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书画家捐赠北京市总工会“暖·2010爱心互助”活动捐赠书画作品选

合集下载

陈元齐【陈元齐当代书法家】

陈元齐【陈元齐当代书法家】

陈元齐【陈元齐当代书法家】陈元齐幼时从颜体入手,后练欧柳,草书从孙过庭书谱起步,又由怀素、王铎等名家中吸取精华;篆书主攻中鼎、石鼓,尤喜临写魏碑。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当代著名书法家校友欧阳中石先生指点下,行草有较大长进,他常说:“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攀登。

”是我国当代书法成就较高的一位书法家。

下面是为你的陈元齐当代书法家,希望对你有用!洒脱俊逸见笔墨真挚旷达写人生——访住在天通苑的中华名师十大书画师陈元齐先生在天通苑东一区的一栋平凡的小楼里,住着一位不平凡的人,他就是著名书画家陈元齐先生。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陈老的大名,也有幸在不同的场合观赏过陈老的作品,到家里拜访还是第一次。

初次拜访这位书画界的著名人物,记者没有想到陈老居住的地方是如此安静、平凡,丝毫没有记者想象中那华丽的住所和喧闹的氛围,一切是那么清幽与质朴。

可以想象陈老,执着追求那种至上艺术境界的信念。

轻轻地按下门铃,一位个不高、散发着儒雅气质的老人马上请记者进屋,那自然的手势,平静的神情,亲切得就象自己家的长辈一般,这位老人就是陈元齐先生。

记者进屋后发现,陈老原来正在为朋友写榜书(大字书法)。

陈老并没有介意我们的打扰,领着记者参观挂在各个房间里的作品。

记者看到,大厅里摆着一张长约7米、陈老用于创作大幅作品的案子,各个小房间里都有小的桌子。

陈老的作品挂满了各个屋子,不仅有飘逸洒脱的书法,还有惟妙惟肖的绘画。

参观完陈老的各个房间和一些作品之后,记者倍受感染地与陈老交谈起来。

陈老质朴、平静的脸上,闪烁着智慧和坚毅的神采。

似乎那充满沧桑感的皱纹,也在诉说着他对书画艺术的艰辛历程,在与陈老的交谈中,记者没有任何拘束的感觉,反而觉得亲切而自然。

陈老真诚而平实的语言,让记者对这位书画界的名家又增添了更多敬仰。

没有成名后对人的陌生感,没有安于现状的满足感,取而代之的是陈老平易近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和在艺术创作中,把品德与艺术溶于一炉的高尚情操,可谓是德艺双馨。

书法名家座右铭

书法名家座右铭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答案一、单项选择“草圣”指的是(c.张芝)。

“临池作书、池水尽墨”讲的是(c.张芝)。

“妙悟八法、留神古雅”指的是(d.赵构)的书法。

“上款”通常写在正文的(b.右上角)。

“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赞扬的是(a.孙过庭《书谱》)“一笔书”指的是(a.《中秋帖》)。

“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指的书法作品是(b.《古诗四贴》)。

“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指的是(d.《十七帖》)。

“字划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语出(d.邓石如)。

(a.斗方)是指在正方形纸上书写的作品。

(a.苏轼)的书法为“宋四家”之首,“尚意”书风的首创者,开一代风气。

(a.唐代),楷书是取仕的必要条件之一。

(b.黄庭坚)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草书大师。

(b.甲骨文)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b.隶书)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b.秦小篆)的特点是圆润均匀,结构匀称。

(b.隋唐)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c.《毛公鼎》)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c.楷书)是用来初学最好的字体。

(d.《虢季子白盘》)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d.隶书)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不欲速,速则失势力、不欲迟,迟则缓怯”出自(b.《玉堂禁经》)。

“点画编次,无使其平,如鳞羽参差之状”语出(c.《论用笔十法》)。

“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语出(b.《艺概》)。

“母”字三横的开合结构应是(d.交叉)。

“穷款”表示只落(b.姓名)。

“权量文字”中的“权”是指(c )。

“尚法”的主要标志是(d.唐代楷书)。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c.蔡邕)。

“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c.《书谱》)。

“在限制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语出(b.歌德)。

“胄”字取(b.纵式),向上下方向伸展。

“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b.《非草书》)。

《白氏草堂记》是邓石如的(b.篆书)作品。

写给我最敬重的人—吴俊彬大师 文、北京通州,朱德华

写给我最敬重的人—吴俊彬大师  文、北京通州,朱德华

写给我最敬重、最信赖的人—吴俊彬大师文、北京通州朱德华首先感谢中国书画名家吴俊彬院长创建书画交流平台,感谢这个平台的管理员依兰女士介绍吴俊彬老师事迹,感谢书友朱克俊帮我介绍吴老师的为人与名气,并建议我添加了吴老师个人微信,使我更加了解了吴老师的为人,更加敬重吴老师。

我是一名刚退休不久的北京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一生来养成了跑跑跳跳,不爱动笔的习惯,也许是与职业有关系吧。

