裂得粉碎了。 回忆呀! 请不要再掘起它, 我旳脆弱之心禁不起好屡次旳捣击呀。
猫
duó
郑振铎
面对三次猫旳亡失,“我”旳 心情怎样?(从文中找出语句。)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旳酸辛,可怜这 两月来相伴旳小侣!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 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旳预警。…… 大家都 不快乐,好像亡失了一种亲爱旳同伴。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觉 得它偶尔跑到远处去,可能会认得归途旳。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出名旳夺去我们所爱旳 东西旳人。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旳,我旳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 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旳动物。…… 两个月后, 我们旳猫忽然死在邻家旳屋脊上。我对于它旳亡失,比此前旳两 只猫旳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 不出名旳夺去我们所爱旳东西旳人。
我对于它旳亡失,比此前旳两只猫旳 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旳,我 旳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 白,便妄下断语, 冤了苦一只不 能说话辩诉旳动物。想到它旳 无抵抗旳逃避,益使我感到我 旳 暴、怒我旳 ,虐都待是针,刺 我旳良心旳针!
第16课《猫》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作探究
案件疑点:犯罪嫌疑人花白猫是真正的罪犯吗?你能从这份卷宗 里看出判案的漏洞在哪里吗?
答:在这只猫的作案证据中,有两个词要引起注意,那 就是“似乎”和“好像”。这只是主观猜测,是在没有 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的妄下断语,以致造成了一桩冤案。
合作探究
案件定性:
案件反思:
1、从这件事中,作者明白了什么道理?他对此感受如何?
议论+ 抒情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更难过的多”“刺我良心的针”
合作探究
2.作为旁观者,你想对作者说些什么?想对花白猫说什么?
对作者:(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 实;(2)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 对花白猫:在不合理的社会,弱小者总是饱尝生活的不幸,不受欢 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我”对小猫的态度 原因(小猫的形象变化)
精读细探
重点:第三次养猫
“我”对小猫的态度
原因(小猫的形象变化)
可怜若无、不加在意
不活泼、肥胖、难看、懒惰
可厌、愤怒 悔恨、难过、良心受伤
“吃芙蓉鸟畏罪潜逃”的坏猫 被冤枉屈死而不能辩诉的猫
合作探究
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53号刑事案]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完成任务。 1.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认、读、写。 2.本文写了“我”家的几次养猫经历? 3.假如让你给这几只小猫取个名字,你会怎么取?请说明理由。
yù
忧郁
chénɡ
惩戒
zhǔ
叮嘱
字词检测
sè
污涩
chànɡ
七年级16课猫笔记

七年级16课猫笔记
《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这篇文章的笔记: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对三只猫不同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1-2 段):写第一只猫的可爱及亡失,引起我的辛酸和怅然。
2. 第二部分(3-14 段):写第二只猫的活泼有趣及亡失,引起我的愤恨和诅骂。
3. 第三部分(15-34 段):写第三只猫的忧郁、懒惰及亡失,引起我的深深自责。
写作特色:
1.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
2. 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尾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
3. 鲜明的对比手法。
第三只猫的地位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遭遇和结局更是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
6
活动任务:
1、走近猫,了解经历 。
2、品读猫,理解感情 。
3、感悟猫,探究哲理
2020/12/2
。
7
第一、二次养猫:
来 历
外
貌
性 情
在家 中的 地位
结 局
对我 的
影响
第一次: 花白猫
从隔壁
花白的毛,很活 泼,如带着泥土 很活泼 宠 物
病死 一缕
(1—2) 要来的 的白雪球似的。
2020/12/2
12
活动二 品读猫 理解感情
赏读30-34段,还原作者当时的心情。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
2020/12/2
13
《猫》是郑振铎的早期作品,最 早发表于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 学周报》上,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他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 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 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忧 郁
若有若
无,大
家不喜 被我 更难过
欢,不 大注意
得多。
打伤 永不养
(15—34) 拾
样子更难 看了。
懒 它。 致死 猫。
惰
来的。
2020/12/2
9
活动一
走近猫 了解经历
以“我是主人的第( )只猫,我
(
)”为开头口头介绍一只猫。
要求:1.语言简洁,力求形象。
2.时间不超过3分钟。
(提示: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
的地位、结局等角度。)
2020/12/2
10
活动二 品读猫 理解感情
1.这三只猫牵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第三只猫的死亡使我更难过?
2020/12/2
11
活动二
品读猫 理解感情
齐读17-29段,目睹一场“冤案”。
1、分析文中“凝望”的含义。
2、你从一声“咪呜”中听出了什么?(请 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只猫,请 你向你的主人辩解你的冤屈。)
2020/12/2
3
识记字词
相c称hèn
yù
郁闷
娱yú乐
s·è sǒn·gyǒng b·ì
污涩 怂恿 婢女
quán· ch·éng· ch·àng
蜷·伏 惩·戒 怅·然
2020/12/2
4
速读课文 整体把握
•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020/12/2
5
理清文章的思路
• 第一部分(1---2):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 第二部分(3--14):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 • 第三部分(15--34):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
酸辛
第二次: 从舅舅 小黄猫 家要来
(3—14) 的
浑身黄色的
更加 宠 活泼 物
怅然
被一个 愤恨
过路人
捉了去
诅咒 路人
2020/12/2
8
第三次养猫(重点):
来 历
外
对
貌
性 在家 结 我
情
中的 地位
局
的 影
响
遭人 第三次: 遗
丑猫 弃,
毛色花白,并 不好看,又很 瘦,烧脱了好 几块毛之后,
不 活 泼
文中的“我”有知错就改和实事求 是之心。
2020/12/2
14
活动三 悟人生 探究哲理
作者仅仅是在叙述养猫的
经历吗?请你以猫为鉴,以 “我”为鉴,多角度思考,写一 句感悟,送给自己或者你的同 学。
2020/12/2
15
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更 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应该善待 生命,关爱弱小者。
2020/12/2
16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 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 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 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2020/12/2
17
让我们都心怀 愧疚,心怀自 责,反思自己 吧!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 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12/2
18
头像老虎不是虎, 脚穿软鞋捉老鼠, 夜里眼睛圆又大, 说话好像小娃娃 。
2020/12/2
1
2020/12/2
猫
郑振铎
2
郑振铎
• (1898—1958),福建 长乐县人。现代作家、 文学家,我国新文化 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 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 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 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欧 行日记》《海燕》 《山中杂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