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枇杷贮藏保鲜的程序降温技术研究
白枇杷保鲜技术的研究

5 7・
第8 期 第 2 8 1 期) 21 00年 8月
农产品加工 ・ 创新版
I n v to a i o fF r P o c sPr c s i g n o a in lEd t n o a m r du t o e sn i
No8 .
Au . g
白枇 杷 保 鲜 技 术 的研 究
Ab t c : As ts sat r et mae l s i h t o u t t e soa e e e t o r s r a o o d t n n i e e t t mp r t r n tr w t w i lq a , h tr g f c f p e e v t n c n i o s i df r n e e au e a d l a h e i i
.
LnXu o g,Ln in a g K n i dn igJa gn , a gMe gi nl
( i b gc l rl rdcs r es gR sa hC ne,N n o hj n 10 0 hn) Nn oA r ut a Pout PZ ei g3 5 ,C ia h a 4
保 鲜 1d左右 ,极 大地 制约 了它 的销 售 。本实 验探 讨 白枇杷 的最 佳贮 藏条件 。
1 材料 与方 法
11 试 验材 料 . “ 宁海 白”枇杷 ,宁 海县 一 市镇 产 品 。选 择 、采 摘颜 色 和成熟 度基 本一致 的枇 杷果 实 ,用 柔软 纸 巾分 个 包 裹后 装 于 塑 料 筐 中 ,运 回实 验 室 ,在 2 4℃温 — 度条 件下 预冷 2 4h后进 行试 验处 理 。 种 新 型气 调专 用保 鲜袋 ,国家 保鲜 中心提 供 。
枇杷果实贮藏保鲜方法

枇杷果实贮藏保鲜方法枇杷果实贮藏保鲜方法朱正华1.药剂处理。
枇杷采收后,立即用苯来特500毫克/升浸果30秒,常温下可贮存28天,果实未出现皱缩或变色,能有效防止腐烂发生。
实验表明,用施保功1000毫克/升加百可得200毫克/升洗果,结合乙烯吸收剂处理后用PE 保鲜膜套果,有良好的防腐效果,贮存66天其腐烂指数仅为3,而对照高达54.2。
另有专家认为,采收的枇杷经风冷预贮后,装入外套PE的塑料筐内,应用保鲜剂、减压、低温等综合技术措施,保鲜45天,好果率达100%,且果实色泽鲜度不变。
另外。
采收的果实立即用1%二氧化硫(体积比)熏蒸20分钟,或用l%多菌灵加200毫克/升,4-D浸1分钟后晾干包装,或用O.5%氯化钙溶液处理,或仲丁胺0.1毫升/千克熏蒸,均可大大减少果实腐烂。
2.冷藏。
随着贮藏温度升高,枇杷果实的失水及裂果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枇杷属非跃变型果实,采后呼吸和乙烯产生均呈下降趋势,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乙烯产生。
同时,枇杷属非冷敏果实,1℃低温下并不表现冷害症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5℃。
温度低于10℃时。
隐黄质及苯酚含量会有一些改变,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果实褐变有关。
但长期低温贮藏后,果实会风味变淡、果皮难剥、果肉质地生硬。
经研究发现,在1-5℃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天后,好果率在90%以上;此外,在冷藏条件下,用0.2%-0.4%-氧化硫释放剂处理。
经35天贮藏后腐烂指数为O,对照却高达9.3。
另外,氯化钙结合冷藏也可延长枇杷贮存存期,用0.5%氯化钙溶液浸泡30分钟。
置于5℃下贮存25天,腐烂指数最低,效果最好。
专家认为,用厚度为20微米的聚乙烯薄膜包装,在5℃下贮藏可达60天,果实品质保持良好。
3.气调贮藏。
枇杷气调贮藏库的库温为4-6℃,相对湿度90%-95%,氧气含量10%-12%,二氧化碳4%-6%,在此条件下贮藏50天以上,果实损耗率仅为3.14%.好果率达96%以上。
枇杷如何进行贮藏保鲜 枇杷贮藏保鲜注意事项.doc

枇杷如何进行贮藏保鲜枇杷贮藏保鲜注意事项枇杷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那么枇杷如何进行贮藏保鲜,枇杷贮藏保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请看详细介绍:枇杷如何进行贮藏保鲜1、采前喷药。