我虽然有绘画爱好,但早些年条件不好,家境贫寒,受条件限制,不能投入更多精力从事写画,多半都是为生活打拚,所以40岁以前沒什么发展,从40岁以后随着生活水平好转,再加上些机遇,上了国画函授大学二年,从此有些发展至今,但使终沒有什么大起色……再有我手机上网才刚刚起步,很多功能不会用,只限于看看微信,转发一下什么的,就连书写点儿东西,写错了在原地改改都不会,就连这次参赛投稿还是急用先学,刚搞定的,很不熟练,加上最近家里活多,原本6月1日前就基本写好了,但就是不会在原地修改。

才托至今日……'从微信上得知,吳老师是黄胄的学生、在中国书画界是一位造诣颇深、学识渊博,德艺双馨,谦虚大度,影响力很大的书画大家,领军人物。

但又是那样和谒可亲,平易近人,令人敬佩的一位高人、知名人士,他乐于助人,热衷于慈善事业,扶困济贫,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又善于广交朋友,独具慧眼,善解人意,知人善任,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又是一个令人敬重、信赖的人,微信上见他和朋友们相处动人的场面,亲如一家,有说有笑,书写交流,乐此不疲,真是让人羡慕至极。

说起认识吴俊彬院长,起初我想,吳院长身兼数职,网友、徒弟众多,业务繁忙,说不定沒时间看我发的微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沒想到的是,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不光回了信,还为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同时认真评定了我绘画作品,先是赞扬,后又客观实际地指出我绘画中的缺陷与不足之处,需注意改进的地方,他是那么的认真祥细,耐心解答,从不厌烦,象个久熟的知心朋友、家人一样,我和吴老师微信聊天、进而谈书画,更多的是,请教于他,跟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书画技艺水平大幅提升,而对每次请教,吴老师都会象往常一样,……他人名气虽大,但毫无架子,助人为乐,和气待人的可贵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吳老师,将是我永远学习的光辉典范。

北京画牡丹的画家排名 推荐画家萧红

北京画牡丹的画家排名 推荐画家萧红

北京画牡丹的画家排名推荐画家萧红唐朝诗人刘禹锡在其咏牡丹诗《赏牡丹》中写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位居十大传统名花之首,色彩丰富,娇艳动人,千姿百态的牡丹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翰墨洒丹青,留下了大量的绘画珍品。

那么,当代工笔牡丹谁画的好?今天就为您推荐一位在北京画牡丹的画家排名中,位居前列的画家萧红。

画家萧红正在作画拜访萧红老师,是个缘分,初次见面就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她的诚恳、热情、深遂、专注都让笔者看到一位女艺术家身上所散发的灵气。

所谓“诗(文)如其人”、“书(画)如其人”,一般而言还是合乎常情的。

从她的修养与气质,不难看出她在艺术道路的不凡成就。

萧红六尺牡丹松鹤图《吉祥如意图》(正在【易从网】热销中)她的作品涉猎广泛,有牡丹、九鱼图、荷花等,尤其以“工笔牡丹”而著称。

她的画室让笔者感受到了“满院春色”、“万紫千红”、“国色天香”,在一片牡丹的簇拥下品味她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特色,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节拍、雅俗共赏,为观者喜闻乐见。

萧红六尺牡丹锦鸡图《富贵吉祥》(正在【易从网】热销中)萧红,斋号:梅香阁阁主。

女,籍贯河南,现居北京朝阳区,开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开封市文化部专职画家,易从字画签约画家。

萧红作为当代工笔牡丹的小传人,更是被人誉为“牡丹国画中的花中皇后”。

其代表作品:《春华秋实》《国色天香》《冰清玉洁》《繁花似锦》《出水芙蓉》《富贵呈祥》。

萧红六尺富贵牡丹图《富贵白头》(正在【易从网】热销中)萧红在13岁的时候,即师从中国美术百杰王素芬大师学习学习绘画,后来以开封市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省工艺美术学院,为了更出色的学习绘画技巧,曾数次到专业美术学院进修学习,丰富艺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术技巧。

有着坚实的绘画基础和深厚的艺术修养,纵观萧红作品,有意境、有气韵、有格调,在融入西方美术技巧同时又未远离传统国画,极具自己风格和艺术特色。

北京职工书画协会聘请部分名家简历

北京职工书画协会聘请部分名家简历

北京职工书画协会聘请部分名家简历刘大为:刘大为,山东诸城人1945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分党组书记,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新近当选为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

苗再新:1953年出生,山东栖霞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创作室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韩敬伟:韩敬伟,笔名老坡,男。

1957年生于沈阳,汉族。

1975年上山下乡知青劳动三年。

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四年。

1982年毕业分配到辽宁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1996年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从事山水教学工作。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双聘教授。

主持山水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满维起:1954年生于天津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副院长。

