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呕血与咯血鉴别

颜色:呕血多为鲜红色,咯血多为暗红色或咖啡 色。
伴随症状:呕血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咯血 常伴有咳嗽、胸痛等症状。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
呕血的病因
肝胆疾病:肝硬 化、胆囊炎、胆
石症等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
01
呕血与咯血鉴别
刀客特万
目录
01. 呕血与咯血的定义 02. 呕血与咯血的病因 03.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方法
呕血与咯血的定义
呕血的定义
01
呕血是指胃或食管出血,血液从口腔吐出。
02
呕血通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伴有血块。
03
呕血可能是由消化道疾病、肝病、血液病等引起的。
04
呕血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咯血的定义
咯血是指呼 吸道出血, 经口腔咳出
01
咯血量可大可 小,颜色可呈 鲜红色、暗红 色或咖啡色
03
02
常见原因包 括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血液病等
04
咯血可能伴 有咳嗽、胸 痛、呼吸困 难等症状
两者区别
定义: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血液从口腔吐出; 咯血是指下呼吸道出血,血液从口腔咳出。
外伤:如胸部
6
外伤、肋骨骨
折等
常见疾病
消化道疾病:胃溃疡、十 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
A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 心内膜炎等
C
B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 张、肺结核、肺癌等
D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方法
临床表现
呕血:血液从口腔 中吐出,常伴有恶 心、呕吐等症状。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ppt课件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3
定义
咯血(hemoptysis):咽及喉部以下的呼 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 咯血。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1
定义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 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病因
咯血 肺结核,支扩,肺癌,肺炎
出血前症状 咽喉痒感,胸闷,咳嗽
出血方式 咯出
血的颜色 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酸碱反应 碱性
黑便
无,若咽下血液较多时可有
痰的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呕血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黏 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出,可为喷射状 暗红,棕色咖啡色,也可为鲜红 食物残渣,胃液 酸性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 可持续数日
正确辨别呕血、咯血与吐血

正确辨别呕血、咯血与吐血作者:李增烈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4年第09期您仔细琢磨,中国字非常有意思!“吐”字左边是“口”,右边是“土”,“吐血”就是血从口里落到地上。
有血肯定是因为或大或小血管破裂的结果,但口腔只是血的一个“集散地”而已,血到底来自何处,还需诊断出血的病因。
其实,您也能当个有水平的家庭医生,让我们先看看“地形图”吧!有三股道在口腔汇合第一股道是呼吸道:包括喉、气管、大小支气管与肺。
呼吸道出血称为咯血。
第二股道是(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与胆管、胰腺,其出血称为呕血,因为大多在呕吐时发现出血。
最常见出血来自以上两股“大道”。
第三股道是口腔:口腔“本地”与邻近的鼻、咽部。
咯血与呕血的差异先头症状:喉咙作痒、胸闷而后“吐血”的多为咯血,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后“吐血”多为呕血。
相伴症状:咳嗽常与咯血相伴,呕吐每与呕血同行。
相混成分:混有泡沫、痰的是咯血,混有食物残渣、胃黏液的是呕血。
血液颜色:咯血多为鲜红色,呕血如果来自胃,常为咖啡色或暗红色,急剧大量出血也可呈鲜红色。
味道:带有酸味或苦味的,多为呕血;咯血只有血腥味。
有无黑便:除非咯血咽下的量在50毫升以上,一般不会出现黑便;呕血量在50毫升以上者,在呕血前甚至呕血后数天仍可有黑便。
出血来自“第三股道”口腔的,特点与咯血相同。
咯血与呕血的原因咯血的常见病有: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心脏病等。
肺结核是咯血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国内结核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由于空气污染与吸烟,肺癌已经成为我国的“癌老大”。
肺癌其他症状尚不明显时,常以咯血为第一症状,女性也不例外,尤须提高警惕。
呕血常见病有:消化性溃疡,包括胃与十二指肠溃疡,一直是呕血的首位原因,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黏膜病变、胃癌依次居后,近年来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并不罕见。
“第三股道”出血易被忽视从“第三股道”口腔来的出血,由于常被疏忽,有时会使诊断“扑朔迷离”。
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1.呕血是指呕吐物含有鲜血或血性物,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时容易引起呕血。
患者先有恶心感,然后发生呕吐,一般呈喷射状。
如呕吐物为鲜红色,则提示是食道出血;如呕吐物为咖啡色,则提示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咯血又叫咳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多因肺部或支气管出血。
咯血前常有喉部发痒感,血中常混有痰液。
2.呕血与咯血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别:
(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化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病史。
(2)出血方式:呕血多随呕吐引起;咯血一般是咳嗽后吐出。
(3)血液颜色:呕血的颜色呈紫红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的颜色则多为鲜红,有泡沫。
(4)内容物:呕血有食物残渣及胃液;咯血则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状:呕血前常先发生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咯血前常有喉痒、咳嗽、胸闷。
(6)血液反应:呕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7)大便检查:呕血患者常有柏油(黑色)样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隐血试验一般呈阴性。
3、咯血量的确定
(1)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ml。
(2)中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500ml。
(3)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500ml(或一次咯血>300ml)即为大咯血。
一次性咯血量达1500~2000ml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有时咯血量的多少与病变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肺功能严重障碍或发生血块阻塞窒息时,即使少量咯血也可致命。
(医学文档)咯血与呕血ppt演示课件

