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直流电机分解

合集下载

第3章直流电机原理

第3章直流电机原理

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任一有源的闭合回路,所有电动势之和
等于所有电压降和( EU), 有:
+
Ea UIaRa
U
-
Uf If Rf
其中:Ea Cen
R a :电枢回路总电阻 R f :励磁回路总电阻
Ia T1 n Ea T0 T
If
他励
转矩平衡方程式:
直流发电机在稳态运行时,电机的转速为n,作用在电枢上的转矩共
一、直流电机的磁路和励磁方式:
1.磁路
2.直流电机的磁势 主极磁势: Ff=IfWf 电枢磁势: Fa=IaWa 换向极磁势: FK=IKWK ( IK=Ia)
3.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主极励磁线圈的供电方式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他励式
自励式
并励式
串励式
复励式
(不同励磁方式电机的特性不同)
二、空载时直流电机的磁场分布
2)电枢绕组:电枢绕组是由许多按一定规律联接的线圈组 成,它是直流电机的主要电路部分,也是通过电流和感应电动 势,从而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性部件。
3.4 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额定值)
为了使电机安全可靠地工作,且保持优良的 运行性能,电机厂家根据国家标准及电机的 设计数据,对每台电机在运行中的电压、电 流、功率、转速等规定了保证值,这些保证 值称为电机的额定值。
仅交链励磁绕组本身不进入电枢铁心不和电枢绕组相交链不能在电枢绕组中感应电动势及产生电磁转矩极靴下气隙远远小于极靴之外的气隙显然极靴下沿电枢圆周各点的主磁场将明显大于极靴范围以外在两极之间的几何中心线处磁场等于零
直流电机的优缺点
直流发电机的电势波形较好,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小。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宽广,调速特性平滑。 直流电动机过载能力较强,起动和制动转矩较大。 直流电机由于存在换向器,其制造复杂,价格较高。

第3章直流电机原理分解

第3章直流电机原理分解

风扇 转轴
3.2.2 电机的铭牌数据
额定容量PN: 输出功率,单位kW 额定电压UN:额定状态下出线端电压,单位V 额定电流IN:额定状态下出线端电流,单位A 额定转速nN: 额定状态下的电机转速,单位r/min 额定励磁电压、额定励磁电流和励磁方式等。

直流发电机: PN=UN·IN 直流电动机: PN=UN·IN · 电动机轴上输出 T PN PN 9.55 PN 2N 2n N N nN 的额定转矩:
电刷的作用是把转动的电枢 绕组与静止的外电路相连接, 并与换向器相配合,起到整 流或逆变器的作用。
1—铜丝辫 3—电刷 2—压紧弹簧 4—刷握
2、转子部分 (1)电枢铁心
作用: 一是作为电机主磁路的主要部分; 二是嵌放电枢绕组。 为了减少电枢旋转时电枢铁心中因磁通变化而引起的 磁滞及涡流损耗,电枢铁心通常用0.5mm厚的两面涂有 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
(3)换向器 作用:是将电刷上所通过的直流电流转换为绕组内的交 变电流,在直流发电机中,它将绕组内的交变电动势转 换为电刷端上的直流电动势。
换向器由许多换向 片组成。换向片之 间用云母绝缘。电 枢绕组的每一个线 圈两端分别焊接在 两个换向片上。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总结
主要由定子、转子两部分组成
直流电机 定子 机座 换向极 主磁极 电刷装置 电枢铁心 换向器 转子 电枢绕组 轴承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eb
N
a
f
I
c
U
d
I
ef
S U
N
d
f
I
e
c
b
I
e f
a
f=Bli e=Blv
S