果实采收前,喷0.5%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保护果实。
每隔10--15天连喷2--3次,可减少果实采收后炭疽病、疮痂病和灰霉病的发生。
2、适时采收。
枇杷果实无后熟作用,须充分着色时方可采摘。
一般果实达到八九成熟,即果面有光泽、皮易剥、全面着色4—5天后采收。
采摘时要求手持果柄用剪刀剪下,轻拿轻放,切不可用手直接强拉硬扯。
勿用手指捏果实,果柄要剪平,以免造成果实损伤。
采果篮内壁应光滑平整,或用软纸衬垫,防止果实碰伤。
及时剔除伤果、病果,并根据大小、色泽、成熟度进行分级。
3、采后防腐。
下列3组药品可任选几种配合使用,处理后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晾干,预冷1天。
①药剂熏蒸。
1公斤枇杷用仲丁胺0.15克或溴氯烷0.4克密封熏蒸24小时。
②防腐剂浸果。
防腐剂主要有:多菌灵800ppm,苯来特600ppm,0.2%农抗120,扑海因600ppm,甲基托布津800ppm。
可选一种或两种加赤霉素50ppm或2,4--D200ppm或比久300ppm溶液浸果5分钟后晾干。
③抗氧化剂浸果。
用0.1%抗坏血酸加0.1%%柠檬酸、或2%亚硫酸钠加3%柠檬酸、或0.2%茶多酚、或0.05%植酸浸果4--10分钟,对防止枇杷果实褐变和氧化变质有一定作用。
4、包装。
用0.02厘米厚聚乙烯套在枇杷专用箱内,在箱两侧各打4个直径1.5厘米的圆孔(把聚乙烯袋一起打穿),然后一层枇杷一层卫生纸装好,装果时在不同部位放3--4袋吸有饱和高锰酸钾的蛭石,在上下部各放一袋二氧化氯,然后扭转袋口,用细绳扎好。
不同热处理对白玉枇杷贮藏保鲜技术的影响

参 考文献 i [] 1荆 宇, 赵余庆. 芦巴化学成分 和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 ] 葫 J .中 玮 , 连祥. 杜 葫芦 巴水 溶性 甾体皂甙 的提 取分离工
声波 的作 用而损失掉 , 时间增 加 , 导致提取效 果反而不好 ; 随
着超声提取次数的增多 , 滤液中原薯蓣皂苷的含量逐渐 降低 ,
草业 与畜牧 ,0 6 9 : O 2O ( )8—1.
度越 大 , 原薯蓣皂苷 的提取效 果越 好 , 乙醇溶液 浓度越 对 但 大, 超声提取得到的杂质也越多 , 不利 于原薯蓣皂苷的进一步
1 材 料 与 方 法
将试验对象分 4组贮前处理 , 每处理各 5k 。A组 ( g 对照 组 ) 常温( 5—3 : 2 O℃ ) 贮藏 ; B组 : 水( 8— 2℃ ,0 m n 热 4 5 1 i) 处理 ; : 空气 (8℃ ,4h 处 理 ; c组 热 3 2 ) D组 : 先用热 水 ( 8~ 4
白玉枇杷采后生理特性及贮藏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白玉枇杷采后生理特性及贮藏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白玉枇杷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水果,具有口感甘甜、肉质脆嫩、丰富的营养成分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由于其采后生理特性较为敏感,容易发生果皮开裂、失水、变软、变色等问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从而影响白玉枇杷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白玉枇杷采后生理特性,研究其贮藏技术,从而制定出一系列保鲜措施,提高白玉枇杷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产业化和高效经济发展。
二、主要研究内容1.分析白玉枇杷采后生理特性,研究其失水和果皮开裂机制。
2.探究不同贮藏温度、湿度对白玉枇杷品质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贮藏技术。
3.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白玉枇杷保鲜效果的差异。
4.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变化,以及其与相关品质指标的关系。
5.制定一系列针对白玉枇杷采后保鲜的策略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1.采用实验室模拟贮藏条件对白玉枇杷进行贮藏试验,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白玉枇杷质量变化的影响。
