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复习(1).doc你们可能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 2 )艺术起源于“游戏”。
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 3 )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 5 )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2.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
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3.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1 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艺术不断地从非艺术走向专门艺术,从幼稚走向成熟艺术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艺术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变迁方面。
艺术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与其社会盛衰的密切关系上艺术与时代的密切关系说明,一个时代的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它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了经济状态,还有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等因素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艺术发展发展的不平衡还有着地理,民族等因素艺术发展发展的不平衡在艺术内部突出的表现为不同艺术门类发展的不平衡3 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学书法专业,谈谈你对“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美术复习1

七年级1、从题材上分,风景画是专门描绘自然景物的绘画。
静物画是描绘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器物、水果和花卉等的绘画。
2、在艺术史上,风景画和静物画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
直到17世纪,荷兰的画家们才画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和静物画。
3、17世纪荷兰画家的风景画,往往只表现纯粹的风景,如霍贝玛的《林间小道》、鲁斯达尔的《辛格拉温的磨房》和维米尔的《特尔夫特的街景》等。
静物画有彼特·克莱茨的《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彼尔特的《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和德·海姆的《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等等。
4、生活中的物品被当做绘画对象时,我们通常称它为“静物”。
5、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够增强对象的体积感。
6、铅笔淡彩画是用铅笔造型与水彩渲染结合的一种绘画。
7、版画就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运用刀和笔等工具进行刻画后直接拓印出来的作品。
根据版面材料与印刷方法的不可分为: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纸版画等。
8、纸版面造型特征是简明和夸张。
纸版画的制作过程非常轻松,具有随意性和游戏性,可以凭着想像力,借助于材料与印制的不可预料生,无拘无束地表达你独特的感受。
9、一千九百年前,有个叫蔡伦的人用树皮、破布、废麻绳等多种廉价材料进行反复摸索,不断改进,终于在公元105年成功造出了轻巧方便、适宜书写的纸张。
这便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10、古代造纸流程为:1、备竹料2、蒸煮3、打浆4、捞纸5、压榨6、捡纸11、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
将光谱中两端的“紫”与“红”接起来,形成一个环,这就是著名的牛顿色环。
12、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3、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差别,色彩的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14、色彩在色性上可分为冷色、暖色和中间色。
冷色有蓝色、绿色、紫色等,暖色有红色、黄色、橙色等,中间色有灰色等。
15、图案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夸张和变化的形式去适应装饰的需要。
插花艺术复习题(1)

三、单向选择(20分)2.餐厅的插花要既美观,又实用,(C )调的花朵有刺激食欲的功能,能提高进餐者的兴致。
A.冷色B.中性色C.暖色4.欣赏插花作品的最佳距离为( A )。
A.0.5—1mB.1—1.5mC.1.5—2mD.2—2.5m7.插花的装饰设计讲究色彩和谐,造型别致,构图均衡,多采用( A )的构图形式。
A.对称B.不对称C.错落9.下面不属于中国古代赏花方式的是( B )。
A.曲赏B.浴赏C.酒赏D.香赏10.适宜做焦点的材料是(A )A.百合B.勿忘我C.文心兰D.满天星14.属于主干直立造型的是(D )A.(半)圆球形B.S形C.新月型D.L型18.原始的花器是由( B )的容器和食具等器皿发展起来的。
A.舀水B.盛水C.灌水23.要插出作品的层次感,就要注意(C )A.上散下聚B.上轻下重C.高低错落D.上小下大27.(D )适宜做补充花材A.非洲菊B.百合C.月季D.情人草29.身材高挑的新娘选择捧花造型,最佳的形式是(C )A.半球B.弯月C.瀑布D.X字形32.在花车上做( B )处理,可以成为主花体的辅助装饰。
也可使主花得到延伸与响应。
A.设摆件处理B.点饰C.小吸盘插花D.组字装饰34.配件是艺术插花作品( A )物,也是花器使用中的一部分。
A.衬托B.装饰C.点缀38.下面不属于中国古代赏花方式的是( B )。
A.曲赏B.浴赏C.酒赏D.香赏E.琴赏F.图赏42.插花创作步骤为( A )。
A.立意构思—选材—造型插作—命名—清理现场B.选材—立意构思—造型插作—命名—清理现场C.立意构思—造型插作—选材—命名—清理现场D.选材—立意构思—造型插作—命名—清理现场44.以三主枝构图为例,第一主枝长度以花器大小的( B )倍为宜。
A.1.3—1.4B.1.5—2C.2/3D. 0.61854.插花著作《瓶史》的作者是( C )A.沈复 B.高濂 C.袁宏道 D.张谦德61.下列颜色中彩度最高的是( C )A.白色B.粉红色C.大红色D.黑色62.下列配色方式中属于统一配色的是( C )A.绿一红B.黄一紫C.红一粉红D.橙一蓝70.常用于餐桌装饰的插花形式为( B )A.S型插花B.半球型插花C.L型插花D.倾斜式插花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
3.模仿说或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4.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得来的有关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的艺术意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大学生现代设计艺术史考试复习资料 (1)

现代设计艺术史一,填空题,1,水晶宫博览会成为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巨大影响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导火线2,威廉。
莫里斯是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3彼得。
贝伦斯他把公司的商标,产品目录,办公用品,信封,徽章以及电扇,路灯等都重新进行了设计,使之成为世界最早的企业形象设计项目,并开创了企业形象系统设计之先河。
4,格罗佩斯世界著名建筑师,德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5,“少就是多”——米斯。
凡。
德。
罗倡导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线条)理念;他的设计活动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西格拉姆大厦玻璃摩天大楼的代表作;他还设计了钢管,皮革椅巴塞罗那椅6,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念的倡导者7,现代主义设计做突出的表现在建筑设计领域,德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三大支柱8,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主义、形式服从功能、重视设计对象的成本核算9,1910年,法国出现了具有现代意识的时装设计,保罗。
