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6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总复习:6、综合练习(一))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总复习:6、综合练习(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中的综合练习(一)。
该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综合练习(一)旨在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部分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数学游戏道具等。
3.教学评价工具:设计评价,用于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测量长度等,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字词句总复习 (6)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字词句总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一项是()A.风靡.(mí)鏖.战(áo)趴.下(pā)卡.住(kǎ)B.豁.开(huō)叉.腿(chā)叱咤.(chà)俨.然(yǎn)C.一绺.(liū)攒.着(cuán)盔.甲(guī)蟠.桃(pán)D.辐.射(fú)轨.道(ɡuǐ)陨.石(yǔn)土壤.(rǎnɡ)2.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盔.甲(kuī)卡.住(qiǎ)鏖.战(áo)B.一绺.(niǔ)辐.射(fú)咚咚锵.(qiāng)C.土壤.(rǎng)陨.石(yǔn)咋.咋呼呼(zhà)D.肃穆.(mù)真伪.(wéi)金箍.棒(gū)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狞.笑(níng)勉强.(qiǎng)搀.扶(chān)势不可当.(dǎng)B.澎湃.(pài)吞没.(mò)糟.糕(zāo)自作.自受(zuò)C.嗤.笑(cī)揪.出(jiū)祭奠.(diàn)不假.思索(jiǎ)D.呻吟.(yíng)蜷.缩(quán )折.腾(zhē)忐.忑不安(tǎn)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晶莹壮观和蔼有限 B.呻吟破碎无私节治C.目睹枯竭毁坏烂用 D.生态设想例如吉地5.下列对加点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牙山五壮士》: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热血沸腾”表现了战士们作好了牺牲准备的英雄气概。
B.《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喜”字体现了红军战士翻过岷山时的喜悦心情。
C.《开国大典》: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旗旗飘拂的声音。
两个“只听见”用在一句话中,显得重复了。
高中数学第2轮总复习专题6第4课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课件文.ppt

所
以
x y
21 2t , 1 2t 2
所
以
y
x2 4
,
即x2 4y.因为t 0,1,所以x 2 1 2t 2, 2.
所以所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2 4y( x 2, 2).
备选例题: 已知一条曲线C在y轴右边,C上每一点
到点F 1, 0的距离减去它到y轴距离的差都是1. 1求曲线C的方程; 2是否存在正数m,对于过点M m,0且与曲线C
B
(
x
,
2
y2
),
l的
方
程
为
x
ty
m.
由
x ty
y2
4x
m,
得
y2
4ty
4m
0,
16t2
16m
0, 于
是
y1 y1
y2
y2
4t 4m
.
又FA (x1 1,y1),FB (x2 1,y2 ),由FA FB 0,
得x1x2
x1
x2 1
y1 y2
0.又x
y2 , 4
所以 y12 y22 16
xE yE
2t .
2t 1
所 以 kDE
yE xE
yD xD
2t 1 2t 1 2t 2t 2
1 2t.
所 以 t 0,1, 所 以 kDE 1,1.
2因为DM t DE,
所以( x 2t 2,y 2t 1)
t 2t 2t 2,2t 1 2t 1
t 2, 4t 2 2t, 4t 2 2t .
1.(2011四川卷)在抛物线yx2 ax5(a0)上取横
坐标为x1 4,x2 2的两点,过这两点引一条割线 有平行于该割线的一条直线同时与抛物线和圆
高考数学总复习 6-1数列的概念课件 新人教B版

