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式技术在高速传真加密上的研究与实现
双线绕法原理

双线绕法原理在如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传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传输中,双线绕法原理则是一种基础的传输方式,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什么是双线绕法原理?双线绕法原理是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技术,它是基于双绞线的传输方式,通过将两根绞线绕在一起的方式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
在双线绕法中,两根绞线中的一根被称为正极线,另一根则被称为负极线,它们交替绕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双线绕的电缆。
为什么需要双线绕法原理?在数据传输时,电磁波的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就会导致数据的传输质量下降。
而双线绕法原理就是一种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将两根绞线绕在一起,可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
双线绕法原理的优点是什么?双线绕法原理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双线绕法可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可以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等问题。
此外,双线绕法还可以减少由于电磁波干扰所引起的信号衰减,从而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
双线绕法原理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双线绕法原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领域的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中,包括网络通信、电话通信、电视广播、无线电通信等。
在网络通信中,双线绕法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中,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总结双线绕法原理是一种基础的传输方式,它通过将两根绞线绕在一起的方式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
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中,双线绕法都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传输方式。
传真通信的历史-传真通信(FAX

网络时代的传真传真通信的历史传真通信(FAX)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递静止图象最重要的手段。
利用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传真机将文字、图表、照片等信息,由发送端经过通信传输网络传送到接收端,并在接收端以“硬拷贝(hardcopy)”的形式重现出来。
传真机的通用性很强,使用方便,已经成为现代通信和办公室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从十九世纪中叶被发明以来,传真机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实践考验,进行了多次进化,产生了从传真一类机到传真四类机在内的多种逐渐改善的标准。
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真机,是文件传真三类机。
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文件传真三类机包含了扫描拾取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电路、编码译码器、缓冲存储器、信道编码译码器、调制解调器、网络控制器以及控制系统。
独立的传真机的特点是,通用性非常好,使用方便。
传真与互联网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通信日渐成为主要的通信手段。
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比,网络通信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多媒体传输的特点,而且电子文档容易分发和复制,使得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变得非常容易。
这些是传真通信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就目前的网络技术而言,仍旧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安全性、网络阻塞等问题,使得许多关键的商业信息传输仍用传真来实现。
与电子邮件相比,传真首先具有实时传输的优势,如果要立刻获得一份报价,显然传真是最快的;其次是传真比较安全,因为传真是通过独立的物理线路通信的,而电子邮件则需要在多个邮件服务器之间转发,很容易被截获,所以重要的商业文件通常都用传真来发送;另外,传真机操作简单,工作稳定,电子邮件的配置和操作则相对复杂,而且还要经常面对病毒、死机带来的功能失效。
据统计,1999年全球传真机的销量超过2000万台,而且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
财富500强企业中有37%的通信费是花在传真上面。
这些都说明传真仍是目前商业通信的主要手段。
传真面临的问题随着信息交流量的日益增长,传真使用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概述

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概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传输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信息的安全性。
如何保障无线通信中传输的信息不被他人窃取或篡改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本文将对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超短波无线通信是一种基于超高频(UHF)频段的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率通常在300MHz到3GHz之间。
超短波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由于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和窃听,超短波无线通信的保密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超短波无线通信的保密技术主要包括加密算法、频谱扩展、信号混淆等手段。
加密算法是最常用的保密手段之一。
通过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即使被他人截获,也无法解读其中的信息内容。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通过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公钥和私钥对进行加密和解密。
频谱扩展是另一种常用的保密手段,它通过在发送端将数据信号展宽到整个频率带宽来增加信号的抗干扰性,从而使得窃听者难以获取原始信号。
信号混淆则是通过在信号中注入噪声或伪装信号来干扰窃听者,使其无法准确获取原始信息。
除了上述基本的保密手段外,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还包括物理层安全技术、认证技术等。
物理层安全技术通过利用无线信道的特性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如人工噪声注入、时空编码等。
认证技术则通过对通信双方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用户进入通信系统。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超短波无线通信的保密性,保障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
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现代社会的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控制、军事通信、智能化生活等领域,超短波无线通信保密技术的应用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通过提高无线通信的保密性,可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门卫式传真加密技术设计