第03章 直流电机

第03章 直流电机

于一个极距 。
极距 定义为
Qu
2p
y应1 等于或接近
由于 Qu不一定能被极数 2整p除,而 又必y1须为整数,可使
Q y u 整数
式中 为小于1的分数。1 2 p 称为整距绕组,
称为长
距绕组,
称为短距绕组y。1 因短距绕组有利于换向y1,对
于叠绕组还可节约y1端部 用铜,故常被采用。
第二节距 y2
交流电动机。
3.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一、电枢绕组的基本概念
电枢绕组由许多形状完全相同的元件(亦称为线圈)按一 定规律排列和连接而成。
每个元件有两个出线端, 一个称为首端,另一个 称为末端。 一个元件由两条元件边 和前、后端接线组成。
同一个元件的首端和末端分别接到两个不同的换向片上。同 一个换向片上,连有一个元件的首端和另一个元件的末端。
3、直流电机的可逆运行
直流电机是作为发电机运行还是作为电动机运行,主要 在于外部条件,即输入给电机的功率形式。
若从电刷上输入给电机 电功率时,电机作电动机运 行,经转轴向外输出机械功 率。
当从轴上输入给电机 机械功率时,电机作发电机 运行,通过电刷向外部输 出电能.
同一台电机既能作发电机又能作电动机运 行,称为电机的可逆运行。
说明:组成各支路的元件在电枢上处于对称位置,各支路电动势大小相等, 故从闭合电路内部来看,各支路电动势恰巧互相抵消,不会产生环流。
设槽内每层有u 个元件边,则每个实际槽包含 u个“虚
槽”,每个虚槽的上、下层各有一个元件边。若用 Q代
表槽数,Q
代表虚槽数,则
u
Qu uQ S K
电枢绕组的节距
第一节距 y1
一个元件的两个元件边在电枢表面所跨的距离(即跨距)称 为第一节距。用所跨虚槽数表示。

第章直流电机分解

第章直流电机分解

n 1 2 3 4 5 6 3 8 9 10 11 12
A1
B1
A2
B2
※ 电刷的中心线对 着磁极的中心线:
① 电刷之间的电动 势最大。
② 被电刷短接的元 件电动势为零。
※ 习惯称 “电刷放在 几何中心线位置”。
几何中心线
3.3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二、励磁方式
1. 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类
+ Ia
If +
+ I Ia If
他 Ua
M
Uf
U
M

励-



+I
串U
励-
Ia
+I
MU

Ia If
M 复 励
3.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2. 直流发电机按励磁方式分类
+ If 他 Uf
励-
Ia If
串G 励
Ia +
G
Ua

自 I+ 励
U

If Ia I +
G
U并
-励
If
Ia
G
I+
U复
-励
3.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b) 电枢钢片
直流电机的转子
3.1.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电机装配图
更多的图片
3.1.2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3.1.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一、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刷
+ U -
N
S 换向片
N

U

S
线圈边切割磁感线会产生什么?
3.1.2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DC}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

直流{DC}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

1962 r
/ min
(3)此时,U=UNa=220V;电枢电路总电阻 R=Ra+Rad=1.7+2=3.7
Ke 0.13 Kt 1.24 KeKt 2 0.16
n
UN
K e N
Ra Rad
KeKt 2
TN
220 0.13
3.7 0.16
14 1368
(以上转速单位为r/min)
• 如:起重机的重物下降时, 电枢反转,电势反向.此时, 位能负载转矩TL使重物下 放,电动机转矩TM反对重物 下放-----制动.
• 特点:适当选择电枢电路中 的附加电阻,可以得到低的 转速,保证安全;
• 转速稳定性较差.
• 制动特性如右图所示.是第 一象限在第四象限的延伸 或第三象限在第二象限的 延伸.
主磁极 电枢 换向器 电刷装置
直流电机的结构图
剖面图:电枢1; 主磁极2;换向 极4;机座6
电枢铁心冲片
换向器:换向片3; 连接片4;云母环2
2.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简化为一对磁极,一个线圈
发电机
电动机
2.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式
• 1)感应电势E
E Ken
式中:E-电动势(V); -
一对磁极的磁通(Wb);
能耗制动.
1.反馈制动
• 1)实现条件:外部作用使电 动机的转速n大于其理想 空载转速no.如,电车下坡, 起重机下放重物.
• 2)机械特性:正转时,是第一 象限的机械特性在第二象 限内的延伸,如右图所示.
3)特点:
(1)利用位能转矩带动电动机发 电,将机械能变成电能,向电源馈 送.
(2)重物下放时电动机的转速仍 高于理想空载转速,运行不太安全.

