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永无止境——访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祖望
2019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2019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四大题,22小题(另设附加题)。
满分150分(另设附加题5分。
全卷得分上限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3分)这里,鸣响着史前的风铃,流淌着远古的诗情,滋润着世事的沉浮;这里,有和畅(huì)_____风、镜湖月影,有竞秀千岩、廊桥遗梦;这里,有枕河人家、黛瓦粉墙,有运河蜿蜒、鸟篷咿呀……这里,一半是水,一半是岸,错落有(zhì)_____地镶嵌在华夏东南之隅,宛若一幅诗意浓郁的江南水墨,透达出她那深邃而□远的掌故逸事。
她,就是蠡城绍兴。
(节选自《蠡城物语·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和畅huì_____风错落有(zhì)_____(2)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幽B.悠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7分)故园难舍。
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故园东望路漫漫,(1)________”的凝噎;有的人,江河迢迢意难平,那是崔颢《黄鹤楼》上“(2)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遥望;有的人,身远心近情切切,那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3)________”的惦念。
也有的人,乡关路断痛难言,那是李清照《武陵春》中“(4)________,欲语泪先流”的睹物伤情;还有人,丘山林月皆桑梓,那是王维《竹里馆》内“(5)________,________”的天人相知……上下千年,在往圣先贤的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大道之行也,(6)________。
”(《大道之行也》)3.人生在世,难免遭遇逆境。
下列那一句适合用来激励逆境中的人们?请阐述理由。
科技创新:吾将上下而求索——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蒋继穆

6 公斤 的标煤 ,比一般水平 的能耗几乎降低 了一倍。 新 工作非常重视 ,在 制度和具体保 障措施等多方面对科 技 耗 18 创新工作 给予支持 :同时,我们赶上 了国家加速发展 的大 以上这些成绩不仅仅是 我个人的成 果 ,而是整个设计
好形势 ,拥有 了开发新 技术的 良好社 会环境 。在改革开放 团队、是恩菲公司的成果。
大 师 访 谈
Mr t r n e v e m N s lt r iw s
科技创新 :吾将上下 而求
访全 国工程勘察设计大 师蒋 继穆
本刊记者 /吕俐
他 , 自参加工作就致 力于行业技术创新 ,至今 已经近5 载 ;他 0 活跃在 冶炼 工程设计 及技 术研发 第一线 … …他就 是 中国恩菲 工程= } ! “ 中国恩菲” )高级 顾问专家 、全 国工程勘 察设 计大师蒋继穆。近 关问题采访了这位拥有1 项 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 术、获得过 1 项国; 0 0
项技术 的创新是需要整个设计 团队乃至整个企业 的 冷 ,沸腾炉 必须布置在室 内。在做 援阿 ( 阿尔 巴尼亚 ) 工
合作 才能完成的。 比如 过去 ,由于烧结机 、鼓风炉污染 非 程时 ,我考虑 阿尔 巴尼亚 的气候很 好 ,不存在天气顾虑 , 常严 重 ,铅冶炼技术一直存在着环保 改造 问题。1 8年 , 94  ̄B的院领导提 出用底 吹炉来代替烧结锅 ,以解决铅熔炼 - , J - 就想打破 常规 ,仿效化工 系统把沸腾 炉改在露 天配置 。但
金 川镍 闪速 熔炼设 计 、大 冶铜熔 炼技 术改造 、云锡公 司A s l 术 改造 ume 技 t
工程 、氧 气底吹 炼铅 新 工艺装 置 等项 目,多次 获得 全 国优 秀工程 设计 金 奖、 国家科技 进 步二 等 奖等 国家级 奖 项。他 主持 研 究的 氧气底 吹 炼铅 新 工艺 ,从根 本 上 解决 了硫 对环 境 的 污染和 危 害,获 国家科技 进 步 二等 奖 和 优 秀专利 奖
广东省罗定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罗定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各方军阀的混战,各种政权此起彼伏,但思想领域也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人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
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同时,先进刊物的发表给中华大地时常刮来新思想的浪潮,这些都塑造了那个时代的独特的进步青年。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这些青年们走上街头抗议,不仅仅表达他们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的不满,对列强侵占国土的强烈谴责,更是在发出他们这一代人对于这个残破的国家的呐喊,向人们昭告着这个时代的进步青年们对这个国家还有希望,他们还在为这个国家的存亡殚精竭虑,他们还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冀!这场运动留下一个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正是这笔精神财富支撑着后来的先烈们去战斗、开辟与探索。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勇敢追求未来的精神值得一百年后我们的青年和学生思考与学习。
(“前尘尽后”微博2018年11月12日,有删改)材料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他租住的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即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号,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撰写发刊词《敬告青年》。
人民日报精选文章高考素材