作品曾作为国家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日本、韩国重要领导人。

作品被国内外诸多博物馆、美术馆、美协、纪念馆收藏。

纪清远:男,汉族,河北献县人,1954年2月生于北京。

祖籍河北省献县,系清代《四库全书》总籑官、大学士纪晓岚的六世孙。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为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吕立新:吕立新,男,1964年3月5日出生,河北唐山人。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理事、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授课专家,河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文化部《20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项目负责人,国家《艺术品管理条例》起草小组成员,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公益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2007年被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授予“突出贡献奖”。

卢平:女,195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留校任教,1985年调入北京画院,现任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

朱家骐简介

朱家骐简介

朱家骐
蒙古族〃1949年5月生。

进修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花鸟系〃国家一级书画师〃中国当代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振鸣书画院常务理事〃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研究员〃世界书画协会、中国华北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东方艺术研究院教授。

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当代文人书画家高级书画师〃北京华夏书画院高级书画师〃北京坛洲书画院副院长〃
朱家骐先生个人美术作品及艺术传略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家》、《当代著名书画家辞典》等五十余部。

其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十二个国家展出收藏〃被亚运会〃天下名人馆展出并收藏、获一、二、三等奖、特别奖
朱家骞
朱家骞(1952.2--)名别名:家千,艺:泰功。

蒙古族,北京市人。

现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推荐画家,水墨丹青书画艺术交流中心推广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北京荣宝斋画院霍春阳工作室画家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世界书画协会华北地区副主席、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文化学会艺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中国大写
意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211004707_苏士澍:书法公益事业的推进者

211004707_苏士澍:书法公益事业的推进者

Art Gallery·艺术长廊89苏士澍:书法公益事业的推进者苏士澍,1949年3月生,满族,无党派人士,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苏士澍先生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少年时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师从启功先生。

从事书法、篆刻的创作与研究,对汉画像砖、石以及历代碑帖、拓片也有钻研。

他的书法兼习诸体,擅长鸡毫作篆隶,富有特色;行草流畅,韵味极浓。

他的字体独具一格,硬朗时刚劲有力,温婉处柔中带风,有深厚的“金石气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持续推进书法进课堂近年来,苏士澍先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青少年的发展与培养,多次在全国“两会”提交推广汉字文化和书法教育的提案。

2009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苏士澍先生代表全国政协书画室做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

2010年的全国“两会”,苏士澍先生联合多名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

2014年3月全国“两会”,苏士澍先生发表题为《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的大会发言。

自2015年来,走遍全国各省及港澳台地区,实地考察百余所中小学,调研书法课程开展情况。

十余年来,苏士澍先生致力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身体力行,奔走呼吁。

2015年12月,苏士澍先生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之后他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继续到各地中小学调研走访,普及和推广书法。

热衷捐赠事业的书法家苏士澍先生还热衷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价值数千万元,而且还在持续捐赠。

Su Shishu: Promoter ofCalligraphic Public Welfare □ 崔炯翔by: Cui Jiongxiang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0 艺术长廊·Art Gallery2008年10月,“心系灾区 情寄文物――苏士澍金石书法捐赠展”在京举行。

春华秋实品神韵——著名书画家

春华秋实品神韵——著名书画家

文/武文龙 宋广山 摄影/杜新卫于鸿林,字青山,生于1945年,北京人,全国总工会画家,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山河画院副院长,中国怪夫子甲骨文文化艺术中心高级书画师,中国书画协会理事,东方白马书画院一级画师,中国书画社研究员,北京水墨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书画部主任,三峡书画院画师,张家界诗书画院一级画师,中原书画院高级画师,世界禅佛书画协会、世界禅佛文化联谊会研究员和常务理事。

于鸿林自幼喜欢书画,长期从事工会宣传工作,和书画结下不解之缘,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浓郁的京西山水画风格,小篆和梅花也有相当造诣。

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被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及香港、台湾地区友人收藏。

小篆及作品被载入《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词典》和《中国万岁书画金石家大词典》。

1997年出版了《于鸿林画集》, 著名书画家于鸿林艺术简介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丹青妙笔绘山水于鸿林作品欣赏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自古以来就是君子雅士的心思神慕之所,寄情于山水,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士乐此不疲之事。

在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滋养下,依山掩身、以水藏思、以山为德、以水为性,寄托闲情逸致,远离尘嚣,展现高风亮节;聚层岚以叠翠,抱高怀以虚云。

人与自然相融相依,咫尺天涯尽在尺幅之间的山水画更成了演绎这份襟怀的绝妙之径。

自然界以鬼斧神工造就了苍山耸立、江海横流,艺术家又以自己的妙笔丹青,把天人合一的意蕴,融入画作。

“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当山水画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个画种并绵延不绝时,“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便成为诸多翰墨高手的人生追求。

几十年来,于鸿林便以他那赤子般的情怀虔诚地打量着所面对的自然山川,静听着耳畔与千百年前几乎无异的风声鸟鸣,感叹着中国文化最后落脚在这莽莽苍苍、山重水复的神州大地,心中的意蕴生发在笔下,绘就了一幅幅意趣盎然的丹青画卷……1945年,于鸿林出生于北京房山青龙湖镇,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姚广孝的墓塔就坐落在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