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级SD大鼠标准生物学指标的建立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附答案)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附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随着高等级动物的普及,啮齿类动物感染寄生虫的机率逐步得到控制。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犬的消化系统不发达,不适合进行消化系统的慢性实验。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海水中生活的动物尿液是高渗的。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实验动物环境监测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设施内环境特性,从而可评价其功能,证实环境控制的程度;二是了解设施内环境是否持续合格,通过及时调控,从而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寄生虫都是永久性的寄生于宿主的体内或体表的,并从宿主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中国树鼩的血清白蛋白与人类相似。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豚鼠性情凶猛胆大,易咬人伤人,善攀登和跳跃。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鼠兔为草食性动物,在饲料中应加入一定的粗纤维。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无菌动物与普通动物相比,无菌动物早期生长较快、性成熟较早、产仔数量多但成活率低、寿命较长。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清洁级大鼠需要控制的病毒指标是汉坦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Ⅲ型、大鼠细小病毒RV株、大鼠细小病毒H-1株及大鼠冠状病毒/大鼠涎泪腺炎病毒。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CBA/N小鼠属于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清洁级大鼠需要控制的病毒指标是汉坦病毒、仙台病毒。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若一个科研课题的经费为5万元,动物耗费5千元,占整个课题经费1/10,但1/10的经费可影响5万元经费的成败。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无菌动物机体内既无抗原,也无抗体,处于一种免疫“原始状态”,很适合于各种免疫功能的研究。
实验动物学题库+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检疫就是利用各种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对实验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动物自发性肿瘤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肿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支原体病是一类主要危害大鼠和小鼠的传染病。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犬腹腔注射部位脐前腹白线两侧边1~2cm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吗啡对兔、猴、人、猫产生中枢抑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实验动物饮水量主要受动物的生理阶段、饲料性质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幼年动物、哺乳动物饮水量较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无菌动物机体内既无抗原,也无抗体,处于一种免疫“原始状态”,很适合于各种免疫功能的研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脂肪能供给幼龄动物必需脂肪酸,如缺乏,则大鼠皮肤鳞片化,尾部坏死,生长停止,繁殖性能降低,严重可引起水肿及皮下出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树鼩是研究人类甲型肝炎病毒良好的动物模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贮存的颗粒饲料含水率应低于11%,高于11%的饲料易霉变。
贮藏在空调环境的由天然原料制造的饲料,应在6个月内使用完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家兔性周期不明显,需通过交配刺激诱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应全面布局,预计发展趋势,明确建设的可行性。
设施的应用目的是指导设计的最基本指南,重要的是饲养品种,微生物控制等级,动物实验的种类和范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根据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监测标准,环境监测的指标都具有静态和动态两重含义的指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为保持封闭群动物的遗传基因稳定,封闭群应足够大,并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实验动物学判断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判断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近交系动物在培育和保种的过程中都有详细记录,加之这些动物分布广泛,经常使用,已有相当数量的文献记载着各个品系的生物学特征,这些基本数据对于设计新的实验和解释实验结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垂直传播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容易感染实验动物的支原体有肺支原体、溶神经支原体和关节炎支原体。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实验动物最终目的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小鼠的繁殖力很强,每胎产仔数多于20只。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裸小鼠、裸大鼠不属于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耳缘剪孔法在剪缘或打孔后,需用酒精消毒局部。
