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鉴别学案
初中化学鉴别材料方法教案

初中化学鉴别材料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鉴别材料的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常见的鉴别材料方法,如颜色、气味、熔点、溶解性等。
3. 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鉴别材料的方法概述。
2. 颜色鉴别法。
3. 气味鉴别法。
4. 熔点鉴别法。
5. 溶解性鉴别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鉴别材料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鉴别材料。
2. 介绍颜色鉴别法:讲解以颜色为特征进行材料鉴别的方法,如观察物质颜色的深浅、变化等。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材料的颜色来鉴别不同物质。
4. 介绍气味鉴别法:讲解以气味为特征进行材料鉴别的方法,如吸入物质产生的气味等。
5.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嗅觉鉴别不同物质。
6. 介绍熔点鉴别法:讲解以熔点为特征进行材料鉴别的方法,如观察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等。
7.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测量材料的熔点来鉴别不同物质。
8. 介绍溶解性鉴别法:讲解以溶解性为特征进行材料鉴别的方法,如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等。
9.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材料在水中的溶解性来鉴别不同物质。
10. 总结:总结各种鉴别方法的优缺点,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的观察记录。
2. 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和判断。
3. 学生对鉴别材料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2. 学生对鉴别方法的理解是否深入。
3. 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与鉴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与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式;
2. 掌握简单的物质鉴定方法,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物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物质的分类原理及分类方式;
2. 物质的鉴定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介绍化学物质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同化学物质。
2. 理论讲解(15分钟)
- 介绍物质的分类原则:按照物质的性质、构成元素和化学反应性等进行分类;
- 分类方式:按照物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纯物质和混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进行分类。
3. 实验操作(30分钟)
- 实验一:观察不同物质的外观特征并记录(如颜色、形状等);
- 实验二: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定实验,如使用火焰试验鉴定金属离子。
4. 拓展训练(10分钟)
- 练习物质分类题目,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 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5. 总结提高(5分钟)
-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物质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验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化学物质分类与鉴定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
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懂得化学是怎么学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学习的成就感。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的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情况精心点拨要点拨的内容而全面地落实新课改。
本课题教材从学生已学过的物质性质和离子鉴别实验引入,在使他们了解物质检验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思考、讨论和实际设计,认识检验纯净物的某种成分和检验混合物组分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思路,明确物质的定性检测的着眼点在于某物质区别于另一种或一些物质的性质──特征性质或反应,通过一定的实验现象加以区别。
教材中还列举了一些学生熟知的离子的特征反应,这是对物质进行定性检验的主要依据。
此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当前在物质检测中常用的一些物理仪器分析技术(如色谱分析仪、质谱仪和核磁共振谱仪等),旨在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仪器分析在物质检测与鉴别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主要通过复习固态物质的检验,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等,掌握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物质检验方法,设计检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成分、未知物的成分的实验思路和方法,从中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和乐趣,掌握物质检验和鉴别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巩固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案【知识梳理】1、填写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特征反应现象。
NH4+:SO42-:Na+:Cl-:Cu2+:2、酒精、白醋、香蕉水可用法鉴别3、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可利用检验。
4、葡萄糖是糖,淀粉是糖。
可以用或检验葡萄糖,利用检验淀粉。
5、化纤丝和棉花可用来鉴别。
【学习训练】A.基础训练1、六瓶分别含有Fe3+、Al3+、Mg2+、Fe2+、NH4+、Na+六种离子的溶液,可用哪种试剂鉴别()A、氨水B、NaOHC、HClD、(NH4)2S2、将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到X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随之消失,由此可推知X溶液是()A、硝酸银溶液B、氨水C、强碱溶液D、强酸溶液3、某溶液中加入BaCl2无沉淀生成,接着加入NaOH溶液则出现白色沉淀,推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HSO4-B、HCO3-C、Mg2+D、Fe3+4、使用一种试剂,可以把KCl、AlCl3、Ba(NO3)2、CH3COOH四种溶液区别开来,所用试剂为()A、NaOHB、Na2CO3C、BaCl2D、AgNO35、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6、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B、稀硫酸和NaHCO3C、CaCl2和Na2CO3 D、稀硫酸和Na2CO37、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溴水即可鉴别的是()A、苯、己烷、己烯B、己烷、己烯、己炔C、苯、四氯化碳、苯酚D、裂化汽油、四氯化碳、己烯8、检验下列物质是否已被氧化变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石蕊试液)B、碘化钠溶液(淀粉溶液)C、亚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B.提高训练3、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氨、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B、NH3·H2OC、AgNO3D、BaCl24、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的试剂加以鉴别,不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B、氯化纳、硝酸钡、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A、硫酸钾,碳酸氢钾,硝酸,氢氧化钾B、盐酸,硫酸氢钠,氯化铵,氢氧化钾C、氢氧化钡,硫酸铝,碳酸钠,硫酸氢氨D、氯化钡,硝酸银,硫酸钠,碳酸钠6、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丝,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气体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N2、HCl和COC、一定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HCl,没有CO7、某无色溶液子宫可能含有K+、NO3-、NH4+、SO42-、Al3+、Cl-、[Al(OH)4]-、Cu2+、Fe3+CO32-离子,用pH试纸检验呈蓝色,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8、有一瓶呈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SO42-、CO32-、I-、NO3-。
1.物质的鉴定与鉴别