2.采用红外线非接触式呼吸强度测定仪和口感仪等设备,对贮藏期间白玉枇杷的品质进行监测和分析。
3.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探究白玉枇杷采后生理特性,并制定出一系列高效的保鲜措施,从而实现以下预期结果:1.分析白玉枇杷采后的失水和果皮开裂机制,阐明其原因。
2.建立合适的贮藏技术,提高白玉枇杷的保鲜度和商品价值。
3.对包装材料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制定适合的包装方案。
4.揭示白玉枇杷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品质变化规律。
5.提供一系列可行的保鲜策略,为实现白玉枇杷的规模种植和高效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白玉枇杷贮藏保鲜的程序降温技术研究

白玉枇杷贮藏保鲜的程序降温技术研究孙维芝【摘要】本试验设计了2种降温程序,对比研究了不同降温处理方法对白玉枇杷贮藏保鲜过程中的腐烂指数、失水率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一组相对科学合理的程序降温参数,达到贮藏保鲜的良好效果.【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2页(P426-427)【关键词】白玉枇杷;贮藏保鲜;品质;程序降温【作者】孙维芝【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5.9白沙枇杷果肉细腻,但不耐贮藏和运输。
笔者在前人研究[1-5]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程序降温技术对其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试验对象苏州洞庭山白沙枇杷品种中的白玉枇杷,九分成熟果实 50 kg。
1.1.2 试验时间 2010年 5月 30日至 7月 30日,历时60 d。
5月 30日采收后放入冷藏库预处理;5月 31日进行果实筛选,选择大小、成熟度较为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病虫害的果实;6月 1日进入试验期。
1.2 试验方法将试验对象分 2组放置,每组 5袋,每袋 5 kg,用 0.2 mm厚度的聚乙烯袋包装。
每种处理各 5袋。
1.2.1 程序降温Ⅰ 枇杷入库第 1~5天,温度控制在 8~13℃;第 6~11天,温度控制在 6~10℃;第 12天至出库,温度控制在 3~5℃。
1.2.2 降温程序Ⅱ 枇杷入库第 1~5天,温度控制在 10~15℃;第 6~11天,温度控制在 8~10℃;第 12天至出库,温度控制在 5~8℃。
每隔 5 d测定不同程序降温条件下白玉枇杷的腐烂指数、失重率;每隔 6 d测定不同程序降温条件下白玉枇杷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和维生素 C的含量变化。
2 结果与分析2.1 腐烂指数的变化果实腐烂级别分5级。
0级:无腐烂;1级:腐烂面积小于果实表面 25%;2级:腐烂面积占果实表面 25%~50%;3级:腐烂面积占果实表面50%~75%;4级:腐烂面积大于果实表面75%。
枇杷果实程序降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枇杷果实程序降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枇杷是一种热带水果,果实富含维生素C、糖类以及营养物质,口感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枇杷果实的存储期限较短,在常温下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和氧化
变质,导致果实腐烂,影响食用品质。
因此,采用先进的程序降温贮藏技术对枇杷进
行保鲜处理,成为保证枇杷品质及延长保鲜期的有效措施。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程序降温贮藏技术对枇杷果实保鲜的效果及机理,提高枇杷果实的保鲜期限。
三、研究内容
1.研究程序降温对枇杷果实温度、甜度、酸度及硬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
2.比较常温下和程序降温条件下枇杷果实的氧化变质情况,探究程序降温的保鲜机理。