现代控制理论直流电机模型分解

现代控制理论直流电机模型分解

1•直流电机 (3)2. ................................................................................................. 状态空间表达式 (6)3•对角标准型及相关分析 (7)4. 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求解 (8)5. 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 (8)6. 系统输入输出传递函数 (9)7•两种方法判断开环稳定性 (9)8•闭环极点配置 (10)9•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 (13)10. ........................................................................................................... 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相关跟踪图 (17)10. 带状态观测器的闭环状态反馈系统相关分析 (21)11. 结束语 (22)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结课作业选题:直流电机模型姓名:班级:测控1003 学号:2第I条1直流电动机的介绍节1.01 1.1研究的意义直流电机是现今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电机之一,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大的启动转矩、功率大及响应快等优点。

在伺服系统中应用的直流电机称为直流伺服电机,小功率的直流伺服电机往往应用在磁盘驱动器的驱动及打印机等计算机相关的设备中,大功率的伺服电机则往往应用在工业机器人系统和CNC铣床等大型工具上。

[1] 节1.02 1.2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启动、制动和调速特性,可以方便地在宽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故多采用在对电动机的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生产设备中。

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控制:直流伺服电机一般包含3个组成部分:①磁极:电机的定子部分,由磁极N- S级组成,可以是永久磁铁(此类称为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也可以是绕在磁极上的激励线圈构成。

②电枢:电机的转子部分,为表面上绕有线圈的圆形铁芯,线圈与换向片焊接在一起。

初三物理直流电机结构与原理解析

初三物理直流电机结构与原理解析

初三物理直流电机结构与原理解析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

它的结构和原理相对简单,但是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交通以及家用电器等。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解析。

一、结构解析直流电机的结构主要包括电源、定子、转子、磁极和电刷等几个关键部分。

1. 电源:直流电机的电源通常为直流电源,可以是电池或者直流稳压电源。

这个电源提供了所需的直流电流。

2. 定子:定子是直流电机的固定部分,通常由绕组和铁芯组成。

绕组是由导线绕在铁芯上形成,定子的绕组通常为可与电源相连的电线。

3. 转子:转子是直流电机的旋转部分,通常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铁芯负责提供磁导路径,线圈通常为绕组,它连接在电刷上。

4. 磁极:直流电机中的磁极通常由永磁体或电磁铁组成。

磁极产生一个稳定的磁场,与转子上的线圈产生相互作用。

5. 电刷:电刷通常由碳和金属制成,与电机的转子相连。

它的作用是使电流能够流经转子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旋转力矩。

二、原理解析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原理,即劳伦兹力、电磁感应和电磁力。

1. 劳伦兹力:当直流电流通过转子上的线圈时,线圈内会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劳伦兹力定律,磁场与电流之间会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

这个力矩会使转子开始旋转。

2. 电磁感应:当直流电机运转时,转子的旋转会导致磁场的变化。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会与外加电源提供的电压相抵消,从而使电流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值。

3. 电磁力:在直流电机中,电流通过转子的线圈时,会产生一种力矩。

这个力矩会使转子不断旋转,并带动机械装置的运动。

三、应用解析直流电机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1. 工业应用:直流电机可以用于驱动各种工业设备,如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等。