人民日报精选文章高考素材1.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
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读模式化现象。
——张涛甫《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2.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奋斗精神是成功者永不过期的通行证。
巴金说过:“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奋斗精神就是吃苦受累、敢闯敢试的精神;就是胜不骄败不馁、愈挫愈奋的精神;就是无惧无畏、一往向前的精神;就是踏实勤勉、一步一印的精神。
奋斗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比起成功学,我们更该学习“失败学”。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从挫折中走出来、在失败中站起来,不忘失败、不怕失败,便是生活的强者,便是奋斗精神的意义。
——徐文秀《奋斗,成功者的“通行证”》3.回答好“为什么要奋斗”,还得解决好“为谁而奋斗”的问题。
为高尚事业而奋斗不已,是人世间最崇高的风范。
有人说得好:“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这样的志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
为远大的而不只是眼前的目标而奋斗,为他人幸福而不只是个人一时的名利去奋斗,成功的意义将更加辽阔。
——徐文秀《奋斗,成功者的“通行证”》4.目标在前、使命催征,惟有实干笃行。
申纪兰老人曾带领西沟村民在土坷垃里刨出粮食,靠奋斗过上了好日子。
她感慨:我是太阳底下晒出来的,不是办公室里坐出来的。
扶贫不在嘴皮上、表格中、文件里,而在工厂车间的生产线上、直播带货的信息流中、易地搬迁的施工现场。
道路筑养装备与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道路筑养装备与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作者:来源:《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年第10期2014年9月13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杂志主办的第一届“道路筑养装备与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在长安大学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
会议由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中国工程机械学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技术分会及长安大学杂志社承办,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程机械分会、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及肯纳金属(徐州)有限公司协办,并且得到了西安达刚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别赞助。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杂志编委会主任李晓东,长安大学的老校长、《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孙祖望教授,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原交通部科技司司长刘家镇,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石来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长安大学校长助理赵祥模,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任国梁,以及全国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系统的代表,国内外筑养装备厂商的高层,共计近400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上、下午的会议分别由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院长吕彭民教授和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杂志主编焦生杰主持。
孙祖望教授、翟婉明院士、中国路桥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物资装备部总经理宋金刚、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李彦伟、北京亿美博科技有限公司杨世祥、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院长郝培文教授、肯纳金属(徐州)有限公司霍建中、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刘洪海教授、中交西筑总工张永卫、河南高速公路管理局张红春、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岳学军、西安达刚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周毅、北京艾施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于泳潭先后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筑养路机械的智能化发展、高速公路拓宽改建技术与标准、压实技术与压实机械的发展、绿色养护材料与新工艺研究、液压与传动的新技术、道路施工设备与管理、公路与铁路装备的动力学问题、道路层间施工的新技术、沥青搅拌设备节能技术研究、道路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和海外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与管理等。
奋斗者·正青春丨赵虎:奋战在勘察一线的“寻路人”