支气管结石。
出血机制:
★损伤支气管粘膜 ★粘膜下血管破裂 ★病灶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6
2、肺部疾病
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
于肺瘀血、肺梗塞、肺真菌病、肺出血等。
出血机制:
★小血管破裂(中等量咯血)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少量咯血) ★小动脉瘤破裂 (大量咯血) ★动静脉瘘破裂(大量咯血)
17
急救措施:二
神志清楚患者:鼓励用力咳嗽,用手轻拍患侧背部 促使淤血排出 ; 神志不清或牙关紧闭者患者:用开口器及拉舌钳协 助撬开牙关,清除口、鼻腔内之淤血块,或用舌压 板刺激其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另一手轻拍患侧
背部,使阻塞咽喉部的血块咯出 。
如以上措施不能使血块排出,则应立即用吸引器吸 出呼吸道内的血及分泌物
18
急救措施:三
短时间内大流量给氧以改善组织缺氧,氧流量应较 以3~4L/min为宜; 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立止 血、止血定,止血芳酸等; 输血:输血速度要缓慢,一次量不宜过多,因输血
量过多,可增加肺动脉压力而加重出血 ;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组织修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再次咯血。
25
LOGO
呕血与黑便
鲜红色: 出血后立 即呕出
棕褐色: 胃内停留 一段时间
柏油样: 血红蛋白 经肠内硫 化物作用 形成黑色 的硫化铁
呕血
出血后因血液刺 激引起恶心呕吐
出血量大, 很快时排 出的血液 可呈暗红 色,或偶 尔呈鲜红 色
其他: •出血量大时,有黑便 又有呕血; •出血量小时,常仅 有黑便。 •十二指肠出血,呕血 较少见。
20
二、呕 血
21
(一)定 义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文章目录*一、呕血与咯血的鉴别1.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2. 呕血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3. 呕血为什么有咖啡色*二、呕血的急救措施*三、呕血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呕血与咯血的鉴别1、呕血与咯血的鉴别咯血和呕血的出血部位是不同的。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多在食道、胃、十二指肠等。
而咯血则是呼吸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通常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脏的出血。
2、呕血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呕血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摄,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冷热不调或过食肥甘、辛辣、熏烤、煎炸及生冷等,日久会损害胃粘膜的防御功能,使胃粘膜产生病变。
一日三餐饮食分配应合理,要新鲜洁净,清淡而易于消化。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
饮酒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还可造成维生素缺乏,凝血因子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而导致出血。
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粘膜有较强的有害刺激作用,可使胆汁返流,消化道粘膜受损,发生炎症、糜烂、溃疡、出血。
须绝对戒烟忌酒。
3、呕血为什么有咖啡色一般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因为肠道、胃部出现了问题,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话可能是由于吃了一些硬质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才会导致的,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胃部,最好去医院出现咖啡色就是因为胃液胃酸过多然后跟血液中和产生了化学反应才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多的爱护胃部,饮食要注意,不要来世饥一顿饱一顿影响胃酸分泌。
呕血的急救措施咯血一旦发生,患者不应强忍住不咯,如果这样,再加上精神紧张,反而使咯血量更多。
咯血时如果病人体位不当,如仰卧着咳嗽,咯血不畅,会使得血液堵塞住呼吸道而发生窒息,这是很危险的,甚至会造成窒息而死亡。
如果家里或单位或工地、田间出现了咯血病人,家人或在场者要学会应急处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救三部曲”:第一,尽量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第二,要镇静,即安慰病人,精神不要紧张,同时可以给病人适量服用一些家中或身边有的镇静药,如三溴片或安定片等;第三,要立即止血,就是用一些止血药物,如果家中或身边有云南白药、三七粉的,都可以应用。
咯血的鉴别

