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合集下载

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匆匆忙忙赶回来,但是因为这破电脑,还是错过了开头的联合国进行曲,有点遗憾,等重播的时候再看一次。

每一年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心情都是很澎湃的,我不想点评一些譬如“演奏水平很高”“大师诠释很到位”之类的废话。

我最想说的是上半场的维也纳少女圆舞曲,老扬真的处理得很棒,在里面加入了口哨元素,我看着乐手们吹着口哨,真的很震惊,吹口哨竟然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当中,因为毕竟在这如此严谨高规格的音乐会上,吹口哨这些没有什么音准音高可言的表演,一般来讲真的是很不搭调的。

不过,他们吹口哨的音色真的非常的好,音准也吹得很准,然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风俗,每年除了正常演奏之外,还会有一些额外的风趣演出,今年的风趣演出加上吹口哨,令我想到一句话“不会吹口哨的演员不是好乐手”,用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真的很恰当。

每一个人喜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理由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圆舞曲,有的人喜欢每年的芭蕾演出,而我最喜欢的是波尔卡和童声合唱。

在2007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观后感上我就已经写过,先不说演奏水平,我觉得国内的乐团和维也纳爱乐或者柏林爱乐或者捷克国家广播等等的世界著名乐团的差别,我看国内的乐团演出,每个乐手只会把演出当做一份工作,我并不认为他们是真正的音乐家,我喜欢维也纳爱乐,我喜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每次看到他们演出的时候,他们都是很享受音乐的,每个乐手都是在一边演出一边微笑的,我很少看国内乐团演出有这种发现,他们都是机械的演出着,没有任何特色,没有任何的风格。

老扬真的是一个严谨、滴水不漏的音乐家,他所诠释的音乐我没有感到有什么惊喜,不过听完他的诠释却又会觉得非常满足。

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我已经看了16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2007年开始,也是每年写一篇观后感。

每一年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我全年之中最幸福的瞬间,没有之一,因为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真的是很有安全感,你完全不用操心它会搞砸,不用担心音乐的质量,一种稳稳的幸福。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引言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著名的音乐盛事之一,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

作为古典音乐的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为他们带来了一场华丽而且令人陶醉的音乐盛宴。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壮丽维也纳金色大厅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厅之一。

当我走进金色大厅的时候,我被她的壮丽所震撼。

大厅内墙壁和天花板都是以金色做装饰,充满了皇家的气息。

灯光照射下,整个大厅散发着温暖的光辉,让人感到舒适而又庄严。

精湛的音乐表演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汇集了世界一流的古典音乐家和乐团,他们用他们精湛的演奏技巧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音乐盛宴。

整个音乐会的曲目非常精选,从贝多芬、莫扎特到斯特劳斯,每一首曲目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乐团的演奏非常默契,每个乐器都发挥出最佳的表现,使整个音乐会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轻松欢快的氛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氛围非常轻松欢快。

观众们身着盛装,带着微笑进入大厅,迎接新年的到来。

演出间隙,观众们彼此交谈笑语,互相分享对音乐的喜爱。

整个大厅充满了友好和喜庆的气氛,让我感到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之中。

对维也纳文化的体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仅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对维也纳文化的一次深入体验。

音乐会之前,我曾参观了维也纳音乐学院和维也纳歌剧院,了解了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在音乐会上,我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的独特魅力,那种典雅和优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着我。

不仅如此,音乐会上的舞蹈表演更是让我领略到了维也纳的舞蹈文化。

感受音乐的力量整个音乐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古典音乐的旋律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心灵深处。

每一段音符都激发出我内心最柔软的一面,使我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音乐的力量可以超越语言和国界,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

这次音乐会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让我更加热爱并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追求。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通用23篇)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通用23篇)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通用23篇)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篇1自从上了交响乐欣赏这节课以来,我一直很想听一场大型的音乐会。

因为上课时老师所播放的视频给人一种特别震撼的感觉,就好像是千军万马都听一个人指挥。

那种气势感觉是特别的磅礴。

终于有机会去了国家大剧院听了一次音乐会。

果然感觉真的跟在看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至于听的是什么曲子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

因为当时去的时间在十月份。

看到学校推荐的活动上有我和同学才有机会去的。

当然,首次进入国家大剧院唯一的感觉感觉就是特别大特别豪华,相比天佑会堂大了很多的感觉。

和同学坐了一会,音乐会也开始了。

音乐会一开始,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也许这就是刘老师给我们教过的听音乐会应有的文明吧。