( )B、错误正确答案:B9、Beagle 犬易感的寄生虫主要有体外寄生虫如螨、虱等;除此之外,Beagle 犬易感的寄生虫还有阿米巴原虫、卡氏肺孢子虫、纤毛虫、绦虫、犬钩虫、犬恶丝虫等。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猫出生一天就能睁眼。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志贺氏菌病慢性发作死亡率低,不影响动物的健康,不影响实验结果。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氯是制造胃内盐酸的原料,实验动物体内及乳汁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氯,饲料中加入一走量食盐以补充氯,起到调味、刺激唾液分泌、促进淀粉酶活性的作用。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实验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小鼠和大鼠一样无胆囊。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生产型设施指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产的建筑物、设备以及包括运行管理在内的总和。
实验动物学题库+答案

实验动物学题库+答案1、一般药理研究,常选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狗、猫和猴等。
A、正确B、错误答案:A2、清洁级大鼠需要控制的病毒指标是汉坦病毒、仙台病毒。
A、正确B、错误答案:A3、近交系动物具有明确的品系背景资料,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组成、主要生物学特性等。
A、正确B、错误答案:A4、近交品系动物中任何一个基因位点上纯合子的概率高达 99%,因而能繁殖出完全一致的纯合子,品系内个体相互交配不会出现形状分离。
A、正确B、错误答案:A5、实验动物医学就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各种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恶劣环境所致疾病的科学。
A、正确B、错误答案:B6、大、小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无临床症状。
A、正确B、错误答案:A7、蟾蜍、青蛙和地鼠一样均属于冬眠动物。
A、正确B、错误答案:A8、羊、马、牛等都属于草食性反刍动物。
A、正确B、错误9、在制造和鉴定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猕猴是唯一的实验动物。
A、正确B、错误答案:A10、兔对化学刺激或电刺激不敏感,很少用于筛选镇咳药。
A、正确B、错误答案:A11、大鼠的致癌试验需 2~3 年,通常意味着是终生试验。
A、正确B、错误答案:A12、动物尸体是实验动物设施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
动物房舍中必须设置容量充足的冷藏设备以暂时贮存尸体。
感染病原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动物尸体,可以直接做掩埋处理或焚烧,感染性的动物尸体应该用装载生物危害物质的塑胶袋妥善包装,经蒸汽高温高压灭菌后,再以一般处理无害性动物尸体方法如置人冷冻库冷冻保存,尸体由冷冻库取出后需先解冻再予焚烧以避免燃烧不完全及浪费燃料。
A、正确B、错误答案:A13、鼠痘慢性病例,出现全身症状,使实验结果混乱,且污染环境。
A、正确B、错误答案:A14、弓形虫病主要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人畜共患原虫病。
其主要特征是引起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
A、正确B、错误答案:A15、局部式空调系统:它不需要集中空调机房,而是将局部空调机组分散设置在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内或紧靠近的房间、天花板、地下技术夹层内。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标准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标准◼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引起的常见过敏反应病症症状体征接触性荨麻疹发红、皮肤发痒、隆起肿块、凸起的局限性红斑损伤过敏性结膜炎打喷嚏、发痒、流清鼻涕、鼻充血结膜充血、化学因素病、流眼泪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发痒、流鼻涕、鼻充血鼻粘膜苍白或水肿、流鼻涕气喘症咳嗽、气喘、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声减弱、呼吸时相延长或者气喘、可逆气流闭塞、导气管高反应性过敏症全身性瘙痒、红疹、眼睑水肿、吞咽困难、呼吸短促、眩晕、晕厥、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潮红、疹块、血管水肿、喘鸣、气喘、低血压常见的实验动物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易感动物危害和国内流行情况出血热病毒人、犬、小鼠隐性感染,长期排毒;急性感染,造成人和动物死亡,实验人员易于感染狂犬病毒犬、猫、猴、人等急性接触性传染,散发出现口蹄疫病毒牛、猪、人等急性接触性传染,传播快伪狂犬毒犬、猫、人皮肤剧痒、发热,脑脊髓炎、神经炎、我国多种动物发生过本病麻疹病毒猴、人同人麻疹,并发巨细胞性肺炎,我国猴群中抗体阳性率为46.77%猴痘病毒猴、人、松鼠皮疹,严重者死亡。
我国猴群抗体阳性率为3.74%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小鼠、豚鼠、仓鼠、人人畜共患,垂直传播,人感染表现流感症状和脑膜炎。
普通小鼠群抗体阳性率为3%沙门氏菌人和所有动物急性爆发型:发病急,死亡快;恶急性型:腹泻、肠炎;慢性型:隐性感染,长期带菌志贺氏菌猴、人消化道感染,急性型高热、呕吐、脓血便,慢性型有菌痢史,间歇发作,部分长期带菌布氏杆菌猪、犬、人、羊生殖道感染为主,流产,阴道排污秽分泌物;睾丸炎,丧失生育能力丹毒杆菌猪、人、小鼠人感染后称“类丹毒”➢按微生物学控制分类⚫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 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实验动物,简称SPF动物。
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

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王婧荃;郭学莉;郭婷婷;郭剑平;李曙芳【期刊名称】《实验室检测》【年(卷),期】2024()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方法研究对象为SPF级SD大鼠80只,并随机将其分为4、12、24、48周龄4个实验组,每组内雌雄比例为1:1,所有SD大鼠均应用XFA6030型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其血液生理指标展开分析,应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液生化指标展开分析。
结果与12、24、48周龄SD大鼠相比较,4周龄的SD 大鼠在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PCT、BA#、BA%几方面具有较大差异,P<0.05,且各项指标达到峰值的时间均为24周,在雌雄的性别差异中,4周龄SD大鼠BA%具有差异;12、24周龄SD大鼠WBC、RBC具有差异;24周龄SD大鼠BA%具有差异;48周龄SD大鼠MCH、PCT具有差异,且所有差异P值均<0.05;与12、24、48周龄SD大鼠相比较,4周龄的SD大鼠在AST、CHOL、TP、GLU、CRE、ALT、ALP、BUN、TG几方面具有较大差异,P<0.05,在雌雄的性别差异中,4周龄SD大鼠CRE、ALP见具有差异;12周龄SD大鼠AST、CHOL、BUN具有差异;12周龄以及24周龄SD大鼠ALP具有差异,且所有差异P 值均<0.05。