机 , 传 真信 息 的加 密 保 护 日显 重 要 。 对 目前 解 决 传 真 加 密 问 题 的 方 式 有 以 下 三 种 f 一 是 通 过 传 真 机 自带 的 专 用 加 密 接 口 。 2 1 : 外 接 一 加 密 机 。 是 把 传 真 机 和 加 密机 一 体 化 设 计 实 现 。 是 二 三 门 卫 式 传 真 加 密 机 ,这 是 一 种 串接 在 传 真 机 和 线 路 之 间 的 通 用 型 加 密机 , 优 点在 于 安 装 使 用 方 便 , 能 稳 定 , 需 要 加 其 性 不 密 接 口 , 用 于 任 何 型 号 的 传 真机 。 门 卫式 加 密 机 连 接 如 图 1 适
21 0 2年第0 期 《 5 计算机与厨络 》
通 信 论 坛
计 算 机 与 网 络 创 新 生 活
呼 叫对 方 ,建 立 电路 ,然 后 将 电 路 由 电话 状 态 转 接 传 真 状 态
上 。 自动 方 式 时 , 由传 真 机 中 的 自动 呼 叫 器 发 出拨 号 脉 冲 , 对 方 检 测 到 振铃 信 号 后 把 传 真 机 自 动接 到 线 路 上 。 到一 个 低 速 握 手 信 号 以后 , 识别 该信 号 , 按 信 号 内 容设 置 自 并 己的 工 作模 式 , 后将 信 号 转 发 出 去 。 样 就 可 以 把 T 3 建 议 随 这 . O 提 供 的 流 图 分 解 为 一 个 个独 立 单 元 ,每 个 单 元 代 表 一个 握 手 信 号 或 报 文本 身 。加 密 机 收 到 一个 低 速 握 手 信 号 , 断 它 是 什 判
Z HANG a — i Xi o L
( ayC mp t gT cn l yIs tt B in 0 8 1 C ia N v o u n eh o g tue e i 10 4 , hn) i o ni , j g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白皮书》

PAGE040CCSA信息CCSA News◆ CCSA 召开2019年TC联席会议 协调审议第一批标准项目2019年1月22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在京召开了2019年第一次技术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协调审议2019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
参加会议的有各技术工作委员会(TC)主席或其委派的专家和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
协会代晓慧常务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她指出,2019年,协会将继续贯彻十九大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为建国七十年大庆做好标准化支撑工作。
标准是贯穿协会工作的主线,是协会工作的根本,面对近年来国家和行业标准化管理的改革的深入,标准化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构建新型的标准体系,促进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因此,也希望各TC对标准立项给予高度的重视,围绕改革变化,规划设计好协会的标准立项工作。
会议由协会武冰梅副秘书长主持。
本次会议对各类符合立项要求共计339项立项建议进行了讨论和审议,其中国家标准项目建议23项,通信行业标准项目建议255项,协会标准建议22项,协会研究课题项目建议39项。
这些立项建议涵盖了移动通信、互联网、网络与业务能力、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智能终端、传送与接入网、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通信线缆和器件、网络和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与运营支撑、电磁环境与安全保护、通信设备节能与综合利用、应急通信、量子保密通信、导航与位置服务、通信服务、安全生产等研究领域。
会议从所立项目标准名称、标准体系、产业需求、技术成熟度、各TC间交叉协调等问题对上述立项建议进行了逐项认真的审议。
协会秘书处会后将根据会议纪要和各技术工作委员会的回复意见,对无异议或协调一致的国家标准和通信行业标准立项建议整理汇总后尽快报送相关通信标准管理司局审批;对无异议或协调一致的协会标准提交协会技术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后形成协会标准项目计划下达,对无异议或协调一致的研究课题立项建议整理汇总后形成研究课题项目计划下达。
第十一章_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