只见那个不知名的指挥家缓缓的抬起手轻轻落下,音乐会开始了。

开始我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没有听懂音乐会的内容,后来,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我逐渐进入角色。

再后来,就感觉自己像是一叶扁舟,处于大海的浪尖处,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真正的打击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发出动人的旋律感觉跟我在视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这个才是真正的音乐会。

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互相组合,演奏出了其妙的旋律。

长笛声音悠扬、深远,如深山里的回音;短笛声音尖细、稚嫩,如水滴在石头上;圆号、低音号发出嘹亮的声音;小号、长号仿佛放开能穿透空气的嗓子让我感觉如鼓震天。

听着这些美妙的音乐,我不由得沉醉到它的音符里去,感觉自己像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不断的飞翔,飞翔很远的远方。

很快,音乐会结束了。

但是我依旧陶醉在刚才的音乐中不能自拔。

我真心觉得,音乐,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观看音乐会的观后感篇2新年民族音乐会,慷慨激昂、气势恢弘。

其中的《瑶族舞曲》,让我心醉神迷了。

初听此曲,仿佛在一个暖春的清晨,濛濛细雨漂漂然洒在我的面颊上,那种润泽肌肤感觉,顿觉舒畅。

清新的微风撩动我的衣角,像爱人的在我耳边轻声耳语的鼻息。

而我此时徜徉在青石板路的小道上,石板上的湿,如此明亮,如同涂了一层薄的柏油,走起来油腻一般。

梅开“三度” 终有新招——简评199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梅开“三度”  终有新招——简评199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合 唱 声 在 金 色 大 厅 回 荡 赢 得 了 全场 观

著 名 大师和 乐 团 表演 的亿 万 电视广 播
,
乐 员 们 面 带微 笑 的 脸 上 可 以 感 受 到 音

,
众 的 热 烈 掌 声其 四 是 梅 塔 大 师 在 音乐

的观众和 听 众 特别 是远隔 万里的 我 国
,
乐 家们 抑 制 不住的激动 和 喜悦 如 恢 谐 快 速 波 尔 卡舞 曲 祖 卡波 尔卡
,
我 们还

律 以 表示 在 音 乐 形 式

二 」 对威
尔第的 支
麟 爵 嘿 藻 裂 酬 蔽 濒 撇 摊 蘸 特 瓣 艰 蝶
可 以发现
几乎没有重 复 的 内 容
这说

今 天 我们 听到 的 这 首舞 曲 中 就有 威

吧 第 三 次 登 上 这 举世 瞩 目 的 音乐 会 指
,
明 梅 塔 和 其 他 有 幸 在 金 色大 厅 执 棒 的
,
器和 圆号 大提琴相 继跟进
以 下便是
,
曲 目 上 起到 调 节 作 用 而 且 也 更 加 引 发
,
夜 蛾 翩翩 起 舞 般 的 圆 舞 曲 旋 律 轻 捷 舒 展 明 快华 丽 为 了 这 份 愉 悦 赴 汤 蹈 火

了 观众和 乐 员 们 的 兴趣

为下 半 场 的 演
,
,
,
出 作出 了 很 好 的 铺垫
A UD
旧 P H !LE
飘 扬 进 行 曲 》那 节 奏 鲜 明 动 感 十 足 的
,


第一


梅塔 选 用 了 约 翰

2012新年音乐会

2012新年音乐会

2012新年音乐会2012年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第72场音乐会,也是马里斯·杨松斯继2006年之后再次担任指挥。

本场音乐会围绕若干主题展开,今年的开场序曲与往年不同,演奏的是约翰·小施特劳斯和他的兄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的《祖国进行曲》。

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们的父亲老施特劳斯的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部作品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悲剧:1859年4月29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在撒丁岛血战,而这次战争所激发的爱国情绪也触发了音乐家的灵感。

本场音乐会的第一部分演奏了两种风格迥异的舞曲。

第一支舞曲是为了纪念1890年1月12日落成的维也纳新市政厅,小施特劳斯与卡尔·迈克尔·齐雷尔各自创作过一首圆舞曲。

在小施特劳斯的《市政厅圆舞曲》中,他把奥地利正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相结合,以类似于《蓝色多瑙河》和约瑟夫·海顿的《皇帝颂》的形式谱曲,很适合交响乐团演奏,这也是他所有优秀圆舞曲作品的典型特征。