点评: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通项时,所求的通项公式不是 唯一的.其中常用方法是观察法.观察 an 与 n 之间的联系, 用归纳法写出一个通项公式,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 律.联想与转换是有效的思维方法,它是由已知认识未知、将 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思维方法.
(文)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85,175,294,…,an=________. (2)-1,32,-13,34,-15,12,…,an=________.
3 . 已 知 {an} 的 前 n 项 和 Sn 求 an 时 , 用 an =
S1
n=1,
Sn-Sn-1 n≥2.
求解应注意分类讨论.an=Sn-Sn-1 是在
n≥2 条件下求出的,应检验 a1 是否适合.如果适合,则合写
在一块,如果不适合,则分段表示.
思想方法技巧
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已知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 依据数列前几项的特点归纳出通项公式:方法是依据数 列的排列规律,求出项与项数的关系.一般步骤是:①定符 号,②定分子、分母,③观察前后项的数值特征找规律,④ 综合写出项与项数的关系.
●命题趋势 主要命题热点: 1.an 与 Sn 的关系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等差、等比数列 的性质、求和公式. 3.简单的递推数列及归纳、猜想、证明问题.
4.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综合问题. 5.数列应用题. 6.探究性问题.
●备考指南 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 数列问题. 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 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 a1、d(或 q),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 来简化运算.
(5)将数列统一为32,55,170,197,…,分子 3,5,7,9,…, 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bn=2n+1,对于分母 2,5,10,17,… 联想到数列 1,4,9,16…即数列{n2},可得分母的通项公式为 cn =n2+1,
小升初数学知识专项训练总复习六含解析

【解析】
思路分析:把一个长方形按3 : 1放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扩大了3倍,面积就扩大了原来的9倍。
名师详解:假设原来的长是a,原来的宽是b,原来的面积是a2,扩大后的长为3a,宽为3b,面积为9ab,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面积的比是9ab:ab =9:1;因而选:D.
易错提示:学生们会认为放大后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也是3:1,这样就错了。放大后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是9:1,新的长方形的长与宽都扩大了3倍,所以面积比是9:1。
三、计算题
42.直接写出得数。
43.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45.解方程或解比例
46.解方程。
47.解方程。
48.解方程。
49.求未知数x.
x﹣ =
x+ x=
x:2.1=0.4:0.9.
50.脱式计算。
四、判断题
51.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小升初总复习(6)
一、选择题
1.“合唱团里有男生43人,比女生人数的2倍多3人。合唱团的女生有多少人?”设该合唱团的女生有r人,下面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A. (43-x)×2=3 B. 2x—43=3C. 2x-3=43D. 2x+3=43
2.小红和小刘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小红单独完成需要4小时,小刘单独完成需要5小时,两人合作需要( )小时完成这项工程。
5.【答案】B
【解析】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分数平均分的知识。
名师详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7份,阴影部分占前三份的一半,用七分之三乘二分之一,即可得解。因而选B。
易错提示:学生没有审清题会导致出错。注意的是,利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乘法来解决问题,把问题分两步思考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25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2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考点一电解原理及电解规律

第22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考点一电解原理及电解规律自主小练1.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解池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同时发生。
( × )[提示]电解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二者同时进行。
(2)阳极失去的电子经过直流电源,流向阴极。
( × )[提示]阳极失去的电子流向直流电源的正极,电子不能通过直流电源内部的离子导体,直流电源的负极失去电子流向阴极。
(3)电解池中的电解质可能是熔融状态或固体电解质。
( √ )[提示]电解质溶液、熔融状态的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均是离子导体。
(4)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阳极。
( × )[提示]阳离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一致。
(5)电解池中的阳极和直流电源中的负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 √ )[提示]电解池中的阳极和直流电源中的负极均失去电子。
(6)Zn+H2SO4===ZnSO4+H2↑能设计成电解池。
( √ )[提示]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不论自发、不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均可设计成电解池;如用Zn作阳极、惰性电极作阴极,电解硫酸溶液,电池反应即为上述反应。
(7)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
( √ )[提示]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
(8)阳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
( × )[提示]阳极如果是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参加反应。
(9)电解过程中阴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
( × )[提示]电解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定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
(10)直流电源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 × )[提示]电解时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
(11)电解CuCl2溶液,阳极逸出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 √ )[提示]电解CuCl2溶液时,在阳极Cl-失电子变为Cl2。
2025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x课件

多以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边塞风光、塞上风情 内容
为内容;多抒报国壮志、发反战呼声、记现实战事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赞美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情感 (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之情
【答案】 示例:①对战乱的痛恨;②对国家、百姓的担忧;③壮 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考向(二) 借助诗人、背景及相关注释等,把握内容情感 1.把握时代脉搏,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背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了解某 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 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 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 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 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 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 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5.山水田园诗
内涵 标志 内容
以田园风光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1)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 (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 五柳、明月、渔歌等 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 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之情 (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情感 (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5)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英语语法专题6