• 例如设A={a0,a1,a2,a3,a4,a5},若k={0,1,…5}, 可得如下不同的密文代换表:
k=1,5才能得到一一对应的代换表,而k=0, 2,3,4都不可用。 所以,乘数密码中密钥有严格选择要求,要求 k和q是互素的。这样,密钥k所选择的范围减 少,其能采用的代换字母表大大少于加法密码
• [例11.6] 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明文字符集A, q=26.选用密钥字为k=RADIO,d=5,可得L1,L2,L3,L4,L5 。就可用密钥字对明文进行加密变换,若有 明文s= t h i s m e s s a g e i s f a k e 下标i=19 7 8 18 12 4 18 18 0 6 4 8 18 5 0 10 4 密钥k=R A D I O R A D I O R A D I O R A 下标L=17 0 3 8 14 17 0 3 8 14 17 0 3 8 17 14 0 • J=10 7 11 0 0 21 18 21 8 20 21 8 21 13 14 1 4 密文c=K H L A A V S V I U V I V N O B E
• 明文(或消息)——需要采用某种方法对其进行变换 来隐藏载荷着信息的消息或字符串。 • 密文(或称密报)——明文经过某种变换后成为一 种载荷着不能被非受权者所理解的隐藏信息的消 息或字符串。 • 加密——明文变换成密文的这种变换操作过程。 • 解密——利用密钥从密文恢复成明文的操作过程 ,即加密的逆过程。 • 加密者——对明文进行加密操作的人员。 • 接收者——预定接收密文的人员。接收者知道 密钥是非常关键的。 •
• 密钥为k= {k1,k2,…,kd},kL∈A;
• 令i为明文字符集的下标;
• 令L1,L2,..,Ld为密钥字符k1,k2,…,kd的下标; 则加密变换为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办法(2014年)》,( )负责事件解决过程中的协调和监控,以及事件升级的判断与执行。
A、一线支持人员B、三线支持人员C、二线支持人员D、事件经理正确答案:D2、著作权法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 )。
A、硬件设备驱动程序B、计算机程序及其开发文档C、操作系统软件D、源程序代码正确答案:B3、当前主流显卡接口采用( )A、ISAB、AGP8XC、PCID、PCIE-16X正确答案:A4、Windows操作系统中,利用什么命令,可以查看本机的TCP/IP配置情况( )。
A、ipconfigB、netstatC、arpD、renew正确答案:A5、系统安装完成后,要访问WEB管理页面,应在IE地址栏输入( )。
A、http://*.*.*.*B、http://*.*.*.*/edpC、http://*.*.*.*/index.aspD、http://*.*.*.*/vrveis正确答案:D6、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线与接地装置相连称为( )。
A、直接接地B、防雷接地C、工作接地D、保护接地正确答案:C7、Windows操作系统中决定着文件打开方式的因素是文件的( )。
A、长度B、文件名C、扩展名D、格式正确答案:C8、应急计划必须确定实施方案,制定( )。
A、抢救人员方案B、实施方案C、紧急响应规程D、常备不懈正确答案:C9、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 )位置。
A、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上B、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下C、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D、独立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正确答案:C10、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是( )层面的要求。
A、系统B、网络C、主机D、物理正确答案:B11、不同事件优先级对应不同的事件响应时限和解决时限,其中优先级为低的响应时限要求为( )分钟。
杨波,_《现代密码学(第2版)》第三章 3.1-3.4节