授课学案学生姓名朱晶晶授课教师赵栋栋班主任上课时间 4 月6 日 20:30 时— 22:00 时主任审批授课标题物质的鉴定与鉴别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反应现象;2、掌握物质鉴别的方法、和注意点;3、熟悉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物质的鉴定与鉴别(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例1、用一种试剂检验盐酸、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2、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氯化银四种固体物质3、用一种试剂鉴别铁、铜、氧化铁、氧化铜4、四种固体物质能区别硝酸银、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A、MgCl2溶液B、FeCl3溶液C、NaNO3溶液D、K2SO4溶液【跟踪训练】1、下列各组中所选鉴别试剂正确的是()待鉴别物质鉴别试剂待鉴别物质鉴别试剂A Zn Fe MgCl2溶液 B HCl溶液 H2SO4溶液ZnC KOH溶液 Ba(OH)2溶液Na2SO4溶液 C K2SO4溶液 BaCl2溶液Cu(OH)2溶液2、鉴别BaCl2、AgNO3、Na2CO3三种无色溶液时,应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B、硫酸C、NaOH溶液D、NaCl溶液3、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无色酚酞试液D、紫色石蕊试液4、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A 、生石灰、食盐、烧碱B 、汽油、酒精、浓硫酸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D 、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5、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 2SO 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 、Ba(NO 3)2、K 2SO 4、Na 2CO 3B 、KCl 、K 2CO 3、K 2SO 4C 、NaOH 、NaNO 3、NaClD 、BaCl 2、KOH 、MgSO 46、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A 、Cu 粉 Fe 粉Fe 2O 3粉B 、Na 2CO 3 BaCl 2 KNO 3C 、NaCl 固体 CuSO 4固体 CaCO 3固体D 、 (NH 4)2SO 4 KNO 3 NaNO 37、为了检验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进行下列操作:(1)取样,用_________溶解样品,配成溶液。
初中化学_【课堂实录】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
(2)学会常见气体的鉴别。
(3)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2)通过跟踪训练题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3)总结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感受同学间合作学习的快乐和重要,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1.能够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找出多种方法来进行检验。
2.通过对离子的检验来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掌握检验与鉴别的规律方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鉴别物质。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方法:归纳、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归纳总结----跟踪训练----能力提升---总结方法----生活应用----自主学习----跟踪训练----交流收获教学过程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1)通过九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质、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的性质,对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也有了一个整体思路。
(2)具有物质的鉴别的相关知识,能从物质的性质、反应特征的角度去对学过的物质进行鉴别。
(二)学习期望(1)通过生活中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使学生意识到学会方法随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出现的问题,掌握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思路原则和方法是有必要的。
(2)本节课是学生对物质的鉴别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灵活运用,为以后的关于物质的鉴别的实验探究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不足之处学生虽然掌握了酸、碱、盐的性质,对物质间的反应规律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物质的鉴别与检验的整体思路,原则、方法还不够清晰,对多种物质的鉴别容易混淆,且对实验的设计描述都有所欠缺。
初中化学鉴别专题教案

教案:物质的鉴别专题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常用的物质鉴别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实验;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常用物质鉴别方法的掌握;3. 物质的鉴别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教学难点:1. 物质的鉴别方法的选取;2. 鉴别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铁等;3. 实验样品:未知溶液、固体样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鉴别?为什么需要进行物质鉴别?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质鉴别是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差异,采用特定的方法区分不同物质的过程。
物质鉴别对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常用的物质鉴别方法,如物理方法(颜色、密度、熔点等)和化学方法(反应产物的形成、气体产生等);2. 举例说明各种鉴别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物质的鉴别实验,如硫酸与盐酸的鉴别、氢氧化钠与氯化铁的鉴别等;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鉴别结果。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实验;2. 学生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鉴别方法的优缺点;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物质鉴别方法的理解;2. 学生评价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反思实验操作中的不足;3.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物质鉴别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物质的鉴别学案

⑴如右图所示,在玻璃杯底固定一支短蜡烛,铺上一层白色粉末,点燃蜡烛,沿杯壁倒入一些食醋,观察到两种物质立即发生反应,片刻后,蜡烛火焰熄灭。该白色粉末是
(填写化学式)。
⑵欲去除铝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等]可选择(填写物质名称),若长时间浸泡行吗?(填写“行”或“不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①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②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③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或氢氧化钙
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鉴别的方法:
2、(1)请你设计方案,检验KNO3中是否混有K2CO3
[归纳]
CO32-的检验方法:
(2)请你设计方案,检验KNO3中是否混有K2SO4
[归纳]
SO42-的检验方法:
(3)请你设计方案,检验KNO3中是否混有KCl
[归纳]
Cl-的检验方法:
3、(1)请你设计方案,检验KNO3中是否混有K2CO3和K2SO4
步骤是;
现象是;
结论是。
6、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取少量此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含有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物质,进一步判断为白醋。
初中物质鉴别教案