而齐雷尔的《维也纳市民》则是一种适合舞会的轻快圆舞曲,这使得当晚的听众对他报以更热烈的掌声。

在这两首圆舞曲之间,应听众要求演奏了两首轻快波尔卡,分别是《非此即彼快速波尔卡》和《闲聊波尔卡》。

(和两首圆舞曲一样,这两首曲子也是第一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

今年音乐会的最后两首曲子是向2012年伦敦奥运会献礼,同时也向英国王室致敬。

《阿尔比昂波尔卡》于1851年第一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公演。

而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骑手快速波尔卡》则是向他最喜欢的马术运动致敬。

这一曲目首次公演是于1870年3月13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慈善音乐会上。

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是这个音乐世家里最敏感内向的一份子,而他却因这一乐曲得到了听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音乐会的第二部分由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创作的一首乐曲开场,他在父亲的管弦四重奏乐队中担任第二小提琴演奏,同时他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和团长。

201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201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201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是音乐界备受瞩目和期待的盛事,而2013年的音乐会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201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观后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古老的音乐会之一,每年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

这场音乐会以奥地利的华尔兹舞曲和其他经典音乐作品为主题,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作为一位喜爱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我一直梦想能够亲临现场感受这场传统盛会的魅力。

进入金色大厅时,我被其宏伟的气势和瑰丽的装饰深深吸引。

巨大的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给整个场馆增添了一份奢华和庄重。

透过彩绘的玻璃窗,阳光洒在舞台上,犹如给整个音乐会增添了一抹明媚的色彩。

音乐会开始的那一刻,我完全沉浸其中。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以强大的气场和卓越的技巧展现了他们的才华。

指挥家的身影在舞台上婉转舞动,他们的手臂和手指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给人一种无比优雅的感觉。

整个音乐会的氛围充满了喜庆和欢乐,观众们都被这场大型音乐会所吸引,他们起立鼓掌,向演奏家们表示赞赏。

在音乐会中,我尤其喜欢他们演奏的华尔兹舞曲。

那种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让人不禁想起优雅的舞步和维也纳的风光。

华尔兹舞曲中流淌的音符仿佛带领我穿越时空,置身于19世纪的维也纳舞会中。

在这个瞬间,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它可以将人们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并引发内心深处的激动和共鸣。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仅仅是音乐的盛宴,还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细节。

其中之一是定期互动。

在音乐会进行中,指挥家偶尔会面向观众,与他们进行交流,并且鼓励大家一起拍手,制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

这种互动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与音乐家和其他观众之间的紧密联系,给整场音乐会增添了一份亲切和热烈。

除了华尔兹舞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演奏了一些其他的经典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乐,莫扎特的歌剧选段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成果,让观众们有机会欣赏到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会观后感

⾳乐会观后感⾳乐会观后感(精选20篇) ⾳乐,是⼀种快乐;听⾳乐,是⼀种享受。

⾳乐会更是⼀次盛⼤的⾳乐盛会。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乐会观后感(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乐会观后感篇1 星期六下午⼀点多,我和爸爸去参加⼗⼆律琴⾏组织的⾳乐会。

来到西村,坐上了地铁五号线,车厢内⼈很多,我挤到了⼀个座位,拿出《⼤⼒⽔⼿》的书看了起来,⼀会⼉,就不知不觉地到了珠江新城。

出了B1出⼝,远远地就看见了⼴州市第⼆少年宫。

我们找到了赛尔乐⾳乐厅,⼀进⼤门,就看见了很多⼈,有许多⼩朋友都换上了演出服,个个都很漂亮,⼤家脸上都是那样开⼼!舞台正⾯挂着“芷芽劲发雏凤和鸣”的横幅,我也赶紧换好了裙⼦和鞋⼦,坐在⽼师指定的座位上。

⼀会⼉,就听主持⼈李娜⽼师宣布⾳乐会开始。

在我的前边有⼗⼏位⼩朋友,都弹奏了好听的曲⼦,有的是古典钢琴曲,有的是圆舞曲,还有⼀位⼩哥哥演奏了吉他。

我还勇敢地举⼿上台,回答了⽼师出的⾳乐知识题,得了奖。

我是第19个节⽬,和另外⼀个⼩朋友四⼿联弹,给我们班的陈思颖和其它两个⼩朋友唱歌伴奏,曲名是《⼤海啊,故乡》。

因为以前没有伴奏过,还没有轮到我的时候,⼼⾥还有点怕配合不好,⼼⾥就像揣个⼩兔⼦似的。

坐在⼀旁的爸爸好像看出来了,就⿎励我说:“你⼀定⾏,就按着平时练的弹。

”当主持⼈宣布轮到我的节⽬,我定了定神,满怀信⼼地⾛上舞台。

调整好座位,和另⼀位⼩朋友开始弹奏了这⾸优美的歌曲,听着⼩朋友的歌声和⾃⼰弹奏的⾳乐,⾃⼰仿佛就在⼤海边,海⽔是那样的蓝,有时波涛汹涌,有时⼜是那样平静,好美的情景。

