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衰老生物学
衰老的遗传学说

(1) 衰老的遗传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生物的衰老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一个成年人的全身有一千多万亿个细胞,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组成。
如果用一种特殊的染料将细胞染色,就可以发现着色较深的核仁,还可看到一些网状的染色体,这就是所说的染色质,它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碱性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NA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一个人的出生,都带着他父母的遗传基因。
1974年艾博特等人对九千多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证实了“父母长寿的,子女也长寿。
”大量事实证明,人类及动物的衰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
即使同是人类,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
比如从世界各国平均寿命可以看出,女性比男性的寿命一般长5~10岁。
这是因男女在遗传上有所不同的缘故,即男女染色体成份有区别。
其差别发生在第23对染色体上,其中女性第23对染色体都是X染色体,而男性的第23对染色体中一个大的是X染色体,另一个小的是Y染色体,Y染色体中所含遗传成分很小,因此女性的遗传物质是十分完整的两套,彼此可以相互弥补。
也就是说一套染色体受到某种影响发生了损伤,可以由另一套提供相同的遗传信息加以修复。
而男性却只有一套是完整的,另一套是不完整的,若损伤发生在第23对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上,就无法修复了。
据认为这就是男性寿命较短的根本原因,也是女性的免疫系统衰退较慢的原因。
(2) 差误学说差误学说是从遗传学角度并从分子水平说明衰老原因的一种新学说。
是指机体衰老时,对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明显下降,合成蛋白质的酶也发生误差,从而导致DNA传达与复制的能力下降或发生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引起了衰老。
不但蛋白质合成中会有差错,在DNA、R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也会发生差错,从而积累起错误的遗传信息,导致细胞组织器官的损害。
在年轻个体中,存在着功能正常的修复酶,能将DNA损伤修复。
由于年老细胞修复酶的功能衰弱,错误及缺陷不能得到修正。
如果机体完全缺乏修复系统,那么只能生活很短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案:第4章 第2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

第二节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1.生命观念——利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以及衰老的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分类,明确不同细胞全能性大小的不同,以及细胞死亡方式的不同。
3.社会责任——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一、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1.细胞分化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1)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实例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发生特异性变化,形成红细胞、血小板和多种白细胞。
②在被子植物中,叶表皮细胞外侧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内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组织细胞能储藏营养物质;输导组织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3)细胞分化特点①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②一般来说,分化后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③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4)细胞分化意义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了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各种生命活动的效率。
2.分化后的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1)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预言:离体的植物细胞既然具有本物种全套遗传信息,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应该能发育成为完整的植物体。
(2)1958年,美国植物学家斯图尔德等人,证实了哈伯兰特50多年前的预言,即离体的植物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4)高等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具有全能性的。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学案苏教版必修1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幼根根尖的分生区生长旺盛,细胞常处于分裂的不同时期。
(2)根尖材料经解离后,细胞相互分离,便于压片时将细胞分散开。
(3)采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或染色质进行染色,便于观察。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体积比1∶1配制而成。
(2)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5~6天,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烧杯上,底部接触水面,置于温暖处培养,待根长至2~5cm,剪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备用。
(2)制作玻片标本:(3)观察:①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
②绘制细胞分裂各时期简图。
1.选取实验材料的关键:(1)剪取根尖长度为3 mm左右,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难以找到分生区的细胞。
(2)选材时不能单纯以分裂期所占时间的长短作为选材标准,而是应选择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大的材料,因为此种材料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多、易观察。
(3)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取材。
2.实验操作注意问题:3.实验结果注意问题:(1)由于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
(2)视野中往往找不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3)观察到的某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反映出这个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