结论在性别相同但周龄不同的SD大鼠中,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样的,在同周龄但不同性别的SD大鼠中亦存在差异。
【总页数】7页(P23-29)【作者】王婧荃;郭学莉;郭婷婷;郭剑平;李曙芳【作者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相关文献】1.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2.清洁级、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测定与比较3.不同周龄雌雄SJ5-SPF鸡生理常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4.不同生理阶段及性别SPF级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比较5.SPF级Wistar种8周龄大鼠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的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动物学要点

名词解释1、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是指动物机体内无特定的(潜在)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
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肺炎病毒和呼肠狐病毒III型)的动物,又称SPF动物。
饲养于屏障环境。
2、清洁级动物( Clean animal , CL )是指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健康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较大的病原的动物,如鼠痘病毒、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体外寄生虫等,饲养于屏障环境。
3、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属四级动物,饲养于隔离系统。
分为单菌、双菌和多菌动物。
4、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5、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3R原则的推进,最终将使实验动物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断提高。
6、转基因动物: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基因组的外源基因被称为转基因。
7、克隆动物:即动物的无性繁殖,主要借助于核移植技术,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被激活,分裂并发育成个体,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
8、近交系(inbred strain):经过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的一对共同祖先。
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当大于98.6%。
其特点为:1.基因纯合性;2.遗传稳定性3.同源性;4.表型均一性;5.个体性;6.可分辨性;7.分布的广泛性;8.资料的可查性。
9、杂交群:两个近交系动物之间进行有计划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称为杂交群动物(Hybrid strain),简称F1动物。
SD大鼠3种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心功能比较

SD大鼠3种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心功能比较钟泽;罗秀英;刘桂林;许朝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rdiac chan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3 rat heart failure models. Methods 90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Heart failur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iamycin (group A, n=20), abdominal aorta deligation (group B, n=20) or gastric gavage of thyroxine (group C, n=20). Echocardiography,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myocardial histology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n=30). Results In group A, left ventricle enlarg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decreased and plasma BNP began to rise at 4 weeks, the ventricular wal thinned during 8~12 weeks. Both in group B and C, the ventricular wal thickened at 4 week, left ventricle enlarged and LVEF decreased with BNP being increased during8~12 weeks. LVEF increased in group B and was not changed in group C at 4 weeks. After 20 weeks, global cardiac enlargement developed, LVFS and LVEF decreased and BN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 three group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Conclusion Echocardiography, BNP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cardiac morphology, function and myocardial tissues at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3 different rat heart failure models.%目的:评价制备3种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过程中大鼠心脏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