当演奏完,就听台下⼀阵热烈的掌声,⼼⾥⼀阵甜甜的感觉,好⾼兴啊! 演出完,抱着⾳乐会发的两只萌萌熊公崽和爸爸⼀起,搭陈思颖家叫的出租车回家了,今天过了⼀个愉快的周末! ⾳乐会观后感篇2 20xx年10⽉28⽇,在xx⼯业园区⽂化艺术中⼼上演了⼀场精彩纷呈的⾳乐会。

这天下午,⾝为扬⼦晚报⼩记者的我怀着激动的⼼情踏进了⾳乐厅。

《经典唯美高雅艺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欣赏》(随笔)

《经典唯美高雅艺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欣赏》(随笔)

经典唯美的高雅艺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欣赏(随笔)七月骄阳似火,昨天下午,我们从全市的四面八方,聚拢到了位于曲阳路701号三楼的睿年(上海)健康服务中心,参加一台由老小孩聚乐部举办的回顾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赏析活动。

电梯一到三楼在签到台签到后,年青的男生迎宾服务生热情地把我们引导到,小剧场门口。

拿出音乐会门票,礼仪小姐检票后,给我们每人一份节目单,我们在装点一新只能容下30多人的睿年小剧场内,坐在舒适典雅的沙发座上,静静地等候着音乐会的开始。

音乐赏析会开始前聚乐部领导翔龙和睿年(上海)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作了欢迎词,聚乐部副主任真心英雄简单地向各位来宾介绍了这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过程。

我曾经写过一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畅想》的文章,可以说每年元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都会在电视上欣赏,过一把欧洲古典音乐的瘾。

音乐,是人类最崇高的灵魂,是陶冶人的情操和愉悦人的最好的精神食粮。

与其说人类百分之六、七十的病都是有精神因素引起的抵抗力下降,至患疾病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倡的竞争下,生活节中加快,传统的和旧式的家庭经不起物质欲望的诱惑,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而分崩离析,导致了离婚率的升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紧张,犯罪活动频繁日益猖獗。

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无意是疏解紧张生活一剂温馨愉悦快乐的安慰剂。

音乐无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地域,凭着音乐你可以在世界各地寻找到自己的知音和朋友。

奥地利是音乐的国度,维也纳更是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天堂。

每年辞旧迎新,在新年这个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节日,人们在欢庆新年时,都会举办各色各样的音乐会,来欢庆新年的到来,在欢快轻松曼妙的音乐声中宣告新年的伊始。

当然,一年一度的世界音乐国度之都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乃是世界最高级别的,最具实力的音乐会,称为世界最为瞩目的一场迎接新年音乐盛会,也吸引了外国政要前来参加盛会,音乐会的指挥和演出乐团都市世界顶级的指挥家和交响乐团。

指挥家和音乐家以及全世界的乐团,都以能在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音乐殿堂演出以此为自豪,令人关注仰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在北京时间XX年1月1日星期四晚18:00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让人激动人心的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此次音乐会的是由维也纳的爱乐乐团担任演奏,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担任总指挥。

祖宾·梅塔,是中国音乐迷们最熟悉的国际指挥大师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能与小泽征尔齐名的世界顶级的亚裔指挥家。

所以我们大家都很期待这场音乐会。

18:17分,演出正式开始,第一首曲目《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在悠扬的音乐中响起。

一阵阵时高时低的音符,就像潺潺流水般流过,令人陶醉其中。

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曲,分别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与《大学生波尔卡》。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

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随着悦耳的歌声,芭蕾舞演员们翩翩起舞,他们做着娴熟的动作,优美的舞步伴随着音符跳动,高雅的舞姿、愉悦的音韵,使我想起勃拉姆斯说过: “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大学生波尔卡》的拍摄过程是为了纪念维也纳大学成立650周年,摄像组把踢踏舞舞拍摄地点地位大学里。

轻快的音乐响起,5位大学生(踢踏舞演员)欢快的跳起来,不时作出特有的动作。

在美好的音乐中,演员们脸上浮现出快乐
的表情。

结尾渐渐舒缓,在隆重的和弦下,《大学生波尔卡》结束了,看台声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个又一个的曲目结束了,这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却使我印象深刻。

优雅的曲目、美丽的舞步、庞大的乐团,在我脑海里不断的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