答案:A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5.定语从句的谓语的单复数应取决于先行词。 注意:在“one of+名词复数”后面定语从句谓语动
词用复数,但如果“one of+名词复数”之前有the only,
the very,the last修饰时,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用单数。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这样考过 ⑮Jack,as well as his friends who ________ football
解析:题意为:桌上剩下一个半香蕉。one and a half 后虽然跟复数名词,但整个短语作主语时,谓语用单数形 式。
答案:A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3)当and连接的并列单数主语前分别有each,every, more than one,many a,no修饰时,谓语用单数。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二、主语是单数形式,谓语用复数形式 1 . police , people , cattle , faculty , flock , machinery等作主语,谓语用复数。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可能这样考 ④ Cattle________well in the country market at
A.was
C.were
B.is
D.are
解析:the rest 做主语若指代的是可数名词,谓语动 词用复数,若指代的是不可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单数。 答案:C
必修四
英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4.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作主语时,谓语的单复数取 决于表语的单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底是250米, 高是84米,共收小麦14.7吨。 这块 麦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 多少吨?
(1)250×84=21000(平方米) (2)21000平方米=2.1公顷 (3)14.7÷2.1=7(吨) 答:这块麦田有2.1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7吨。
2、 一块三角形玻璃,它的底是12.5dm, 高是8dm,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68元。 买这块玻璃要多少钱?
上底是21米,高是12米.求这个花坛的下底
是多少米? 解:设这个花坛的下底是X米。
5、如果一个房间长4米,宽3米。 要给它铺上边长为5分米的砖, 至少需要多少块?
(1)4×3=12(平方米) (2)5×5=25(平方分米) (3)25平方分米= 0.25平方米 (4)12÷0.25= 48(块)
在格子图上画出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
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 = ab S = ah S =a
2
S = ah÷2
S = (a+b) ×h÷2
长 方 形:
S=ab
a=?
b=?
平行四边形: S=ah
a=? a=?
h=? h=?
三 角 形:
S=ah÷2
梯
形:
S=(a+b)h÷2
求a、b、h,列方程。
100
10000
平方千米
公顷
1000000
5 4 4 3 5 8 5 5
5
是( 6 )厘米;(Fra bibliotek)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 是( 36 )厘米.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面积也相等.
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
等高等面积
等高等面积的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
等高等面积的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面积也相等.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面积单位的进率
100
平方厘米
1.8公顷=( 1.5公顷=(
0.018
)平方千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000 115
1.15平方米=(
=(11500)平方厘米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6.9 10 5.6 7.5 4 8.25 6 5.5 4 9.1
我最棒
选择: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木框, 它的面积会( B ),周长会( A )。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面积也相等.
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
等底等面积
等底等面积的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
等底等面积的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面积也相等.
(1) 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我最棒
选择: 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 它的面积会( C ),周长会( A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我最棒
填空:
当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是( 100 )平方厘米 10
80
)平方厘米。
若拉动这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面积最大,这时面积
6.4 12.5
8
(1) 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底
是( 10 )厘米; (2)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 是( 30 )厘米.
选择: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 10 10厘米,它的面积是( B ) 6 A、30 B、24 C、40 2、 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36.5平方厘米,平行四边 8 形的面积是( A )平方厘米。 A、36.5 B、73 C、18.25 3、下图中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A ) A、一半 B、2倍 C、相等
(1)12.5×8÷2=50平方分米 (2)50平方分米=0.5平方米 (3)0.5×68=34(元) 答:买这块玻璃需要34元。
3、用一块长1.8米、宽1.2米的红布做 直角三角形小旗,如果小旗的两条 直角边分别是0.2米、0.3米,这块 布可以做多少面小旗?
4、一个梯形花坛占地336平方米, 已知它的
8
李芳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卡纸沿着一条高剪开,
得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记录了以下数据:
(1)三角形:底6厘米,高2厘米。
(2)梯形:上底5厘米,下底7厘米,高6厘米。
原来平行四边形被剪开的那条高长( 6 )厘米,
它对应的底边长( 7 )厘米。 7
2 5
6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