3.制定最佳的程序降温工艺条件,为枇杷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撑。
四、研究方法
1.选择同样成熟度的枇杷进行实验,分别采用常温下和程序降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并对枇杷果实的品质指标(温度、甜度、酸度、硬度)进行测定。
2.比较程序降温条件下和常温条件下的氧化变质情况,通过检测果实内相关的自由基、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来探究程序降温的保鲜机理。
3.在不同的程序降温条件下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最佳的程序降温工艺条件。
五、预期结果
通过研究程序降温贮藏技术对枇杷果实的保鲜效果及机理,制定最佳的程序降温工艺条件,提高枇杷果实的贮藏期限,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浅谈枇杷贮藏保鲜技术

⑺当信号系统检修或出现故障时, 可以使用备用信号, 备用信号 系统不受 PLC 控制, 为单独的信号提升系 统 , 确 保 特 殊 情 况 下 的 紧 急 提升。
⑻副井信号、操车 PLC 电源均有 副 井 绞 车 房 提 供 , 只 有 绞 车 房 不 停电, 即可保证井口向车房发送信号, 保证副井的提升。
⑷该 梯 形 图 输 入 继 电 器 ( X) 、输 出 继 电 器 ( Y) 、中 间 继 电 器 ( M) 等 在梯形图中都有汉字的软元件注释, 便于初学者理解。
⑸梯 形 图 中 使 用 的 各 个 输 入 继 电 器 、输 出 继 电 器 、中 间 继 电 器 等 可以任意无限次使用, 这是硬件接线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枇杷成熟于初夏高温多雨季节, 故一般条件下难于贮藏和长 途运输, 致使鲜果大量集中上市, 果价大跌, 未销完的出现大量的烂 果, 从而制约了枇杷的发展。搞好枇杷贮藏保鲜、对减少损失、延长市 场供应期, 具有重要的意义。
1.品种的贮藏性与采收法 枇 杷 红 肉 品 种(如 大 红 袍)比 白 肉 品 种 耐 贮 藏 、晚 熟 品 种 比 早 、中 熟
中一个信号发出后, 其它信号发不出。停止、急停信号可以随时发出。 ⑷信号具有一致闭锁性, 上井口只是转发下井口发来的信号, 上
井口转发的信号必须与下井口一致, 否则, 上井口向绞车房发不出信 号, 停止和急停信号除外。
⑸信号停止和信号急停: 罐笼到位打停止按钮; 信号急停按钮使 用 于 副 井 提 升 发 生 紧 急 需 要 停 止 绞 车 运 行 的 情 况 。信 号 停 止 和 信 号 急 停均直接控制副井提升绞车回路, 按任何一个按钮均可直接造成绞车 停止运转, 并造成紧急抱闸。提升过程中( 罐笼没有到位前) , 没有特殊 情况, 原则上严禁操作这两个按钮。同时提升过程中, 防止误操作这两 个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6 - 2 - — —
江苏 农 业 科 学
2 1 第 6期 0 0年
孙维芝 白玉枇杷贮藏保鲜的程序降温技术研究[ ] J .江苏农业科学,0 0 6 :2 4 7 2 1 ( )4 6— 2
白玉枇杷贮藏保鲜 的程序降温技术研究
孙 维 芝
( 州农 业 职 业 技 术学 院 , 苏 苏 州 250 ) 苏 江 10 8 Biblioteka ( 上接 第 45页 ) 2
1 4 0. 9% 、 CO28. 8% 、 7. 2% 、 H 0. 5% 、 0. % ; N23 3 C 9 H24 49
[ Hrn Ho 4] i oA, n—N mi K nt S c a.T m ea r f c o o— a a K, u i ,t 1 e prt eeet ncn o u f t u u aict no eola bo s[ ] aa s oa ,9 8 i o s si i f ragl i sJ .C tyiTdy 19 , n g f a o mi ma l s
作者简介 : 孙维芝( 9O , , 17 一) 男 江苏连云港人 , 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
农业教育与科研工作 。E— a : SZ 13 c 。 m i S W @ 6 .o lZ n r
溶性 固形物含量从 1 .%降至 1 .% ; 14 0 1 在降 温程序 Ⅱ中 , 相
c s i g T c n lg 2 01, e sn e h oo y, 0 71: 8 1 7—1 5 9 .