初中物质鉴别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学习并掌握常见的物质鉴别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物质进行鉴别。
教学重点:1. 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常见物质鉴别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对给定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选择和运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NaOH、HCl、NaCl、CaCO3等;3.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什么是物质鉴别?为什么需要进行物质鉴别?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2. 讲解常见物质鉴别方法:颜色、气味、溶解性、化学反应等;3. 举例说明各种鉴别方法的运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准备实验试剂和用具;2. 演示如何通过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特征进行物质鉴别;3. 演示如何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鉴别。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给定一种未知物质;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鉴别方法进行实验操作;3.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和鉴别。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2.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课后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2.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物质鉴别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常见的物质鉴别方法。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质鉴别,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对于化学反应的观察不够仔细,对于实验结果的判断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鉴别课学案
课前准备性练习
有特殊性质的物质
1.四大黑色固体:、、、。
2.红色固体:、。
3.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
4.常见的白色沉淀:、、、。
其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
5.蓝色溶液:、、;
棕黄色溶液:、、。
6.溶于水放热的白色固体、;遇水变蓝的白色粉末 ; 能在瓶口形成“白雾”现象的酸。
7.两大酸碱指示剂:(1)色酚酞试液;
(2)色石蕊试液。
8.检验CO
根的方法:;
3
9.检验盐酸根Cl的方法: ;
根的方法: 。
10.检验硫酸根SO
4
物质的鉴别归纳总结
一、利用物理性质
看看,闻闻,查查性、性,溶于水是否、,反应…
鉴别原则:操作简单可行,现象明显且不同。
二、利用化学性质
利用(加指示剂变色)、反应产生、反应生成等
鉴别步骤:取样→加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鉴别依据:一般先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再考虑其化学性质。
注意1:含三大酸根的物质的鉴别
通常先选择根鉴别(加生气法)
没有根,则选择根鉴别(加溶液,沉淀法) 没有根,也没有根,则选择根鉴别(加溶液,沉淀法)
注意2:多种试剂分步鉴别法(分组法)
若待测物都是无色溶液
一般先用酸碱指示剂分成酸性.中性.碱性几组
每一组中根据物质的特性再次选择合适的试剂
注意3:不添加试剂鉴别
突破口:先找有色溶液,再利用已鉴别的物质鉴别其它
需鉴别的物质组一
【1】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2】酒精溶液与蒸馏水
【3】碳酸钙粉末与氯化钠粉末
【4】浓盐酸与稀盐酸
【5】氢氧化钠粉末与硫酸铜粉末
【6】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巩固练习1】用物理方法鉴别:
现有五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钙、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钾,
如何鉴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浓盐酸、酒精、蒸馏水、硫酸铁溶
液,如何鉴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鉴别的物质组二
实验室里现有两瓶被忘记贴上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Na
2CO
3
溶液、 NaCl溶液,
你能想到哪些方法鉴别它们?
【巩固练习2】用化学方法鉴别:
如何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鉴别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鉴别的物质组三
上述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__ 。
不添加试剂鉴别
例:有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Fe 2(SO 4)3 ②KCl ③Ba(OH)2 ④Na 2SO 4 不用其他试剂,利用它们之间相互反应,将其检验出来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③②
【巩固练习3】
现有硫酸、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七种溶液 ,怎样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CuSO 4
H
2SO 4
HCl
Na 2CO 3
NaCl
Ba (OH NaOH
中考链接:物质鉴别
1、只有一种物质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一次鉴别出来,课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 试纸 ②酚酞试液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钠溶液 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 )
A 、①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2、只需要用水就能直接鉴别得一组物质是……………………………………………( )
A 、Na 2CO 3、CuSO 4、CaCO 3
B 、AgCl 、BaSO 4、CuSO 4
C 、NaCl 、CaCl 2、BaCl 2
D 、BaCl 2、AgCl 、CaCO 3
3、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得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 溶液 ②Ba(NO 3)2溶液 ③CuSO 4溶液 ④KCl 溶液,正确得鉴别顺序可能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③①②④
4、(0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 、BaCl 2、H 2SO 4、HCl
B 、NaOH 、KOH 、HCl
C 、K 2CO 3、Na 2CO 3 、HCl
D 、NaCl 、NaOH 、HCl
(11/44).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2NaOH NaCl BaCl 、、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42433A. CuSO B. Na SO C. D. Fe(NO )溶液 溶液 酚酞试液 溶液
(10/45).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 HCl H2SO4B.HCl KNO3Na2CO3Na2SO4
C.AgNO3HCl NaCl HNO3 D.BaCl2 Na2SO4Na2CO3HCl
(09/51).固体A中可能含有Na2SO4、CuSO4、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并逐步推出结论。
请完成下表:。