间期细胞数目最多,说明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4.三种异常情况分析:(1)大多数为长方形细胞:取材不当,不是分生区细胞,细胞已分化。
(2)找不到图像:未对好光或光线亮度不够好,也有的是未调好焦距。
(3)装片中出现气泡:载玻片上滴的清水少或盖玻片的盖法不对。
1.细胞代谢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因此最好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材料进行实验,此时温度适宜,细胞分裂旺盛,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多。
你如何证明上述说法的正确性?提示:一组剪取上午10时到下午2时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另一组剪取其他时间段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组装片,比较两个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情况。
衰老生物学ppt课件

4
• 衰老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有人对同一批志愿受检者所进 行的随年龄增长各种功能状况的纵向研究表明,不同功能 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衰退。 • 例如:肺活量的衰老速度快,而基础代谢率的衰老速度就 慢些。这一的研究是以30岁的男性志愿受检者进行的,因 此不确定自30岁开始衰退的这些功能是否在30岁前的更早 年龄就开始衰退了。另外这一研究所测定的是生理功能, 因而只能反映细胞器官活动的总的变化。
15
三、衰老的标志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就是在衰老过程中某种群内一定日历年 龄的个体普遍表现出的与年龄相关的形态、生理、生化等 方面的特征,亦即该年龄所特有的衰老变化。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还没有确切地建立起衰老的一系列生 物学标志, 能否建立最理想的生物学标志,归根结底有 赖于通过对衰老机理的基础研究,真正了解衰老的原因和 机理。
12
13
14
三、衰老的标志
• 日历年龄:一个人从出生后按日历计算其年龄。 • 生理年龄:是指一定时期的生理发展水平所达到的年龄。
通常按日历年龄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是处于儿童期、青少年期、 中年期或老年期,日常生活中诸如入学、参军、婚姻、离退休等也是 按照日历年龄依法办事。但个体差异大,如果仅用日历年龄作为衰老 的标志,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不难发现一个60岁的人可以像40岁的 那么充满活力,一个40岁的人却可能像70岁那样暮气沉沉,未老先衰 。
27
三、细胞与分子水平的衰老
• 相关定义:
•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单位。 • 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集合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 共同组成一个细胞集体,即称为组织。 • 器官:由各种不同组织结合成一定形态结构以完成某一特 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成为器官,如心、肺、胃、肝等 • 系统:不同器官密切协同以完成某一功能即为系统,如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老年学概论第四章 衰老生物学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内牙齿渐渐脱落, 残留的牙齿、牙釉质磨损,颜色发黄无光 泽,牙龈逐渐萎缩,牙根显露等,这些衰 老变化使老年人咀嚼困难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返流性食管炎 2.慢性胃炎 3.消化性溃疡 4.便秘
五、呼吸系统
人体从外环境中吸入氧气,并把二氧 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呼吸。人体中专 门行使与外环境之间交换气体的系统,称 呼吸系统,它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肺脏、胸廓和呼吸肌。
三、心血管系统
心脏和血管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管道 系统。心脏是一个肌性泵,通过一套精密 的循环系统使循环血液带着人体所需的氧 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细胞组织,同时 运走机体的代谢产物,使机体内环境保持 相对稳定,维持生命的正常功能。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发生错综复杂的 相关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主 要是左心室肥厚)、结缔组织增生、类脂 质沉着。
二、肌肉与骨骼系统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肌细胞水分逐渐减少,肌 纤维的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减弱,肌肉 收缩的持续时间、幅度和频率都减低,反 映出全身活力降低。肌细胞逐渐丧失,肌 腱韧带萎缩且僵硬,肌肉逐渐变得松弛无 力。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骨质疏松症 2.老年性骨折 3.颈椎病与腰椎病 4.骨关节病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2.老年性高血压病 3.冠心病 4.脑血管病
四、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口腔、食管、 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唾液腺、胃 腺、肠腺、胰腺和肝脏等)。摄取的食物 经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逐渐消化分解 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然后在消化道中 被吸收,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1.糖尿病 2.男性老年人性功能障碍 3.前列腺增生 4.子宫颈癌 5.子宫内膜癌 6.子宫脱垂 7.卵巢肿瘤
高中生物衰老细胞的特征

高中生物衰老细胞的特征
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s)是生物体出现衰退发育现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细胞,
它具有在体内维持稳态及促进体细胞发育的重要作用。
它的产生出现在高等植物及动物的
发育过程中,棘轮动物的发育过程中也存在衰老细胞;在高中生物中,它也有出现。
1、形态特征:衰老细胞的形态特征比较典型,有的植物衰老细胞比较大,有的则植
物和动物都比较小;它们一般有明显的内含物,呈现出明显的团状,着囊状衣层,呈暗色;大小及形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有的衰老细胞大得可怕,这类细胞称为特大型衰老细胞,
有的称之为小衰老细胞。
2、生理特征:衰老细胞有一定的特殊功能,即衰退发育激素作用,它可以抑制过繁
殖细胞的增殖,从而形成一个正常稳定的生理环境。
此外,衰老细胞还具有抗感染性,可
以实现在体内的病原体的抑制功能。
3、生物学特征:衰老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主要与其发生的过程有关。
它发生的过程分
为三个阶段:细胞衰老初期,持续衰老阶段和细胞死亡阶段。
细胞衰老初期对调节衰老过
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衰老细胞破裂,与其他细胞结合,产生一些突变;持续衰老阶段,衰
老细胞出现分裂,但分裂水平相对较低;细胞死亡阶段,整个细胞被清除。
总之,衰老细胞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特征,它的存在对维持稳态及促进体细胞发育有着