奋斗者·正青春丨赵虎:奋战在勘察一线的“寻路人”导语12月2日,早间CCTV-1综合频道、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奋斗者·正青春”栏目以“奋战在勘察一线的'寻路人’”为题,深度报道了四川公路院岩土一分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赵虎的奋斗故事,片中结合四川公路院设计的康新高速、雀儿山隧道、新二郎山隧道、泸定大渡河大桥等四川交通超级工程,讲述了近年来,以赵虎同志为代表的四川公路院青年寻路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坚守初心使命,以真挚的热爱、扎实的专业、严谨的作风,在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强省建设、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效。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微博、央视频等全媒体同步推送。
爬险坡、穿丛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14年来,四川省公路设计研究院的青年岩土工程师赵虎,先后参与了雀儿山隧道、二郎山隧道、川藏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用自己的不懈奋斗,见证了天堑变通途。
今天(2日)的《奋斗者·正青春》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长期奋战在公路地质勘察一线的“寻路人”。
在四川甘孜州,赵虎正带着他的团队翻山越岭,行进在正在建设中的雅叶高速康定至新都桥段,进行前期地质勘察。
四川省公路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赵虎:这条路我们已经走过很多次了,对我们来说,车子能走的路都算是条件不错的了。
穿行在茫茫荒原,有时还要攀爬悬崖峭壁,但再恶劣的野外环境,对赵虎他们公路地质勘察人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
由于康定至新都桥沿线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如何精准进行地质勘察,为修路架桥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赵虎他们面临的最大考验。
抵达现场后,赵虎迅速来到钻孔处勘察,此时的钻孔深度已经达到1200米。
赵虎他们把不同深度的岩石取出,进行编录、测验,进一步摸清地质情况。
四川省公路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赵虎:这条路特殊岩土、不良地质极其发育(分布非常广泛)。
“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构建中突出文化自觉教育探析

“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构建中突出文化自觉教育探析发布时间:2021-09-23T12:59:57.900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12期6月下作者:张海康李继勇[导读] 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帮助学生培养自觉的文化意识,加强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这是课程思想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是一首冻结的史诗。
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讲述了中国的历史,传承着国家的文化遗产建筑的人文和种族特征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文化意识。
中国建筑史课程旨在将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结合起来,并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纳入职业教育课程。
教师通过讲授这一课程,培养中国文明的爱心和自豪感,克服民间实用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对学习中国建筑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信心,转变学科资源和职业优势凯里学院张海康李继勇摘要: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帮助学生培养自觉的文化意识,加强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这是课程思想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是一首冻结的史诗。
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讲述了中国的历史,传承着国家的文化遗产建筑的人文和种族特征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文化意识。
中国建筑史课程旨在将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结合起来,并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纳入职业教育课程。
教师通过讲授这一课程,培养中国文明的爱心和自豪感,克服民间实用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对学习中国建筑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信心,转变学科资源和职业优势关键词:中国建筑史; 课程思政; 文化自觉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支柱,深深植根于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影响建筑美学、城市建设和艺术创作。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和哲学的全面体现。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是世界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分支,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建筑是学习民族精神和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勤奋耕耘数十载 标准设计铸辉煌——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服务行业发

勤奋耕耘数十载 标准设计铸辉煌——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服务行业发展历程与展望郁银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以来,国家一贯重视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工作,领导组织凝聚全行业的技术力量,编制出大量国家、地方、行业的优秀标准设计,在工程建设领域广泛地推广应用;始终以行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创新发展、改革发展为主线,标准设计是联合数百家一流的设计、施工、科研、高等院校集体创造的成果,是国内任何一家单位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起源于1956年,正值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为了满足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6年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加快设计进度,提早供给图纸》的社论指出:“大量地采用标准设计和重复使用图纸,是加快设计速度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1956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强调要加速编制并广泛采用标准设计。
1956年10月,原国家建设委员会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标准设计工作规范性文件——《标准设计的编制、审批、使用暂行办法》,并成立了原国家建委标准设计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前身),由此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事业正式诞生。
标准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适应计划经济时期建设,发展到适应市场经济时期建设;从学习照搬外国的经验,发展到走中国自己的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道路。
60多年来,标准设计几经曲折,克服困难、勇于开拓、全面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 郁银泉半个多世纪以来,标准设计的广泛应用,对贯彻落实国家建设方针及产业技术政策、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推动“四新”技术的应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密切关注政府相关政策、全力配合国家建设重点,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政策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