其结构紧凑,运行可靠,适合于高速运动和精确定位。

2. 交通应用:直流电机被用于交通工具,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

电机学 第三章 直流电机 3分解

电机学 第三章 直流电机 3分解
1 y1 y y2
1
第3章 直流电机
说明:
• 为了使串联的元件的电势同向相加, 合成节距应当满足:
y 2 , y 2
p yc k 1
k 1 yc p
N S N S
第3章 直流电机
[例 ]
已知一台直流电机, 2p=4, Qu=S=K=15,u=1,画出 单波绕组展开图。 [解] 基本过程同前例
第3章 直流电机
四、单波绕组
连接规律:将相隔约为两个极距的同极性磁场下对应位置的所有 元件依次串联起来,绕行一周后恰好回到出发换向片相邻换向片, 直到连完全部元件,最后回到出发换向片,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 波: 两个相邻的元件串联后形似波浪 • 单: 首末端相联的两换向片相隔很远,最后也相差一个 换向片的宽度
第3章 直流电机
1.直轴电枢反应的性质

2
Fa A

2
f a ( x) Ax
f a ( x) f a ( x)
Nia 电负荷: A D
1 A 2x A x 2
第3章 直流电机 交轴磁动势和磁密的波形 电枢磁动势 Fa 在气隙圆周方向空间分布是三角形波

电枢磁动势产生的气隙磁密 Ba 是对称的马鞍形波
B2
• 注意:该瞬间,5个元件被短接!
第3章 直流电机
单叠绕组 • 先串联所有在同一极下的元件, 形成一条支路 每增加一对主极就增加一对支路,2a==2p

并联支路数多, 每条支路中串联元件数少,适用于 较低电压较大电流的电机或高速电机
单波绕组 • 把全部相同极性下的元件相连,形成一条支路 整个绕组只有一对支路, 2a==2 • 并联支路数少, 每条支路中串联元件数多, 适用于 较高电压较小电流的电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电枢旋转到右图所示位置时
原N极性下导体ab转到S极下,受力 方向从左向右,原S 极下导体cd转 到N极下,受力方向从右向左。该 电磁力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 线圈在该电磁力形成的电磁转矩作 用下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
同直流发电机相同,实际的 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并非单一线圈, 磁极也并非一对。
3.1.3 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
主要分类 大的分类为环形和鼓形;环形绕组只曾在原始电机用过,由于容易理解故讲原 理时也用此类绕组;现代直流电机均用鼓形绕组,它又分为叠绕组、波绕组和蛙形 绕组。鼓形绕组比环形绕组制造容易,又节省导线,运行较可靠,经济性好,故现 在均用鼓形绕组。
环形绕组示意图
鼓形绕组示意图
波绕组示意图
叠绕组示意图
二、单叠绕组
3.7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
3.8 直流电机的换向
3.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3.1.1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
主磁极 换向磁极 电刷装置 机座 端盖 电枢铁心 电枢绕组 换向器 转轴 轴承
定子
转子
3.1.2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一、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右图为直流发电机的物理模型, N、S为定子磁极,abcd是固定在 可旋转导磁圆柱体上的线圈,线圈 连同导磁圆柱体称为电机的转子或 电枢。线圈的首末端a、d连接到两 个相互绝缘并可随线圈一同旋转的 换向片上。转子线圈与外电路的连 接是通过放置在换向片上固定不动 的电刷进行的。
单叠绕组的特点是相邻元件(线圈)相互叠压,合成节距与换向节 y yk 1 。 距均为1,即: 单叠绕组的的特点: 1) 同一主磁极下的元件串联成一条支路,主磁极数与支路 数相同。 2)电刷数等于主磁极数,电刷位置应使感应电动势最大,电 刷间电动势等于并联支路电动势。 3)电枢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2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一、直流枢绕组基本知识
元件:构成绕组的线圈称为绕组元件,分单匝和多匝两种。 元件的首末端:每一个元件均引出两根线与换向片相连,其中 一根称为首端,另一根称为末端。 极距:相邻两个主磁极轴线沿电枢表面之间的距离,用 表示。 D 2p 叠绕组:指串联的两个元件总是后一个元件的端接部分紧叠在前 一个元件端接部分,整个绕组成折叠式前进。 波绕组:指把相隔约为一对极距的同极性磁场下的相应元件串 联起来,象波浪式的前进。
3)电刷数等于磁极数;
4)电枢电动势等于支路感应电动势; 5)电枢电流等于两条支路电流之和。
两个串联元件放在同极磁极下,空间位置相距约两个极 距;沿圆周向一个方向绕一周后,其末尾所边的换向片落在 与起始的换向片相邻的位置。
额定值 是制造厂对各种电气设备(本章指 直流电机)在指定工作条件下运行时所规定的 一些量值。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以保证各 电气设备长期可靠地工作。并具有优良的性能。 额定值也是制造厂和用户进行产品设计或试验 的依据。额定值通常标在各电气的铭牌上,故 又叫铭牌值。
⒈额定功率 PN 指电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状态下运行时,电机的输出功率, 以 "W" 为量纲单位。若大于 1kW 或 1MW 时,则用 kW 或 MW 表示。
当原动机驱动电机转子逆时针 旋转 1800 后 ,如右图。 导体ab在S极下,a点低电 位,b点高电位;导体cd在N极 下,c点低电位,d点高电位; 电刷A极性仍为正,电刷B极性 仍为负。 可见,和电刷A接触的导体总 是位于N极下,和电刷B接触的导 体总是位于S极下,
可见,和电刷A接触的导体总是位于N极下,和电刷B接触 的导体总是位于S极下,因此电刷A的极性总是正的,电刷B的 极性总是负的,在电刷A、B两端可获得直流电动势。 实际直流发电机的电枢是根据实际需要有多个线圈。线圈 分布在电枢铁心表面的不同位置,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 构成电机的电枢绕组。磁极也是根据需要N、S极交替旋转多对。