重要的意义。
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及生物学特征都比较典型,可以有不同的变化。
理
解其生物学学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中生物中衰老细胞的重要性。
老年学概论教学大纲

《老年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老年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课【教学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开课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选用教材】《老年学概论》(201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邬沧萍、姜向群主编【参考教材】1.《老年社会工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静林主编(2009.8) 2.《老年权益保障教程》长沙民政学院自编教材江浪、陈卓颐主编3.《民政与社会工作》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曾岗、刘志红主编【课程性质、目的】一、课程性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传统的养老方式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老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而且我国老年学专业人才奇缺,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这就要求对老龄工作的组织、制度和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老年学概论》的编写和出版适应了高校老年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概括性地介绍和阐述了老年学的基本内容,对老年学专业的内容起到引导的作用,为专业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老年学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课程目的:1、学生能说明人口老龄化的产生、经过、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等基本知识。
2、学生能说明衰老生物学、老年人口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经济学在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学生能说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各领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如经济、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政治、家庭等),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
【课程基本要求】方法能力:通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社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在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中,逐步使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的概念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衰老生物学

衰老生物学
1衰老生物学
衰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老化的多学科学科。
它涉及生物学,化学,遗传学,药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其他领域,它开发并研究有助于抗衰老的疗法和疗法。
它能够理解在过去一个世纪研究发现的年龄相关的衰老机制,尝试寻找可用于抗老化和抗衰老的治疗方法,并开发可影响老化进程的营养和其他生物学因子。
衰老生物学研究衰老的病理生理,包括抗氧化作用和炎症反应,以及眼睛和皮肤衰老。
它涉及到衰老机制和老年病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抑制它们并预防衰老的过程。
衰老生物学还考虑到营养因素,辐射,药物以及其他致衰老因素的影响,并建立抗老化疗法,旨在延缓衰老的累积过程。
衰老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有关长寿基因的发现,这些基因似乎延缓衰老的过程,并维持正常的细胞活动。
在同样环境的条件下,反应基因通常与年龄相关,而长寿基因可以对抗这些反应。
这些基因可以调节细胞死亡和DNA修复,最终能够延缓各种衰老症状。
此外,衰老生物学也重点研究老年病的发展,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
衰老生物学家尝试提高衰老过程中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以提高长寿而减少衰老导致的老年病发病率。
通过研究衰老生物学,我们可以弄清楚老化过程,从而找到可以减缓老化过程的方法和药物,并预防老年病发展。
衰老生物学也会促进发展新的抗衰老疗法,并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让他们更愉悦地进入老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衰老变化
呼吸系统是人体功能衰退出现得最早 的系统。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各组成 部分的衰老变化比较明显,例如鼻咽部的 气流线向上凸起,使气流通过的阻力增加, 鼻咽部黏膜退行性萎缩。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3.肺炎
六、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 道构成,它是排出代谢的最终废物和机体 多余物质的主要器官。泌尿系统代谢功能 正常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本保证。
(二)由衰老变化而引起的常见病
1.脑血管病 2.帕金森(parkinson)症 3.老年期痴呆综合征
十、感觉器官
1.听觉 2.视觉 3.味觉 4.嗅觉 5.躯体感觉
复习思考题:
1.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是什么?研究衰老的生 物学标志有何意义? 2.由衰老引发的常见病主要有哪些?
(一)衰老变化
多数学者认为肾脏重量和肾小球数量 随增龄而减少,人到70岁时,肾小球数目 只有年轻时的二分之一,且因玻璃样变性 而退化,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 重量和体积减少,肾小管细胞出现脂肪变 性,肾小动脉硬化,肾血流量随增龄而明 显递减。
(二)由于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老年人水和电解质紊乱。 (2)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3)泌尿系感染。 (4)急性肾功能衰竭。 (5)高血压肾脏病。 (6)老年人药物性肾损害。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老年性皮肤瘙痒 2.湿疹