咯血的鉴别
咯血在识别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一、咯血通常量比较少,颜色为鲜红色,患者并不会出现黑便的症状。
而呕血通常量比较大,颜色大部分为褐色或暗红色,同时会表现为黑便。
二、出现咯血时,通常患者可有咽喉部发痒以及咳嗽症状,咯血时也可出现胸痛、心慌等伴随症状。
呕血时一般会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在呕血时有可能会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等症状。
三、通常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肺部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时,可表现为咯血。
而呕血的患者通常发生在胆道疾病、肠胃道疾病首先就是年龄,青少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等等;四十岁上有常年吸烟史的,比如每天大约二十支,超过二十年,这个时候要高度怀疑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儿童慢性咳嗽伴有少量咯血和低色素贫血,需要注意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可能。
再就是咯血量,一百毫升以内的咯血量较小量;一百到五百毫升是中等量;五百毫升以上或者是一次咯血一百到五百毫升,就是大量的咯血。
再就是颜色和性状,如果咯出的血液是鲜红色,主要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如果是铁锈色的血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吸虫病和肺泡出血;如果是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暗红色见于二尖瓣的狭窄。
咳血与呕血的鉴别

咯血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
肿、心脏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
胆道出血、胃癌等
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咳出呕出,可为喷射状
咯出血的颜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
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酸碱反应碱性酸性
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天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数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中公教育专家石静老师为您解析呕血与咯血。
1.呕血是指呕吐物含有鲜血或血性物,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时容易引起呕血。
患者先有恶心感,然后发生呕吐,一般呈喷射状。
如呕吐物为鲜红色,则提示是食道出血;如呕吐物为咖啡色,则提示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咯血又叫咳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多因肺部或支气管出血。
咯血前常有喉部发痒感,血中常混有痰液。
2.呕血与咯血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别:
(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化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病史。
(2)出血方式:呕血多随呕吐引起;咯血一般是咳嗽后吐出。
(3)血液颜色:呕血的颜色呈紫红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的颜色则多为鲜红,有泡沫。
(4)内容物:呕血有食物残渣及胃液;咯血则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状:呕血前常先发生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咯血前常有喉痒、咳嗽、胸闷。
(6)血液反应:呕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7)大便检查:呕血患者常有柏油(黑色)样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隐血试验一般呈阴性。
3、咯血量的确定
(1)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ml。
(2)中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500ml。
(3)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500ml(或一次咯血>300ml)即为大咯血。
一次性咯血量达1500~2000ml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有时咯血量的多少与病变严重程度
并不完全一致,肺功能严重障碍或发生血块阻塞窒息时,即使少量咯血也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