布列瓦特成为法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时装设计师,开创了女性时装设计的新纪元10,弗兰克莱特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1936设计的落水山庄是其有机建筑的代表作11,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非常高的造诣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理论家。
12,雷蒙德*罗威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师,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其名字是美国工业设计的代名词13,雷蒙德*罗威设计的可口可乐新标志获得极大成功,使该标志成为当今世界4大标志之一(其他3个是基督教十字架,伊斯兰的新月标志,纳粹党的标志)14,奥列维蒂公司是意大利最早接受并建立现代设计艺术体系的企业,创始人是卡米罗*奥列维蒂。
1908年创办的奥列维蒂公司,1911年奥列维蒂公司设计了第一台打字机。
插花艺术-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题1、插花亦可称为插花艺术,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
2、切花切花常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朵、花枝、叶片等的总称,它们为插花的素材,也被称为花材,用于插花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等花卉装饰。
切花玫瑰实为月季。
3、花束花束是用花材插制绑扎而成,具有一定造型,是束把状的一种插花形式。
4、干花插花所谓干花插花,是以植物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干化处理后的材料为素材,制作的插花作品。
5、理性抽象插花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花型。
多以松、柏、竹、兰、梅、桂等素雅的花材为主,结构较为清、疏。
或影射人格,或解说教义,表现理学之理。
二、判断题1、插花时,花器的作用仅仅是盛放水和花材。
(错)2、当花材色彩浅时,花器色彩可稍深,深淡相映才能托出花之艳丽。
(正确)3、探望病人可以送一些香气浓郁的花,让病人心情愉快。
(错)4、一般情况下,东方插花中,作为“点”的花材多选用奇数。
(正确)5、花作品中,花色的深浅变化带来视觉上的均衡属于动态均衡。
(正确)三、单项选择题1、以银芽柳、迎春花为创作题材,作品名“春之歌”。
其命名方法为()A.借助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来命名B.以花材的象征意义和特性来命名C.借鉴古诗词曲赋来命名D.以情感或情愫来命名2、红色的非洲菊,配上橙色的玫瑰、粉红色的毋忘我,属于()A. 同色系配色B.近似色配色C.对比色配色D.三等距配色3、古人插花口诀中的上轻下重、上散下聚、上浅下深等,都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插花作品的()A. 稳定B. 变化 c.对比 D.统一4、要表现夏日“荷塘月色”主题的东方式插花,可能最适合的花型是()A.写景式插花 B .倾斜型 C.下垂型 D.对称型5、用于装饰环境或展览用的花篮是指()A. 观赏花篮B.悼念花篮C.生日花篮D.探亲访友花篮6、适宜做焦点的材料是()A.百合B.勿忘我C.文心兰D.满天星7、养护插花作品最好的水质是()A.自来水B.井水C.凉开水D.雨水8、在花车上做( )处理,可成为主花体的辅助装饰。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填空题艺术的审美教育包括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
孔子提出的美学思想是以礼和乐为中心。
建筑、园林和工艺美术都属于实用艺术。
语言艺术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和样式。
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都属于综合艺术。
任何实用艺术首先都应当具有实用性。
在造型艺术中,摄影艺术可以最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
音乐、舞蹈都属于表情艺术。
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包含主观心灵的情感体验艺术构思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任何艺术作品都自觉不自觉的表现了艺术家主体的人格品德符号有两种:推理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
现实美高于艺术美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写实是艺术语言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
物我同一是中国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
美就是形象的真理。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
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
电影和电视是最年轻的艺术。
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外观”是席勒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
艺术的民族性来自民族精神。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主题”一词始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往、表意的工具和方式。
在艺术接受和欣赏的初级阶段,视、听知觉是接受的主要方式。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
艺术常识对应题美术类《向日葵》梵高、后印象主义绘画《游春图》隋代展子虔山水画《马拉之死》大卫新古典主义绘画《洛神赋图》两晋顾恺之人物画《格尔尼卡》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双喜图》宋代崔白花鸟画《错误的镜子》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清明上河图》宋代张择端风俗画《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文艺复兴绘画《潇湘图卷》五代董源山水画建筑类米兰大教堂意大利大金字塔埃及吴哥窟柬埔寨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万里长城中国科隆大教堂德国卢浮宫法国巴黎铁塔法国泰姬陵印度文学类《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鼠疫》加缪《红楼梦》曹雪芹《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神曲》但丁《巨人传》拉伯雷《西厢记》王实甫《牡丹亭》汤显祖《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唐吉可德》塞万提斯《尤利西斯》乔伊斯《窦娥冤》关汉卿《浮士德》歌德电影电视类(导演或者演员或者角色)《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射雕英雄传》郭靖与黄蓉《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罗生门》黑泽明《霸王别姬》陈凯歌《甲方乙方》冯小刚《功夫》周星驰《东成西就》张学友饰洪七《楚留香》郑少秋《鹿鼎记》陈小春饰韦小宝《魔戒三部曲》彼得.杰克逊音乐舞蹈类《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春之圆舞曲》约翰.斯特劳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大河之舞》苏格兰踢踏舞《天鹅湖》古典芭蕾《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孔雀舞》杨丽萍辨析题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
《艺术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3.艺术制造的目的〔单项选择、推断〕★
艺术制造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4.艺术具有稳定性、继承性的原因〔多项选择、推断〕★
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超越时空的独立自在的“艺术世界〃,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之外,艺术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拥有的那种珍贵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制造力或者艺术生产力的水平。
注:
埃及的金字塔是东方法的冥想和心灵稳定不变的最正确例证。
印度的泰姬陵象征了爱情的纯洁和永恒。