二、肌肉与骨骼系统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肌细胞水分逐渐减少,肌 纤维的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减弱,肌肉 收缩的持续时间、幅度和频率都减低,反 映出全身活力降低。肌细胞逐渐丧失,肌 腱韧带萎缩且僵硬,肌肉逐渐变得松弛无 力。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八、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淋巴结、脾、黏膜相关淋巴细胞组织)、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粒细胞及肥大细胞)和免疫分 子(胸腺激素和各类淋巴因子)组成。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加,免疫系统也趋于衰老。 在免疫器官中,胸腺的衰老最为明显。胸 腺在 12 岁以后逐渐萎缩, 20 岁时胸腺急剧 减重,老年期胸腺显著萎缩,其重量仅为 儿童的 10% ,所以老年人血中胸腺素浓度 极度下降,使T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表达 均相应极度降低。
七、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由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体 和分散于全身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组成。机 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全身的代 谢和内环境稳定的控制都与内分泌系统密 切相关。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各种内分泌腺体的重 量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组织学方面有不同 程度的退行性变化。
(二)由于衰老变化而引起的常见病 1.糖尿病 2.男性老年人性功能障碍 3.前列腺增生 4.子宫颈癌 5.子宫内膜癌 6.子宫脱垂 7.卵巢肿瘤
一、衰老的科学含义
衰老是人类在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现象的总 称。这是机体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
二、衰老的特征
(1)普遍性。 (2)内因性。 (3)进行性。 (4)有害性。 (5)单向性。
三、衰老的标志
按传统习惯,一个人从出生后算起按日 历计算其年龄,称为日历年龄(chronological age)。通常按日历年龄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 是处于儿童期、青少年期、中年期或老年期,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诸如入学、参军、婚姻、 离退休等活动也都依照日历年龄立法办事。
四、组织器官与整体水平的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各器官及组 织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这 必然导致整体水平构成成分的衰老变化和 生理功能的下降,结果使老年人出现机能 变化特征。
第三节 人体各个系统的衰老与 常见病
一、皮肤及其附属物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外表看起来最显著的 变化是由于皮下脂肪的萎缩,弹性组织减少和接近 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停止发挥作用,皮肤开始松垂及 出现皱纹,皮肤的红润丧失而变苍白,由于皮脂腺 萎缩而使皮肤和毛发失去光泽、易裂,细胞和汗腺 数目的减少致使皮肤干燥易痒,排汗能力不能自如 而易于中暑或热衰竭。
(二)由于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感染性疾病 2.肿瘤 3.自身免疫性疾病
九、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构成。脑(大脑、小脑及脑干)和脊 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称为中枢神经 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 的周围部分,称周围神经系统。变化 是相当明显的。40岁以后脑细胞数量明显 减少,每天大约要丧失数以千计的神经细 胞;到80岁时,神经细胞数减少约25%。 成人脑神经细胞不能再分裂增殖,丧失后 得不到补充,致使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1.骨质疏松症 2.老年性骨折 3.颈椎病与腰椎病 4.骨关节病
三、心血管系统
心脏和血管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管道 系统。心脏是一个肌性泵,通过一套精密 的循环系统使循环血液带着人体所需的氧 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细胞组织,同时 运走机体的代谢产物,使机体内环境保持 相对稳定,维持生命的正常功能。
(一)衰老变化
(一)衰老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内牙齿渐渐脱落, 残留的牙齿、牙釉质磨损,颜色发黄无光 泽,牙龈逐渐萎缩,牙根显露等,这些衰 老变化使老年人咀嚼困难,妨碍食物的消 化吸收。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返流性食管炎 2.慢性胃炎 3.消化性溃疡 4.便秘
五、呼吸系统
人体从外环境中吸入氧气,并把二氧 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呼吸。人体中专 门行使与外环境之间交换气体的系统,称 呼吸系统,它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肺脏、胸廓和呼吸肌。
第二节 衰老的理论和假说
随着科学水平和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衰老变化的认识正在发展和深入。许 多学者从人体整体水平、组织与器官水平、 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方面研究衰老的变化与 机理。
一、遗传程序说
1.衰老基因假说 2.修饰基因假说 3.密码限制学说 4.重复基因利用枯竭假说 5.DNA分子修复能力下降说 6.端粒缩短说
二、随机性损伤说
1.消耗学说 2.生活速度学说 3.内分泌学说 4.大脑衰退学说 5.体细胞突发学说 6.细胞代谢失调学说
7.自由基学说 8.差错灾难学说 9.交联学说 10.生物膜损伤学说
三、细胞与分子水平的衰老
人体在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 素及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在成熟期以 后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各种系统、组织 器官的生理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逐步出 现生物学效应降低的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发生错综复杂的 相关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主 要是左心室肥厚)、结缔组织增生、类脂 质沉着。
(二)由衰老变化引起的常见病
1.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2.老年性高血压病 3.冠心病 4.脑血管病
四、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口腔、食管、 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唾液腺、胃 腺、肠腺、胰腺和肝脏等)。摄取的食物 经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逐渐消化分解 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然后在消化道中 被吸收,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第四章 衰老生物学
第一节 人的生理衰老 第二节 衰老的理论和假说 第三节 人体各个系统的衰老与常见病
第一节 人的生理衰老
人类的个体或群体老龄化是以人的自然 属性为基础的。个体老龄化主要受生物学规 律制约,群体老龄化虽然主要决定于社会条 件和社会因素,但仍要以人的生物性为基础, 有关衰老的许多基本问题都受制于一般生物 规律。所以,老年生物学是研究老年学的重 要基础科学,是认识老龄问题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