自沙 枇 杷 果 肉 细 腻 , 不 耐贮 藏 和运 输 。笔 者 在 前 人 研 但
究 的基 础上 进 一 步 探讨 了程 序 降 温技 术 对 其 贮 藏 保 鲜 品
质 的影 响 。
每 隔 5d测 定 不 同 程 序 降 温 条 件 下 白 玉 枇 杷 的 腐 烂 指 数 、 重率 ; 隔 6d测定 不 同 程 序 降 温条 件 下 白玉 枇 杷 的 可 失 每 溶性 固形 物 、 机 酸 和维 生 素 C的 含量 变 化 。 有
果实 ; 6月 1日进 入 试 验期 。
12 . 试 验 方 法
腐烂面积占果实表面 5 % ~ 5 ; : 0 7 % 4级 腐烂面积大于果实表
面 7%。 5
腐烂指数 =∑( 级别 × 该级果数) ( / 总果数 ×最高级值)
×1 0% 0
将试验对象分 2 组放置 , 每组 5袋 , 每袋 5k , 0 2m g 用 . m
果 实腐 烂 级 别 分 5级 。0级 : 腐 烂 ; 级 : 烂 面积 小 于 无 1 腐 果 实 表 面 2 % ; : 烂 面 积 占果 实 表 面 2 % ~ 0 ; : 5 2级 腐 5 5 % 3级
6 0d5月 3 日采 收 后 放 入 冷 藏 库 预 处 理 ; 0 5月 3 进 行 果 11 3 实 筛 选 , 择 大小 、 熟 度 较 为 一 致 且 无 机 械 损 伤 、 虫 害 的 选 成 病
中 图 分 类 号 :S0 . T 25 9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0 2—10 (00 0 0 2 — 2 10 3 2 2 1 )6— 4 6 0
l ; 6~1 天 , 5 第 l 温度 控 制 在 8~1 0℃ ; 1 第 2天 至 出库 , 温 度控 制 在 5— 8℃ 。
厚 度 的 聚 乙烯 袋 包 装 。每 种 处 理 各 5袋 。 12 1 程 序 降 温 I 枇 杷 入 库 第 l~ .. 5天 , 度 控 制 在 8~ 温 1 C; 6一l 3o 第 1天 , 度控 制 在 6~1 第 1 至 出库 , 温 0o C; 2天 温 度 控制 在 3~ C。 5o
图 1 明 : 降 温程 序 I 计 中 , 过 6 藏 后 , 实 表 在 设 经 0d贮 果 腐烂 指 数 为 4 3 ; 降 温 程 序 Ⅱ中 相 应 指 标 为 5 7 。 可 .% 在 .% 见 , 减 少枇 杷 果 实 干 烂耗 的贮 藏 技术 上 , 在 降温 程 序 I 于 降 优 温 程序 Ⅱ。
2 2 可溶 性 固形 物 含 量 的 变化 .
12 2 降温程序 Ⅱ 枇杷入库第 1~ .. 5天 , 温度控制在 1 0~
收 稿 日期 :0 0—1 O 21 1一 1
图 2表明 : 2种程序降温处 理下 , 贮藏枇杷的可溶性 固形
物 含量 都 是 呈 下 降趋 势 , 在 不 同 的 降温 程 序 条 件 下 其 下 降 但 幅 度不 同 。在 降温 程 序 I中 , 杷 果 实 经 过 6 藏 后 , 枇 0 d贮 可
境 效 益 均较 大 。 参 考文献 :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薹象苏洞山沙杷种的玉杷 2。…。 . 芸 :试验 州庭白枇品中白枇, 结与析 试对 1 . 一分 果 。
九 分 成 熟 果 实 5 g 0k
1 1 2 试 验 时 问 2 1 . . 0 0年 5月 3 日至 7月 3 3, 时 0 01 历
2 1 腐 烂 指 数 的 变化 .
4 ( ) 3 9— 0 . 5 1 :9 4 4
农 业 废 弃 物— — 秸 秆 通 过热 化 学 转 化 等处 理 后 制得 的合 成 气
可直接催化合成燃料 甲醇 , 可实现生物质的高品位转化 , 增加
农业收入 , 幅度减少 C : 成 的温 室效应 , 济 、 会 、 大 O 造 经 社 环
摘要 : 本试验设计 了 2种降温程序 , 对比研究 了不 同降温处 理方法对 白玉枇杷贮藏保鲜过程 中的腐烂指数 、 失水 率 和可溶性 固形物 、 总酸 、 生素 C含量 的影响 , 而确定一组 相对科学合 理的程序 降温参数 , 维 从 达到贮藏保鲜 的 良好
效果 。
关键词 :白玉枇杷 ; 贮藏保鲜 ;品质 ; 程序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