我国的长城,表达了我们祖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抵御外患、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它的曲折起伏、连绵千里,造成了一种动感的美,如同凝固的复调音乐。
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答复他的心灵。
〔2〕综合艺术之二:戏剧•表演
①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戏剧最根本的感情符号是动作。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②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
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提出“从自我出发〃、“情绪记忆〃、“由意识到达下意识〃等主张,认为理想的境地是演员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3〕综合艺术之三:建筑
①建筑,是三维、四维或多维空间里建筑、构成主体范式的艺术。建筑的主要特点:内部结构的空间性。建筑以各种形式将空间加以围拦和覆盖,
目的是为了圈定和爱护一个空间。建筑功能、用途分为:祭祀、纪念、民用、军用和家用五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游戏说:是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说法,它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出一种自由的“游戏”。
蒙太奇:其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其三,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中国戏曲的程式化:是指戏曲赏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
所谓程式,就是指不同角色的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常用的程式性动作甚至还有固定的名称。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崇“间离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
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
他对中国戏曲艺术给予很高评价。
他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持肯定态度,曾多次谈论这个体系对现实主义表演艺术所作的贡献。
绘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音乐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
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有意味的形式”:人的审美感受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
体验派表演艺术: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前苏联的K.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
他们都主张演员应主动地感受角色的情绪,而不应只冷静地表现。
并且主张把自己的情感化成艺术的一部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自称体验派。
他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
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他称此为体验角色。
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性思维形式。
在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这种灵感思维。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是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对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和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艺术意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并且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
戏曲艺术:是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门综合艺术。
二、问答题1、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力图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中找出深刻的普遍性来。
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看到并强调了创作主体的重要性,并且把自由活动看做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这些都体现出康德思想的深刻之处。
模仿说(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3、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艺术的本质和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
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任何艺术作品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1、造型性与直观性:造型性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的艺术形象。
直观性,或称视觉性,它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
这个特征,使造型艺术同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区别开来。
2、瞬间性与永固性: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
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形象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同时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可以供人们多次欣赏,甚至可以千百年流传下去。
3、再现性与表现性:再现性,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是对一个艺术形象的再现,但又不是完全照搬生活或模仿生活。
表现性,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5、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第一,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第四,中国画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中国画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
6、阐释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艺术流派: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思潮: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7、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节,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审美直觉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直接性。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和联想,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8、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为它所反映的世界。
艺术史能够准确和有力地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9、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10、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与造型美的特征。
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