第一节距 y1 :一个元件的两个有效边在电枢表面跨过的距离。 第二节距 y2 :连至同一换向片上的两个元件中第一个元件的下 层边与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间的距离。 合成节距 y :连接同一换向片上的两个元件对应边之间的距离。 单叠绕组 单波绕组
y y1 y2 y y1 y2
换向节距 ky :同一元件首末端连接的换向片之间的距离。
对于直流发电机,PN是指输出的电功率,它等于额定电压和额定 电流的乘积。PN=UNIN 对于直流电机,PN是指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公式中还应有 效率ηN存在。PN=UNINηN
⒉额定电压 UN 指额定状态下电枢出线端的电压,以 “V” 为量纲单位。 ⒊额定电流 IN 指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时的电枢电流值,以 “A” 为量纲单位。 ⒋额定转速 nN 指额定状态下运行时转子的转速,以r/min为量纲单位。 ⒌额定励磁电流 If 指电机在额定状态时的励磁电流值。
第三章 直流电动机的稳态运行
本章主要讨论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直流电 机的磁场分布、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电枢反应及影响、换向 及改善换向方法。 3.1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3.2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 3.3空载和负载时直流电机的磁动势和磁场 3.4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3.5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 3.6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
单叠绕组的展开图是把放在铁心槽里、构成绕组的 所有元件取出来画在一张图里,展示元件相互间的电气 连接关系及主磁极、换向片、电刷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绕组的并联支路电路图
三、单波绕组
单波绕组的合成节距与换向节距相等。 单波绕组的特点 1)同极下各元件串联起来组成一条支路,支路对数为1,与磁极对 数无关; 2)当元件的几何形状对称时,电刷在换向器表面上的位置对准主 磁极中心线,支路电动势最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旋转机械。
在磁场作用下,N极性下导体 ab受力方向从右向左,S 极下导体 cd受力方向从左向右。该电磁力形 成逆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当电磁 转矩大于阻转矩时,电机转子逆时 针方向旋转。 把电刷A、B接到直流电源上, 电刷A接正极,电刷B接负极。此时 电枢线圈中将电流流过。如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