图3.1 分组密码框图
通常取m=n。 。 通常取 若m>n,则为有数据扩展的分组密码; ,则为有数据扩展的分组密码; 若m<n,则为有数据压缩的分组密码。 ,则为有数据压缩的分组密码。
设计的算法应满足下述要求: 设计的算法应满足下述要求: 分组长度n要足够大 要足够大, ① 分组长度 要足够大,使分组代换字母表中的元素 个数2 足够大,防止明文穷举攻击法奏效。 个数 n足够大,防止明文穷举攻击法奏效。 DES、IDEA、FEAL和LOKI等分组密码都采用 、 等分组密码都采用n=64, 、 和 等分组密码都采用 , 在生日攻击下用232组密文成功概率为1/2,同时要求 在生日攻击下用 组密文成功概率为 , 存贮, 232×64b=215MB存贮,故采用穷举攻击是不现实的。 存贮 故采用穷举攻击是不现实的。
• 如将分组 化分为子段,每段长为 、16或者 。 如将分组n化分为子段 每段长为8、 或者 化分为子段, 或者32。 • 软件实现时,应选用简单的运算,使作用于子段上 软件实现时,应选用简单的运算, 的密码运算易于以标准处理器的基本运算,如加、 的密码运算易于以标准处理器的基本运算,如加、 移位等实现, 乘、移位等实现,避免用以软件难于实现的逐比特 置换。 置换。 • 为了便于硬件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之间的差别应 为了便于硬件实现, 仅在于由秘密密钥所生成的密钥表不同而已。这样, 由秘密密钥所生成的密钥表不同而已 仅在于由秘密密钥所生成的密钥表不同而已。这样, 加密和解密就可用同一器件实现。 加密和解密就可用同一器件实现。 • 设计的算法采用规则的模块结构,如多轮迭代等, 设计的算法采用规则的模块结构,如多轮迭代等, 以便于软件和VLSI快速实现。 快速实现。 以便于软件和 快速实现
数据扩展尽可能地小。一般无数据扩展, ⑤ 数据扩展尽可能地小。一般无数据扩展,在采用同 态置换和随机化加密技术时可引入数据扩展。 态置换和随机化加密技术时可引入数据扩展。 差错传播尽可能地小。 ⑥ 差错传播尽可能地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 我国对传真通信的加密技术限定 在作 为主流机 的三类机 范 围。在研 究传 真加密 的过程 中, 各种
保密设备应运而生 。
图表、 图像等通过扫描从发送端传输 出去 , 再在接收端 的记
录纸上 重现 。它不 仅传 输 文稿 的 内容 , 传 送 文稿 的形 式 , 也
传递的是信息的真迹 , 具有电报 、 电话 、 电传等设备不可比拟
的特点 。但 由于传 真通 信 一般 在公 用 电话 交换 网( S N) P T 上
21 内嵌式加密技术 .
加密技术融入传真机设计中。 即加密模块嵌入到传真机内 部。 在对文件图像扫描数据进行编码后, 将其送到加密部件进行
Ab ta t src
W i h eeo me t ftlc mmu iain, ih se dfci l emiasu ig Reo t ted v lp n e o h o e nct o hg -p e a smi tr n l sn cmme d t n V. 4 aewi l d pe n e n ai 3 r l y a o td i o d
Ke wo d y rs Hih s e d f c i l T ・ r ・n r p in V. 4 g -p e a s e mi wowi e c t e y o 3
1 引 言
传 真作 为现 代通 信 的 主要 工 具 , 把记 录在 纸 上 的文 字 、
2 传统 的传真通信加密技术
加密处理 , 最后将结果经 调制解调 发送 上线路 。尽管 这种 内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 现信 息传 输 , 比较容易 误 传 、 窃 听和被 篡改 , 以为 了保 被 所 证 报文 信息 传输 的安 全 , 采用 加密 技术 对传 真报 文 进行 加 需
密处理 。
Iu T的 T 3 T— .0建议 。 规 定 了三类 传 真通 信 的 规程 , 。 而 T3 .0建议 新增 加 的 附件 F 中定 义 了采 用 V 3 双 工 调 .4半 制 系统 的高 速 三类传 真通 信 的规程 。采 用 V 3 .4建议 的高速 传真通 信 系统 , 即超级 三类 传 真通信 系统 , 实践 证 明 , 有 的 原 传真通 信 加密技 术 不 能 满 足 高速 传 真 通 信 的 要 求 。要 解决 高速 传真通 信 报文 的 安全 问题 , 必须 研 究 新 的加 密 技 术 。 就 新 的加 密技术 的应 用要 同时 满 足 普通 三类 传 真 通 信 和 采用 V 3 建议 的高速 传真通 信 的加密 要求 。 .4 本 文分 析 了传 统的 传真 加密 技 术和 二 线式 加 密技 术 , 研 究 了将 二线式 加密 思想应 用 于高 速传 真 的原理 及 技术 难 点 。 分 析 了该种方 案 的可行性 , 给 出了二 线 式高速 传真 加 密 的 并
肖 冰 秦 芳 诸 晔
(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 与工程系 上海 20 3) ( 000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江苏 无锡 248 ) 103
摘
要
随着通信技术 的发展 。 采用 V 3 建议 的高速传 真机 已 .4 大量使用 。为保证报 文信息传输 的安全 , 需采用加 密技 术对传真
US G D TW o- I W RE- ECHNoLoGY o T T REALI E HE Z T HI GH. P S EED ACS M I F I LE ENCRYP oN TI
、
Xa Bn Qn ag Z u e i i o g i Fn h Y
( e r etfC m u r c ne n n i e n , a g a J o n n e i ,h nh i 0 0 0 C i ) Dp t n o o pt i c a d g e i S n hi i t g U i rt S ag a 20 3 , h a am e Se E n rg h ao v sy n ( i ga nt t o o pt gTcnl y J n n nI i efC m u n e o g 。 £ i s 24 8 。h a a st u i h o J n u 10 3 C i ) a g n
报文进行加 密处理。首先分析 了 传统 的传真加 密技术和二 线式加 密技术 , 接着研 究 了将二线 式加 密思想应 用于高速传 真的原理及 技术难点 , 最后证实 了 种方案的可行性 , 给出 了 线式高速传真加 密的工作流程。 该 并 二
关键词 高速传真 二线 式加 密技术 V 3 .4
ma yf ls i re oma e sr ftemes gs sft e cy t n tc nq en e st elwi h s a smi sa e . i tti esy n ed .nod rt k ueo sa e’ aey,n rpi e h iu e d o d a t to efci l mesg s Fr ,hs sa i h o h e s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4 期 20 07年 1月
计 算机 应 用与软 件
C mp trAp l ain n ot r o ue pi t sa d S f c o wae
Vo. 4, . 1 2 No 1
Jn 20 a.07
二线式技术在 高速传真加密上的研 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